“餓死我了,”陳惇道:“有吃的沒有?”
陸近真見他這模樣,反而一笑,掀開桌子上的大食盒,將一盤盤小菜端了出來。陳惇一見都是自己愛吃的糟蟹、酒蛤、蝦茸、臘雞、脆螺,不由得胃口大開,邊吃邊道:“感謝女郎美意,為了我還專門去買了這些小食。”
“你怎知道這不是我的小廚房自己做的?”陸近真就坐在他對面,托著腮看著他大快朵頤。
“你們陸家世代簪纓,飲食清淡,反而是市井小民,喜歡膏粱厚味,比如我。”陳惇道:“今天的孔府宴吃著應該合你的口味吧?”
“不,魯菜并不合我的口味,”陸近真撅起嘴巴來:“那道油潑豆莛上來,我更是一筷子都沒動。”
“孔家人都閑得很,有時間把豆芽剖開釀肉,”陳惇道:“你要是今后嫁入了孔家,以你的巧思,說不定能研制出更繁瑣的菜式來打發時間呢。”
陸近真兩根指頭蜷縮在一起:“……我不嫁。”
“有志氣,”陳惇吐出一條蟹腿來:“你爹能同意?”
“我爹最疼愛我,我要是不同意,他也拗不過我的。”陸近真眼睛閃爍了一下,卻又黯淡了下去:“可是家中伯父做主,他……性子嚴明,恐怕由不得我。”
“你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什么時候輪到伯父做主了,”陳惇道:“而且那孔貞寧也并非你的良配,我打聽到他在曲阜強占民田,打死了幾個百姓,但這事兒沒有泛起什么浪花來,估計是孔家霸占民田的事情多了,屢見不鮮吧。”
“這事兒……蘇州的大戶也是這樣的,奪了民田,事主苦告無門,”陸近真咬著下唇道:“如果事情鬧大了,只需將家奴扔出去替罪就行了,我爹都不以為意,何況伯父……”
“那還有一件事,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陳惇就道:“他孔貞寧是不是有個白玉璋,本該做下聘的信物的?”
“是,”陸近真疑惑道:“怎么了?”
“他在秦樓楚館與我打賭,把這東西輸給了我。”陳惇哈哈道:“沒有信物,其意不誠,而且輕易就把東西輸人,并不是多看重這門婚事,何況他在與你們陸氏議親的時候,還敢大模大樣地逛青樓,顯然并沒有把你們放在眼里。”
陸近真眼睛一亮:“真的嗎?”
陳惇得意一笑,然而卻聽她疑惑道:“可是你為什么會去青樓呢?你們倆,打了什么賭?”
陳惇咳嗽了兩聲,道:“我是被邵芳帶去喝酒的,去時他騙我說帶我去一個好地方,結果酒也沒喝成,就坐在雅間里看了一出好戲,看那孔貞寧怎么附庸風雅卻被老鴇給轟走的,反正大快人心。”
看著陸近真灼灼的眼睛,他不知怎么,就是不想讓這黑曜石一般的眼睛露出一絲難過的神情,一腔準備好的花言巧語頓時化作了一片赤誠:“我發誓啊,我就在館子里喝了幾杯,還是自斟自飲,可沒管那些脂濃粉香,更沒拿正眼看那些鶯鶯燕燕。”
陳惇半夜躡手躡腳回到自己房間,卻見黑漆漆的房里居然立著個魁偉的影子,頓時驚得汗毛倒豎:“誰!”
他抄起手邊的硯臺,卻見燈燭亮起,這人樂呵呵拈著胡須,上下打量他:“可憐夜半虛前席,等來的竟是個半夜爬墻的登徒子,怎么,那陸氏女郎居然沒有把你轟出來?”
“荊川先生,”陳惇一顆心放下了又提了起來:“您一定是看錯了,學生怎么會半夜爬墻去呢!”
唐順之呵呵一笑,反而道:“我看你同那陸東君還挺般配的,比孔家那個孔貞寧要強許多。只不過你這小子想要修成正果,我看還要磨很久呢,那姑蘇陸的家主陸執章,是個出了名的頑拗,一心只有他那個光榮的姓氏,其余的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內,就算孔貞寧是個四肢不全、不辯牛馬的癡傻之人,我看他也是要結這門親事的。”
“天下真有這樣明知是火坑,還要把自己親人往里推的人嗎?”陳惇道。
“人人都說孔門好,怎么就你覺得是火坑呢?”唐順之道。
“人人也說皇宮好,怎么一聽到選秀,就家家戶戶避如蛇蝎?”陳惇道:“我只覺得孔門比皇宮還可怕呢,也不知道當年李東陽祭奠他的女兒的時候,有沒有后悔過?”
“你管李東陽作甚,”唐順之道:“你和陸東君也不過是小兒女輩事,難道你竟日要沉溺于此,忘了潛心治學的正事了嗎?”
陳惇悚然道:“學生不敢忘。”
“我聽歸震川說,你四書讀得不錯,能取中縣案首,基礎應該是打牢了。”唐順之道:“鄉試上的五經魁,你打算要治尚書嗎?”
“是,”陳惇垂手道:“學生愚鈍,于其他四經上,不甚暢達,只有尚書,算是能了悟于胸。”
“好,”唐順之道:“那我問你,尚書精髓是什么?”
“尚書精髓即十六字心傳,”陳惇毫不猶豫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循規蹈矩罷了,”唐順之嘖了一聲,但也沒說什么:“怎么解釋呢?”
“這是舜告誡禹的話,說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陳惇道。
“允執厥中,”唐順之道:“中,怎么解釋?”
“朱熹批注中字,謂: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以中庸位于獨立不偏易之位,而顯中道之義,就是其意。”陳惇顯然也是有備而來。
“人心惟危,”唐順之道:“危,你說是危險?”
“是。”陳惇道:“人心叵測,充斥諸般欲壑,而向道的路途又難以捉摸,所以要人要靜心守神,秉持正道,才能達到自己所要的。”
“你果然是剛剛才通讀了尚書,獲得的都是些淺顯的道理。不能說你錯,因為你還不通曉其中的大道理。”唐順之一笑:“我來告訴你,人心惟危,危是危懼的意思,如人人自危之說。詩經有戰戰兢兢,如臨探淵,如履薄冰道德經說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周易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是說君子不僅要整天自強不息,勤奮謹慎,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象有危險發生一樣,危就是即將到來的禍患,時時刻刻威脅著你,使你感到憂懼。君子如果感到了這種危險,能憂懼如是,朝夕戒懼,則雖處危險之地,卻不會有禍患。”
陳惇有一種頓悟的感覺,立刻窮追不舍道:“敢問先生,道心惟微又如何解釋?”
“程頤注解,道心是一陽復于下,乃天地自然之心也。”唐順之道:“如果道心是天理,那么人心就是私欲,即使是擁有最高的智慧,通悟了大道理的圣賢,也不能沒有私欲而即使是什么道理都不懂甚至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人,也含有一顆道心,只不過未曾被啟發罷了。二者雜于方寸之間,如果不知道怎么分辨,怎么梳理它們,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無以勝人欲之私矣。”
陳惇只感覺自己今夜有如撥云見日,正在細細琢磨體悟,沒想到唐順之一拍大腿,道:“當然,這是朱程的道理,你要是跟我學的話,我講得就不是這樣的道理了。”
陳惇驚訝道:“您講得是什么道理呢?”
“且就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句來說,”唐順之盯著他道:“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萬物回歸本心的原理,就是窮理盡性,窮神知化。人的本心與萬事萬物合而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所以古圣賢才說:窮理盡性達天命,執中精一萬法通。”
“簡言之,所謂天由心明,地由心察,物由心造,”唐順之道:“就是心外無物、心即是理,你明白嗎?”
陳惇深吸了一口氣,明白,怎么不明白呢原來是變著法地推銷他的陽明心學呢。
“心學啊,”陳惇就斟酌措辭道:“不知道先生是王學哪一門派?”
“你管我是哪一門派,王學雖有門派,但都是陽明先生傳下來的道理,”唐順之道:“就像佛法東傳、南傳,大小宗派幾百,不都是秉持釋迦的衣缽嗎?”
“人一瞬就會有幾千幾百個年頭閃過,何況一生那么長的時間呢?”陳惇道:“陽明先生昨日的道,也許就不是今日的道,你們七派各自抓住的道,是在他的基礎上,自己闡發的罷了。不過你們都抓住了一點,那就是唯心觀。”
他當然也聽過王陽明這樣的故事,說先生游南鎮,一友人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的心有何關系?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對于接受了幾十年唯物主義教育的陳惇來說,一時讓他改頭換面那是不可能的。這個花的比方太深奧,這就來個簡單的比方,比如面前有一張桌子,陳惇說“這是一張桌子”,在這句話中,“這”指的是實際的物,“桌子”是陳惇給物起的名字,就是說有“兩個”桌子,一個是實物,一個是陳惇自己的思維意識。
所以陳惇一直接受的解釋就是,先要有桌子的實物,而后才能有桌子的意識。
結果唐順之這些王學門人,說我們是通過感官而獲知這張桌子的,可是我們的感知是什么呢,我看見桌子,其實我是看見實物桌子反射出來的光線,我們并不真的能獲知桌子應有的樣子,假如我們的眼睛構造和顯微鏡一樣,那我們看到的桌子又會是什么樣子呢?因此推知整個世界都是我們感知到的樣子,是我們心造的世界。所以如果你把面前的桌子給毀了,我們仍然有關于桌子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不隨實物而變化的,是永恒不變的。
好吧,他雖然覺得這故事很玄妙,道理很深奧,但自己并不想試圖去探究,因為唯物與唯心不過是兩個理念罷了,怎么看這個世界,還是要靠自己,至于用眼還是用心,很簡單,兩個一起用不就行了。
見唐順之期盼地看著他,陳惇只好道:“好吧,心即是理是吧,認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所以人人可以成堯舜,即使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圣人是嗎?”
“不錯,人的良知是永遠不會泯滅的,不以修煉而增,也不以不修煉而減,圣愚的差別只在于覺與迷之間,因而成圣、成賢簡直是容易非常。”唐順之道:“但需要點撥,拂去心頭的遮蔽之物,你若是愿意,我會成為你的老師,幫你發掘真正的良知。”
陳惇忍不住笑了起來,道:“先生難道不知道,王陽明說,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在我看來,你們的點撥就是外物,我向你們學習,就是外求于道。這可是和陽明先生的主張相悖的。”
“唉你”唐順之沒想到陳惇居然能說出這么個道理,一時瞠目結舌起來。
陳惇見他吃癟,不由得樂不可支:“這世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會走完全一樣的路,自然也不可能有一樣的頓悟。我愿用我一生去細細悟我自己的道,卻不想讓你們隨意來點撥我。”
“而且我一直覺得,”陳惇認真道:“王陽明最偉大的主張,不是心即理,而是知行合一。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真理須實踐檢驗,實踐之中才能出真理這才是對這個世界最有貢獻的道理,不是嗎?”
唐順之目光微動,長嘆一聲:“孺子之言,近乎道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