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京!南京!

作者/驚年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鎮江逃難的百姓很多,知府召集城中百姓合力抗敵的時候,響應的人很少。最后不得不下令百姓不得出城,而將賞賜提高到壯丁每人十兩,而老少婦孺三兩上,后者只需協助搬運后勤糧草即可,而年富力強者上陣御敵,也不需要他們射箭,只要他們每個人都帶上一筐石塊,只管往下投擲,越多越好。

    石塊,滾油,開水,但凡一切能夠御敵的東西,都從城墻上扔下去。但尋常百姓畢竟沒有受過正規訓練,力氣再大,也未必敵得過那些身經百戰,狡詐靈活的倭寇,倭寇幾番強攻,還是城頭的官兵百姓死傷更重謝,但倭寇總算暫時停止攻城,在城下逡巡徘徊。

    城樓上擺著一長溜桌子,桌上擺著十幾個簸箕,簸箕里盛的全是白面饅頭,旁邊幾口大鍋里牛肉湯正在咕嘟沸騰著,是吳奐帶著家人在這里勞軍。

    陳惇拿著饅頭朝一個個士兵手中塞:“弟兄們,好樣的加把勁兒,倭寇攻不進來的。”

    白面饅頭還沒有咽下去,倭寇的火箭又射了進來。每個士兵又拿起軍械爬上了墻頭,不眠不休的戰事讓他們的精神緊繃到了極點。

    都說彈盡糧絕才是山窮水盡,但現在糧未絕,彈已盡,同樣已經山窮水盡。百姓手上能當作武器的東西都已經丟擲出去,到最后幾個人徒手抓著鐵蒺藜扔了下去。

    難道真的要葬身于此?陳惇抓起弓,又往下射了幾箭,只覺得臂膀如同千斤重,別說是瞄準,就是張弓都張不開。

    支持到現在,去往南京報信的人都三撥了,依然沒有等到南京的援兵,不知道南京的老爺兵們是怎么個想法陳惇閉上眼,后背抵著灼熱的石墻,耳邊仿佛還傳來兵器相接的喊殺聲,滿心疲憊。

    “倭寇跑了”忽然有人大叫道:“倭寇跑啦!”

    陳惇猛地一震,伸頭一看,果然城下的倭寇似乎無意再攻城,又從繩子上縋了下去,然后井然有序地收兵,但手中的箭鏃還在向城頭射來。

    陳惇再抬頭一看,并沒有看到援兵,不知道這群倭寇為什么突然退兵。但退兵本身已經令鎮江知府喜出望外了,他確定倭寇盡數離開了之后,并不派兵去追,也不管這群倭寇會流竄到什么地方去。

    晚上的時候城下又來了一支隊伍,因為天黑的緣故,如同驚弓之鳥的鎮江城立刻又沸騰起來,還沒喘息一口氣的兵士們再次登樓,一陣箭雨掃射,等這支隊伍近了才發現原來不是倭寇,而是蘇州團練。

    陳惇見到成遠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倭寇為什么會進入南直隸腹心?”

    “……胡大人在昆山的圍殲計劃沒有成功!反而被王直察覺了意圖,他們避開了昆山,直奔福山而來,”成遠道:“攻破了蘇州福山的防線!”

    蘇州福山的防線一破,無錫、江陰立刻暴露在倭寇眼底,但胡宗憲的兵尾隨著他們,使得倭寇在進入常州府的時候分散開了,胡宗憲立刻遣兵圍剿,但來不及了,倭寇分散成了幾十人這樣的小隊伍,在南直隸各個府縣城下都出現了。

    成遠他們在武進圍剿一支二百人的倭寇,大部分人被殲滅,只剩三十多人負傷往南跑了,他們正要去追的時候,接到了丹陽的求援,他們立刻動身去丹陽,結果抵達丹陽的時候,倭寇已經跑了,而從鎮江逃出來的人告訴他們,鎮江正在被圍城。

    陳惇和成遠說了沒幾句話,就聽見外頭喊聲大作,只以為是倭寇來了,沒想到出去一看,才發現西北方向,出現了漁火一樣游弋的火焰,那是南京城的方向,是南京瞭望臺上點燃了烽火!

    倭寇來到了南京城下!

    南京是大明留都,守城兵力數萬,周邊衛所計算在內,則人數更多。他們不管面對多少倭寇,應該都有全殲的能力。只是陳惇萬萬沒有想到,南京城里,已經因為這幾十個從天而降的倭寇而兵荒馬亂,人心惶惶了。

    事出倉促,而且對敵情一無所知,南京舉城鼎沸,軍民皆驚。南京最大的官員就是兵部尚書張時徹了,匆忙下令關閉城門,并命令市民自備糧械,登城守衛。

    “王公公來了!”一個老太監坐著十六人抬的大轎子,匆匆而來,這正是南京守備太監王貴。

    “張大人,”王公公跳下轎子,把人叱退了,才道:“來了多少賊?”

    張時徹已經膽戰心驚地等了半刻鐘了,見城下的倭寇只有不到一百人,也沒有繼續增加,才擦了擦汗道:“七十二個。”

    王公公呼了一口氣:“還以為成百上千呢……祖宗保佑。”

    祖宗確實保佑,因為南京城池是太祖皇帝建造的,高大深廣,堅固無比。張時徹雖然在南京養老了,但總算還有點守備方略,下令南京十三門緊閉,清點百姓上城,與各司分守各門堅守不出,用火銃箭矢還擊。

    王公公登城一看,也放下了心,只見城下的確只有七八十個倭寇,也沒有射箭,也沒有火器,也沒有準備登城,而是往來窺覘,似乎對如此高大的城墻也手足無措。

    這支倭寇隊伍的的確確是真倭,而他們也的的確確對南京城池沒有辦法。和中國相比,日本國內的戰爭規模都很小,所謂的城市也大多類似于城寨。日本戰國時期攻城、守城的人數往往只有數百人,所以某武將或者家臣慷慨激昂地向主家請戰:“請給我二百兵,一定把某某城攻下”的話是真的,二百人的確可以攻破一座小寨子,但南京城可不是小寨子,而南京上一次經歷的大場面,還是太宗皇帝以七萬精兵渡江而來爭奪天下,而和動輒數萬大軍攻城的大場面相比,這七十二個倭寇居然敢謀劃攻城,實在是叫人忍不住莞爾。

    不管怎么說,這股倭寇創下了史上攻打南京的兩個之最:最小的部隊,最不自量力的進攻。

    只聽得倭寇發出怪叫聲,就一擁而上開始攻城。張時徹手忙腳亂地指揮軍士用火銃還擊,但火銃彈藥雖然密集,準率不高,倭寇還有隨身的木盾防身,第一輪攻勢之下,倭寇居然只傷了一個人,因為這人沒有木盾。

    “火銃不行,”張時徹就是兵部尚書,負責南京軍器局的,自然知道自己手下生產出來的都是什么玩意:“換弓箭!”

    然而,當兵士們對倭寇萬箭齊發之時,這些倭寇竟然面無懼色,反而空手接住明軍射來的箭矢,動作靈活,在箭雨中來回穿梭,毫發無損!

    這下官兵們見此情景,又驚愕又害怕,連連后退。而看到這一切的張時徹和王公公也大吃一驚,沒想到倭寇的武功如此之高!

    倭寇們是個個能手接飛箭,這樣的武藝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因為哪怕是在大明的武舉考試里,也沒聽說哪個考試項目有徒手奪飛箭,更沒有聽說過哪個武狀元能有這門神技絕活,不過也因為大明的武舉注重文事,寫策略,對武藝的要求僅僅是能馬步引弓射中靶子。

    “哪個指揮出城與倭寇作戰?”張時徹問道。

    在沒見到這一幕之前,還真有不少鎮撫和指揮紛紛請戰,都對這七十余個倭寇不屑一顧,以為一率兵出去,這些倭寇就會抱頭鼠竄,但現在看來,抱頭鼠竄的是誰還不一定呢。

    見無人響應,張時徹又憤怒又惶恐,他是兵部尚書不錯,也有調兵權,但平日統兵權在南京都督府手中,而南京的五軍都督府歷來為勛貴所掌,其中為首的就是魏國公徐鵬舉。

    “魏國公在什么地方?”張時徹道:“怎么還不來?!”

    此時的魏國公還在他的園子里酣飲,說到南京的名園,那就以魏國公所修的東園即“太傅園”最有名,也最壯觀了,但這個園子不屬于他,在他小的時候就被他叔父奪走了,再也不肯歸還。而心懷不滿的徐鵬舉就重新修了個更大更壯觀的園子,如今剛剛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就迫不及待地住了進去,天天醉生夢死。

    此時園子的大門被敲響,徐鵬舉被一個消息驚醒:“倭寇兵臨城下!”

    徐鵬舉從醉夢中醒來,如同一盆雪水當頭灑下,驚得他話都說不齊全:“倭、倭、倭寇?”

    他被人扶上馬去,一路上從馬上跌下來三次,這位地位尊崇的國公爺,自打生下來起,并不曾識得兵戈,只是按部就班子承父業地繼承了國公的爵位,以及一幫當年跟著第一代國公打天下的家臣家將的子孫大明兵制就是世襲制。

    然后就開始了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的生活。

    什么南京守備大明都承平多久了,還守備什么?

    徐鵬舉一步三晃地登上城樓,膽戰心驚往下一看,料想中的漫天遍野鋪天蓋地的景象沒有出現,只有七八十個倭寇上躥下跳。

    徐鵬舉一頭汗水急速褪去,看著身旁面色凝重的張時徹和王公公,哈哈大笑道:“撮爾鼠輩罷了!”

    王公公沒有說話,張時徹就哼了一聲道:“國公掌都司兵馬,節制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最有方略。”

    這個南京守備就是魏國公徐鵬舉所任,兼管南京中軍都督府,協同守備以侯、伯、都督充任,兼管前、后、左、右軍都督府事務,以中府為治所,節制其他各府。另有參贊機務一人,以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所以按照規定,守備方略的確是要魏國公所發,張時徹這個兵部尚書只不過是“參贊”謀劃罷了。

    徐鵬舉當即一拍大腿:“哪個出城去,將這賊眾授首,本公親自奏明朝廷請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滕州市| 常山县| 板桥市| 广水市| 云安县| 德钦县| 施甸县| 贵州省| 海盐县| 湾仔区| 商城县| 屏南县| 女性| 甘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庆云县| 垣曲县| 朝阳市| 凌源市| 托克托县| 桑植县| 衡山县| 什邡市| 高唐县| 徐水县| 文成县| 青阳县| 昌平区| 旬阳县| 南川市| 漳平市| 伽师县| 邛崃市| 富阳市| 贵州省| 民乐县| 泗水县| 和田县| 台中市|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