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頭山的逃犯已經抓到,就不用在這里多做停留,以免節外生枝。
稍一商量,當即決定兵分兩路,其中一路派三隊共三十人,押送四名逃犯沿同安縣進山路線返回前山寺留守大營,回來時給前線探查捕快提供補給,剩下的二十余人,楊叢義和同安縣李捕頭各帶一隊,一左一右繼續向北搜索。
安排妥當,當天下午撤營,兩路人馬分頭行動,很快離開了奶頭山勢力范圍。
返回前山寺留守大營的隊伍,原路返回一路無事,自不必說。且說北的兩路捕快,在各自捕頭帶領下,遇到活人就打聽最近有沒有人進山,附近有沒有土匪。
奶頭山的成功讓他們有些輕敵,不再像之前那樣小心謹慎,好幾次被土匪懷疑,差點暴露,也幸好他們隊伍分散,人數已經大大的減少,才沒有引起土匪進一步追查。
越向北,就越接近山里,土匪的影響力就越大,幾乎已經不存在不被土匪照顧的村民,所有的村民或多或少都跟附近山的土匪有關系,甚至不少都是給土匪種地,村里就有土匪駐守。捕快們探查的難度空前增大,一不小心就會被土匪懷疑,畢竟現在天下太平,進山的越來越少了,出去的倒是越來越常見。
根據這些情況,楊叢義跟同安縣李捕頭一商量,干脆把捕快們都扮作流竄的土匪,這樣也好掩飾身份。有了之前在奶頭山的經歷,捕快們扮土匪也不難,兩個隊伍打亂,過奶頭山的,一隊一半。沒用多長時間,捕快們便熟悉了新身份,行走在陽光下,他們改了口頭語,其實跟在外面做事差別不大,土匪又兇又刁,他們在縣衙做捕快衙役,也是既兇又刁。
如此一來,他們身份也開始變換不定,一會兒是進山追叛徒的,一會兒是來找兄弟的,一會兒又是進山投奔的,隨著身份不同,探聽消息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效率也越來高,一天就能搜索十幾里,效率高了,探查出來的消息也多,一旦聽說山有疑似逃犯的土匪,捕快們就演投奔的戲碼,一旦探查清楚不是逃犯,就找機會下山繼續再探。
十多天時間,兩隊人馬共演了三次山投奔的好戲,但結果都沒有好消息。十天時間向北推進了百里,一路雖然也以土匪的身份弄了些口糧,但畢竟不是真土匪,楊叢義又看得嚴,口糧便開始不足,不得停下來,等待回去的人馬帶來補給。
三天之后,等回去的三隊捕快循著標記追來,全部人馬補充了足夠的口糧,才又開始繼續搜索前進。以兩隊經驗豐富的假土匪為先鋒,其他捕快暗中潛伏策應。
不久之后,又在一個山頭發現兩名逃犯,假土匪山后迅速接觸,混熟了關系,把逃犯哄騙到山寨之外,被早就埋伏在那里的捕快直接抓獲。
所有逃進天柱山的都是重犯,他們現在逐漸接近山內,帶在身邊十分不便,不利看管,一旦稍有疏忽讓逃犯再次逃跑,對他們可能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即使離前山寺留守大營路途遙遠,他們也分出了兩隊人,押送逃犯返回,這一趟回去就要十天以,就不說攜帶口糧再回來了,花費的時間同樣不會少。
隨著距離后方越來越遠,楊叢義這路人馬跟太湖縣、岳西縣、望江縣、宿松縣人馬也漸漸失去了聯系,不知道他們有什么進展和戰果,在奶頭山時已經派人去聯絡,至今沒有返回,前一批從前山寺留守大營返回的捕快并沒有帶來其他各縣的好消息。
隨著越來越深入,山寨越來越密集,而策應人手越來越少,楊叢義和同安縣李捕頭商量過后,漸漸降低了搜索探查的速度,每一次的行動也越來越謹慎。
探查過幾個山寨之后,又發現了一個逃犯的蹤跡,那逃犯在一個不大的山寨,整個山寨也沒有多少人,防守松懈,與其說是山寨,不如說是村寨,絕大多數以村民為主,勢力沒法跟方圓幾十里內的山寨相比。
像這種山寨根本就不需要混進去了,去幾個人,他們也收不下。所以這次的行動很直接,夜闖山寨,直接破門而入,抓了逃犯就走。
行動很順利,沒有驚動多少人。當晚抓住了逃犯,第二天一早,楊叢義便又派了一隊人將他押送回前山寺大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行動,卻差點給楊叢義他們的隊伍帶來滅頂之災。
原來那個被他們闖進去的山寨,其實不是獨立的山寨,而是類似于奶頭山糧倉的一個所在,只不過這里的田是村民自己的,他們只是受土匪保護,免受其他山寨侵擾,而他們要付出一些糧食和牲畜作為代價。山寨被入侵,人被搶走,自然就有人來管。
幾十個土匪呼呼喝喝追趕了楊叢義一行人五六里,要不是他們對附近的情況已經比較熟悉,找到一個溶洞藏身,擺脫了土匪追趕,就得直接跟土匪正面沖突,這可把楊叢義嚇的夠嗆。
手下這些捕快嘴皮子利索,會動腦筋,可要說戰斗力,基本都是渣,跟土匪一對一單挑估計沒一個能贏,更別說被群毆了。
在溶洞躲了半天,聽不到外面有任何動靜,他們還是沒有急著出來,當晚在陰冷的洞里挨了一夜之后,第二天確認土匪沒有繼續追趕,他們才悄悄出了溶洞,一路向西,去跟同安縣捕快匯合。這個隊伍如今連十人都不到,力量不足以獨立展開搜查,需得兩隊人馬合并,大隊人馬做后援,精銳小隊人馬前出,在目前形勢下,只有這樣穩扎穩打,才可能確保探查消息時安全。
越到山里,土匪就越多,土匪的勢力就越大,有時候他們一天跑好幾個山頭,還跑不出同一伙土匪的勢力范圍,這種時候就不得不在土匪眼皮子底下過夜,一開始還提心吊膽,幾次之后就不那么害怕了。隨著山寨增多,探查的速度進一步放慢,每一次出動也更加謹慎,想要打探一個山寨,一般都要在山林里暗中觀察,確定安全路線之后才會動身。
人馬合并之后,探查許久,終于又探查到逃犯的消息,可那個山寨勢力范圍很大,混進山寨的三個捕快查了四天,一直沒有消息傳出來。
到目前為止,過去了一個多月,才抓到七個逃犯,而名單有四十七人,只是一個零頭,楊叢義有些著急。
次從前山寺留守大營回來的捕快又說營地里不太平靜,禁軍日日操練,動靜挺大。他不知道何縣尉和禁軍會不會挑起事端,但時間一久,什么都有可能發生。陳大人讓他看著,不要跟土匪正面沖突,引發更大爭斗,如今看來,他是無能為力了,能做的只有盡快把逃犯都帶回去,讓全部人馬沒有繼續駐留天柱山的借口。
“老李,這么下去不是辦法,已經整整四天了,還沒有消息,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我還是帶人過去看看,你繼續留守支援。”楊叢義跟李捕頭站在一個小石崖邊,躲在茂密的林木之后,看著山崖對面的一座高山。
李捕頭道:“你不能去,太危險了。那山林里一直都有人,呆在同一個地方都沒離開過,顯然是守山土匪,那地方連半山腰都沒到,看不見的地方還不知道有多少崗哨。一旦了山陷進去,再想出來就難了。你是這次進山的捕快統領,絕不能冒這個險。次運氣好,平安無事,不是說這次也行。還是等等消息吧,他們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個山寨大一些,多花點時間挺正常,捕頭先不要著急。”
楊叢義道:“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一個多月才抓到七個。也不知道其他幾路怎么樣,他們的人手不比我們多多少,想來也不會比我們好過。原本還想進了山來,相互支援,不想卻是千難萬難,連通個消息都極為不便。還是準備不足啊。”
李捕頭道:“誰都沒到大山里來過這么長時間,況且這山里土匪這么多,寸步難行,沒進到里邊來之前,誰能想到。”
楊叢義看著對面山林里時隱時現的土匪,又說道:“再難走的路,也要有人走。時間不多了,這個山寨耽誤了我們七八天,不趕緊找到逃犯抓住他們,后邊就沒辦法繼續。”
李捕頭見楊叢義態度堅決,便道:“那我去吧,你留守策應。”
楊叢義笑道:“老李,這個時候就不要跟我爭了,后方支援需要一個穩重,坐得住的人,你比我合適。再說了,想往前沖,你腿腳比我利索?安心在這兒待著,等我們的消息,等回大營的人回來。”
李捕頭無奈的笑笑不語,他已經三十多歲了,在山里確實比了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楊叢義回去挑了四個人,把任務一說,大家興致高昂,沒有異議。像這種山當土匪的事情他們都做過,有驚無險,感覺還挺好玩,挺刺激。
稍做準備之后,楊叢義帶四個捕快沿石崖邊的林木,悄悄向山下河谷摸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