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102章 武學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次議事全程都在討論誰該對天柱山里的損失負責的問題,至于如何嘉獎只字未提。

    楊叢義之前隨遇而安,對這些事情不在意,但天柱山一行,情況已經大有不同,當然想利用好這次嘉獎的機會。

    等懷寧官員們議完天柱山之行的諸多善后之事,全都散去,議事廳里只剩陳知軍與楊叢義。

    陳知軍笑道:“楊捕頭,這次你做的很好,在那么多困難下仍然想辦法抓回了大部分逃犯,將這次天柱山危局化解,整個安慶局勢也逐漸平息,你的功勞甚大。你自己說,想要什么嘉獎?”

    楊叢義其實早就想好了,陳大人一問,便直接說道:“大人,我不需要特別的嘉獎,聽聞大人進士及第,只想得到大人一番點撥,能順利參加科舉。”

    陳知軍聽到這話,卻是微微一愣,一個捕頭要參加科舉,這是腦子有問題。

    “楊捕頭想參加科舉,這個自然沒有問題,我當年二十五歲考中一甲第二名,有諸多經驗可以傳授于你。只是參加科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五歲讀書,二十余年從未間斷,拜訪過多位明家大儒,方才一試中舉。而我一位兄長,苦讀四十余年,考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不中,直到年方五十才考中。科舉一途頗為艱難,沒有大毅力,一時興起,終會耽誤年華。”

    楊叢義道:“不瞞大人,我自小也讀過一些書,自問還有些讀書的潛質!

    陳知軍早在太湖縣就看過楊叢義的字,那不過是初識文字,跟參加科舉那還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也不好太過打擊他,便問道:“你為何要參加科舉?”

    楊叢義答道:“自然是想有朝一日,能像大人一樣,金榜題名,入仕為官,榮耀故里。”

    陳知軍笑笑,口里說道:“楊捕頭有志氣,這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由科舉入仕雖是捷徑,但科舉一途目前看來也不好走了,南渡之后每開一科,錄取人數都在三四百人,但真正能走仕途的,也只有一少部分,絕大多少人還是在家待選,等待機會。南渡之后,大宋管轄區域變小,北方士子官員卻都來到南方,不論是科舉,還是中舉之后等待授官,都變的更難。不如考慮考慮其他出路!

    楊叢義道:“大人說的這些我也懂得,但不去試試怎么知道?其他出路暫時不考慮吧!

    陳知軍道:“既然你決心參加科舉,要走仕途,那我給你建議,走武科一途。之前得到一些消息,目前對你正好有用。今年三月初,朝廷下令重開武學,廣招生員,經地方舉薦,考試通過便可入學,一旦入了武學,學有所成,便能授官,步入仕途,想參加武舉也容易。雖然武學生員只能從官宦子弟中挑選,但這次天柱山之行,你功勞不小,我可以給你一封聯名舉薦信,讓你到臨安應試武學生員。”

    這番話說的突然,楊叢義可從來沒想過要做武官,宋朝的武官地位低下,像岳飛都官居樞密院副使了,還是不是說殺就殺。而文官就不一樣,犯了再大的罪,頂多落個編管的下場,朝廷過兩年想起來,又能官復原職。武官運氣好雖然能平步青云,像岳飛,十年時間從一個小兵卒升到太尉,達到武官的最頂點,但又能如何?還不是要處處小心謹慎,而他想做的事,以武官的身份出身可很難做到。

    于是楊叢義便回道,“謝大人一片好意,入武學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跟大人一樣,考文科進士,將來能主政一方。”

    陳知軍見楊叢義一口拒絕,也不生氣,只是又勸道,“先不要忙著拒絕,先聽我說。人生一世,殊為不易,而韶華易老,時光易逝,你若不趁大好年華掙下一份基業,如何蔭及子孫造福后代?當今天下科舉已然無路可走,達官顯貴獨占仕途,當權者臨退時少則蔭及數十人,多則成百千,更有甚者一人退下蔭補門人子弟四千余人,他們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便能補缺官職,倒是那些寒門子弟苦讀數十載,即便一朝有幸,科舉高中,無官職可任,終究還是賦閑在家,耗盡一世才華,太湖縣城西王員外便是例證。不怕告訴你,我雖是金殿對策,皇欽點,榜眼及第,但若不是本家是江南士族豪門,朝中還有些人脈,恐怕我連一個小小的知縣也做不得。如今的大宋,有為官資歷者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職位有限,縣丞主簿之位都有無數人找門路爭搶。二十年內,寒窗苦讀都沒有出路。”

    楊叢義靜心聽著,他之前只想到文官地位崇高,卻未曾想到北方金人統治,局勢混亂,無數的讀書人,還有各地官員,蜂擁南下,南宋土地這么小,北方讀書人又那么多,如此一來,想做官還真難了。陳大人高中一甲榜眼,為官十多年,不久前還是一個小小的知縣,黃縣丞氣勢逼人,威風八面,也是進士出身,三十多歲還是縣丞,等到機會才能去做知縣,運氣不好,縣丞也就到頭了。

    如此一想,這科舉之路還不一定就能當官走仕途,苦讀幾年,考中進士應該不難,但要中一甲頭三名,直接授官,那根本不要想,楊叢義還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陳知軍稍作停頓,見楊叢義聽得認真,心中甚蔚,繼續說道,“自太祖以來,朝廷重文輕武,以致先有遼國強占燕云十六州,后有金國南下黃河逼近長江,前幾年宋金一紙和議,淮河以北盡歸金國。然而,兩國和議不到五年,今年正月底,金國又割地拉攏西夏,免卻后顧之憂,妄圖舉兵南下滅亡大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朝中自然有人看得清楚,多人建議朝廷重建中斷幾十年的武學,儲備軍事人才,早做準備,以防金國不守信約再次南下。

    本朝自太祖便重文不重武,雖建有武學,但很少有人問津,經過舉薦入學的多是出身豪門大戶游手好閑的紈绔子弟,入得武學卻不懂軍事,百年來武學名存實亡。當今圣深受靖康之苦,如今金國步步緊逼,唯恐劫難再次降臨,所謂文武之道不可偏廢,不重武力大宋早晚退無可退,當今圣自然懂得這個道理,便在三月初下令復建武學,培養軍事人才。幾年前許多名帥名將被罷免,武人人人自危,武學一途剛好無人問津,爭者人少,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憑你一身武藝,又有計謀,入了武學,走仕途,堅守本心,不出越矩之言,必然可以闖出一番事業,立下一番功業,蔭及子孫后代!

    楊叢義年少時曾有過從軍的夢想,可是自從軍校沒考,這夢想便漸漸淡忘。如今陳知軍再提起此事,雖然時過境遷,卻也引得他心中漣漪不斷,年少的軍旅夢想再次在腦海跳動,胸中熱血翻滾。只是軍旅一途,想來也不簡單,只聽他問道:“大人,如果我去應試武學有多大的機會能獲得生員資格?”

    見楊叢義對武學感興趣了,陳知軍笑道:“這要看你讀了多少書。按慣例,入學一般要考試,武學跟太學一樣,都歸屬國子監,因此必考文章,防御練兵之策。除此之外,就是弓馬武藝。我知你有武藝,也能弓射,唯獨不知你文章如何,可能寫的?”

    科舉多數寫議論文,楊叢義當然懂得一些,便回道:“寫幾百字應該可以。”

    陳知縣大喜,連連道好,繼而言道:“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世人好逸惡勞,這次推薦應試武學的都是官宦子弟,官宦子弟中但凡能識字讀書的,都會讓他們參加科舉,謀一官半職,推薦入武學的子弟,能認得百字就很不容易。如果此次入學考試公正,進入武學定然不會有問題!

    楊叢義又問道:“不知入武學,如何參加武舉,多少年一次?”

    陳知軍道:“應當跟經科考試一樣,三年一次,如果武將稀缺,一年一次也有可能,要看朝廷安排!

    楊叢義又問:“武官將來能不能轉做文官?”這個問題最好搞清楚,也好早做打算。

    陳知軍點頭道:“可以,有先例,但得去除武職,方能做文官!

    疑惑已解,楊叢義忽道:“不知大人有沒有兵書可以借我看看?囊中羞澀,沒錢買書!贝舜蔚募为劧喟刖褪且环饴撁扑]信了,到了臨安繁華之地,沒錢怎么行。無奈之下,他只能順帶叫叫苦,看看有沒有金錢獎勵?

    誰知陳知軍卻道:“好好好,當早做準備,如此有心,必能入得武學,考中武舉。我喜好讀書,兵書也有收藏,偶爾翻閱。你跟我來,可以全都搬去!闭f完就起身了,全然不顧楊叢義方才說話的重點“囊中羞澀”。

    楊叢義稍稍一呆,千百年前,千百年后,嘉獎都是一張紙嗎?去臨安喝東南風啊。

    陳大人當先走了,楊叢義雖略有腹誹,卻也拉不下臉,直接開口要銀錢獎勵,太俗氣。只得趕緊跟去,但這借的書就別還了吧。

    楊叢義多慮了,該有的嘉獎怎么會沒有。在他借來兵書苦讀之時,安慶軍的獎勵來了,之后不久,淮西帥司的獎勵也來了,錢糧布匹獎勵了一大堆,他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錢。楊叢義一舉免除了安慶兵災之亂,省了淮西多少錢糧?這個獎勵自然不會少。

    既然決定應試入武學,就要保證能入才行,入學考試弓馬武藝,楊叢義唯獨不善騎馬,古代騎射極為重要,這個項目肯定會考,需早做準備,因此楊叢義就趁尚有時間,借衙門的馬練習騎射。

    幾天之后,八月初,陳大人給楊叢義的入學應試推薦信已請淮西帥司簽名,懷寧府衙也出具了身份證明文書。

    等一切準備完全,已經時日不多。

    八月初,陳大人將楊叢義一路送出懷寧,并一再告誡他,務必要在九月十五之前到兵部報到。

    楊叢義對陳大人多有感激之情,送出十里之后,他感動不已,堅決不讓再送。

    陳大人這才停步,叮囑道:“此去臨安路途遙遠,一路需小心在意,路切莫逞強,誤了行期!

    楊叢義謝道:“多謝大人,我一定牢記!

    陳大人又道:“臨安不同于太湖安慶,此去要萬般小心,不可口出妄語。若有事,可來書信。”

    楊叢義深深向陳大人施一禮,謝道:“我曉得了,大人珍重!”說完便一揮手,轉身大步離去。

    此去臨安,不知道會是怎樣,但既然心志已定,前路漫漫,也只能一人獨行。

    陳大人站在十里亭外,看著遠去的背影,離去的這個少年,多像二十年前的自己,意氣風發,無所畏懼,抬腳邁步,好似眼前全是,大道坦途!

    直到楊叢義的背影消失不見,只聽陳大人隨口吟道:

    谷穗沉沉八月天,十里亭外送少年。

    去歲太湖堂下人,一入江河更近天。

    輕輕揮手道別離,颯颯如飛勿茫然。

    一朝借勢趁風氣,當憶那年天柱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山东省| 济宁市| 嘉兴市| 益阳市| 榆林市| 阿拉善右旗| 赫章县| 洱源县| 乌什县| 涿州市| 铁岭县| 壶关县| 阿坝| 扬州市| 沛县| 东海县| 扎鲁特旗| 太原市| 南充市| 垦利县| 华亭县| 新化县| 九江市| 尤溪县| 苏尼特右旗| 镇雄县| 拉孜县| 南溪县| 泌阳县| 安吉县| 乌拉特后旗| 崇信县| 金寨县| 邳州市| 肥西县| 达日县| 阿坝| 阜南县| 南皮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