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158章 新軍遠行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早起的百姓看到整齊的新軍,里面有他們的認識的人,忍不住喊叫、揮手告別。

    他們從此離開,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回來時肯定不是現在的模樣,要么是一身傷病,要么是一紙喪書,要么是衣錦還鄉,從軍之人逃不出這三種結局。

    看著離去的新軍,揮手的百姓只能在心里祈禱,祈禱他們可以完完整整的回來。

    太陽升起,兩個小娘子再次來到城西營地外。

    營地里空無一人,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和吼叫。

    兩人看著營地久久無語。

    “蕓娘,回去吧,他們都走了!

    小娘子望著空空的營地,眼眶忽然盈滿淚水,滾滾而下。

    另一小娘子見此,直接就慌了,連忙過去扶住她,掏出紗巾,幫她擦去淚水。

    “別哭了,他們以后肯定還會回來的!

    聽到這話,小娘子淚水流的更厲害,蹲在地,埋下頭來。

    過了許久,她才擦干眼淚,站起身來,不顧遮擋紅彤彤的眼眶,轉身離開:“回去吧!

    迎著晨光,小小的身影,越發倔強。

    從太湖縣到懷寧的路,七百多新軍,到軍官,下到士卒,每人都背著一個布袋,里面裝著的是十斤口糧。每人一個盛水竹筒,掛在腰間。行軍隊伍沿著官道向東,一天只休整兩次,中午和宿營。路不耽擱,七百多人到懷寧只用了四天。

    懷寧招募的新軍早就做好出發準備,該配備的物資,也先一步分發到位。

    兩軍匯合一處,當即召開大會,監軍、參軍、教導團成員先后在全軍面前亮相,這些人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跟他們同吃同住,行軍時也會隨時下達命令,全軍必須要認識。

    當晚陳大人本要設宴為楊叢義等人餞行,但新軍剛剛匯合,人數眾多,紀律性較差,他們這些人一個都離開不得,陳大人也略知軍中之事,當即作罷。

    第二日一早全軍出城,陳大人親攜懷寧一眾官員,為新軍送行。

    敬一杯酒,捧一把土,此去千萬里,遙遙無歸期,軍旗獵獵,長槍在手,家國在腳下,故鄉在心頭,滾滾熱血,錚錚鐵骨,生為男兒,當作英雄,骨埋他鄉,魂歸故里,名傳天下,氣貫萬世!

    一人一杯淡酒,一人一把鄉土!

    隆重的送行儀式,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新軍感動的稀里嘩啦,心情沉重。

    “諸位,千山萬水,一路珍重!精忠報國,勿忘初心!”陳大人高聲向新軍道別。

    “出發!”楊叢義一聲大喊,翻身馬,催馬而行。

    一千兩百新軍回望一眼懷寧,毅然轉身,向東而行。

    故鄉已在身后,從軍之路艱難,衣錦還鄉的是極少數,最終全手全腳回來的也少有,這一千兩百人,能有幾人回來,沒人知道。

    春夏之交,這些年輕的生命離開了故土。

    看著新軍大步離開,漸行漸遠的背影,陳大人將最后一杯酒灑在地,敬這養育無數人的土地。

    離開懷寧城后,隊伍東行至池州,征調過江船只五十艘,半天時間渡過長江,繼續往東向宣州。

    一路的物資補給,全部由郭青先行一步采購準備,在沿途經過縣城休整時進行補充,一路不為物資耽擱行程。

    行軍期間,教導團隨時調整行軍先后順序,兩天或三天調整一次,有時也會一天一調,前軍、中軍、后軍變換頻繁,掉隊或找不到隊伍的兵卒,一次罰俸十錢。

    除此之外,還要學習各種行軍打仗的基礎口令和軍規條例。這次招募的都不是笨人,基本的東西都聽得懂,學得會,時不時的還能操練起來。

    到明州駐地之后,訓練不了多長時間,就得隨船出海,行軍的這段時間需得好好利用,做一些基礎性的訓練。要打仗必須有強健的體質,教導團與楊叢義等人商量過后,又決定每天必須要有一個時辰急行軍四十里。這項新規一出來,就把新軍整的夠苦,但他們都不是嬌生慣養的人,幸苦兩天,后邊就習慣了,教導團再時不時的突然來個急行軍,新軍也能從容應對。

    一個半月后,新軍順利到達臨安附近的德清縣。

    經過商議,新軍在德清縣境內休整三天。

    楊叢義把軍中之事交給江愷、沈縉等人,他先行一步返回臨安。

    從偏遠之地回到繁華熱鬧的臨安城,楊叢義無心感悟有多少不同,心無旁騖,徑直回到回易督造處。

    回易督造處,跟以前大不一樣了,院外有四名衛士值守,楊叢義回去都還受一番盤查周折。

    院內等待的客商,穿金帶玉,個個富貴,看那模樣,身家無不是在數十萬貫以。湯鷽等人忙的不可開交,正在各個房間跟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商人單獨洽談,簽訂采購協議,楊叢義根本見不到他們。

    當天通過督造處的聯系人,找來了黃大人。

    楊叢義將新軍招募情況跟黃大人做了匯報,黃大人自然是大加贊賞。從黃大人口中得知,趙安一個月從禁軍中招募了三千多人,半個月前帶人前往明州建軍,前幾天來信,營地已經基本建好,馬就可以開始練軍,請求調撥軍資軍械。楊叢義剛好回來,軍資軍械等物資管理又是監軍職責,這件事自然由他負責。

    朝廷調撥的一萬貫軍費,趙安已經全部領取,至于軍器鎧甲等物資卻是一件未領。

    由回易督造處調撥的五萬貫軍費,楊叢義想一次全部支取,黃大人一口答應,沒有意見。五萬貫又不是多大一筆錢,回易督造處的現錢還有一百六十多萬貫,根據湯鷽所說,支付完官窯、織錦院的成本費用后,能剩余七八十萬貫,全都可以用在船隊生活物資采購和日常開銷。

    第三天,楊叢義拿到兵部發批的宣威軍五千人軍資軍械領取文書,直接來到軍器監。

    軍隊領取的物資都是制式軍械,軍服、鎧甲、兵器,想要特殊的東西要特批,比如楊叢義心儀的火器,這種東西一般軍隊無法領取,剛剛建軍的宣威軍自然沒有資格。

    火器在此時還沒有特別大的發展,只是包爆炸的聲音特別大,在守城之戰中有些用處,當年金人進攻汴京城,李綱憑借霹靂彈,也就是包,把金軍阻擋在城下很久。用于軍事的時間不長,在戰爭中的作用還不大,主要功能還沒有脫離火攻的范疇。

    軍器監有作坊和火器作坊,、火器基本都供給給了在宋金邊境地區駐守的軍隊,宋金議和后,沒有了戰爭,、火器作坊人數銳減,產量也大為減少。

    楊叢義對武器沒有特別的愛好,因為這個時候還都處在初級階段,用處并不大,但要想弄些研究一下,那也不難,等以后有時間再說,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先到明州建軍,督造船隊,出海回易。

    五千人的軍械能堆成一座小山,楊叢義搬不走,他只是在倉庫里看了看,約好三天之后再來領取。

    諸多軍資要運到明州,經錢塘江走水運,當然要比陸路方便太多。

    錢塘江邊江船無數,大大小小,數不盡數。江水雖淺,但不論大船小船全是平底,倒也不會擱淺。經過考察,楊叢義付錢預定了兩艘三天之后要用的大船。

    諸事完畢,楊叢義打馬返回德清縣,召集眾人商討行軍之事,最終決定由教導團和江愷、沈縉等人帶領新軍直接南下,繞過臨安城,從陸路經紹興府,東行到明州昌國縣,與先期到達的宣威軍匯合。

    楊叢義自己則親自帶領一百人去臨安領取軍械物資,經水路去明州,如果順利,他能先到,進行協調,提前做好安排。

    分工完畢,做好安排,楊叢義帶著一百人,再次回到臨安。

    時間緊張,楊叢義也顧不得再去回易督造處,直接帶人去軍器監領取軍械物資,一車一車運往錢塘江邊裝船。五千宣威軍物資,整整裝了一天,期間他又帶人去支取了五萬貫軍費,一并裝船。

    這次離開臨安,估計短期內不會再回來,楊叢義去跟湯鷽做了簡單的告別,兩人都忙的沒有白天黑夜,也只能簡單聊幾句。

    湯鷽提醒他,有時間去看看海船建造的怎么樣了,不少大商賈已經準備好運送商品物資。五十艘大船的物資裝運和清點要花費不少時間,況且裝船也不可能那么順利,一次全部都能裝完。全國各地的商品運送都有先后,幾乎不可能要求他們在出海前一個月送到泉州,若有海船建好,有些商品便可提前裝船,能節省不少時間。

    造船之事,楊叢義也很想親自去看看,但新軍一天沒到明州駐扎訓練,他就不敢松懈,不敢離開,畢竟軍隊一旦出問題都不會是小事。等新軍到明州營地,他便可去泉州督造海船。

    兩人簡單的交流,最終談的還是回易督造之事。湯鷽晚間有商賈宴請應酬,楊叢義對兩艘裝滿軍資的江船也不放心,隨即道別,各忙各自的事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镇巴县| 莱芜市| 敦煌市| 屏边| 弋阳县| 诏安县| 庆阳市| 南漳县| 铜梁县| 阜平县| 宁晋县| 沧源| 晴隆县| 陆河县| 桃江县| 新乡市| 永顺县| 清徐县| 贵州省| 清苑县| 江安县| 安国市| 灵宝市| 会宁县| 日喀则市| 莱阳市| 铁岭市| 延川县| 新田县| 和平区|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 屯门区| 当阳市| 万荣县| 论坛| 墨脱县| 安徽省| 彭阳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