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173章 再到泉州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紙鈔拿在手里輕飄飄的,就跟廢紙一樣,完全感覺不到它有多少價值。

    拿著一萬兩,楊叢義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花,感覺就像身突然多了累贅,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放在房間里怕被偷,裝在身怕丟。

    當楊叢義為這些外財煩惱時,湯鷽又告訴他,兩輛馬車他也帶回來了,馬都是從北方帶過來的,比他們之前買的馬要好。

    楊叢義聽到這個消息大喜,當即出門一看,發現那兩匹馬雖然不算特別高大,但看起來還是很健壯,馬齡也不大,絕對比他騎的馬要好很多,此去泉州可算得一助力。

    兩匹好馬,當然是一人一匹。

    喜事說完,剩下的就是悲劇。

    四個老掌柜,早不聲不響,全都走了,房里留下了不少紙鈔,全是銀票,加起來也有四萬多兩,可見他們這幾個月搜刮的錢財不少,湯鷽不相信留下的這些就是全部,他們應該也帶走了一部分,但他們都算是家里人,也不能讓他爹臉掛不住,就不想再追究。

    留下的這些錢,不知道是從哪些商人那里來的,還也還不回去。兩人一商量,暫列在回易督造處,當作公使錢,以備不時之需。

    馬的問題解決了,楊叢義還在為萬兩黃金紙鈔的事兒鬧心,悄悄問湯鷽他準備怎么處理這些紙鈔。

    湯鷽告訴他,有急用就留著,不急用就用來做生意,他的這部分準備用來做生意,現在回易督造處物資采購的也差不多了,但還有很多商賈在等待交易,他可以私人采購一批物資囤積起來,過幾個月,等市場物資短缺的時候,稍稍提點價,也能賣出去,小賺一筆。

    楊叢義一聽,暗嘆湯鷽不愧家里是做生意的,就是有頭腦。回易處采購了一千兩百多萬的物資,準備運到海外,那么今年市場絲綢、瓷器、茶葉等收購量大的物資必然短缺,物以稀為貴,到時候肯定會漲價,也許過不了兩個月,等所有物資都往泉州運,全國各地都缺這些物資的時候,商品開始漲價的時候,有這些東西商人就可以賺一筆。

    這么多錢拿在手不安全,也浪費,可他自己不會做生意,也沒心思做生意,當即就留下二十張,共兩千黃金紙鈔,其他的全給湯鷽,讓他幫忙保管一下,能賺錢的話,也幫忙賺點。

    湯鷽也不推辭,直接就接在手里,他了解楊叢義,既然把錢給他,那就是隨他支配。

    兩人就如此隨意的交割了八千兩黃金,也就是三十多萬貫錢,沒有用文字記錄下只言片語。因為是兩年同吃同睡的同窗,有生死相交的友情,所以彼此信任。

    能不能賺錢,楊叢義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湯鷽會替他保管好這些錢,他自己東奔西走,錢都帶在身實在不安全。

    紙鈔交割完畢,湯鷽便接著去忙回易采購的事情,今天就他一人了,該做的還是要做,不能突然就停。

    楊叢義街找了一閑人,讓他把一份信送到金使行館,然后憑送到的憑證,來領一貫錢。如此,他沒去行館,就把給完顏亮的信送了出去。

    等他半個時辰后回到回易督造處,就見黃大人已經在等候。

    宣威軍建軍編制情況,楊叢義跟高大人做了比較詳細的匯報,軍中下軍官名冊也給了他一份,這些都是作為宣威軍統領必須要知道的事情。

    高大人對楊叢義等人的工作十分滿意,當即就是一番鼓勵和表揚,軍官任職之事,他沒有明確表明態度,卻說出海之事再正式任命。

    對于軍費不足的問題,讓楊叢義跟湯鷽協調,從回易經費中支取。

    之后楊叢義又將船只預估不足的問題匯報,打算再建造一批,不然到時候可能有些商品物資無法全部裝船運出去。

    海船建造的費用并不算貴,多造幾十艘,應該也不會有問題。高大人無異議,讓他跟湯鷽商討之后,自行處理。只是特意強調一次,船隊年內必須出海,拖延不得。

    楊叢義聽那意思,如過年內船隊不能出海,他們不僅不會升官,估計還得受罰,收回授予的官位。他當即保證,一定竭盡全力督造回易船隊,絕不會辜負高大人的信任。

    隨后楊叢義提出要先支取十萬貫銀錢,繼續用于督造海船,先前預定建造的六十艘船后續錢款要支付,再造新船也要一大筆錢。

    高大人不說二話,自然是同意支取。十萬貫是小數目,賬還有多少錢,他很清楚。

    諸事辦完,當天楊叢義離開臨安。

    乘船過江后,催快馬一路直往泉州。

    年初已經到泉州去過一次,再去已是輕車熟路,路基本不耽擱,但遇到狂風暴雨的天氣,就不得不歇在驛站里。

    天氣稍好,便日夜趕路,十天之后,終于順利抵達泉州。

    楊叢義還不休息,迫不及待的就去看造船廠,看造船進度。

    船廠里熱火朝天,各種木料堆積,有的已經處理好,有的還是原木,等待加工。造船工匠各有分工,一切都還算有序,全都在忙碌。

    當即找來一個船廠老吏,詢問造船信息。

    楊叢義年初來過,找他們商討過造船的問題,老吏在場,自然認識楊叢義。

    不等楊叢義發問,老史直接匯報道:“楊大人,我們這幾個月,造船進度很順利,已經有二十艘海船建造完成,有十艘正在油,預計六月中旬這十艘就能建成下水,有十艘船正在建造船艙,另有十艘船已經開始鋪設龍骨,預計這些船在中秋之前就能建造完成。”

    看他們建造速度如此之快,楊叢義心里自然高興。但高興之余,卻忽然想起一事,隨即問道:“建好的和在建的都是什么船,有沒有戰船?”

    老吏回道:“回大人,戰船正在準備中,沒有開始建。”

    “為什么沒有?”楊叢義眉頭一皺,沒有戰船,宣威軍如何熟悉大海,練習海戰,等九月十月戰船造好,那留給宣威軍的時間就太少。

    老吏回道:“大人息怒,戰船建造需要堅固的等木料。這種木料船廠里沒有儲存多少,近處也買不到,這些木料也最近才剛剛運回來不到一半,等全部運回來,也在半個月后。按我們的建造速度,三個月之內肯定能把十艘戰船全部建好。”

    “那還有一艘四千料大船呢,有沒有動靜?”過去了五個月,只建好二十艘海船,剩余的全都沒有建好,這十一艘居然還沒開始動工,這讓楊叢義很不滿意,他現在只想讓他們越早建好船越好,船造好,什么都好說,能練軍,商品物資也能隨時裝船。

    老吏道:“大船所需的龍骨木料也是前幾天才運回來,已經開始處理了,這艘大船肯定能在四個月內建好。”

    楊叢義有些頭疼了,他們雖然能卡在時間點把這些船造好,但對回易船隊來說,顯然進度有些慢。

    “船廠里有多少人,多招些人能加快造船進度嗎?”楊叢義想起了人海戰術。

    老史回道:“現在船廠里有將近八百人,勉強夠用。造船很費人工,要是人多些,造船肯定快。”

    “好,那就行。”

    隨后楊叢義讓老吏帶他去看造好的船,和在建的船。

    二十艘建好的大船已經下水,停在淺海中,用重錨固定在海岸邊。在太陽照射下,整個船身散發出明晃晃的金黃色。那是刷的桐油,防水泡防蟲蝕,桐油刷的次數越多,木頭的顏色也明亮,也越結實耐用。

    楊叢義乘著小船來到一艘大船邊,順著軟梯爬甲板。三根桅桿,一主兩副,全都放倒在船頭,沒有立起。

    老史也隨后跟,把船的情況做了一番解釋和介紹。

    整艘船里里外外都是全新的,船艙里生活五六十人不成問題,甲板下的空間也很大,能裝不少商品物資和生活物資。這海船跟年初看過的海船想比,減少了一些東西,當然也增加了一些,全是根據要適應長時間出海,做的更改設計,年初造船之前大家一起討論商議過,在造船時也都按當初的討論結果施工建造。

    站在船頭,看著遠處那些同樣造好的海船,楊叢義心里很滿意,只是造好的船還是太少,讓他心有憂慮。

    之后楊叢義離開船廠,找到負責造船廠的官員,費大人。

    兩人坐下,沒寒暄幾句,費大人就開始叫苦,說船廠人多,后續造船款項遲遲沒付,工匠們的薪俸已經一兩個月沒發了,材料錢也不夠用等等。

    楊叢義當即拿出一萬兩銀票放在桌,笑道:“費大人,楊某這幾個月一直在忙其他事情,沒時間來過問造船進度。四月初你派人去臨安支取了一萬貫錢,所差也不過是五月份的五千貫錢而已,造船廠怎么就如此拮據了,不會吧?”

    費大人一看到桌的銀票,眼睛立馬就亮了,干笑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啊,為了趕進度,船廠招了千人,每月薪俸就要開支好大一部分。另外還要購買木材、桐油、鐵釘等材料物資,又是好大一筆錢。之前那點錢真是不夠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信宜市| 蒲城县| 洛南县| 永靖县| 屯昌县| 闽清县| 新营市| 宁阳县| 河北区| 广饶县| 乌鲁木齐县| 拉萨市| 庐江县| 青海省| 中宁县| 温州市| 万源市| 九龙坡区| 南城县| 荣昌县| 揭西县| 融水| 辉南县| 宁国市| 集贤县| 禹城市| 绥宁县| 韶关市| 那坡县| 元谋县| 扶风县| 尼木县| 板桥市| 中山市| 安丘市| 正阳县| 曲阜市| 新干县| 彭水|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