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209章 學習劍術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從廣州出海就進入陌生的千里長沙,船隊的航行速度降低不少,之前一天一夜航行的路程,進入陌生水域后就要走兩天。

    離開廣州重新出發十天之后,海北風已經逐漸減弱,風帆全部升起,速度也不比以前快。

    對此,楊叢義比較焦慮,一旦二月冬季風結束,夏季風開始形成,整支船隊還在南海,那就要面臨強烈的西南風,船隊便要逆風而行,在南海逆風而行,這就是嫌活的太久。

    從泉州出發的太晚,如今已經沒有好辦法,如果要想在夏季風形成之前出南海,就不能按之前預定的航線走,先到安南,再到占城,還要到真臘停留。必須改變航線,最多在瓊州補充淡水之后,直接南下,哪里都不停留,一天也不耽擱,如此才有希望在一個月左右穿過南海,走出萬里石塘。

    可這個航線太冒險,幾乎沒有海船不在占城中轉,一個多月不補充物資是難以想象的,當然回易船隊所攜帶的物資足夠,每艘海船裝載的淡水,節省一些,喝一個月也不成問題,但這條航線估計沒人走過,就是葛三仔,他也沒有冒險從廣州直下南海。

    這條直下南海的航線一個是沒人走過,不知道有沒有危險,另一個是戴驄的阻力,他是回易正使,負有出使南洋各國的使命,從安南、占城、真臘邊過,卻不岸不進城,這顯然有失大宋天朝體面,戴驄絕對不會答應。

    楊叢義站在甲板感受著比半個月前減弱不少的北風,望著一望無際、空遠遼闊的大海,也只有干著急,只能期望夏季風晚點來。

    “楊大人,這海什么都沒有,你看什么呢。”

    忽然身后一個聲音打斷他的思緒,楊叢義回頭笑道:“張道長,不再休息一會兒?”

    張柳笑道:“三個時辰也夠了。”

    望著大海,伸展、活動一下手臂之后,又笑問道:“楊大人,有沒有興趣過幾招?”

    楊叢義連連擺手道:“不是道長的對手,還是不要讓我丟人現眼了。”

    張柳笑道:“楊大人言重了,不過是切磋幾招,點到為止,況且大人的槍法也獨樹一幟,頗為凌厲,很有可取之處。”

    楊叢義連連搖頭,笑而不語。

    張柳接著說道:“這些天在船實在太悶了,楊大人,你不覺得悶嗎,隨便比劃幾下,打發下時間也好啊。”

    楊叢義笑道:“我這槍法練了不過三四年,火候不到,跟道長對練還是差得太多。不如我跟道長學劍吧,道長以為如何?”

    張柳劍法了得,當日在回太湖縣的官道已經見識過了,一人對六七人絲毫不落下風,昨天見他練劍,忍不住技癢,就提出跟他切磋一番,當時就有好多軍士出來看熱鬧圍觀。結果一連切磋幾場,楊叢義每次都在三招之內被制住,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臉可丟大了。

    不過幸好,也有其他軍士自持有些武藝,也前切磋,張柳是來者不拒,結果是無人能接兩招,都在兩招之內被拿下,如此一來,楊叢義三招被制住,也不是那么難看。但終歸是輸的太慘,很丟面子。

    記得以前在武學,楊叢義跟湯鷽也切磋過,湯鷽練劍時間不斷,兩人槍來劍往,楊叢義的長槍總是占據風,湯鷽從來就沒有討得過便宜,長槍比劍厲害,槍能克劍,這是常識,長槍壓劍一籌,再正常不過。

    可是跟張柳切磋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似乎他的劍專門用來克制長槍一樣,每次他一出手,都讓楊叢義覺得自己手里長槍是個累贅,恨不得立即把槍丟掉,但一丟掉吧,手里就沒了兵器,便只有束手待擒。

    總之,跟張柳切磋,感覺很別扭,總覺得手里拿的長槍很礙事,很多余,他一旦動起來,長槍就沒有發揮的余地。

    切磋過后,楊叢義更加確定張柳的劍法很高明,他拿著長槍是打不過的,如此才想著干脆跟他學個一招半式,之前也有過學劍的想法,現在這么說,也不算是臨時起意。

    張柳聽后笑道:“楊大人真想學劍?”

    楊叢義則笑道:“道長的劍法外傳嗎,不是出家人能學嗎?”

    張柳笑道:“自然能學,練功夫本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大人想學,我就能教。這劍法也不是秘技,人人都可以學,至于能不能學會,那就要看悟性和造化。”

    楊叢義笑道:“這么說,道長的劍法好像不易練成,是不是要學,我得再考慮一下,免得最后學不會,耽誤道長時間啊。”

    張柳笑道:“楊大人多慮了,以大人的悟性,要是還學不會,那就沒幾個人能學會了。”

    楊叢義笑道:“那我就跟道長學一學?”

    張柳一笑,轉身進艙取劍。

    太陽偏西,要不了半個時辰就得落下去,天便要黑了。

    張柳拔劍,把劍鞘給了楊叢義,擔心他不熟悉這種兵器,一開始就拿劍會傷到自己。

    白天的時間不多,二人在甲板立即開始教學劍術,一個教的認真,一個學的認真。

    楊叢義練了四年槍法,身體協調性還可以,學劍問題不大,一招一式學的不算慢,張柳很是欣喜。

    一般來說使貫了長兵器、重兵器的人,要他使輕兵器就很不適應,會有抵觸情緒,因為不同的性質的兵器,使用習慣大不相同。比如長槍攻擊方法以刺、戳、點、掃、挑,而劍的攻擊方法就太多了,像點、刺、劈、撩、抹、穿、掃、斬、削等,劍法是必須配合步法和身法的一種功夫,非常精細,變化多端,使貫了大開大合的兵器,再要學劍就很困難。

    但楊叢義似乎并沒有阻礙,學起劍來如初學者一般,手法幾乎看不到使槍的痕跡,這一發現,讓張柳很是吃驚,心里直呼難得,也許他是練功夫的天才。

    有此發現,張柳就教的更仔細認真,若是楊叢義學劍真有所成,那也是一番不錯的善緣,也是他下山游歷結下的機緣。

    楊叢義心無雜念,一招一式用心學習,全都慢慢記在腦子里。一套劍法不知道有多少招,半個時辰學了十二招,太陽就落山了。

    等太陽完全落山,楊叢義當即停止練劍,高聲向甲板的軍士下令:“降下主帆、后帆,懸掛燈籠!”

    甲板的軍士立即行動起來,有人高喊道:“降主帆!”

    其他人則開始解開綁在桅桿的繩索,又有人高喊一聲:“降帆!”

    話音剛落,主帆便開始從桅桿頂緩緩滑落下來,一降到底。

    主帆降下,后帆隨即也被降到一人多高的位置,重新固定。

    風帆一降,戰船的行駛速度隨即開始放緩,等天色徹底黑下來,戰船之前的慣性消失殆盡,速度也穩定下來。

    在海,眾人的活動量很小,體力消耗自然也小,在昌國時一天三頓飯,直接減成一天兩頓,天亮一個時辰后吃一頓,天黑之前半個時辰再吃一頓。這么規定一是為了減少生火的次數,降低發生火災的概率,二是節省物資,避免消耗過快。

    一開始大家不適應,從來都是三頓飯,突然改成兩頓飯,腸胃不適應,心理也不能適應,每天少吃一頓飯,總覺得少點什么,睡覺都不能睡踏實,但五六天之后,大家腸胃習慣了,心理也慢慢開始習慣,到現在已經習以為常。

    楊叢義和張柳方才只顧著趁天沒黑,一個教劍,一個學劍,連晚飯也沒來得及吃。等太陽落山,軍士忙著降帆,甲板不能安心學劍的關頭,他們回艙吃晚飯。

    今天的晚飯是魚面,雖然已經有些涼了,他二人依然吃的津津有味,一口湯都沒留下。

    張柳很喜歡吃這種面,以前從沒吃過,他覺得很香,很有味道。軍士們吃不下,他覺得很奇怪,一開始覺得他們可能是消化不良,但到早,軍士們又飯量大增,胃口很好,后來才發現,軍士們一到吃魚面的時候就沒胃口,他懶得探究,別人沒胃口,他就能多吃兩碗,這沒什么不好,畢竟他晚要練功,費的體力不少。

    楊叢義對這種面食說不抗拒,但也說不喜歡,他在昌國時也沒少吃魚,但總體來說比軍士們吃的少多了,見到魚肉他也并不惡心,所以這魚面,對他而言就是充饑的食物。

    吃完飯,天色已晚,甲板也幾乎空了,除了兩個值夜的軍士,就沒有其他人。

    值夜人要調整生物鐘,他們是一小部分,只有十個人,白天睡覺,晚活動。

    今晚有月亮,月光很明亮,深邃的夜空,有滿天星斗,海面雖然有些昏暗,但波光粼粼,似有無窮生機。

    甲板的木板清晰可見,光線很好,適合練劍。

    楊叢義、張柳,一人拿劍鞘,一人持寶劍,在月下繼續,一個教劍,一個學劍。

    又教了十招之后,張柳抬頭看看天色,該到他自己練功的時辰,便停止教劍,在甲板一邊開始練拳練劍。

    楊叢義則拿著劍鞘,一遍又一遍開始練習先前學過的招式,每一招每一式,都在心里細細揣摩,以求能理解通透。但道家劍法哪有那么容易悟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岱山县| 长乐市| 武威市| 抚宁县| 博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洪泽县| 益阳市| 湟中县| 上虞市| 东源县| 饶阳县| 平安县| 康定县| 无为县| 泰兴市| 辉县市| 武隆县| 科技| 奉化市| 富阳市| 万载县| 常山县| 玛纳斯县| 金湖县| 梁山县| 通江县| 永兴县| 桐庐县| 象州县| 忻城县| 青神县| 平舆县| 明溪县| 建瓯市| 福州市| 龙胜| 青冈县| 旅游|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