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221章 天時地利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使者回頭一望,城頭已經掛了宋旗,河靜城已是大宋國土。

    五天之后,升龍方向將安南國王之子送來河靜城。

    同來的使者告訴大宋使節,圍困大宋使團之事與安南國王無關,全是安南國之子,他自作主張,從中作亂,想讓大宋與安南結怨,甚至發生戰亂,他好趁機作亂,搶奪安南王位,如今真相大白,安南國王愿將這不肖子孫交給大宋處置,。

    顯然這是一個借口,但戴驄默認,楊叢義也并未反駁。

    安南之事,有個交代,總算告一段落。

    隨同安南使者,一起到達河靜城的,還有六車金銀珠寶。

    一起來的還有一封,是安南國王親筆書信,信中說出使之事就此作罷,安南出了這等事情,朝政已然不穩,此時不能隆重接待大宋使節,若大宋使節從南洋返回時,還能經過河靜,他必然親臨河靜城,迎接大宋使臣前去升龍。信中還說安南不日將派遣使臣前往臨安朝賀、賠罪。

    出使之事,眼見如此,戴驄也毫無辦法,只能就此作罷。

    前前后后已經耽擱了一個多月了。北風已經減弱,基本難以順利前行。

    畢竟如今河靜城已在大宋統治下,若就此不管,也說不過去,但若真派人留守,使節團和宣威軍也派不出人手。

    雖說有不少安南人,如今已經投靠大宋,但只派他們在此看守,怕也難以奏效。不得已之下,兩人商量一通,只得放棄。

    且安南人,留守河靜城,楊叢義和戴大人都不是很放心。但若拱手把它讓給安南人,又有些許不甘心。

    隨即任命刺史李全為大宋慶靜州留守,統管河靜城方圓二十里之地,手下一眾屬官,全部歸附大宋管理。

    城頭宋旗不動,若有人膽敢侵犯,可派人渡海前去瓊州,或廣州,向大宋朝廷匯報。

    一番安排之后,使節團隨即決定離開河靜城南下。至于是坐船,還是陸路,還不太方便安排。

    先前收服的兩千余安南軍隊,楊叢義執意帶走。安南出這種事情,南洋諸國是否也會有事,他尚不清楚,多帶些人,或許也是助力。

    離開河靜城是走陸路還是水路,楊從義與戴大人也有分歧。只有五艘船,但人已有三千多。

    無奈之下,再次兵分兩路。三艘海船,兩艘戰船,有戴大人的帶領。從海路南下占城。楊叢義則帶領兩千余宣威軍從陸路南下占城。

    從河靜南下占城,途經三座安南小城。這些小城防御幾何,楊叢義也不清楚,但此前已問過李全,南下有重鎮,特別是靠近占城,部署有軍隊不下五千人。不知安南北方之事,南方是否清楚。

    戴大人與楊叢義告別之后,即刻離岸南下。

    楊叢義帶著兩千余人,南出河靜城,一路向南方占城而去。一路并無大的阻礙,況且南下之路,也有戰船隨時護佑。

    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沿海而行,每隔一天,雙方以煙花彼此交換信息,期間若有物資需要補充,也可在沿海停留補給。

    楊叢義等兩千余人南下之路要穿越莽莽熱帶雨林,但由于安南東邊的小城都靠近沿海,地勢較平,況且各城之間,原本就有道路相通,因此一路南行,也算順利。

    兩千余人,順利經過幾坐小城之后,到達安南國在南方的最后一座城池,卻遇到了阻礙。

    突然從安南國北方出現的兩千余人的軍隊,讓守軍倍感壓力,只能關閉城門,把他們攔在城下,不予通行。

    楊叢義隨即派遣宣威軍帶著令旗前去交涉,經一番交涉,安南守軍最后同意放行,但需要留下一些錢財買路。

    可楊叢義等人輕裝簡行,除了武器與基本補給,身別無他物,差點又起一番沖突。

    好在守城將領也不是莽夫,也知安南歷史,知道安南北方有天朝國為大宋,既然大宋軍隊能來到這里,想必也已經得到升龍朝廷的默許,隨即這些無謂的爭端就泯滅了。

    楊叢義帶領兩千人,有驚無險的穿城而去。

    戴大人帶領五艘船,用六天時間到達占城。

    楊叢義在船隊到達一天之后,也順利抵達占城國邊境。

    占城雖是一小國,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背靠大陸,生活物資豐富,淡水資源充沛,補給非常方便,南來北往的船只幾乎全部都要在這里停留。

    由于商船行走要靠季風,大宋的商船只能在冬天趁北風南下,第二年初夏臺風未起時北返,而天竺、大食等地北的商船,則要趁夏季大洋吹西南風和西風才能順利東行,等冬季東北風盛行時西返。

    也就是說大宋商船南下時,正是天竺、大食商船西返時,雙方不可能相遇。遠洋船只行走全靠風帆,一旦錯過合適的季風,就得干耗一年,時間就是金錢,再說商船、船員在路的花費十分巨大,誰都不會愿意耽擱一年時間。因此,東西方物資根本沒法實現直接交易,只能找一個中間商,占城占據天時地利,中間商自然非它莫屬。

    如此一來,不管是從大宋南下的商船,還是從三佛齊國、天竺、大食等地北的商船,無一例外,全都要在這里停靠、交易。隨著造船技術發展,遠洋商船增多之后,占城也越加繁榮。

    而占城作為東西方物資交換的中轉站、中間商,它的地位也急速升,如果沒了它,東西方物資交換就要斷絕,也因為如此,時間一長,占城利用地利天時的優越性,便開始坐收漁利。

    由于路途遙遠和季風的關系,東西方持有大量貨物的商人無法碰面,他們只能把貨物賣給中間商,再從中間商手里購買異域的貨物,就這樣,占城順理成章的變成了二道販子。它利用自身的絕對優勢,低價買進東西雙方所需的稀有物資,在倉庫存放幾個月,然后再高價賣給另一方,如此坐在家里幾乎不用付出什么,就能獲取巨額利潤。

    占城的富裕,可想而知。

    占城富有,周邊國家看到自然也會眼紅,安南就多次派軍隊南下攻打,但由于路途實在太遠,補給十分困難,往往軍隊還沒到占城,士兵就逃跑一大半,后來也只能放棄。

    安南放棄,周邊的其他國家卻沒想過要放棄,比如占城西邊的大國真臘,這個國家地域廣大,軍事勢力也強,占城這塊肥肉它自然想吃進肚子里,于是每隔幾年就要派遣軍隊前來攻打。

    但占城也不是吃素的,國雖小,人口卻不少,軍力也強大,況且它做慣了二道販子,頭腦靈活,對方再厲害它也不怕,況且還有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出錢拉攏周邊附屬小國。

    那些小國家為了利益今天附屬真臘,明天就可以附屬占城,占城一給好處,真臘只要派遣軍隊來攻打占城,真臘周邊的十幾個附屬小國就有不少要叛亂,真臘后院起火,前邊攻打占城就后繼乏力,敗多勝少。

    如此這般幾次下來,真臘也被折騰的夠嗆,什么都沒撈到,自己還傷了元氣,而占城依然在東西方商人之間做二道販子,大賺錢財,時不時從指甲縫里漏點珠寶禮物給周邊偏遠的小國送去,收買它們為自己所用。

    雖然真臘折騰多次也沒能吃下占城,但毫無疑問,真臘還是占了些便宜,至少它把一些原本屬于占城的山林土地搶過去了,占城國土越來越小,真臘人相信,總有一天占城會被真臘蠶食完,一點不剩的全部吃下去。

    然而,占城卻似乎毫不在意,在占城人看來,被真臘搶去的都是一些偏僻貧瘠之地,真正繁華的港口和土地一直都在手里抓著,金錢財富還跟以前一樣源源不斷的流進來,只要財源不斷,貧瘠無人的山野真臘愛搶不搶,他們不在意。

    占城的錢財來的太容易,也怕被搶,但他們不怕被搶土地,而是怕被搶了港口,斷了財源。

    戴驄帶領五艘船到達占城時,對方見他們自帶武裝力量,根本不讓進港靠岸。

    五艘船在港口外停著,跟占城人交涉了一天,直到一艘海船駛進港口,把攜帶的所有貨物低價賣給占城商人之后,其他船只才允許進港。

    進港之后,占城人警告戰船的隨行軍隊一個都不準下船,縱使戴驄亮明大宋使節身份,要求隨行禁軍登岸保護,依然不被允許。占城人一再強調,占城禁止一切外國武裝力量進入,一個人也不行,使節的安全,占城會負責。

    經過安南之事,戴驄雖然有些擔心,但人在屋檐下,也只得作罷,僅帶了幾個使團隨從登岸進城,隨占城人安排去休息。

    占城國王很少派遣使者北向大宋朝貢,所以大宋與占城可以說基本沒多少交情。

    雖說占城幾百年前,在秦漢之際還是中原領土,但自從東漢末年獨立之后,就不服中原王朝,屢次北攻打安南,與中原王朝做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兴义市| 敦化市| 鄂托克前旗| 滨州市| 湄潭县| 襄垣县| 绍兴县| 西昌市| 寿阳县| 原平市| 景德镇市| 丰都县| 水城县| 华阴市| 黔南| 岳普湖县| 高青县| 黄浦区| 藁城市| 泸定县| 天峨县| 浙江省| 辉南县| 连南| 江西省| 锡林浩特市| 荥阳市| 石家庄市| 丘北县| 莲花县| 兴国县| 溧阳市| 军事| 思茅市| 夏津县| 齐齐哈尔市| 新民市| 同德县| 原阳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