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是一定要打的,不管是對宣威軍來說,還是對楊叢義個人,都極為重要。
不但要打,必須得勝,勝了才有更進一步的機會,若敗了,前功將會大打折扣,所以游奕軍一定得參與這場反擊大戰,哪怕宣威軍作為從屬。
此前的諸多想法,楊叢義全部拋棄了,只聽他說道:“統制可得想清楚,敵軍數十萬擔軍糧半個多月前才被我們燒毀沉江,此時前線缺糧,敵后定然在緊急籌集糧食,若我們十天之內拿下關隘,敵軍糧食不能運抵前線,前線敵軍一定會退兵,等他們退至關前,人馬疲乏之時,給他們以重擊,到那時此戰勝負不言自明。”
李耕不語,楊叢義接著說道:“宣威軍不過是回易護衛軍,至今還掛靠在回易督造處,不歸樞密院直接管轄,朝廷連餉錢都不發,這樣一支軍隊不可能跟殿前司游奕軍搶軍功。此戰得勝,不管是聲名還是升官賞賜,統制的游奕軍,當居首功,得重賞,沒有朝廷正規軍編制的宣威軍能賞賜幾個銅錢就不錯了。統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一旦打退敵軍,得利最多的是宣威軍還是游奕軍?”
眼見李耕似乎有些心東,趕緊趁熱打鐵,再道:“宣威軍不到四千人,減去駐守各據點的,能參戰的不超過三千三百人,而游奕軍有一萬余大宋精銳將士,此戰游奕軍是絕對的主力,宣威軍打打下手,協助防守,到時候論功行賞,游奕軍吃肉,我們喝點湯就行了。”
李耕突然笑道:“既然宣威軍沒什么大用,我游奕軍想連肉帶湯一起吞進肚里,楊監軍以為如何?”
楊叢義臉色一變,沉聲道:“若李統制是這種打算,宣威軍便退出這場戰斗好了,反正打了幾場勝仗,作為護衛軍有此戰績,得到的賞賜也不會少。擊退李越大軍的重任還是朝廷正規軍來擔吧,我們撤回安遠縣,守好欽州城又是一功。不過,廣南西部窮山僻壤,河流縱橫,可比不得北方到處都有驛道連通。游奕軍若是沒有宣威軍幫助,要從這兒到郁林,沒有一兩個月怕是到不了,就算到了,后勤補給跟不,也是一仗也打不了。”
“楊監軍覺得,沒有你們,我游奕軍就打不了勝仗嗎?”李耕有些不悅。
“游奕軍自然可以打勝仗,但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就不得而知了。”楊叢義回道。
沉默片刻,李耕笑道:“好,我游奕軍愿跟宣威軍協作,共擊敵軍。楊監軍以為我們何時動身,如何行軍?”
楊叢義對李統制突然轉變態度,感覺很是意外,不過他也顧不得多想,說這么多,不就是要與他們協作的嗎?既然愿意協作,一切好說。于是回道:“兩天之后,可以乘坐海船向西,到達東興鎮,從東興鎮到峒中、桐棉,翻越群山河谷,直入郁林。”
“先說好,行軍之時,宣威軍在前開路,游奕軍在后。具體如何作戰,到達郁林再行商議,楊監軍以為如何?”李耕笑問。
“就依李統制。時間緊迫,宣威軍先行一步,東興再聚。”說完楊叢義收了地圖便起身而去。
李耕看著離開的楊叢義,笑著回一聲:“再會。”心想卻對這個年輕人多了幾分警惕。
憑借幾千雜兵,幾場小勝,就想利用游奕軍攫取戰功,未免太天真了些。
何監軍來自樞密院,從來沒過戰場,邕州戰事不利,才會被他蒙蔽,病急亂投醫。擊退李越大軍,當然只有游奕軍能做到,也只能由游奕軍去做,這場功勛,其他人休想插手,別說喝湯,味都別想聞到。
楊叢義出廳,辭別知州大人,將安遠縣城的防務交還欽州守軍,便帶人直奔安遠縣城。
兩千宣威軍早已收拾好一切,準備隨時出發,楊叢義趕到安遠,一聲令下,全軍乘船順城西河流而下,而后換乘海船和戰船,順風向西,半天即到東興鎮。
回到東興之后,立即找到姚昶,讓他派遣峒中、桐棉留駐的宣威軍向西探查敵情,重點探查西北方向郁林附近,看那里是否有一座重要的關隘,立在大宋與李越兩國之間,還有此處關隘附近是否有李越城池,都一并查探清楚。
姚昶一聽楊監軍的交代,就知道又有大仗要打,沒有多問,便立即將軍令傳達下去。
蘇仲應當已在返回東興鎮的路,潘誠估計還在占城,短時間內,怕是難以返回。
兩千宣威軍一進東興鎮,現在已經不大的鎮子立即便有些擁擠起來,兵士們久在安遠縣城,習慣了安逸,對東興鎮吃住難以適應,時有矛盾發生。
得知這等情況之后,楊叢義召集四將宣布命令。
“姚昶營,駐留東興鎮,暫且不動,等蘇仲返回東興之后,兩部會合,作為前鋒為即將來到東興鎮的殿前司游奕軍開路。”
“袁華營、章岱營、柳時營和親軍營,每人攜帶半擔軍糧,全副武裝,即刻出發,趕往峒中。”
軍令一下,東興鎮立即忙碌起來,剛剛休整不到半天的宣威軍又要準備再次出發。
兩個時辰之后,四營宣威軍在楊叢義親自帶領下離開東興鎮,北那桐。
久不行軍的四營宣威軍叫苦連天,用了足足一天半時間才到達那桐。將士們要求休整一天,楊叢義直接拒絕。
“宣威軍從來都是準備打仗的,你們在縣城住的舒服了,忘了你們為什么進入宣威軍?建功立業,出人頭地!吃得今日苦,方得他日功。全軍急行軍,到達峒中之后,再做休整!”
生火造飯時,召集各營押官,一番訓斥之后,全軍繼續行軍。
穿過那桐,北五里進入河谷,而后全軍一路向西,咬牙急行至峒中時,已經是離開東興鎮三天之后。
到達峒中之后,從駐留的宣威軍口中得知此地安全,未被騷擾之后,便下令宣威軍在此休整一天,全軍當即癱倒,連營帳都沒心思搭建。
峒中有守軍兩百,覆蓋周邊范圍很廣,向東到那桐,西到平遼、仙安,直達李越邊境,北到桐棉,方圓五十里都在他們探查之中。
平遼、仙安有少量李越敵軍駐守,并無太大動靜。桐棉還在宣威軍控制中,但周邊已經多次發現李越哨探,奇怪的是,李越敵軍并沒有攻擊桐棉。
更遠的地方,峒中守軍探查不到,只能去桐棉看看再說了。
休整一天之后,抽調峒中一隊守軍在前帶路,兩千宣威軍再次啟程直奔桐棉。
蘇仲帶著不到一千人在楊叢義離開兩天之后回到東興鎮,雖然眼見蘇仲心情不大好,姚昶還是向他傳達了楊叢義的軍令,兩部會合休整,等待殿前司游奕軍。
一天之后,殿前司禁軍先后乘船來到東興鎮外海,蘇仲奉命接應。
一見他們面色蠟黃,下船就在岸嘔吐不止,蘇仲心里就對他們充滿了鄙夷,就這還敢說是殿前司精銳?
蘇仲見過李統制之后,告訴他,三天前楊監軍已經帶領兩千宣威軍先行一步,離開之前有交代,游奕軍一到東興鎮,就由宣威軍充當先鋒,大軍即刻趕往峒中與他會合,共商退敵大事。
李耕臉色難看之極。游奕軍這等模樣,如何能行軍,至少得休整一天,恢復元氣。
于是當即拒絕,讓蘇仲告訴楊監軍,游奕軍剛到欽州,多有不適,還需休整兩日,方可行軍。
李耕一聲令下,游奕軍開進東興鎮,征調民居,進行休整。
蘇仲、姚昶位卑職低,面對李統制,毫無辦法,只能任他隨心意。
游奕軍休整兩天后,姚昶再去催促李統制提軍前去峒中與楊監軍會合。李耕卻問糧草補給有誰運送?糧草運輸問題不解決,游奕軍不能行軍。
姚昶告訴他,宣威軍的糧草都是將士自己隨身攜帶,根據任務所需時間,一次攜帶十斤或二十斤,甚至是三十斤。欽州原本人口就少,李越人來侵擾之后,欽州城以西,基本已經找不到多少百姓,他們不是躲進深山里,就是往東去了欽州城,所以軍資軍械都只能自己搬運。
李耕聞言,臉色微變。若真是這樣,這一仗就沒法打了,沒有后勤支援,此戰有敗無勝,即使奪回郁林,拿下關隘,沒有補給,最后還是要退回來,占不住城池關隘,即使是勝了,也是失敗!
當即傳令,全軍暫且休整,等待欽州解決后勤補給之后,再進軍峒中,北退敵。
后勤補給問題,欽州根本沒法解決,欽州一共只有兩千不到的州兵,他們還要守安遠縣和欽州城,哪里調撥的出來人手給游奕軍運送糧草輜重。
姚昶、蘇仲一商量,都覺得游奕軍靠不住,不值得信任,于是立即派人趕往峒中,向楊叢義稟報游奕軍情況。
與此同時,兩人做好準備,一旦得到楊叢義的同意,他們將撇下游奕軍,帶領全部宣威軍趕往峒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