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497章 心灰意冷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只是可惜啊,他當初若進的是太學為而不是武學,以后的成就應當更大。”

    章復不無惋惜的輕輕搖頭。

    “小王看楊副使在選將營很適應,說不定他就喜在軍伍,而不喜在衙門。”

    趙瑗對章復說法不是很贊同,雖說太學不是誰都能進的,可武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既然進了武學自然是他自己的選擇,況且從他先前的言論來看,他更喜歡談論兵事,更希望在軍中建立功業。

    “誰說的清呢。”

    章復不再與趙瑗爭辯,他既然了解過楊叢義,自然知道他身在軍伍的原因,不是他自己愿意,而是不得不走的門路。

    二人不再談論楊叢義,閑聊片刻,各自散去休息。

    選將挑戰已經全部結束,但選將之事還未正式完成。

    以楊叢義當初的設想,他要選出十個優秀將校,而后帶著他們跟隨郡王進臨安接受朝廷和皇上的封賞,將他們的名字廣傳天下,就像科舉高中的學子在東華門唱名一樣。

    然而形勢與他設想的完全不一樣了,當初是想以選將營為基礎,挑選出能戰敢戰之人加以培養,以便在日后完顏亮南下之時,與他共同進退,征戰疆場,建功立業。

    如今實戰挑戰方才結束,馬上便要以參選部隊組建新軍,新軍建成自然不會跟他再有任何關系,瞬間就被李、邵兩位名將接管過去,也輪不到他再插手。

    還有,建立選將營的初衷便是為了選將,而后進臨安封賞,而今要建新軍,此事怕是要黃了,駐外禁軍都撤銷了,封賞嘉獎,豎立榜樣給誰看?

    再說,如果他們是優秀將校,為何他們之前所在的部隊會因老弱病殘、疏于訓練被全部撤銷?這不是跟朝廷所言前后矛盾,授人以柄嗎?

    楊叢義回到營中,很快就想明白了,朝廷既然決定撤銷舊軍,組建新軍,那就不會再按原計劃選出優秀將校召進臨安封賞。皇帝如果不再召見選撥出來的青年將校,選將營設立,組織選將以達到提振大宋軍心的愿望便不可能實現,也就是說,在選將營這大半年的心血全部付諸東流。

    當初說的好好的,皇帝要親自召見選撥出來的前三名青年將校,為何會突然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想了許久,楊叢義也沒能想明白,只能歸咎于那幫膽小的主和派文官,應當是他們唯恐大宋軍隊強大起來,害怕引起金國不滿吧!

    再退一步,現在要組建新軍,即使真的最終挑選出了優秀將校,他們也是進入李顯忠和紹宏淵帳下,朝廷縱使封賞,外人聽到的也只會是李顯忠和紹宏淵這等名將的名字,而不是碌碌無名的小小將校。

    總之,舊軍撤銷,新軍組建,選將營選將的初衷已經完全改變,能不能選出將來,選出什么將來,已經無關緊要。

    這個結果楊叢義不想看到,滿腔熱血,化為東流水,他心中充滿委屈與失望。

    他就像一個人沒有名氣的畫師,費盡所有心力畫出幾十幅畫來,結果被請來的鑒賞品論家全部帶走,如果鑒賞評論家從中挑選出幾副還不錯的畫出來,別人會稱贊他眼光獨到,如果不挑選,鑒賞評論家也不會有任何損失,唯一有損失的就畫師一人而已,楊叢義如今就像是那個畫師。

    選將結果如何,已經不重要了,既然是朝廷的決定,不論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相信都是博弈的結果,一方贏了,一方輸了,僅此而已,而他沒有參與博弈的資格,只能任人擺布。

    沒有資格博弈,那便接受別人的博弈結果吧。

    站在內營的山坡上,望著春日的蒼翠,他忽然想起了在天柱山遇到的鄭道長。

    天地萬物,自有運行之法,這天下大事不也是一樣,能影響天下命運的人不在江湖,而在廟堂之上,至少短期內是這樣。

    既然原本就是一個小人物,何必強推旁人和自己逆勢而行,還是做一個順應大勢的人,朝廷要和,那便隱匿身形,朝廷要戰,那便奮起挺身。

    楊叢義在短短數個時辰之內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和情緒,馬上召集眾人議事。

    選將之事在組建新軍之前,李顯忠、紹宏淵是選將評判,事關選將之事,他們當然得參與。

    五人在營中左右分坐,楊叢義當眾宣布一個消息。

    “諸位,歷時五個多月,實戰選將挑戰終于結束,選將營的使命也即將完成,這些時日辛苦諸位了。相信諸位也都知道,樞密院來人了,帶來朝廷命令,至于是何命令,樞密院自會告訴大家。我先說朝廷給選將營的命令,朝廷命選將營馬上完成選將之事,而后便向全營宣布新的命令。”

    “大人,馬上是何時?可有時限?各軍在選將營訓練表現每日記錄,若要全部統計出來至少需要五天。”

    沈縉馬上提出疑問,當初制定的選將評價內容之中就考核在營中的表現,一個是訓練,一個是日常軍紀管理,數據都十分繁瑣。

    “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最好一天內完成,樞密院章大人馬上就要回臨安,在選將營最多停留兩天時間。”

    楊叢義并不確定章大人何時離開,但見章大人那意思是要急著趕回臨安,畢竟剛剛升官,怎可久離臨安?

    “太急了,記錄太多,統計不清楚,能不能寬限幾天?”

    沈縉還不死心,想再爭取一下。

    “統計不清楚就不用統計了,全部交給李將軍和邵將軍吧,二位將軍作為選將評判,最終選舉權在兩位將軍手中。麻煩李將軍、邵將軍了,朝廷給的時間有限,一天之內選出十名優秀將校即可,再在這十名之內選出最好的三位,我們把選將結果呈報郡王,選將之事就算結束。”

    楊叢義笑著將選將決定權全部交到李顯忠和紹宏淵手中。

    李、紹二人聽到此話,稍顯意外,顯然沒想到楊叢義會把話說的如此直白。

    “楊副使寬心,選將之事我們盡快辦完。”

    李顯忠接口,紹宏淵默不作聲。

    “那就有勞二位將軍了。”

    “好說。”

    陸游忽道:“大人,選將結束,選將營是不是就要撤?之前籌集的一批糧草正在運來選將營的路上,估計三五日就會到,這批糧草如何處理?糧倉里還有全營一個月口糧,又如何處理?”

    楊叢義道:“選將營不會那么快撤銷,籌集到的糧草全部運過來,有多少收多少,都放進糧倉存起來。”

    “前兩天余縣令又說那些遷出去的百姓鬧騰的厲害,多次催問何時可以把土地還給他們,他們還來不來得及種上秋糧。”

    陸游再次把這個棘手的問題提出來。

    其實這個問題余縣令已經問過多次,去年借地搬遷之時可沒說地要長久用下去,同時還給過百姓承諾,一定會讓他們回去,朝廷的大事辦完就回去。只是當地百姓多次來選將營察看,見選將營絲毫沒有搬走的跡象,不由的著急起來,謠言一起,余縣令就頭大了。

    “告訴余縣令,安心等我們的消息,等朝廷大事辦完,百姓就能安置到位,很快了。”

    楊叢義如今也沒多少興趣管百姓怎么鬧的事,他相信縣衙會有辦法,先拖幾天吧,具體怎么解決他還沒時間細想。

    “選將挑戰結束,各軍訓練不用繼續記錄了,以后各軍口糧統一按每人每天兩斤的標準發放,訓練可以不用管,但沒離開選將營之前,選將營的規矩還是要守。”

    楊叢義又向沈縉補充了一句。

    閑事不議,眾人很快散去。

    第二天一早,李顯忠、紹宏淵拿著選將名單找到楊叢義,選將結果出來了。

    楊叢義大致掃了一眼,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具體怎么評判是兩位將軍的事,他只是選將組織者,也僅此而已。

    他就像給果樹修枝施肥驅蟲趕鳥的人,而摘果子的人不能是他,別人摘完還要拿給他看看,果子好也許還會有幾聲夸獎,果子不好,他肯定是有責任的。

    帶著選將結果,楊叢義與李、邵二人來帥營面見郡王。

    十人名單呈上之后,郡王看來看命大,也沒有多言,反正名單上的人,他一個都不認識,選誰不選誰,根本不用他出主意,況且他也絕對不會插手。

    “前三名就是在山里挑戰的勝者嗎?”

    趙瑗最終還是問了一個問題,雖然是不管事的主帥,若鬧出笑話,他這個掛名主帥,臉上也會掛不住的,畢竟來在選將營也住了一段時間。

    “不,第一名和第二名是在實戰挑戰中得勝的主將,第三名并沒有取得挑戰勝利。”

    李顯忠恭聲答道。

    “哦,是何緣由?”

    趙瑗微微有些驚訝,這個回答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

    紹宏淵道:“郡王,第三名明復進山挑戰很早,雖然他帶領的士兵都是老弱,但他在山中表現出來的斗志和計謀,比后邊進山的部隊強了太多,甚至比后面的幾個勝者更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上蔡县| 浦县| 贵南县| 凭祥市| 获嘉县| 万全县| 永川市| 剑阁县| 兴隆县| 江华| 藁城市| 明星| 鹤壁市| 阿拉善右旗| 阳东县| 黄平县| 天门市| 固安县| 本溪市| 广水市| 界首市| 葫芦岛市| 漳浦县| 正蓝旗| 石楼县| 南昌县| 涟源市| 海城市| 平安县| 镇安县| 来宾市| 遂昌县| 汽车| 贵港市| 玛纳斯县| 巴东县| 东明县| 沂水县| 北辰区|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