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518章 分頭行動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楊叢義記起此事,當年在海上,確定聽湯鷽說過他們有十船貨,只是后來沒再提起,兩人又不歡而算,便將此時給忘記了。

    回大宋之后,他雖然沒有親自參與海外貨物銷售,但從傳言中也知道一船貨價值幾何,湯鷽私帶的十船貨絕對是一筆難以想象的巨款。

    “行,那就這么定了,要是借不到錢,就用你的錢先墊上!

    至于到底有多少錢,楊叢義沒有多問,他的開銷不大,家里也比較節儉,人口不多,只是俸祿就已經夠用了,他不需要更多的錢。

    “不是我的,是我們的,有你一半!”

    湯鷽糾正,她也無心獨吞這筆錢,畢竟這是一筆來路不正的巨款,朝廷當年雖然沒有追究,但卻把她支到南方煙瘴之地,授命她在萬寧修建港口,供來往的回易船隊停泊之用,卻讓她在那兒吃了四年苦頭,若不是這次回易出了問題,她還得繼續呆在那里,也算是給她個教訓吧。

    “都一樣,錢還是你拿著,貨物采購你全權負責,只要賬目清楚就行。那我們暫且就這么分工,你還是留守臨安回易處,準備采購貨物,我先親自去一趟明州和泉州,把海船和戰船建造定下來,年后開始訓練護衛軍,招募人手。”

    “需要這么急嗎?”湯鷽聽楊叢義的意思,他似乎即刻就要出發,不由得眉頭一蹙。

    “年前也沒幾天了,造船歷來都慢,還是提前準備,多給他們一些時間!

    “幾時出發?”

    “明天吧,越早越好!

    “這么多年沒見了,還想著一起在臨安過個年,看來又不可能了。”

    “我們還這么年輕,來日方長,以后有的是機會!

    一陣沉默之后,楊叢義又道:“晚上一起吃頓飯吧,好久沒在一起聊天了!

    湯鷽點頭,沒有言語。

    紹興二十四年臘月十五,天上飄著細小的雪沫,湯鷽將楊叢義送到臨安城南,錢塘江邊。

    兩人之間沒有太多的言語。

    “早去早回。”湯鷽輕語。

    楊叢義微微一笑,抬手拍拍對方的肩膀,轉身上了馬上離岸的渡船。

    目送對方離開,直到渡船消失在霧氣彌漫的江中,湯鷽才轉身離去。

    以后這樣的送別可能會不停的出現,楊叢義內心深處從來都不是一個樂意安定的人,從入武學至今,似乎未曾有任何改變,而她正好相反。

    在臨安生活過幾年,又離開多年,如今再回臨安依然覺得陌生與冷清,城里城外的熱鬧與喧囂,跟湯鷽沒有半點關系,因為整個臨安城,此時再也沒有她能放進心里的人,而在此地,她也沒有家人,這樣的生活其實與在荒涼的瓊州并沒有多少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臨安人多。

    湯鷽很快從暫住的客棧搬進了回易處,用兩天時間把回易處后院內宅收拾干凈,按照她的意思布置成一番,最終有了些許家的樣子。

    回易處沒有可用之人,第一時間她還是想到了許久未曾聯系的父親,幾番斟酌后,手書家信一封,差人日夜兼程送回劍蒲。

    接下來將近半個月時間,她一連去了周邊多個州縣,打聽記錄各種貨物采購和出售價錢,畢竟她離開臨安多年,物價有沒有變化,她是不清楚的。

    摸清回易處打算采購的貨物大致價位之后,便開始擬定每種貨物的采購單價和預期采購數目,而后憑著記憶開始草擬各種告示和采購契約,提前做些準備。

    對于具體采購之事,湯鷽并不擔心,只要湯家能給她派些可用之人來,憑借朝廷撥付的本錢和她手里的錢,采購一百船貨,應當不成問題。

    湯鷽在臨安準備之時,楊叢義快馬加鞭趕到明州,與明州造船廠議定了五十艘四千料海船的訂單,價錢與幾年前一樣,不過這次要的是新船,交貨時間定在九月十五之前。

    而后乘船南下,堪堪趕在除夕之前回到泉州。

    楊叢義先去了船廠,但這個時間,船廠早就沒人了,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回家過年,造船之事只能退后數天。

    對于夫君忽然回到泉州一事,清塵要過問,因為孩子就快要出生了,她們不想折騰。

    當得知夫君再次受命督造回易之后,清塵久久無語,一旦督造回易,也就意味著他要出海,出海一趟運氣好,兩年就能回來,運氣不好不知道會耽擱到什么時候,甚至永遠都回不來。

    關于回易之事,清塵沒有多問,楊叢義也沒有多言,兩地分居是注定的,他居無定所,不可能讓她們跟著四處奔波。

    陪清塵和蓮兒過了一個還算溫馨的春節,時間便來到紹興二十五年。

    正月初八,船廠里出現了一些工匠,時刻關注船廠的楊叢義在向船廠具體管事了解了一些具體情況后,便叫來主管造船廠的官員下了很大的造船訂單,四千料海船六十艘,四千料戰船十五艘,兩千料車船五艘,神舟一艘。

    因為價錢合適,不但沒有壓價,每艘船反而多給了一些錢,這個巨大的訂單讓主管船廠的官員笑的合不攏嘴,一再保證,如期完工,絕對不會耽擱朝廷回易大事。

    楊叢義不是第一次來泉州造船廠,很多管事和工匠他都見過,多少還有些印象,在召集船廠管事和主要工匠商討確定一些造船要求和細節之后,直接就付了四成錢款當作訂金,供船廠盡快采購造船材料,擴大規模,招募人手。

    造船之事定下之后,他本來是要返回臨安,看看精武軍劃歸回易處,朝廷是否已經議定,否是可以開始訓練,但隨即他就想到訓練場地的問題。

    回易船隊要遠洋出海,精武軍雖然是以宣威軍四指揮兵力為班底組建而成,但他們已經多年沒在海上訓練,要想護衛船隊出海,至少得在海上訓練半年時間,所以必須要把精武軍從義烏拉回海上。

    海島是訓練回易護衛軍的最好場所,可明州昌國如今還是宣威軍駐地,雖然他們元氣大損,但只要沒把他們撤銷,精武軍也不可能去跟他們爭地盤。

    這個最合適的場所被楊叢義自己排除之后,剩下的選項不多了,一一排除之后,泉州對面的流求成了他最中意的目標。

    流求與泉州的距離不遠,物資往來運輸方便,又與大城鎮隔絕,少了不少誘惑,正適合作為護衛軍訓練駐守之地。

    一般軍隊駐守何地,在何處訓練,由樞密院決定,楊叢義也只是提前想一想,當然他也可以向樞密院提出建議,畢竟一旦精武軍劃歸回易處,護衛回易船隊出海,具體如何訓練,當有回易處做主。

    泉州對岸的流求,楊叢義未曾去過,不知那邊如今有多少人口,官府的治理是否順利,若還是處在蠻荒時代,不服管教,精武軍若在那兒駐守訓練,不但得不到助力,甚至還會平添不少麻煩。

    他本想親自乘船過去看看,又擔心耽擱時間,便去泉州州衙了解了一番。

    流求縣是在泉州轄下,地域廣大,但人煙稀少,經過了解得知,官府能夠安全控制的區域都在流求西部沿海一帶,地勢稍微平坦的一些外遷百姓聚集之地,山上的土民難以管理,官府也無力控制,雙方之間和平共處,只要他們不下山搶劫,官府也不會主動招惹他們。

    由于流求西部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水豐富,光照充足,很適合種植水稻,從泉州、漳州一帶遷居過去的百姓,千百年來開辟出來很多良田,不論是否風調雨順,每年流求縣出產的糧食都基本夠吃,好的時候甚至還會把糧食出售到泉州、漳州來,換些流求本地沒有的東西。

    聽泉州衙門官吏介紹,流求如今在籍人口五萬四千三百多人,還有很多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里,以打獵為生的山民,那些人不出山,就無法統計,流求縣衙也沒有他們的戶籍,之前還因為爭奪土地,山內山外偶有沖突,近些年倒是相安無事。

    了解到流求目前的這些基本情況之后,楊叢義心里稍稍有了底,若把精武軍調來此地建營訓練,后勤方面,應當不會有太大問題。

    隨后,他又去了幾趟造船廠,在確定整個泉州造船廠工人、工匠全都被調動起來,加緊開工造船之后,對造船之事才最終放下心來。

    此后便沒在泉州繼續耽擱,辭別清塵、蓮兒,催馬離開泉州北返,馬不停蹄的趕回臨安。

    一個月不見,保民坊,回易處,已經漸漸熱鬧起來,湯鷽從老家找來了一批幫手,正在前前后后的忙碌。

    湯鷽的氣色比年前好了很多,可能瓊州確實不適合生活,回到臨安之后,她恢復的很快。

    楊叢義將泉州之行簡單跟湯鷽交代了一番,精武軍駐守流求的想法也一并告知她,想想聽聽她的建議。

    然而湯鷽對軍隊訓練并不感興趣,也沒有多少研究,她以為精武軍之事由楊叢義自己做主就行,只要能完成護衛任務,怎么訓練都無所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洪洞县| 永济市| 喀喇沁旗| 庆云县| 积石山| 镇江市| 兖州市| 稻城县| 中卫市| 济阳县| 开封县| 花垣县| 德钦县| 清徐县| 阜阳市| 铁力市| 神木县| 江源县| 偏关县| 云阳县| 龙山县| 吴旗县| 东至县| 夏津县| 大新县| 长治县| 呼伦贝尔市| 文山县| 泸溪县| 苍溪县| 互助| 万荣县| 格尔木市| 杨浦区| 沙雅县| 宁强县| 大埔县| 舒城县| 施甸县|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