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使館內,大宋使節做什么,阿迪拉卻也不好多說,只能當做沒看到。
借由阿迪拉的口,楊叢義開出了優厚的待遇,高薪聘請他們隨大宋使團出一趟海,去一趟大宋,只用離開三兩年時間,就賺回來足夠他們用一輩子的錢,并且在他們離開前,還會給他們一大筆安家費。如果想回來,下次大宋船隊再來法提拉的時候就可以將他們帶回來。
優厚的待遇,再加上開羅濃郁的經商氛圍,有一半人當場就同意出趟海,剩下的一些人則表示要回去跟家人商量,還有少數人不愿意遠離家門。
其中絲綿織工都是女性,基本不愿意離開,楊叢義沒有強迫她們,轉而付了一筆不錯的酬金,讓她們暫且留在使館,展示展示她們精湛的紡織技術。
同意出海的玻璃燒制、鋼鐵冶煉工匠簽訂契約后,拿了安家費離開使館,他們要在約定的時間回到使館,需要考慮的也回家去了。
使團中能學習絲綿紡織技術的也只有那三十多名舞娘歌姬,楊叢義向她們開出了高額的懸賞,誰能學會法提拉絲綿工匠紡織棉花的技術,賞賜黃金二百兩!
平素不擅粗活的舞娘歌姬面對高額賞金立馬就心動了,紛紛跟在那些技藝精湛的紡織工匠身旁觀察學習,而后在使團采購的全新紡織設備上開始練習。
她們邊學邊練,邊練邊學,縱使之前沒有絲毫紡織經驗,誰也不想錯過掙二百兩黃金的機會,除了吃飯睡覺,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練習。
手指磨破了,流血了,也沒人想要著停止,纏上絲巾,繼續!
二百兩黃金,只要不是太浪費,足夠她們維持好自己的下半生,出海來不就是為了賺錢嘛,舞娘、歌姬學紡織也不丟人。
楊叢義來到大宋十幾年了,棉花他還是偶爾見過,只不過都是觀賞植物,沒人把它拿來御寒,可能是因為江南的冬天不太冷,去過一次遼東之后,他對冷有了新的體會。
這次來到法提拉,他見識到了棉花織成的布,棉布,雖然不是很好看,但很柔軟很溫暖,比動物的毛皮好,更比錦緞保暖,深深的吸引了他。
于是便想將這等絲綿紡織技術學到手,再帶些棉花和種子回去,如果有機會就大面積種植一批,做成棉衣,將來到長江以北跟金人打仗,肯定用的上。
一個月后,一名有過紡織經驗的舞娘獨自一人成功用棉花織出了一匹棉布,與本地棉布對比之后,楊叢義當即獎勵那名舞娘黃金二百兩,同時宣布,接下能織出棉布的前十人,每人獎勵黃金一百兩,后面學會的,每人獎勵黃金五十兩!
黃金獎勵繼續,絲綿紡織學習、練習繼續!
轉眼數月過去,暖春替代了寒冬,大宋使團也用最后兩船貨換到了所需的和最有價值的東西,使團在開羅的使命和旅程即將結束。
使團最后一次入宮赴宴,一曲東方韻味的歌舞落幕,預示著出使法提拉正式結束。
楊叢義向老國王和一眾勛貴大臣告別,雙方依依不舍,互道祝福,在城外揮手分別!
大宋使團數百人在法提拉軍隊護衛下,帶著法提拉國王欽命使團,一路趕赴船隊停留的紅海岸邊。
休整三天,大宋使團、法提拉使團告別送行隊伍,登船離岸,船隊一路向南,駛向紅海外。
由于紅海此時的風向不利行船,船隊在海上走了一個多月時間,才終于出了紅海口,在亞丁灣沿岸停靠休整,補充淡水。
五天后,船隊再次啟程,借著西南風向東而行,橫穿北印度洋,直往天竺南端朱羅國。
由于是順風而行,風帆全張,航速很快,駛進大洋深處之后,船隊轉向東南方,晝夜不息,全速航行,二十三天后,船隊前方出現島礁。
根據楊叢義給的海圖和之前的航行經驗可知,船隊已經到達天竺西南海域,距離朱羅國已經很近。
穿過島礁,向東南航行兩后天,船隊抵達天竺大陸朱羅國,但并沒有在此地停留,繼續航行三天后,船隊在錫蘭南部海岸靠岸休整,置換補充淡水。
就在船隊靠岸兩天之時,一場巨大的風暴襲來,海船雖然沒有傾覆,但數丈高的海浪將十幾艘船推向了海岸,幾個時辰后,風平雨歇,數十人落水身亡,八艘海船擱淺岸上。
原本在此地停留五天的計劃被打亂,整整用了近十天時間,在每一艘擱淺的海船邊挖了近丈深的巨大溝渠,將海水引入船底,才把擱淺的海船拖回海上。
此番波折過后,船隊未再耽擱,立即啟程,風帆全張,借著西南風,向東全速航行,晝夜不息。
十多天后,引航船看到海島、陸地,到達南洋地區。
確定位置,船隊調整航行,很快進入馬六甲海峽海域。
幾天后,船隊順利抵達“南洋總管府”管轄下的海港,休整五天,補充淡水和后勤資源。
“南洋總管府”在總管宋浩的帶領下,逐步走上正軌,各地大小商船開始在此地停留交易,甚至租賃倉庫,在這兒做起了生意。
船隊離開前,楊叢義跟宋浩見過一面,將他對南洋的一些設想,一一告知,比如訓練軍隊,武裝自己,購買荒山土地,開墾營田,雇傭本地人種茶種糧,一手抓軍,一手抓錢,要在這里建立穩固的據點,將大宋勢力從占城延伸到這里,如果有機會,可與設置在占城的“南海總管府”取得聯系,相互照應,共同維護好大宋和漢人在南海、南洋的利益。
船隊休整之時,副使陸游代表大宋使團去了一趟占卑,見過國王和一眾大臣,停留兩天后帶上三佛齊國使臣和貢品返回船隊。
做好一切準備后,船隊從“南洋總管府”港口啟程北返,順風穿越萬里石塘,十幾天后到達占城,泊進“南海總管府”港口,再次休整。
照例,楊叢義與陸游一同去占城王宮見過國王、國師和一眾重臣,赴了多場宴會,送了他們一些從開羅帶回來的禮物。
作為回報,占城國王公大臣回送豐厚的禮物,有金銀玉器,還有年輕美貌的女子。
在占城國都游玩三天,二人帶著使團先后回到船隊,等待淡水和物資補充完畢之后,船隊啟程而去。
離開之前,楊叢義見了“南海總管府”總管張彪,同樣強調、交代了一些事情,讓他在南海一帶好好經營占城、李越、真臘的關系,此地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稻米產出很豐富,總管府可以多多采購、囤積,必要的時候朝廷會來運回去。
北方馬上就會有戰事,他不得不做些準備,為此給張彪留下了一大筆錢財和物資,供他支取。
船隊一路北上,只在瓊州萬寧停留三天,補充淡水,而后全速北返泉州,沒在廣州停留。
回到泉州的船隊,剛剛進港,還未設置回易營區,早已等待在泉州的各地商賈聞風而動,帶著大批隨從人手沖進了港口,爭搶著要做第一個與船隊交易的人。
精武軍很快登岸,接管了市舶司差役維護的港口,第一時間建立了回易營區。
籌備三天后,回易營區對方開放,允許大小商賈進入選貨場所,觀看選貨。
這里擺放著從西洋帶回來的所有貨物樣品,多種多樣的香料自不必說,香精、香水、珊瑚、珍珠也都擺了出來,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藥材和尼羅河、地中海沿岸特產。
什么東西好賣,什么東西賺錢,商賈們非常清楚,也已經打通自己中意的貨物的銷路,所以要采購什么,根本不用想,也不必去看。
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跟回易船隊做交易,很清楚船隊交易的流程,于是直接就沖進回易洽談處,爭做第一個跟船隊交易的人。
“兩百萬兩銀子,全要香料!就前邊兩種!”
“三百萬兩銀子,全要藥材!什么都行!”
“五百萬兩銀子,珊瑚珠寶!”
商賈們揮手就是百萬銀兩,非常狂熱,誰都不愿意錯過采購貨物的機會,因為他們誰都知道,這次船隊帶來的貨物極為有限,比上次少了整整一半。
回易營地里的具體交易由從流求聞訊趕來的沈縉和陸游共同主持,簽訂契約,開具提貨單據,二人配合默契,五天時間就將二十三船貨交易出去。
雖然這次出海的船比之前要大一些,可帶回來的貨物確實比上次少,船隊連廣州都沒有去,直接返回泉州,便是為了照顧在泉州和明州等待的商賈。這些商賈各個都有靠山,各個都有背景,他們絕大多數出身于江南豪門大戶,根深蒂固,手里有的是田,有的是錢,還有權,若不能考慮他們大部分人的利益,船隊的生意即使有皇帝支持,也支撐不下去。
船隊貨物有限,泉州要考慮,明州也要考慮,于是在二十三船貨的交易契約簽定之后,回易船隊宣布交易停止,剩下的貨要運去明州和臨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