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642章 攻城掠地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紹興三十一年,冬月二十七日,秀州行營接到戰報:鎮江守軍擊敗敵軍夜襲,殺敵萬余,繳獲敵船八十余艘,擊毀敵船二十余艘。

    行營內,大宋君臣,堅守鎮江的信心倍增。

    二十八日,泰州戰報送達行營:二十六日敵軍進犯泰州,攻破泰州城,大肆劫掠,百姓死傷無數!

    大宋君臣惶恐,逃亡派抬頭,皇帝趙構準備隨時撤離。

    二十九日,鎮江戰報送達行營:瓜洲渡敵軍與揚州敵軍內斗,敵軍大部撤離瓜洲,進駐揚州附近!

    行營上下大喜,急令楊存中、虞允文查明敵軍詳情!

    臘月初一,接鎮江急報:敵方大軍撤離揚州,北返金國!

    臘月初二,再接鎮江急報:楊存中、虞允文親自渡江探明敵情,除揚州城還有近萬敵軍外,瓜洲渡附近,已無敵軍!

    得知此消息,行營上下震動,趙構當即下令加快行軍,五日之內趕往鎮江府!

    同時下令,建康府、鎮江府守軍渡江反擊,收復失地!

    臘月初六,鎮江中軍四萬將士在都統制邵宏淵率領下率先出動,從瓜洲、真州渡江,合圍揚州城,敵軍棄城而去。

    中軍立功心切,緊追不舍,追至天長縣附近,遭遇五萬敵軍埋伏,奮戰一天,損失萬余人,退回揚州城休整。

    與此同時,建康都統制李顯忠奉命率軍從太平渡、建寧渡江北上,兩線并進,一舉收復和州、滁州,而后繼續向北,先后收復含山縣、昭關,而后于柘皋合兵一處,直逼廬州。

    鎮江中軍向北追擊敵軍失敗后,休整一天,與后軍兩萬人一同渡河向東,收復泰州、高郵、興化,而后合攻寶應。

    在鎮江中軍、后軍渡江完畢后,鎮江前軍兩萬余人在楊叢義率領下由真州渡江,帶十日口糧,晝夜行軍,直奔淮河渡口,盱眙縣。

    最終于臘月初七傍晚在盱眙縣南邊的古桑追上等待渡河的敵軍,于當晚子時對敵軍發起攻擊,戰至天明,將尚未來得及渡過淮河的近兩萬敵軍剿滅于淮河邊。

    全軍休整半天,從戰利品中補充口糧、分配戰馬后,隨即渡河追擊,三天之內收復洪泗縣、泗縣和靈璧,斬殺敵軍萬余,繳獲戰馬五六千匹,吸收義軍四千余人。

    而后全軍直逼宿州,當地義軍協助下,不到半天時間攻下宿州城,殺敵六千余人,敵軍士氣衰弱,倉皇逃亡歸德府。

    拿下宿州后,楊叢義力排眾議,放棄繼續乘勝向北追擊,而是選擇當先鞏固既得城池,分兵東、西兩路,收復周邊地區。

    其中由蘇仲權西路軍都統領,率一萬人向南攻取蒙城、應臺兩地,切斷淮西敵軍退路,與淮西可能追擊的宋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徹底剿滅廬州、壽春一帶的敵軍。

    東路軍由潘誠權都統領,率一萬人向東攻取宿遷,與鎮江前軍、中軍前后夾擊可能逃竄的敵軍。

    其余近兩萬人,在宿州休整,一邊招募新兵,一邊加強防御工事。

    兩天后再度分兵一萬,由袁華權都統領、薛望權副都統領,引兵渡河北上,奪取符離、臨渙和永城,并伺機奪取臨渙東邊縣鎮,穩固宿州防御。

    臘月十五,薛望攻取永城,進逼亳州,袁華攻取臨渙,后又奪取蘄縣,進逼徐州。

    臘月十八,西路軍送回消息,他們及時趕到應臺截斷經壽春北撤的敵軍,與建康李顯忠部,前后夾擊,殲滅三萬敵軍,而后趁勝奪取潁州,正向西進發,準備奪取陳州。

    臘月二十,東路送回消息,他們已經奪取宿遷,在泗陽縣,與鎮江中軍、后軍前后夾擊,剿滅敵軍兩萬余人,正與中軍匯合,北上攻取徐州。

    得知東路軍消息之后,楊叢義命薛望分兵駐守臨渙,命袁華率軍五千向東靠近徐州,配合東路軍和鎮江中軍攻取徐州。

    短短幾天內,宿州便招募新軍五六千人,一部派往永城、臨渙加強防御,一部在宿州訓練,協防宿州城。

    由于幾度分兵,楊叢義親自統帥的宿州守軍已無多少老兵,大部分都是一路吸收進來的義軍和招募的新軍,組織渙散,戰斗力堪憂,若敵軍來犯,恐怕抵擋不了多久,是以憂心忡忡,各路捷報頻傳,也不能打消他的顧慮。

    無老兵可用,只能命新軍和義軍加強訓練,并親自上城巡守,加強城防管理。

    除此之外,急切期待東路、西路軍取得戰果之后,分兵回援,鞏固現有城池。

    為此,楊叢義向東路軍和西路軍各下命令。

    命東路軍奪取徐州之后,不得繼續北上,若鎮江中軍北上,東路軍則留守徐州,若中軍留守徐州,東路軍則退回宿州。

    命西路軍奪取陳州之后,別再盲目西進,東歸和宿州、永城駐軍,東西夾擊,攻取亳州。

    臘月二十五,東路軍傳來捷報,已與鎮江中軍一道奪取徐州,中軍趁勝北上,他們已在徐州駐扎,鞏固防御。

    臘月二十六,袁華率領軍隊返回臨渙,宿州北部的防御力量得到加強。

    臘月二十七,西路軍傳回捷報,已與淮西李顯忠部奪取陳州和郾城,正率兵向東。

    得知西路軍消息,楊叢義令袁華接管永城防務,命薛望率領永城、宿州八千軍隊西進,與蘇仲東西合攻亳州城。

    臘月二十八,東路軍傳來消息,鎮江中軍北進受阻,正退回徐州城,待中軍退回之后,東路軍即刻返回宿州。

    臘月三十,東路軍全軍退回宿州,當天就奉命往西,與薛望合兵,從東面攻取亳州。

    同一天,西路軍拿下鹿邑縣的消息送回宿州,短暫休整之后,繼續向東。

    正月初三,蘇仲、潘誠、薛望,三軍三萬五千余人匯合于亳州城下,準備次日攻城。

    當天夜里,城內義士擒獲亳州留守完顏守能,亳州不攻自破,降軍一萬一千余人,其中九千漢軍改旗易幟,歸順宋軍,另外兩千余人收繳武器、衣甲,看管在軍營。

    占據亳州之后,楊叢義嚴令,除探子之外,任何部隊不得渡河進攻歸德府,以穩固防御為主,帶后方補給送到,補充兵力之后,再圖北進。

    同時命令潘誠率軍退回宿州,主持宿州防御。

    至此,蘇仲為正、薛望為副的亳州守軍達三萬余人,楊叢義為正、潘誠為副的宿州守軍達兩萬五千余人,袁華負責的永城、臨渙等地軍力也達到七千余人,楊叢義統帥的六萬余人,完全將亳州、宿州地區控制,只待恢復城內正常管治,防御工事穩固之后,后勤物資運到,便能謀劃奪取歸德府,進一步收復北方失地。

    鎮江府行營。

    各路軍隊,一個接一個捷報送抵鎮江府行營,趙構、陳康伯、楊存中等大宋君臣十分振奮,一時之間,主戰派在朝會上無限風光,在主和派和逃亡派面前趾高氣揚。

    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比如趁勝求和。

    這等論調一出便遭到陳康伯的強烈抨擊,但卻得到趙構的默許。

    在長江邊站了一下午,望著滔滔長江水,趙構思緒萬千。

    當年他便是從此處渡江南下,一路被金人追到海上,后來好不容易才在杭州穩定下來,重建朝廷,三十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回到鎮江,回到長江邊。不過不同的是,第一次來長江是被金人一路追著往南跑,而這次卻是從南往北,看著金人倉皇北逃,與往日惶恐不可終日相比,心情大大不同。

    能得一勝,取得這么大的戰果,已經很不容易了,就到此為止吧!

    第二天朝會,陳康伯再次向趙構和群臣匯報戰果捷報,只聽他用振奮人心的聲音道:“最新戰報匯總,從東往西來看,典海使李寶與義軍衛勝奪取海州、東海縣,與鎮江后軍幾度進逼臨沂,鎮江中軍奪取徐州,并在嘗試繼續向北攻擊,鎮江前軍攻占宿遷、宿州、亳州、陳州,淮西軍攻占陳州、郾城,信陽軍攻占蔡州,襄陽諸軍攻占唐州、鄧州,從目前來看,各軍戰果顯著,不光收回江北土地,甚至收復淮河以北上百里土地、數十個州府,這是一場大勝!敵軍正在潰敗,此時正是揮軍北上,收復中原的大好時機!”

    楊存中道:“陳相,不可輕敵,敵軍這次敗退,只是忽然內亂,他們的主力軍隊并沒有多少損失,如果冒進,遭遇失敗,敵軍再度南下,頃刻之間又會殺到長江邊。這次能反擊成功,收復數十州土地,實在是僥幸,我們并沒做好大舉北進的準備,我以為當以鞏固現有戰果為要務,帶準備充分,再北上不遲。”

    虞允文道:“郡王所言有理,在敵軍撤退前,不論是鎮江守軍還是建康守軍,都在全力堅守長江防線,沒有一支軍隊做好了渡江收復失地的準備,各軍匆匆北上,取得這等戰果,已實屬難得,萬萬不可再冒進!否則功虧一簣,豈不可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博罗县| 汝城县| 台东市| 富阳市| 巩义市| 平原县| 张家港市| 通州市| 崇明县| 巴林右旗| 潢川县| 石嘴山市| 饶河县| 梧州市| 镇远县| 克山县| 龙陵县| 永年县| 临海市| 乌拉特前旗| 太保市| 石首市| 凤翔县| 岐山县| 吴川市| 文昌市| 井研县| 五河县| 黑山县| 汉沽区| 江山市| 全州县| 阿拉善左旗| 齐齐哈尔市| 杭锦后旗| 长顺县| 呼和浩特市| 沙田区| 长治市|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