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一聲號角響起,攻城開始。
五十丈外,強弓壓制,攻城義軍頭頂木板,手挽云梯,迅速向城門下逼近。
城上守軍先以亂箭射擊,意圖阻止義軍前進,但羽箭被木板盾牌所擋,并不能湊效,無法有效阻止攻城義軍逼近城下。
而城上守軍顯然并沒有多少戰斗經驗,對義軍戰斗力估算也有失誤,不少士兵被義軍流矢所傷之后,開才是尋找掩體盾牌遮擋流矢,慌亂之間,對城下義軍的壓制力度降低。
不到一刻鐘,兩三千攻城義軍,緩緩推進至淄州城下,來到護城河邊。
淄州地處益都府和濟南府之間,依山臨水,從所處地理位置來看,并不是很重要,故而城池不大,護城河也不寬,不足三丈。
幾十個云梯落地,直架護城河兩岸,三三兩兩云梯相聚,而后丈長的木板橫置于平鋪的云梯之上,不消多時,城門左右六座鋪著木板的窄橋架好。
護城河,通行無礙,攻城義軍踏橋而過,很快來到城墻之下,數十人合力,立起一個登城云梯。
未過片刻,城下數十個云梯搭上兩丈來高的城頭。
然而就在此時,城上滾石檑木傾瀉而下,由于躲避不及,一時之間,死傷幾十人,攻城義軍未等登上云梯便被逼退數丈,暫離城墻根。
雙方相持許久,始終未能登梯攀城。
未幾,后方鳴金收兵,第一批攻城義軍迅速撤退,退回護城河對岸,回營休整。
第一批攻城義軍剛剛回營,義軍中馬上響起進攻號角。
號角聲中,第二批攻城義軍,同樣頭頂木板,手挽云梯,小心翼翼朝護城河逼去。
一刻鐘后,云梯直架護城河兩岸,四五個聚攏一處,攻城義軍在相互掩護之下,迅速鋪設丈長的木板,不多時,護城河上又搭成數座簡易木橋。
冒著城上箭雨,義軍將士托舉登城云梯踏橋而過,每個云梯十幾人合力,迅速將云梯架上城墻,準備登城攻擊,奪取城池。
這時,城上再次落下滾石檑木,阻擋義軍將士攀登云梯。
義軍將士一上云梯,城上便落下滾石檑木,義軍馬上跳下云梯后退,等城上止歇,便再次靠近登城云梯,嘗試登城,而城上相迎的又是滾石檑木,不得已再下梯躲避。
雙方在城下相持不下,城下仰攻,使不上力氣,而城上的滾石檑木,也傷不了登城意愿并不強烈的義軍將士,相互拉扯之間,義軍付出了十多個士兵死傷,城上則消耗了大量守城物資。
半個時辰一到,后方鳴金收兵,攻城義軍從容退走。
前軍剛回營中,進攻號角又響,一支義軍攜帶攻城器械,再次出現在淄州城池與山東義軍大營之間,緩緩朝護城河逼去。
而后云梯架橋,木板鋪路,渡過護城河,登城云梯立起,搭上城頭。
攻城義軍在城下,再次與城上守軍展開拉鋸戰,以速度和機警,消耗城上的守城物資,還有他們的精力、體力。
時間一到,鳴金收兵,攻城義軍撤退。
進攻號角再起,下一支義軍又出現在陣前,帶攻城器械往城下逼去。
如此六次進攻之后,城西百丈長的護城河消失,全部被木板覆蓋,義軍將士來去,如履平地。
城墻下立的滿是云梯,一頭搭在城頭上,一頭埋在護城河邊,足有兩三百個。
而這些三丈來長的登城云梯是由山東義軍節度使沈縉親自設計督造,行軍是分拆成數段,臨戰時合并,其中還有不少小機關,既能防止城上守軍抽梯上城,將登城云梯收走,又能避免城上將云梯掀翻。
總之,一旦登城云梯立起來,搭上城頭,城上守軍便拿云梯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等待對手從云梯上登城,發動攻擊,而他們只能被動防守。
從第七批開始,進攻西城門的義軍不再攜帶攻城器械,只帶上木板盾牌,而后開始嘗試登城擊敵。
而與此同時,城東義軍也發動攻城之戰,開始走城西義軍方才的舊路,前六支攻城義軍架橋鋪路,搭建登城云梯,順便嘗試登城,吸引守軍火力,消耗他們的守城物資,等木橋全部架好,登城云梯搭好,第七批義軍開始發動進攻。
等城東第七批義軍開始發動攻擊時,已經是夜半三更。
城東城西,城上城下,燈火通明。
城上全力防守,不敢休息,城下義軍早已排定攻擊順序,每支要進攻的軍隊,提前一個時辰進入前沿陣地等待,其他的則可以暫時在營中休整,而剛剛從城下撤回營中的軍隊就能休息好幾個時辰。
姚昶從第一支攻城義軍出場開始,就一直在前線觀察戰況,眼見護城河消失,登城云梯掛滿城墻,他便知道,如果不計代價,半個時辰,義軍足以拿下淄州城。
但在他看來,拿下城池并不是很著急的事情,五萬義軍想拿淄州,隨時都可以拿下,而義軍積累攻城經驗、臨戰經驗的機會卻不多,如果沒有攻城經驗,以后想取濟南府怕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眼下的淄州城,正是練兵的大好時機。
姚昶希望每一支義軍都能有上場攻城的機會,最好不止一次,多攻一次,就多一次經驗,等下次再攻城,遇到同樣的情況便不會怕,也不會慌,對沒打過仗的義軍成長,十分有利,也許攻城三天,多次在險境中游走,能完好無損的退下來,他們就能變成臨戰不慌的老兵,將來才能大用。
一夜攻城,并無多少戰果,沒有義軍登上城頭,而城下卻多了很多滾石檑木。
如今再有義軍攻城,攀爬云梯,城上鮮有滾石和木頭,攻擊手段除了弓箭,便只有磚石,一夜下來,城上守軍疲憊不堪。
東西兩門,攻城之戰不息。
當云霞灑向城頭,西門外又一支義軍在進攻號角聲中出動,手持刀槍弓弩和盾牌,向城下沖去。
這支軍隊與其他軍隊不同,他們從幾百個云梯上同時攀登,前后相繼,大有一舉登城,拿下城頭之勢。
眼看幾百義軍士兵沿云梯攀爬向上,城上守軍手里除了弓箭、長槍和一些碎小的磚石,再無其他守城物資可以有效阻止義軍登城,頓時驚恐,不知所措,只能拼命拉弓射擊。
可那些羽箭幾乎全都射在攀爬向上的義軍將士舉在頭頂上的盾牌和木板之上,根本難以殺傷登梯而上的義軍。
他們想推翻云梯,可云梯有特殊設計,也難以撼動,眼看義軍離城頭越來越近,他們知道等待他們的馬上就是近身肉搏,而后就是城破!
攀爬向上的打頭義軍士兵,鄰近城頭五尺,在刀槍攻擊范圍之外,猛然抬手,三支弩箭瞬間飛上城頭,直取眼前守軍性命,而后急上幾步,揮刀將旁邊守軍士兵慌忙刺來的長槍和砍來的刀劍擋住,趁機再上幾步,一舉登上城頭!
兩三百個云梯,幾乎在同一時間,數百人沖上城頭,瞬間將守軍陣型打亂,與城上守軍戰城一團。
失去弓箭壓制的義軍將士紛紛爬上城頭,加入混戰。
城下義軍一見有人登上城頭,當即爭先恐后爬上云梯,朝城上涌去。
隨著幾百個義軍將士登城,在城上與守軍近身搏殺,守軍徹底失去對城下的壓制。
姚昶眼見如此,不由得嘆息一聲,終究還是沒能讓全軍輪上兩輪攻城,若是不這么早登城,全軍將積累多少戰斗經驗,可惜啊,義軍將士得功心切了。
事已至此,已經不能鳴金收兵,讓登上城頭的將士再爬下來,只能發動全面攻擊。
“命,全力攻城,拿下淄州城!”
姚昶一聲令下,嘹亮的進攻號角聲響起,早在陣前等待的三支義軍,六七千人馬上動身,迅速朝城下沖去。
隨著登上城頭的義軍將士越來越多,戰斗了一夜,疲憊不堪的守軍節節敗退,留下眾多尸體后,從城上退進城里。
不多時,城門被義軍占據。
一部分士兵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接管城門,與此同時,大部分義軍將士朝撤退的守軍追去。
西城門打開,吊橋放下,早已等在城門外的六七千義軍將士蜂擁而入,朝城內殺去。
早前姚昶便已下令,若守軍不投降,破城之后不收俘虜,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可免一死。
于是沖進淄州城內的義軍將士對四處逃竄的守軍緊追不舍,誓要將他們全部消滅。
而守軍對城內十分熟悉,跑著跑著就從義軍視線中消失,而后趁義軍不注意,又突然殺出,打的追擊的義軍將士措手不及。
淄州守軍利用熟悉環境的優勢,與義軍將士展開巷戰,義軍雖多,卻也有些被動,短時間內的傷亡比攻城還大。
但既然入城,又是一場不消滅對手,就不能止歇的戰斗,義軍兵力有巨大優勢,沒有不繼續追擊道理。
西門城破,東門也很快被拿下,東西兩門,數萬義軍,齊頭并進。
一個時辰后,守軍被全部剿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