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燕王 第691章 知州之職

作者/戰國蕭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明晃晃的刀槍前,在辛棄疾的嚴令下,扛著糧食出來的潰兵,不得不將糧食放下。

    因為潰兵們發現,街上已經沒幾個同伴,并且他們很多人連武器都丟了,如今手無寸鐵,不可能跟全副武裝的守軍硬拼。

    沖出糧倉門口的潰兵,面對守軍,只能一一將糧食放下,畢竟他們來搶糧食,也只是為了活下去,要是飯都都吃進肚子里就死了,那就是餓死鬼。

    “其他人都已經回城南軍營生火燒水,等米下鍋,你們也趕緊回去生火,糧米隨后由守軍送到!”辛棄疾喉嚨嘶啞的說不清楚話,吏員代為傳達。

    事已至此,僅剩不多的潰兵也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余地,若要追究,搶糧倉的罪過,足以要了他們的命。

    如今放他們回軍營,就不可能再追究,他們哪里還敢逗留,匆匆掩面而走。

    “送糧!”辛棄疾嘶啞著喉嚨,向守軍將士下達命令。

    “送這些糧食?”將校指著地上的糧食問道。

    “這些能馬上下鍋嗎?能下鍋就搬,不能就到糧庫去找。馬上送過去。”辛棄疾回道。

    “是。”

    將校得令,馬上指揮手下士兵,一部分翻看地上的糧食,一部分進糧倉。

    不多時,守軍將士便扛著糧袋向城南而去,辛棄疾走在送糧的隊伍前列。

    城南軍營外,期盼已久的潰兵,見勸說他們回來的督糧使辛棄疾親自帶來送糧隊伍,頓時蜂擁而去,每個人都想早點拿到糧食。

    但不等他們近身,便被制止。

    隨行吏員告訴他們,糧食按營房發放,全都回營等待,不得爭搶!

    送糧守軍手里是有武器的,潰兵見糧食已經送到,又有言在先,便不敢伸手來搶。

    很快,守軍送糧隊入營,將四百多擔精糧按營房分配給近萬潰兵。

    糧食入鍋,不少潰兵前來,向督糧使辛棄疾謝恩。

    辛棄疾告訴他們,之后半個月的軍糧,傍晚之前就會送到軍營,在此之前,不得再隨意出營。

    潰兵紛紛應命。

    潰兵已被安撫回軍營,他們擅闖糧倉,殺害糧倉守衛的罪責要不要追究,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糧倉衛兵數十人被殺死,多人被打傷,不能不給他們一個交代。

    知州和其他官員逃離亳州城,城內如今不知還有幾個朝廷官員,如果沒有其他人,亳州城的責任就落在他身上,無論如何都要扛起來,不然他本就特殊的身份,可能會更加特殊。

    眼下亳州城,最重要的是徹底安撫住這近萬潰兵,安撫城中百姓,至于追究擅闖糧倉的責任,只能往后推一推。

    只要承諾的糧食送到軍營,潰兵應當不會再鬧事,那么安撫城中百姓便是當務之急。

    辛棄疾離開城南軍營,很快來到州衙。

    經詢問得知,州衙內從江南派來的官員,隨著知州離開,幾乎全跑了,除了辛棄疾。

    剩下的官吏都是亳州舊有官吏,從當初歸附大宋開始,一直就留在亳州,這里就是他們的家,即使亳州大亂,多數人也無處可去,只有少數老家在亳州以南的,可以離城南歸,若往北去,那就是嫌命長。

    在亳州沒有徹底大亂之前,沒人愿意拋家舍業,離開亳州城。

    五六個大小官員聚在州衙內,亂成一團,無人能夠主事。

    一見辛棄疾來到州衙,他們馬上共同推薦,由辛棄疾出面主持亳州大局。

    辛棄疾與知州一樣,是大宋朝廷從臨安派來的官員,身份地位不是本地官員可比。

    況且亳州大事,除了朝廷派來的官員,本地官員誰敢出頭獨攬大權,弄的不好便有自立于朝廷之外,或是叛宋之嫌,這個罪名,沒人能承擔,所以這個風險也沒人敢冒。

    他們早已聽說亳州督糧使在處理潰兵之事,因此便都聚在州衙,等著辛棄疾到來。

    辛棄疾官職雖不高,但督糧使職責卻是沉重無比,如今朝廷正在北伐,他在亳州的地位和職權,不是一般官員可比,縱使官職比他高上幾級的,也不敢對他指手畫腳、頤指氣使,畢竟督糧使身上擔負的是為北伐大軍籌集糧草的大事!

    正是鑒于辛棄疾的身份和地位,本地官吏沒有任何分歧,一致請他出面擔起亳州大事。

    辛棄疾見州衙官員尚多,并沒有跟著知州全部逃走,有些官員的官職比他還高,本想推辭不就,可眾人一再堅持,硬是將知州官印塞到他手中。

    亳州城民心已經混亂,容不得多拖延。

    推辭不掉,辛棄疾只得聲言臨時受命。

    只見他手托官印,向東南方向拜謝行禮后,在眾人見證下,接下亳州權力,暫代知州之職。

    辛棄疾隨后召集州衙所有官吏,統一口徑,將關于知州和其他官員逃離亳州城之事,說成他們得朝廷緊急調令,去其他地方任職,由于走的太過匆忙,方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不管信不信,州衙內外都暫且接受了這個說法。

    口徑統一之后,衙役上街,配合城防守軍巡邏,待取消戒嚴之后,他們將負責向關心亳州城的百姓解釋城內到底發生了何事。

    后聽聞城東有上百百姓聚集在城門附近,跟守軍僵持不下,要求出城,辛棄疾又親自趕往城東。

    來到城東,只見男女老幼數百百姓,帶著簡單的行李,或馬車,或驢車,正與守軍對峙,群情激昂,口口聲聲要出城。

    見辛棄疾策馬來到城門附近,章統制忙上前說明緣由。

    據章統制所言,這些百姓都是聽說金人即將襲擊亳州,又聽說知州大人和州衙官員都已經提前逃出亳州城,他們便要出城逃難。

    “鄉親們,大宋軍隊已經將汴京周邊州縣全部收復,到處都有我們大宋駐軍,金人不可能穿州越縣,來襲擊亳州,大家不要聽信謠言。還有,知州大人離開亳州是接到朝廷緊急調令,必須即刻趕回臨安,并沒有其他原因,大家不要多想。我是亳州督糧使辛棄疾,同樣來自臨安,現在已經暫代知州之職。城內無事,大家趕緊回家吧!”

    辛棄疾下馬,來到人群之前,操著嘶啞的喉嚨,向眾人做出解釋。

    但要求出城的百姓,顯然并不相信。

    馬上有人提出疑問:“大人,金人是不是要來襲擊,朝廷有沒有調令,小人不知道,小人就不說了,城里那么多潰兵瘋了一樣往糧倉方向跑,喊著要去糧倉搬糧,卻是小人親眼所見。說是搬糧,其實就是搶糧食,他們餓的都要搶糧倉,接下來肯定要搶城里的平民百姓,我們小老百姓怎么跟他們斗,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死!還請大人網開一面,放小人們出城逃命吧!”

    那人說完,當即帶頭跪倒在地。

    其他人馬上有樣學樣,紛紛向辛棄疾下跪叩頭,請求放他們出城,聲淚俱下,可憐至極。

    “鄉親們,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趕去糧倉的潰兵已經全部回到城南軍營,如今正在生火煮飯。我是亳州督糧使,本就是為北伐大軍籌集糧草的人,怎么會讓他們因為沒飯吃,而騷然城中百姓?方才他們去糧倉取糧,也只是之前出了些意外,沒有及時把軍糧送到軍營而已。鄉親們想想,他們進城以來,何時搶過城中百姓?他們是大宋北伐軍,亳州城也有朝廷官員治理,鄉親們的安全,自有官府和大宋軍隊守護!”辛棄疾忍受著喉嚨的疼痛,繼續向百姓解釋。

    “他們真回軍營了嗎?不會是欺騙我們吧?”一聽解釋,百姓將信將疑。

    “真或不真,你們回去一看便知。還有一句話,我想告訴你們,不管亳州城發生何等變故,我辛棄疾都絕對不會棄百姓而去,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大人說的這么真誠,要是小人們再不相信,小人就不是人了。走,我們回去看看,回家去!”跪地的人群中,一個老人說完此話,當即站起身來,而后深施一禮。

    “都回去吧,城內無事。要是真有事,我一定會讓鄉親們先撤出城,絕對不會先走。”眼見百姓紛紛起身,辛棄疾心下一輕。

    “多謝大人!”

    一眾百姓道謝,而后轉身朝城內走去。

    “章統制,潰兵回營,城內無事了,城門可以打開,進出之人加強盤查就是。今日潰兵劫糧倉,恐怕有人鼓噪唆使,不排除有金人的間諜混入潰兵之中。從今日起,不論進城出城,嚴加盤查,若發現可疑之人,送衙門審問。”

    “好。”

    章統制應聲答道,而后猶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辛大人果真暫代知州之職?”

    辛棄疾點頭道:“州衙官員空缺嚴重,城內情況復雜,辛某得諸位同僚共同推薦,朝廷派來新任知州之前,暫代知州之職,全權負責亳州政務。”

    說完,停頓片刻,而后接道:“如今大軍都在北邊,亳州城防,章統制費心了。”

    “大人放心,有我們在,亳州城防,萬無一失!”章統制恭敬行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徐水县| 綦江县| 阳泉市| 葵青区| 大余县| 江永县| 津市市| 红原县| 昭平县| 浑源县| 兴安盟| 平泉县| 抚远县| 泉州市| 宣汉县| 六安市| 河间市| 五寨县| 武邑县| 宜州市| 芜湖市| 眉山市| 商河县| 吴忠市| 建瓯市| 南康市| 灌南县| 乳山市| 宁津县| 连云港市| 于田县| 封开县| 科技| 山东| 德钦县| 庐江县| 兴国县| 灵石县| 盈江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