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刻鐘之前,宋金兩軍初遇之時,精武禁軍三面合圍之勢就已經完成,只是前來襲擾的金軍過于自信,未曾派人深入探查。
此時合圍已成,金軍從上到下,眾人皆知。
南、北、西三面被阻,便只剩下東面沒發現宋軍。
可他們久在燕京駐守,如何不知此地東面就是河更寬水更深的潮白河?
毫無疑問,他們已陷入絕境,進退不能,東西突圍不成。
隨著北邊的精武禁軍列隊南下,西邊的精武禁軍列隊推進,包圍圈越來越小,戰斗士氣迅速衰減的金軍,除了直面死亡或舉手投降,再無出路。
這支金軍有他們的傲氣,可以死拼到底,但投降是絕對不可能的,統兵官不下令,他們便要戰斗到底,哪怕戰至最后一人。
精武禁軍巴不得他們不投降,如此正可利用這一場殲滅戰立威、正名!
由于兩軍裝備懸殊,接下來便是一邊倒的殺戮,金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小半個時辰之后,戰斗結束。
灑滿鮮血的荒野上再無活著的金兵,幾番搜檢之后,僥幸未死、還在喘氣的敵兵,被打掃戰場的宋軍一一結果了性命。
僥幸未死、傷勢不重的戰馬,則被通運大營趕來打掃戰場的宋軍收攏帶走,精武禁軍看不上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就是寶貝。
前后不到一個時辰,全殲敵軍五千人,己方傷亡不到百人,精武禁軍勝利的消息第一時間飛馬送往通運大營和固安帥營。
而此時,通運大營對面的金軍大營還在焦急的等待前去襲擾通運大營的金軍消息。
舟橋部隊被宋軍弓弩壓制,在水中難以行動,損失慘重,幾次強行下水都被宋軍射回河岸,河對岸的宋軍陣地不亂,他們的舟橋根本就架不成。
遲遲等不來出去襲擾的金軍消息,河岸舟橋部隊又毫無進展,金軍統帥不得不派斥候南下打探消息。
兩個時辰之后,斥候帶回來的消息讓金軍統帥不敢相信,同時又一頭霧水。
因為斥候告訴他,三十里外馬頭村旁那座橋仍然在宋軍手中,那里有宋軍大部隊駐守,駐軍人數估計有兩三千人,雖然不多,但河對岸也有駐軍,那座橋并不堅固,隨時可以拆毀。除此之外,跟著先前金軍留下的馬蹄印,發現金軍確實出現在馬頭村附近,但那附近沒有兩軍交戰的痕跡。
馬頭村的橋既然還在宋軍手中,兩軍也沒有交戰,那就說明金軍沒有按計劃搶奪馬頭村橋梁,過河襲擾宋軍通運大營。
如果他們沒有按計劃行事,又沒有回營,此時他們又在哪里?
這是此刻縈繞在金軍統帥腦海中的問題。
五千精銳騎兵,不可能無故消失,肯定還在馬頭村附近!
金軍統帥馬上下令斥候搜索馬頭村周邊線索,找出五千騎兵消失的原因,他們是跑了,還是死了,還是擅自做主更改了攻擊目標,作為統帥他必須搞清楚。
又過了兩個時辰,斥候再次送回消息,說在馬頭村南邊發現大隊騎兵經過的痕跡,馬蹄印清晰顯示不久前有大量騎兵從南邊來到馬頭村附近,而后又從馬頭村南下,不過從蹄印深淺看,他們不像是金軍騎兵部隊,那馬蹄印比金軍騎兵略深。
這個消息送到金軍統帥手中,跟增加了他的疑惑,不是金軍的騎兵,難道還能是宋軍騎兵不成?宋軍何時有騎兵了?怎么以前從未聽說過?
消失的五千金軍騎兵仍然沒有消息,宋軍有沒有騎兵,金軍統帥并不十分關心,相比之下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他的五千精銳騎兵到底在哪里,任何兵力損失,他都承受不起。
不管是他們臨時改變了作戰計劃,還是怎樣,他現在只希望他們沒事,其他的都不重要。
就在金軍統帥為消失的五千精銳騎兵傷神費心,提心吊膽之時,固安城里楊叢義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得勝歸來的精武禁軍。
“精武禁軍不辱使命,全殲來犯敵軍五千騎兵!”精武禁軍統制陳沖一進城,便翻身下馬,當著城內一眾統制官的面高聲向北伐大元帥楊叢義復命。
“好!寶刀出鞘果然不同凡響,可喜可賀。但對精武禁軍來說,這只是開胃小菜,僅僅是第一仗,后面更有惡仗大仗,務必戒驕戒躁,再接再厲,再立新功!”楊叢義難掩臉上的喜色,卻也沒有過于夸贊,反而當眾對他們提出要求。
在前來圍觀的其他各軍統制官一臉羨慕之中,陳沖答道:“末將遵命!但有惡仗硬仗,精武軍必沖鋒在前,不辱大宋神威!”
“好,此一仗大漲士氣,我會親自為你等報功!睏顓擦x笑道。
“多謝大帥!”
“此戰辛苦,讓將士們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是!”
陳沖率大軍入營休息,楊叢義則帶著一眾統制官來到議事廳。
議事廳內,數十人分坐兩旁,楊叢義居中。
“刺猬河、海子村大營丟失,戰局雖說于我軍不利,但平州、來州金軍無法攻破,錦州、遼陽府金軍無法支援,我們在燕京地區只需對付燕京城內外十萬金軍即可,消滅他們,奪下燕京城,北伐之戰,便算成功了一大半!”
楊叢義說完,見有統制官欲言又止,便接道:“我知道你們想說什么。燕京有十萬金軍,我們在燕京周圍也只有十多萬軍隊,要奪下燕京城確實很難。但現在機會來了,金軍放棄防守燕京城,前出刺猬河、海子村、通運大營,兵分多路,乃取敗之道,只要我們抓住機會,便可一舉擊敗金軍,攻克燕京城!”
眾統制官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一亮,難道真有機會反敗為勝?
心中雖有疑問,不過卻無人發聲。
楊叢義之前每天都會召集眾將官議事講兵史兵事,統一北伐思想,提高認識,所以幾天下來,對他們也算有些了解,一個個看著不說話,心里可都是有想法,不然也不會留在固安城里。
“刺猬河大營損毀嚴重,附近金軍駐軍不多,估計有五千余人,主要是為監視涿州宋軍,不足為慮。海子村大營完好無損,之前你們一路撤回固安,此時還沒有北上奪回大營的意思,金軍舍不得將大營摧毀,還要就地駐軍提房固安,同時策應東路大軍進攻通運大營,據偵查得知,海子村大營現有金軍一萬左右,兵力并不算多。與此同時,金軍聚集五萬兵力攻擊通運大營,不過此時他們被阻擋在運河西岸,兩軍對峙已有數天。算一算,燕京十萬金軍,已有六萬五千兵力遠離燕京城,城內兵力滿打滿算不會超過五萬。如果我們能在燕京城外將這六萬五千金軍消滅,奪取燕京城或許根本就不需要更多兵力!
“忘了算了,今天上午已經消滅了敵方五千精銳騎兵,此時他們只有六萬人,而我們三大營加上精武禁軍有整整九萬人,完全可以一戰擊潰,甚至全殲金軍!”
楊叢義意氣風發,繼續激勵統制官們的士氣,只有幫他們建立起作戰信心,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勇敢沖鋒,而不是瞻前顧后,延誤軍情。
統制官們雖然沒有說話,但從他們臉上神情可以看出,他們有戰斗**和斗志。
“都知道,金軍六萬人并沒有聚集成一堆,而是分成了三路,刺猬河五千人不必去管,海子村大營一萬人,單以固安城兵力便能輕松將其圍殲,這里就不多說了。最后再看第三路,通運大營對面的四萬五千人,這路金軍并不容易一口吃掉,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前提是我們得舍棄一些東西,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而我們要套的不是一頭狼,是一群狼!
看著一眾統制官聚精會神聽講的模樣,楊叢義接道:“這四萬五千金軍如何消滅,我已經有所部署,為防泄密,被敵軍偵知,我不能說的太清楚。只想告訴你們,若此計成功,便可輕取金軍四萬五千人!待到臘月初,我等便能站在燕京城下,看城內守軍惶恐顫抖,今年這個除夕之夜,我們定能在燕京城內過!”
“大帥,末將能做什么?”統制官中終有人忍不住出聲。
因為聽來聽去,在楊叢義的計劃中,不管是消滅六萬金軍,還是攻克燕京城,似乎都跟他們沒有太大關系。
這不是一個人想問的問題,而是在座所有統制官的問題,他們留下來是想自己建功立業的,而不是作為旁觀者,看別人奪取功勛。
楊叢義回道:“你們手里共有近兩萬兵力,北伐大戰自然用的上你們。奪取海子村大營,消滅駐守在那里的一萬金軍便要你們出力,而后消滅通運大營附近那四萬五千金軍,更離不開你們,最后攻克燕京城同樣需要你們。只要敢打敢拼,你們便有大用!”
“此前撤離海子村大營的過錯,自有劉汜背。此后你們只要聽我號令,不打折扣,不誤軍情,便能建功立業!”楊叢義鄭重的作出承諾。
“多謝大帥!末將謹遵大帥號令!”
眾將官幾乎同時起身回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