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商王族 第六十章 摧枯拉朽

作者/唯物98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游魂關外,一片凄涼。

    這里荒無人煙,道路崎嶇,到處都是古樹荊叢,時而也有妖獸出沒,虎視眈眈。

    但在大軍面前,開了靈智的妖獸很是冷靜,并沒有做出什么找死的行為,只是在用一種充滿警惕和暴戾的目光,注視著這群侵犯自己領土的外來客,緩慢的消失在遠方。

    “這就是文明世界和蠻夷世界的區別。”魯能指了指四周,感慨地說道。

    魯能﹕大商右路上將軍魯雄的子侄,年紀輕輕就已經官拜校尉,此次隨軍出征,也是帝辛欽點的他,負責擔任自己的親軍。

    畢竟是自己人,帝辛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助他刷戰績的機會。

    此次南下平叛,朝廷面對的畢竟是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且在上一世,云山礦區南山地帶的叛軍雖說眾多,但在魯雄運籌帷幄中,以五萬大軍作為依托,連番征剿之下,這伙叛軍很快就崩潰了,事后更是憑此役,魯雄在軍中又進一步,官拜至左路上將軍,達到了人生最巔峰。

    至于北山……呵呵,帝辛真的很期待黃飛虎和子啟那張精彩無比的臉色。

    北山,兵力固然稀薄,悍將也不多,再憑黃飛虎的武功,麾下眾多精通術法的家臣,理應可以先魯雄一步,攻入云山礦區的,然而,在前世征剿戰役中,北山突然驚現韋護之徒,手持一桿降魔杵,打的朝廷大軍束手無策,不光損兵折將,連子啟都差點被他所殺。

    最終,還是黃飛虎借機表明了自己闡教弟子的身份,才讓那人收手,故意放水,幫助黃飛虎平了北山之亂。

    不難想象,云山礦區之亂,顯然就是那位韋護之徒一手策劃的,而他究竟是出于何種目的,帝辛并不知情,似成為了一樁永久的懸案。

    ……

    南山到了。

    果不其然,在南山四周皆為一片開闊地帶,很適合野戰。

    然而,此役的主力部隊乃為攻堅隊,騎兵的作用很低,唯有城門被攻破時,才會是騎兵的主場。

    一架架投石車有條不紊的架起,一張張經過煉器師改造后的破神弩,也被弓弩手推進了卡槽就位。

    破神弩,主體都是用鐵木制作而成,弓弦采用的是從百年玉蠶身上提取煉制而成,不僅柔韌性極好,且強度極高,使用幾百萬次都不必更換。

    至于弩箭,主干部分采用的青銅器,箭頭則是用玄鐵鍛造而成,可以說,每一把破神弩的造價都極其不菲,威力大到可以瞬間秒殺后天修士。

    瞭望臺上,魯雄漠然凝視著南山城寨,而在其身旁站立的就是帝辛,極其心腹、大將。

    以這個角度望去,依稀可以看見南山城寨上,那一張張帶有菜色的蠟黃面孔上,流露出的不安、憤怒以及恐懼等復雜情緒。

    這些人,便是造反的奴隸了,其中大多都是南蠻人,少部分人是國內的罪犯,被發配到這里做苦役。

    一般而言,唯有在國內犯下重罪的人,才會被發配到邊陲地帶,貶為奴隸。

    然而,若是有新王登基,或是國內發生重大喜事時,便有大赦天下之說,這群原本是殷人的罪囚,還是有機會擺脫奴隸籍,成為普通平民的。

    可這群南蠻人卻沒有這么好運,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終生都要以奴隸的身份在云山礦區耕耘,子子孫孫,祖祖輩輩皆是如此。

    這也是為何稍有一點機會,四夷的奴隸都要反抗暴動的理由了,對于他們來說,反抗尚有一條活路,若不反抗很難活到老的那一天。

    ……

    “投石車準備。”沉默了少許,魯雄終究是下達了開戰的命令。

    旗手在聽到命令后,嫻熟的在瞭望臺上揮舞起了手中的旗幟。

    咔咔咔……

    令人牙酸般的聲音傳出,這是投石車內部各齒輪嚙合所發出的響音。

    嗖嗖~~

    千斤重的巨石在投石車的拋動下,飛速的朝著南山城寨砸去。

    轟!轟!轟……

    一陣陣強烈的轟鳴聲瞬間響徹云霄,城頭上的幾百個奴隸一時躲避不及,皆都被巨石碾壓成了肉泥。

    要知道,哪怕是枷鎖境三重的修士,提前升起護罡,催動法器抵御,也很難擋下千斤重巨石飛速下落的一擊,至于那些后天修士,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挨之必死。

    然而,這南山城寨畢竟是由大商的一支出色的煉器師團隊鍛造而成,哪怕挨了投石車八輪的猛烈轟擊,也只是殘破了一些,并無大礙。

    “城墻太過堅固,投石車的作用不大。”魯雄搖了搖頭,下令停止了不必要的損耗。

    “可這八輪打擊下去,也著實重創了這群叛軍的士氣。”帝辛說道。

    面對如此高強度,大殺商的猛烈打擊,換做是任何一支軍隊,士氣也必是降到了極點。

    “攻堅部隊開始沖鋒,弓弩手進行掩護!”魯雄再次冷靜的下達了命令。

    不多時,三軍的喊殺聲震天響起,猶如螞蟻般的攻堅部隊悍不畏死的朝著南山城寨發起了進攻。

    哧!

    一道霞光閃破長空,從三軍將士的頭頂沖向了南山城頭。

    這是軍中的先天高手動身了!

    “某來會你!”于此同時,在南山城頭,一道粗狂的大喝聲響起。

    這是一名身披虎皮的彪形大漢,手持一桿簡易的狼牙棒,通體幾乎都是由獸骨支撐,但在其上面卻烙印一種古怪的圖騰,似狼似虎,隨著法力的灌輸,熠熠發光。

    “哼,南蠻諸人真是死不悔改,竟敢派**亂大商,莫非蠻王是忘記幾十年前的那場慘痛教訓了嗎!?”一道冷哼聲,自那道霞光內部發出。

    當霞光斂去時,露出了一個身穿戰甲,披著猩紅斗篷的中年將領,他踏天而行,手持一桿方天畫戟,猶如戰神般,傲視眾人。

    幾十年前,帝乙初繼王位,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南蠻王欺帝乙年幼,且國內形式不穩,果斷領精兵二十萬,前來叩關。

    僅三天,游魂關告急!

    聞訊此事后,帝乙并無任何慌亂,他沒有理會南蠻王無禮而又苛刻的議和要求,而是選擇御駕親征,抽調各地精兵悍將,并以此為由,向各大勛爵、世家借兵,整合共計五十萬兵馬,在游魂關與南蠻族決一死戰。

    半年后,南蠻損兵折將不計其數,慌忙逃進了毒瘴泥沼遍布的南蠻地區,而帝乙并未放過南蠻王,大軍隨后出關,在南蠻地區和蠻族打了三場大戰,三戰三捷,屠滅南蠻二十七個部落,共超三百萬人口,使得南蠻族至今都未緩過氣來。

    “若不是那時,東夷族前來叩關,我王早已屠滅南蠻王庭,開創歷代先王都未完成的壯舉!”中年將領冷聲道。

    這是一個大時代,沒落的不光是大商,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也都日漸沒落。

    當年的南蠻也強極一時,一度統一過大片南方地區。

    可是,近百年來,各地諸侯國崛起,國力日趨增強,自然不會安于現狀

    ——當壯大!

    例如西周,剛建國時,不光要對大商俯首稱臣,還要看西戎族的臉色,通過進貢、和親等屈辱的方式,在西戎龐大的影響力下茍存。

    可現如今,西周通過學習殷禮,立律法、傳教化、開民智等方式,用幾百年的努力發展,橫縱聯合,鯨吞西北地區無數個小國和原始部落,更是在朝廷默默的支持下,通過幾次對西戎的戰爭,一躍成為了西北地區的強國,論影響力和國力,已僅次于西戎。

    “子羨小兒對我南蠻犯下的滔天血債,我家大王終有一日必會讓他血債血償!”南蠻大漢怒吼道。

    子羨,是帝乙的名字,乃是商王文丁長子。

    “大膽,汝竟敢直呼大王的名諱,找死!”中年將領大怒,提戟就朝著南蠻大漢殺來。

    兵對兵,將對將!

    在這時候,若無人站出來面對中年將領,那么憑他先天之資,再由五萬能征善戰的精兵配合,哪怕是再堅固的城墻,也可在頃刻間被攻破。

    鏘!

    狼牙棒對上方天畫戟,始一接觸,就是一陣沉悶的聲響發出。

    顯然,兩人皆是橫練大家,近戰博弈的技巧和經驗皆都不俗。

    然而,或是長期出入蠻荒區域,使得南蠻大漢的打發頗為大開大合,卻又不失縝密,攻擊相當的凌厲,而中年將領從一開始就處于被動招架的態勢,雖是殺得難分難解,但明顯的處于了下風。

    哧!

    這時,又有一道霞光自天邊飛至。

    這是一名頗為儒雅的先鋒,雖身披甲胄,但卻難掩他那股書卷氣。

    “縛!”儒雅先鋒祭出一桿狼毛筆,在虛空刻化幾撇后,口綻驚雷般的低喝出聲,瞬息間,一枚金光閃閃的甲骨文,就朝著南蠻大漢飛落而下。

    “哼,旁門左道!”南蠻大漢不屑的輕哼,這是來自一位橫練修士對術法修士的自然輕蔑。

    只見,南蠻大漢揮動手中的狼牙棒,體內的法力瘋狂的灌輸其中,使得棒身上的古怪圖騰瞬間發光,變得無比的熾熱。

    下一刻,一只妖蠻在虛空幻化而成,似狼似虎,足有十余丈,遮蓋了大片的叢林和土地。

    呼!

    龐大的身軀徑直的前沖,帶起呼呼的狂風,只是輕輕地搖擺軀體,就使得那枚甲骨文破碎開來,并威勢不減的直沖那名儒雅先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分宜县| 福鼎市| 昔阳县| 集贤县| 彭阳县| 印江| 车险| 贵阳市| 健康| 大新县| 增城市| 田阳县| 嘉鱼县| 富顺县| 余江县| 吉木乃县| 洱源县| 益阳市| 松江区| 东乌| 甘谷县| 西平县| 卢龙县| 海城市| 屯昌县| 汉寿县| 百色市| 龙井市| 于都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华宁县| 仙居县| 丹寨县| 突泉县| 台前县| 报价| 鲁山县| 玉林市| 汉寿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