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蠻城西北方向,約莫三十里外,隱藏在雜草叢中的一座古老祭壇倏然發出一團璀璨的光芒。
片刻后,數千道光影紛紛從古老祭臺內閃現而出,繼而密密麻麻的遍布在祭壇周圍。
帝辛望著四周的景色,瞧著高懸在白云之中的驕陽,一種恍若隔世般的感覺,驀然浮上心頭。
“這里是哪啊?怎么天空的顏色不太一樣?”道界中的土著們一臉驚詫,帶著好奇和恐懼的目光,打量著四周新鮮的景象。
“這里是九州,為一片富庶繁華之地,天空的那顆橘紅色的圓形物體名曰太陽,等到了晚上,還會有月亮出現”帝辛笑著指了指高空中的驕陽,朗聲說道。
帝辛等人在道界內共找到了三座傳送法陣,帝辛則帶著第一批道界里的土著,約莫近萬人,稱作其中一個傳送法陣,抵達了這里,另有兩座傳送法陣,分別由陳桐、吳狗兒和朱威親自押送,距離這里應該不會太遠。
由三十名虎部將士押解著道界里的土著,快速地朝著約定的地點,蠻城方向前進,在半路上,三路大軍很快匯合在了一起,押送著十幾萬道界土著,朝著蠻城方向而去。
約莫兩個時辰后,眾人步行抵達了蠻城,子期、辛五、陳梧連忙出城迎接。
“參見世子殿下!”眾人齊聲朝拜。
隨后,帝辛命令把這十幾萬百姓妥善安置,便隨著陳梧、陳桐和子期等人,來到了蠻城的臨時議政廳,簡短的把自己進入道界的情況陳訴了一遍。
“好啊,有這十幾萬百姓,咱們又可以多武裝起大概四萬名士兵了,特別這群百姓對五弟你視若神明,足以保證他們的忠誠。”子期滿臉興奮的拍了一掌。
“沒錯,這群人之前大多數都經歷過一些基礎的軍事訓練,可謂是全民皆兵,稍加訓練,就又是一支精兵悍將!标愅c了點頭。
眾人接著又議論了一番,關于這批百姓的處置問題,最終議論出了兩個方案,并爭論不休起來,各有各的理。
一方說,把這批百姓直接遷入郝城,稀釋七大豪族對郝城的影響和控制力,另一方說,把這批百姓就地安置,用來開墾蠻林的土地,以蠻城為中心,把整個蠻林打造成八部玄甲軍的大本營,等積攢下足夠的實力,便發兵郝城,清剿七大豪族。
其實,不論是哪一方觀點,都是老成謀國的上上之策。
然而,這兩個方案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耗時太久了,比如第一個方案,是用道界的土著通過與郝城本地人口的接觸、通婚等方式,再加上帝辛等人背后的推波助瀾,把固有的盤根錯節的勢力打亂。
不過,七大豪族必然不會坐以待斃,會抓住人排外的心理,針對道界土著,使得兩種截然不同的群體形成明顯的對立,而兩種群體互相磨合,在慢慢接受這其中的過程,必然是漫長的,而且這其中還少不了帝辛背后的助力。
太麻煩!
“此事我已經有決議,暫時把這批百姓就地安置,開墾蠻林的荒田,每人平均分配三十畝田地,第一年免除稅收,并對這批百姓當中的青壯年進行征兵,待遇從優就這樣吧。”帝辛有條不紊的沉聲道。
見到帝辛心中已有注意,眾人只能抱拳應諾。
“對了,速叫吳庸到蠻城來見我,同時把咱們在郝城郊外的軍營遷到這里來!钡坌两又终f。
陳梧笑著說道,“臣也有此意,這座城池城高墻后,后山又有數座現成的糧倉,又是如此的易守難攻,當作兵營再適合不過了!
“在五弟探尋造化古洞府時,我就聽說吳庸先生一直在軍營里奮筆疾書,片刻沒有懈怠,現在關于改革變法的良策已經出爐,正等著世子殿下校閱呢!弊悠谛Φ。
“哦,是嗎?如果吳庸真有大才,我必會重用他!钡坌恋坏狞c了點頭。
之前與吳庸談話,不過是紙上談兵,唯有方案出爐,進行落實之后,才能分辨出此人才學的真假。
“對了,我聽說完顏的大兒子,完顏可可,在距離這里約莫六十里處,建立了所謂的大也韓國?如果沒事的話,陳梧,陳桐,你倆就率兵滅了他,把他的尸首與他老子一同安葬!焙鋈幌肫鹨患拢坌琳f道。
聽后,陳梧立馬抱拳道,“殿下,臣這幾日早已磨礪好了兵馬,正等著世子殿下一句話,就出兵滅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國!”
“需謹慎,哪怕咱們兵馬占據絕對的優勢,但須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钡坌粮嬲]。
陳梧點了點頭,道了一聲是。
一日后,吳庸在數十名騎兵護送下,來到了一片略有人煙的蠻荒之地,蠻林地界。
在一天的功夫后,帝辛先后進行了三次動員,以宗教、以利益等方面,充分激發了這批土著的積極性,開始了一番熱火朝天的開墾運動。
到處都是勤勞的百姓,揮著鋤頭,拋灑下汗水,熱火朝天的開墾育苗的身影。
一路走來,吳庸驚奇地看著這一幕幕,這哪里是一片蠻荒之地啊?分明就是一片生機盎然,充滿朝氣蓬勃的土地!
而且,從這批百姓臉上看到的不是壓迫的陰郁,而是滿足的笑意和喜悅之情,人人都在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世子殿下大才啊”吳庸由衷的驚嘆,臉上也浮現出一抹真摯的欽佩之色。
吳庸不曉得帝辛時如何憑空變出的這十幾萬百姓,但他卻知道,這十幾萬百姓,無疑是解開郝國這盤死局的一把鑰匙,若用的好,勝過數十次見血的刀兵。
匆匆地趕往蠻城,吳庸面見了帝辛,并雙手遞上了歷時十五天的關于變法改革的方案。
這套方案,首當其中的就是軍功授爵制度。
這套軍功爵制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其一,“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這就是說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軍功是接受爵祿賞賜的最必要條件。其二,“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這是取消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他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僅憑血緣關系,即“屬籍“,就可以獲得高官厚祿和爵位封邑。
在夏商周三朝,乃至后世的春秋時期,列國普遍存在“世卿世祿“制度。即為國家在選拔人才,包括軍事將領時,實行“親親尊尊“路線,主要在奴隸主貴族中選取。平日村社各級首領,戰時也就是各級軍官。戰場上軍功一錄于村社首領名下,普通士兵無論在戰爭中立下多大功勞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關系而產生的義務,軍功不會改變他們的社會地位。
頗有些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關系,即為的不公平,也調動不起百姓參軍的積極性和敢戰、善戰的武風。
在后世戰國時期,列國所推行的這套變法運動,有力地打擊了舊貴族特權,從根本上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度,以軍功受爵的新貴族取代了原有的舊勢力貴族,為朝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制度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這套制度無疑是超前的,但在上一世,帝辛也曾不知一次動過變法的心思,從本質上也是打擊舊貴族的勢力,與吳庸這套變法方案可謂是不謀而合,只不過沒有他這么全面和縝密。
“若上一世,我能得吳庸這般的大才,何至于”詳細地閱覽完這套變法方案后,帝辛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猶記得上一世,他身死國滅,不屈的殘缺意志飄蕩在人世間數百年,親眼見證了西周的興盛,到東周的沒落,乃至諸侯國彼此混戰
有了上一世大商滅亡和西周衰敗的教訓,此生帝辛更加堅定了變法圖強的決心,不論是誰,不論是何方勢力,都無法阻攔他復興大商,改革制度的勇氣和意志!
少許,帝辛結合上一世親眼目睹春秋各國關于軍功授爵的特點和條例,對這套方案進行了一些改動。
君臣之間商議了足有四個時辰,直到天亮,這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場討論。
“留下來,陪我吃頓早飯吧!蓖裆燥@疲累的吳庸,帝辛微笑的拉著他的胳膊,不由分說的來到側室。
吳庸一怔,略微沉吟,也就仍有帝辛拉著,并沒有拒絕。
早餐很簡樸,不過是幾個肉包子和一碗清粥,外加三疊咸菜。
但這頓飯,不論是帝辛還是吳庸,都吃得津津有味。
對于帝辛來說,能遇見一位治國大才,實乃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而對于吳庸來說,能遇見一位知人善用的明主,也不枉自己滿腹經綸和近二十年的苦苦等待。
男人嘛,都渴望功成名就,希冀能遇見一位明主,闖蕩出一番大事業。
然而,本地豪族雖不缺精明之人,但卻人人剛愎自用,安于現狀。
吳庸這套改革,改的是什么人?首當其沖就是他們這群大奴隸主舊貴族!
不等吳庸施展滿腔的抱負,說不定就會被抓起來,直接就咔嚓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