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光陰(65)
中原重工最近一段時間, 很忙!
工業學D慶嘛,廠里到處都是這樣的標語。
怎么學D慶呢?那就是甩開膀子拼命的干。
可廠長今兒在全廠職工大會上又說了,只甩開膀子拼命的蠻干,是不行的!我們得有規劃, 有計劃, 讓大家想想,然后車間分組討論, 怎么才算是學D慶。
這個說不能學一陣停一陣,要堅持的學。那個說,不能一哄而上, 流于形式。
這種說法都對!
等再開會的時候四爺就提出說:D慶精神, 值得我們學習。而我們更應該從我們的角度想想,我們是否能為D慶乃至我們的石油工人做點什么?我們廠叫什么廠?我們是重工機械廠。重工機械都包括什么呢?采油設備算不算?!
算!肯定算!
是啊!我們應該為我們可愛可敬的石油工人, 為我們國家建設需要的石油工業, 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
所以, 我們應該定一個長遠的目標。
三年出成果,五年能有設備下線。十年要讓我們設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很貼合當下, 也很切合實際, 更是鼓舞人心。
M主席說了:工業學D慶, 農業學D寨, 全國人民學解放軍。
中原重工迄今為止將自己的生產方向定為三方面:采油設備、農機設備、特殊鋼材。
為D慶努力研發生產采油設備, 為學D寨的農民兄弟將視線放在大型的挖掘機這樣的設備上來, 學軍就是要為軍工生產提供足夠的鋼材。
林雨桐握了握四爺的手, 他這是順著大勢, 又提前布下一局。
不管別人心里怎么腹誹,說四爺為啥能在廠里有這么大話語權呢?就是因為他提出的東西永遠叫人無法反駁。每次開會,你除了舉手贊同,你也干不了別的。別人心里未必就沒有意見。可還是那句話,誰叫他比別人更懂得利用大勢呢。
他們一方面是敬佩,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是覺得這位金廠長給廠子下目標還真是簡單粗暴,永遠都是跟著大勢走的。一個大煉鋼鐵叫他蹭一下的竄了上來,他這是嘗到甜頭了,順著這條路是一去不復返了。
但又不得不說,順著大勢走,是比較順當。
看看現在中原重工的發展,就知道了。
慢慢的,下面就有人說小話了,給四爺取了個外號,叫做‘號召廠長’。
凡是上面號召的,他都積極響應。
這話是褒還是貶,不好說。但被人這么說,確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當然了,林雨桐和四爺都不太在意,他們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們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可這話傳到幾個孩子的耳朵里,卻真不怎么高興。
朝陽氣哼哼的,又不好跟爸媽說,晚上鉆到被窩里,才跟他哥說:“太過分了。什么號召廠長,聽從號召還錯了。換個人上來,他們誰敢不聽號召。真有這樣的膽子了,我才服他們。”
端陽的眉頭微微皺起:爸爸那人,可從來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趁著一個口號,一下子就定下個十年目標,這不是沒有緣由的。
是!他們覺得只做一任廠長,卻定下十年的目標,這叫越俎代庖。可爸不是那種權力欲望膨脹的人,別說一個廠長,以他現在的情況,可以調到任何一個上級部門。別人覺得自家老爸有把廠長的位子做到穿的心思,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可笑的。
他安撫朝陽先不要胡鬧,好好看看再說。
可等父母不讓朝陽上高中,而直接考廠里的技校的時候,倆孩子都愣住了。丹陽甚至晚上放學之后坐公交專程回來一趟。
想不明白啊!
朝陽雖然皮實,但是學習成績真的不錯。不說他把初中的知識掌握了,其實在數理化這些學科上,他把高中的知識都掌握的差不多了。語文的古文不成問題,政治常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差不到哪里去。英語俄語說的都很溜。他一直想上青華來著。如今爸媽卻直接要斷了朝陽上大學的路,為啥啊?
朝陽氣鼓鼓的,眼圈都紅了:“我想上大學。”家里又不是供不起,大哥都工作了,爸還專門安排了學校進修呢。怎么到了自己就不行了呢?自己才死撿來的吧。他就這么直愣愣的看著父母,委屈的不得了。
他爸被他看的心都軟了,語氣柔軟到不行:“你要是保證今年你高考,能考上你心儀的大學。那今年就去考!”
這就不講道理了!我這還沒上高中呢,您這條件提的,您敢說不是故意刁難我?
沒上高中的孩子,他其實對參加高考是沒有底氣的。就是保證能考上大學,但未必真能去自己想去的學校,學自己想學的專業。
“我高中上完,保證就能。”朝陽信誓旦旦的說。
端陽看著父母都沒有言語,他的心里激靈了一下。
先是姥爺病了,然后爸爸在廠里又不符合他做事風格的提出了一個十年計劃。最后竟然又不打算叫朝陽上高中。
這怎么感覺事情不對呢。
眼見父母不忍要松口了,他拎著朝陽:“走走走!跟哥走。哥跟你說……”爸媽那么安排,肯定是有他們的理由的。但做的每個決定,一定是斟酌后對他們最好的決定。如今不忍,松口了之后,他們對朝陽肯定得另外做安排。可如果第二個選項比第一個好,他們又何苦先提出第一個呢?
他把朝陽拎回房間,跟他說這樣的道理。這小子悶不吭聲,沒說明白也沒說不明白。不過是一晚上輾轉反側,沒怎么睡踏實是真的。
端陽說了什么,林雨桐和四爺都不知道。不過第二天一早,四爺早早的起來,親自送朝陽去學校。這是自從朝陽上了小學之后,再沒有過的待遇。
父子倆一路走著,朝陽低垂著腦袋,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四爺摸了摸兒子的頭:“委屈了?”
朝陽歪了頭,想掙脫父親的大手:“……就是……想不通。”
想不通沒關系啊!咱們換個角度往通的說。
四爺停下腳步問他:“你想上大學,上好大學,是為了什么?”
為了什么?
朝陽理所當然的道:“為了學我想學的東西。好大學里有最好的老師,有程度差不多的同學……另外,我還想走出去,長長見識。”
嗯!這個想法很好啊!
四爺就笑:“要長見識,只去一個城市是不夠的。以后有機會,可以多走走,多看看。不去上大學,并不是沒有出去長見識的機會。至于同學……你說的希望周圍的同學跟你程度差不多,這個不能算是錯了。但你不能否認,高手未必都出自象牙塔。比如我跟你媽……”比較昧著良心的舉例子,為了孩子嘛,“我和你媽都沒上過大學,也沒那個條件再上大學。那在你看來,我們什么都不懂?”
不是!當然不是!
四爺就說:“再說你要求的這個好老師……咱們廠里,有很多都是大學里被打成YOU派的老師。不是學術領頭人,都沒這待遇……另外,如今的政治氣候……只怕更多的好老師就從學校里被下放下來……所以,要真想學本事,我還是建議你現在技校里學一個專業的基礎的東西之后,爸爸想辦法給你找幾個專業的、頂尖的好老師帶你……”
真的?
朝陽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看著他爸的眼神不是很確定。但心里卻不很排斥了。此時他心里還想著,大不了我上兩年技校,如果覺得不好,那時候再去高考也行。高中的課本和資料,姐姐用過的一直在家放著呢,我得把這東西放好了,靠著自己自學,也能學完。
這個時候,他心里憋著一股子勁。
好容易把孩子哄好了,等到七月份的時候,朝陽以第一的成績,考入了中原重工技校。等到了十一月,晃悠到天冷的時候,氣氛驟然不一樣了。
趙平和苗家富晚上過來找四爺喝酒,兩人也敏|感的感覺出:情況有點不一樣了。
先是批那什么海瑞罷官,后來又提了工作應該以政治工作為核心。
這就叫人很費解了。
計大姐是天天組織職工開會,宣傳中央的精神。說是以政治工作為核心,那就得以政治工作為核心。
什么?你說生產任務沒完?你這同志怎么這么沒有政治覺悟呢?是生產重要還是思想上的政治革命重要啊?
她是主管這個工作的,又是響應號召的事,誰能說什么呢。
所以,生產效率是明顯的降下來了。
很快的,四爺被通知,上B京開會,傳達新的會議精神。在走之前,又建議趙平說,是不是可以把建好的房子分下去了。也好轉移轉移大家的注意力。省的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再鬧出幺蛾子。
分房子的事,四爺全程不插手。林雨桐也不過問,只由人事處的副處長去配合工作。她自己呢,帶著倆兒子,準備搬家的事。
家里的家具,早就叫人做好了。一直放在廢棄的倉庫里。好些人家都在這里放,都是廠里的人,也不會說擔心誰家把什么偷拿了。
這回分房子也一樣,林雨桐和四爺,剛開始被分到了三號院。
基建處還是長了心眼的,干部住宅區其實是跟大家住的地方隔著一個人工湖的。瞧著好像是恰好趕在那個位置上了,其實人家在之前只怕就已經計算好了。
這一片的房子從外觀上看,跟職工住房似乎是沒啥差別。其實不然,最明顯的就是三樓,三樓房間跟二樓的一樣多,而露臺是挑出去的一段。無形中,其實是多了兩個房間的。
計寒梅皺眉:“這是怎么弄的?還搞特殊化。”
這話叫很多人都不怎么高興。任何一個單位的領導,都有相應的待遇。跟普通的職工區別開,這并不算是多違規的操作。
但這一說搞特殊化,這叫大家怎么說?
就有一位副廠長說:“這房子都蓋成了,能怎么辦呢?糊里糊涂的先住吧。差別也沒多大……”
那可不行!
計寒梅拒絕的特別干脆:“誰都不許搬。這地方,是分給咱們的勞模,咱們的先進工作者和對廠里有突出貢獻的同志的……至于領導干部……都不要想的。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怎么?領導就比剛普通的勞動者高人一等?什么一號院二號院的,不用那一套!抓鬮!抓到哪一套算哪一套。”
眾人面面相覷,卻沒一個人能說人家計寒梅說錯了,說人家的安排是不對的。
等計寒梅看過來,還得說:“對的!對的!應該的!”順便得強調一下自己的態度:“基建處太不像話了!得批評!好好批評!”
沒錯!
計寒梅連連點頭,表示對大姐的覺悟很滿意。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就抓鬮吧!
這種房子,其實是沒有什么好和壞的差別的,林雨桐隨意的抓了一個,結果是三排五號。
三排五號就三排五號,雖然不能說站在院子里開門就見湖景,但話說回來,自家廠里的人工湖,天天看,有啥新鮮的。
抓好了,那就搬家吧。
端陽叫了一幫小伙子,一天就把家給搬停當了。一樓只有一間臥室,四爺和林雨桐住下面。二樓是一間書房帶丹陽和驕陽的臥室,三樓兩個不太大的房間,端陽和朝陽一人一間。兩人不嫌棄三樓的房間小,他們比較喜歡的是,三樓帶著二十來平的露臺。只要天不冷,呆在外面就是最舒服的。
住進新房子了,看起來是一切都不錯!
可實際上呢,好家伙,兩邊住進了新鄰居。還壓根就不認識!
這不認識,那就是兩邊住的就是廠里的普通職工。
等人搬進來,幾個孩子站在院子里先崩潰了。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散養著雞呢。戶與戶之間的隔墻都是籬笆柵欄,半人高而已。雞才不管你是不是廠長家,該串門人家就串門了。林雨桐給院子里的那片菜地才撒上菠菜和香菜的種子,上面蓋著塑料薄膜,等到剛開春的時候,這菜就能吃了。可是這雞一來,好好的塑料薄膜上一堆一堆的都是雞糞,為了叨出塑料下面的菜種子,這薄膜都啄的用不成了,菜種子被吃的七七八八,這還能長出來多少?
在院子里晾曬個被子,大上午的沒人在家,雞就能飛上去窩在上面晾翅膀。
你跟人家說雞最好是不要散養,人家就問了:不叫散養,雞怎么找食。不找食,拿什么喂呢。
說為了干凈衛生的不叫養雞,那更不成了。
大家一個月才多少雞蛋的供應,不養雞平時想吃個雞蛋給孩子增加營養怎么辦。到了年底了想吃點肉怎么辦?
嫌棄雞糞臟,那你是資產階級思想,你那是忘本。
其實城里的廠子,很少出現這種家家戶戶養雞的,偶爾養幾只,那也是放在籠子里的。像是這樣散養的,都是跟周邊的村民學的。
農村家家戶戶養雞,人們把這個叫‘雞屁股銀行’。家里的零碎開銷,全靠著這幾只雞換來的零用錢支撐著。所以,雞是一個家里非常重要的財產。林雨桐自己也養雞,一共五只雞,都放在藤條編制的籠子里,然后將筐子固定在院子的墻角,平時就是菜葉子剩菜剩飯這些喂著,家里的雞蛋基本是能供應的上的。但是自家養雞,是不會將雞放出來。以前住的地方,都跟自家一樣,將雞關起來,絕對不會出現像是如今這種情況。院子被禍害的亂七八糟的情況。
可如今院子成了這樣了,你還沒法子找到罪魁禍首。家家的雞都散養著,你能知道這是誰家的雞干的。
行!這事忍著沒聲張。
可最讓人無法容忍的就是,丟東西。
先是家里的五只雞,在搬來的第三天晚上丟了。雞籠子被鋸開,雞被逮走了。總關在籠子里的雞跟散養的雞是不一樣的。關著的雞人伸手抓它,它是不會撲騰的。即便在屋里聽到一點動靜,也還當是隔壁呢。也沒太在意。
結果,雞丟了!
幾只雞也不知道叫林雨桐動氣,只是淡定的通知了保衛處。
然后沒兩天,那邊的偷雞的案子還沒破呢,晾曬在家里露臺上的鞋又丟了。丟的是驕陽的一雙小紅鞋。鞋面是呢絨的,塑膠的鞋底,在當時是非常時髦的。是孩子的二舅媽回來的時候給買的。暖和又輕便,驕陽也挺愛穿的。每周回來,林雨桐都給刷洗了,怕晾在院子里被雞給弄臟了,如今衣服啥的都在三樓的露臺上晾曬。結果鞋子還是丟了。
露臺也是一家挨著一家,中間就隔著一米五高的矮墻。這高度,翻上去簡直不要太容易。住進來之后,也確實是覺得這種設置不怎么安全,可還沒來得及做防護措施呢,就有賊光顧。
專門偷鞋的,這肯定是孩子干的。還是個想穿小紅鞋的小女孩!
像是這種的小偷小摸,想抓也很難抓住。又八成是孩子干的,怎么辦呢?
林雨桐的意思,就是把家里的隔墻和柵欄都升高,等閑人進不來。
朝陽卻不:“人家都沒加固,就咱家加固了。人家又該說‘你家有啥東西啊,這么防著咱們,到底是廠長家’啥的。咱還就不動,我還就不信了……”
這熊孩子鉆到實習的車間,給家里做夾子和報警設備。在院子里的籬笆墻根下,還有露臺兩邊的,都悄悄的布置上了。
結果那天那林雨桐一下班,進了家門就愣住了。好家伙,院子里的墻根下,幾只雞一只腿被夾住了,血淋淋的正在做垂死掙扎。環視一周,足足有五只。今天這闖入者盡數成擒,別的雞都不敢來了。林雨桐把俘虜擺在院子里,兩邊的鄰居幾乎是呼天搶地的找來了。光榮犧牲掉的五只雞,是他們兩家的。
這兩家的男人,一個在軋鋼廠,一個在鍛鋼車間。兩家的女人,一個在農場,一個煉鐵廠的食堂。兩家的的孩子都多,一家六個,一個九個。這么多的孩子,日子想過的利索,那也是不可能的。瞧著兩人邋邋遢遢的,就過來了。
到底是廠長家嘛,也還不敢高聲鬧。但低著頭眼皮一翻一翻的,哭的又是抹眼淚又是擤鼻涕的,樣子確實是不大好看。林雨桐把雞留下,叫了計寒梅做公證人,把雞錢如數的賠了。
計寒梅想說把那勞什子夾子去了吧,那邊驕陽就抹眼淚:“……我的鞋不見了……我要上臺表演的衣服也不見了……我的床單弄臟了不能用了……”
沒錯!這孩子的衣服還不見了一套。洗衣服是丹陽洗的,晾也是丹陽晾的。但周一丹陽去上學了,林雨桐收的衣服,不知道她到底洗了多少件,所以丟了衣服都沒發現。
能管住大人不偷衣服,還能管住孩子不偷衣服?
可就算是把偷衣服的孩子抓住了,能怎么的?把衣服還回來?還回來驕陽也不穿了。
計寒梅嘴角動了動,到底是閉嘴了。出去了才說那兩個:“把自家的雞看好,跑到別人家禍害也是你們的不對。”
然后兩家大概真是怕了這邊的小機關,晚上的時候,雞被攆到了家里。
沒錯,好好的別墅,在晚上的時候是人雞混住的。
把驕陽看的一言難盡,就說:“雞身上用病菌,染到人身上容易得病。”
院子里一個又黑又瘦的女孩,多看了驕陽兩眼,然后蹭蹭蹭就跑回家去了。
驕陽看媽媽:“她怎么這樣?”
一樣的年紀,不一樣的生活環境,那樣的態度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了。
自從有五只雞被逮住了,家里沒再遭過賊。可別人家,卻陸陸續續的被賊惦記上了。
比如徐強,這小子看著滿地走的雞,眼睛都綠了。怎么樣才能把雞給裝自己兜里呢?琢磨了幾天,叫他給想出辦法了。他是放電影了,所以都是下午五六點才算是上班。白天他屬于無所事事的一類。這天,早上九點多,瞧著家屬區基本沒啥人。上班的上班了,上學的上學去了,他晃悠著去打了兩斤散酒,在家里把窩窩頭用酒泡了,然后在爐子邊給晾干。第二天在避開人的地方,把窩窩頭揉碎了撒在地上。雞很少能吃到這種糧食,撒歡的往這邊跑。來多少他喂多少,等到天黑的時候,把暈暈乎乎的雞脖子一擰,然后往麻袋里一扔。再往新買的自行車后一綁,等天黑了,喊上端陽和鐵蛋城子幾個人,奔著離廠子不遠的水渠就去。
如今正是冬灌的時候,水渠里有水。弄個鐵桶,挖個坑搭個灶,鐵桶往上面一放,點火就能燒開水。在開水里給雞拔毛。把毛處理出來往火上一放,燒個干凈之后,就剩下一堆退毛雞了。也不在外面吃,幾個人將這些雞一分,拎回家去。想啥時候吃啥時候吃。這個時候,天寒地凍的,凍著的話,放到過年都行。
端陽拿回家去,見自家媽開會還沒回來。又叫了朝陽,兩人將雞給開膛破肚徹底的清洗干凈。林雨桐回來見是處理的干凈的雞,還以為是端陽在外面給人干啥了賺回來了,她還說:“天冷了,別老抽空去干活了,家里也不缺這一口吃的。”
端陽也這么好好的應著。朝陽又在旁邊打岔,說:“媽,你給我炒個雞雜吃唄。”
這一打岔,林雨桐連繼續往下問也給忘了。
可等雞都該凍的凍上,該抹上鹽腌上的都腌上了的時候了,林雨桐卻覺得這雞的來歷不對了。每天在家里,都能聽到來往的大人孩子嘴里發出的‘咕咕咕’的召自家雞的聲音。然后找不見的時候,晚上就有半晚上不停歇的叫罵聲,罵那偷雞賊。
林雨桐就問端陽:“雞哪來的?”她以為是這熊孩子偷的。
端陽眼神特別純良:“許強給的。”
那肯定是這小子偷的!
可許強真就干了這一次,往后再丟的雞,真不是他偷的。
反正時不時的就有人在家里燉雞,味兒飄的到處都是。丟了雞的人就去罵,吃雞的人就說:“我吃我家的雞,礙著你家什么事了?”
人人都覺得不安全了,就都自覺地把雞給圈起來了。有人蓋雞窩,有人焊了鐵籠子,反正不管怎么著,很少說見到外面有散著到處溜達的雞。
所以四爺回來的時候,瞧著這新住宅區覺得還是不錯的。至少比想象的干凈衛生。
“那是你沒見臟亂的時候。”林雨桐一邊叫他洗漱,一邊跟他說話,“計大姐這次啊,可是把人害苦了。這環境亂都在其次,關鍵是……你看著吧,等人心亂起來,這么住著是非得更多。”
丹陽就惱的很,一邊給她爸遞帕子一邊說:“住在這里,每次在家,我都覺得被人盯著……”
這不是錯覺。
朝陽心說:隔壁那小子看見自家姐眼睛都冒光。
他都能發現的事,四爺第二天就發現了。家里有閨女,閨女還都大了。兩家都有賊小子,丹陽一在外面,兩邊那倆小子的眼神就賊溜溜的。姑娘家將袖子擼起來,露出一段腕子,也盯著看。
要說人家孩子有啥壞心吧,那真沒有。就跟有些小子喜歡人家小姑娘,偷偷的跟著人家上學放學,也不說話,就是關注關注,看看而已。
可就是這種看,也叫人足夠不舒服了。
不光是四爺家如此,任副廠長也是一肚子火氣。她家有兩兒子一個閨女。閨女就住了三樓。可孩子晚上愣是不敢一個人睡了,說是露臺上好像有人,拿著手電筒在窗戶外面晃。
這些不方便,那都是不好意思往出說的不方便。可計寒梅是想不到這一點的。
四爺就聯系采石場,這邊個提供他們蓋房子需要的鋼筋,他們給這邊提供砌墻用的石塊。
誰要砌墻,自己去拉去。
四爺不管誰說什么不說什么,哪怕是天寒地凍的不適合動土,也講院子的墻給砌起來了。門也換上了鐵皮門。將院子給收拾的嚴嚴實實的。
好些人就嘀咕說:“還真當自己是高門大戶……”
在這種時候,傳出這樣的話,是非常不利的。
不管愿意不愿意,林雨桐都得想辦法消除這種不利的影響。所以,她就說動計寒梅,挨家挨戶的做工作。
“……雞關在屋里,尤其是冬天,不怎么通風的屋里,是不行的。這對人的身體是有損害的!所以,我就建議說,把墻都砌起來,好歹雞再院子里,安全又對大家的健康有利……”
為了增加說服里,林雨桐聯系了‘醫療隊’。
這醫療隊跟職工醫院還不一樣。
今年M主席批衛生部是‘城市老爺衛生部’。
好的醫療資料都在城市,而農村農民想看病,卻是難上加難。于是城市的醫療骨干和一些政工干部就組成巡回醫療隊,到最基層。同時,也有了‘赤腳醫生’這么一個稱謂。凡是有一定的醫療基礎,半醫半農的這種基層醫務人員的稱呼。
這種城里來的醫療隊,在大部分人看來,比職工醫院的大夫水平要高。
他們也說這么不健康,那就真不健康吧。
以前還有人說,老家的豬也在屋里放的,如今也不敢這么說了。
大家才恍然發下,大概真是誤會人家金廠長和林處長了,人家沒那么個意思。
就有人說兩邊的鄰居不地道。像是林雨桐家的兩邊鄰居,隔間墻四爺都個砌起來了,就相當于兩邊的鄰居將來會少砌一面墻。可人家也懶啊,等著另一邊的鄰居把那邊的墻砌起來,家里這不是就只用砌門口的一點就行了嗎?
這么想的人還不在少數。有那好說話的,兩邊商量著,大家合起來把墻砌了就行。也有那難說話的,你耗著我也耗著。
反正一個冬天都挺熱鬧的,各自為了偷懶少干活兒斗智斗勇。
矛盾被成功的轉移出去了。
這一年過的飛快,過年的時候,再不能說是去林家了。就是丹陽,也沒便利的條件吃姥姥做的飯了。頂多就是周末回家的時候帶點饅頭和肉醬,對付著吃。至于驕陽,林雨桐已經不叫她去少年宮那邊了。廣播臺要錄音,就調整時間,調整到端陽去上課的時候,叫他帶著驕陽一起去一起回。林家的院子雖然還是林家的,也有警衛時常打掃。但是林百川想要退出大眾的視線,那最好兒孫們別起眼。
因此,過年各過各的,別老是去探望。養病就是養病。老太太和常秋云,常跟著山上采購的車下來轉轉,倒也算是常見。但是林百川,想見他就比較難了。
有好些老部下去看,林百川都沒露面。一度相傳,林百川病勢沉重,不方便見人。
傳就傳吧,也沒人去刻意的訂正什么。
眼看著要過年了,苗大嫂上門,拿了一雙鞋遞給林雨桐,笑的特別歡:“……謝媒了!”
林雨桐愣了一下:“鐵蛋的事定了?”
定了!
苗大嫂一拍大腿:“這小子還算是出息,把人家姑娘到底是給哄回來了。”
那可得恭喜了。
婚禮訂在大年初五,林雨桐說一定去,咱們什么關系,能不去嗎?肯定早到!
把人送走,回過身來就見朝陽的盯著端陽看,然后端陽笑著起身回房了。等人消失在樓梯上,朝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兒,最后像是天人交戰了好長時間才下定決心要說,“……那個甘草大姐……來找過我大哥……還哭了……”
嗯?
“啥時候的事?”林雨桐就問。
有兩個月了吧。
朝陽搖頭:“這叫啥事啊?鐵蛋哥那人,其實挺好的。你要是喜歡大哥,干啥又同意鐵蛋哥。這事要是叫鐵蛋哥知道了,心里不得膈應死。你說我哥跟鐵蛋哥的關系多好的,要是為了這事弄崩了……以后咋處?”
林雨桐皺眉:“這話爛在肚子里,跟誰也別說出去。”
叮囑完朝陽,她又上樓去找端陽。
“媽!”端陽將床邊的位子讓出來,“你坐。”
林雨桐看著他:“跟鐵蛋……你得實誠。”
“媽!”端陽哭笑不得,“這事我心里有數。那天甘草來找我,是喝藥酒喝多了……我這一天到晚的忙,可從來沒見過她,也沒找過她。如今我連職工醫院都不去了。”說著,就又笑,“媽,其實我有喜歡的姑娘了,就是還沒跟人家姑娘說。您放心,我是那胡來的人嗎?”
林雨桐的注意力瞬間被轉移了,“有喜歡的姑娘了?誰啊?是廠里的嗎?你們單位的?我見過沒?”
靠不靠譜啊?人家姑娘有對象沒這傻小子也不知道問了沒有?
端陽也有幾分不好意思:“這不是醫療隊來咱們公社嗎?我主要是負責接待……跟醫療隊也比較熟……”
哦!醫療隊里的女醫生。
林雨桐把這些女醫生在心里過了一遍:“……是不是那個個子高高的,眉梢有個紅痣的那個姑娘?”
端陽輕輕點頭,林雨桐了然:這小子的眼光可夠高的。他大概不知道,那姑娘可是有來歷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