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數字不斷跳動,最后停了下來,百分之四點三。
洪學嘉捂著腦門,糾結的叨咕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算法沒問題,程序沒問題,到底問題出在什么地方?”
“學嘉,你都連續五天坐在這里算題了?茶飯不思,要不出去散散心,也許換一個思路就解決了!”一位清秀的女子給洪學嘉倒了一杯溫水,遞了過來。
“我這那有心思出去散心,滿腦子的程序、公式。”洪學嘉喝了口水,嘆了口氣,帶著血絲的雙眼盯著屏幕,又重新分析起來。
那女子幽幽嘆了口氣,搬了一個凳子,靜靜地坐到了洪學嘉的身邊。
她知道洪學嘉就是這樣一個犟脾氣,認準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可就是這樣一種較真的勁頭,才讓他的才華不斷嶄露頭角,在碩士研究生期間就開始參與導師的核心課題開發,而自己不正是喜歡他的這一份認真勁嗎?
他的家庭出身貧寒,父親的工作收入低,母親長期臥病在床。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來都是奮發努力,提前背負起自己的責任。
他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沒有因現實的磨礪而變得怯懦,反而更加的堅韌。
曾經有人說,沒有負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葉,只要微風輕輕一吹,就會隨風而逝。
而負重的生命卻堅如磐石,任你東南西北風,也會穩如泰山。在她看來,洪學嘉就是她的磐石。
就如同他堅持要回到父母身邊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一樣,更多的是想著多承擔一份責任
“多線程并行計算程序沒問題,隨機梯度算法的迭代模型應該也沒問題,深度解析的幾何解構也沒問題,可為什么誤差度會達到百分之四呢?這不應該呀?”洪學嘉又進入了自言自語的思考模式。
“百分之四已經很不錯了,現在通行的算法識別誤差,不都在百分之五左右嗎?”那女子安慰道。
“不是的,我幫華老師設計程序的時候,專門研究過這些問題,通行算法誤差大的原因,主要在于深度解析的迭代次數不夠,這些問題我都考慮過了!”
“按我設計的算法,是可以將誤差度控制在百分之零點三以內的。甚至為了進一步提高準確率,還可以以犧牲效率為代價進行再次疊加,理論上只要計算支持,可以無限逼近于零。”洪學嘉解釋道。
“每個人的思維都存在盲點,你為什么不和論壇里的人討論討論呢?”女子反問道。
洪學嘉一愣,轉過頭來,問道:“什么論壇?有人解決問題了?”
“你不知道京城大學的長生智庫論壇?”女子有些奇怪。
“呃我回家這段時間一直忙著找工作,就這個懸賞還是在幫我爸查那個長生養氣丹的具體情況才看見的,啥時候開了什么長生智庫論壇?在哪呢?”洪學嘉有些懵。
那女子有些好笑,這個論壇都可以說是路人皆知了,自己男朋友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苦干!
她有一種預感,這就是突破問題的契機!
艷陽高照,碧空萬里。
幾輛軍車快速駛來,沿著匝道而上,停在了火車站二樓候車大廳門前。
一名特戰隊員快速下車,替方知舟打開車門,輕聲說道:“方先生,請!”
“謝謝!”方知舟的聲音有些沙啞,神色非常疲倦。
“時間剛好,五分鐘后列車進站,到時候你就可以歇一會兒了!”緊隨其后的李尋秋順口說了一句。
“嗯!走吧!都已經安排好了,這節車廂里沒有外人,不會有人打攪到方董的休息!”左雨晴招呼了一句,領著眾人進站。
他們是趕在最后的時間,完成了對最后一千五百名特勤部初級武者的修煉培養,從7468部隊營地奔赴而來的。
所有計劃的時間都是精確到以分計,所有計劃的行動都執行的嚴絲合縫。
沒有絲毫停留,一行人從特殊通道直達站臺,這是要搭乘高鐵前往春城,赴約華龍幫生死斗
當時,華龍幫的答復,是在鄭熙來長生安保談判之后的第三天準時送達長生集團的。
華龍幫補充的條約是雙方各自聘請見證人主持公證,各自帶領不超過一千名手下觀戰,各派五人參加生死斗,勝者為王!
這些約定并沒有超出左雨晴和李春蘭等人的預估,原以為對方會帶三、五百名手下赴會。
結果華龍幫要帶一千人,想來還是間接地示威,希望大家能保持克制,最好是以和局收場。
但這對于北局基地和長生安保來說,依然無所謂,不過是多了一些雜魚而已
在此期間,有李春蘭的榜樣,左雨晴選擇了調整修煉功法,這也是經過她深思熟慮的決定。
如果不調整功法,她終其一生可能都無法摸到宗師門檻,機會已經擺在了面前。
對方知舟的熟悉和欣賞,她很容易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就如同李春蘭說的,這只是修行而已
至于幫助長生集團等眾人打下修行改版功法的種子方面,是這九天以來方知舟最主要的工作。
李尋秋來到長生集團后,第一次吩咐千秋閣的事情就是一個大禮包,安排二百名三級以下的核心弟子參與修改功法的特訓。
預計百分之三十的修煉效率提升,讓千秋閣上上下下為了一個個的名額爭破了頭,最后還是閣主李秋白組織附屬世家討論,才敲定最終名單。
左雨晴則在第一時間向梁建國提交了報告,而一眼就明白功法修改培養重要性的梁建國,立刻拉著龍嘯虎進京向龍戰緊急匯報。
最終的結果是左雨晴與方知舟初步商討的一千二百人名額,變成了一千五百人,面對梁建國的親口懇求,方知舟很難說出拒絕的話語。
當然,方知舟是壓根兒也沒想過要拒絕,舉手之勞再多三百次,也還是舉手之勞。
可是隨后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打亂了方知舟的計劃,五千名從各軍區退役的精英,第一時間趕到沈城,正式加入了長生安保。
而李春蘭對他們的評價,資質都在一般水準以上,資質上佳的三人,資質不錯的十六人。
至于為什么會有資質上佳與不錯的人員出現?左雨晴倒是幾句話點明了其中的緣由。
特勤部都是從十五歲以下的少年中,尋找資質不錯以上的人進行培養,這是最佳的修煉期。
而對于加入部隊的戰士來說,除非是自然覺醒異能才會被特勤部吸納。否則,錯過最佳修煉時間的他們,再進行培養已是得不償失。
現在這些人,只要是年齡不超過二十四歲都推薦到了長生集團,給他們一次最后踏入修行的機會。
至于年齡超過二十四歲的人,在特勤部看來,即便是勉強踏入修行門檻,其成就也非常有限,不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浪費在無謂的期望之上。
不過,方知舟沒有接受僅對有培養價值的人進行培養改造的建議,而選擇了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第一個承諾!
他要讓每一位加入長生集團的人,都得到一份修行的機緣。
即便是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沒有太大的價值,但方知舟不想主觀剝奪眾人這份選擇的權利!
這是一份對自己人的尊重,一份凝聚人心與溫暖的尊重。
而且,在沒有踏入修行的人或者剛剛踏入修行的人身上,除了在十三個需要調整的節點上種下修改功法的種子,方知舟還將自己的內氣凝聚了一點,送入對方氣海丹田溫養,以幫助對方大幅度強化那種修行者才有的氣感。
不過此時的方知舟還不知道,他的這一點點舉動,以后會帶來多么震驚的變化!只有李尋秋朦朧地感受到,未來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方知舟自己要修行,還要替李春蘭和左雨晴打通經脈,也要指導黎平的第一批十五人組以及第二批的十九人組的修行入門,以及幫助龐大的人群種下種子。
他的時間被李尋秋規劃分解成無數個片段,以滿足所有的需求,連續九天的堅持,方知舟覺得自己整個人變成了一根木頭
一行人進入一節專用的包廂,特戰隊員在包廂兩端坐定,防止有人意外闖入,驚擾了準備休息的方知舟。
這些日子,他們親眼看著方知舟的點點滴滴,心中的尊敬油然而生!
李尋秋看著方知舟木然的坐在軟席座上,閉上了布滿血絲的雙眼,就那么靠在座位上,進入了深度睡眠之中。
她心中的震動始終難以平息
每人的經脈感知,十三組內氣沖擊動作,以及普通人氣海丹田灌注的一縷內氣種子,說起來都是舉手之勞,那只是針對個體!
但將這個舉手之勞,在短短的幾天里,以一萬九千三百二十八的數量進行累積,就變成了一副千鈞重擔。
僅僅是考慮這一件事情,把這樣重復的動作乘以近兩萬的基數,李尋秋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組數據,是一百一十八小時二十六分不間斷的標準動作,是平均每天十三個多小時機械式的重復與努力!
是什么樣的決心,讓他堅持著為所有人送上機緣?
是什么樣的信念,讓他遵循著自己的愿望啟航?
是什么樣的意志,讓他將自己的身體化為機器?
是什么樣的胸懷,讓他毫無怨言的負重而行?
自助者天助,自強者天佑。每一個選擇,都代表著不同的未來。
在李尋秋的預感之中,即便未來仍然被一片黑暗籠罩,但在方知舟身上,代表著希望的亮光卻在猛然增強!
列車緩緩的開始加速,正駛向遠方
感謝大家的訂閱支持,謝謝!本周沒有爭取到起點的任何推薦位,只要拜求書友們的推薦票支持了,謝謝!祝大家新的一周新氣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