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步云生再次醒來時,一睜眼便看到病床前換著吊針的年輕女護士,以及周圍好似熱鍋螞蟻一般焦急走動著的幾個子女們。
原來步云生這一覺,竟然睡了兩天兩夜,這可把眾人急的都快跳起來了!
而上次溜走的主治醫生李書成,此時則背對著步云生向步云生的五位子女說道:
“以我多年的行醫經驗來看,步先生的檢查結果雖然沒發現有什么問題,但是從步先生現在的情況看,上次的蘇醒應該是回光返照!”
“不過還好,步先生已經把自己的后事交代好了,所以應該沒什么遺憾了!”
心態輕松了許多的步云生聽罷,半開玩笑的順勢懟了回去:“回光返照?不存在的!我好的很!”
不過這句話雖然幽默,但顯然是一下子就把正在打包票的李醫生說愣住了,不由自主的循聲而去:“不……不……不可能的…….怎么會這樣?!你不是快掛了嗎?”
顯然這位李醫生這會兒已經糊涂了,不然也不會說出這樣的糊話來。
其實,李書成作為見多識廣的海歸醫學博士,醫院的明日之星,院長之位最有利的競爭者本來也不至于如此失態,但顯然長久以來順心如意,加上周圍人的恭維讓他心態爆炸,一時間竟然不能接受兩次這樣的打臉......
不過要說到底是情商比較高,不像大多數專注于研究的博士生那樣高智低情,馬上就想到了辦法:
“您老醒了呀,您這兩天可把您子女們嚇壞了........額,我今天還有幾場手術,這就不打擾你們了。”說罷,連一旁的年輕女護士都沒招呼,便匆匆而去,......
而眾人,這會兒也才從驚喜中反應過來,便自然的略過了李書成的失態之舉,快步走到步云生床邊上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爸,您可算醒了,您這會可把我們都著急壞了.......”幾個子女見著醒過來的步云生,那是一邊笑,一邊哭,一邊說,一邊鬧。
這幾天,幾人家都沒回,天天守在醫院,就怕老頭子一個不小心就嗝屁了!
到時候連最后一面都見不到!
而此時,正是夕陽落幕,一縷斜陽透過病房的玻璃窗正好映照在眾人的身上,剛醒來的步云生精神頭正是最好的時候,也不覺得子女們吵鬧,反倒享受起了這難得的片刻溫情。
而這,也算是老伴去世到現在步云生最安逸的一會兒了。
“咳咳”
等眾人發泄了一番后,步云生微微咳嗽了幾下,清了清嗓子笑罵道:“好了,我這不還沒死嗎,你們就忙著哭喪了?”
大女兒步月兒這才破涕為笑:“爸,您可別再開玩笑了,等兩天您外孫媳婦阿雯生了,您曾孫子可是還要您抱呢!”說著便走上前去,給老爹步云生按起手腳疏通血脈來。
“爸,您亂說什么呢!”步福生取了一紙杯子溫熱水給老爹步云生遞了過去:“您這身子骨可壯實著呢,村里哪個老頭有您這么健康!?”
步云生接過裝有溫開水的紙杯,輕輕的吹了幾下,這才緩緩喝了幾口:“好了,好了,騙我的話就別說了,老二你去把出院手續辦了,我現在一刻都不想在醫院呆了。”
誰知話音剛落,病房里的空調就像是調到了零下一般,剛剛還鬧騰的眾人瞬間冷場,幾位子女隨即對視一眼,剛想開口。
步月生便搶先說道:“我的身體我知道,我現在只想回家,我在醫院門口等你們.......”說著,便取過病床柜子上衣服,有些蹣跚的準備走進病房的衛生間里。
眾人眼看就要鬧起來,幺妹步美茗對著幾位哥哥姐姐打了個眼神:“爸,您先換衣服,我們去還不行嗎?”
說完便帶頭走出病房了,剩下幾人也緊跟其后魚貫而出。
幾人走出病房幾十米后,二哥步福生對著幺妹:“幺妹,爸這身體你怎么敢讓他出院?”
“爸他糊涂了,你也跟著胡鬧?!”
“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爸的脾氣,從來都是說一不二,剛剛要是我們再多說幾句,他不把我們幾個罵個狗血淋頭才怪?”幺妹步美茗邊走邊說道:“再說了,我之前就問過醫生了,他說雖然奇怪爸好的這么快,但身體沒什么大礙,只需要靜養,我想鄉下環境應該要更適合些。”
說著說著,眾人已經按照醫生的處方開好了藥,并且把多交的醫藥費也退了。
這時步云生卻早已收拾好了衣服,走到了醫院門口。
見眾人走了過來,卻也不多說什么,徑直上了大兒子步福生的車,隨手給眾人道了聲再見.......
............
晚上九點鐘,步云生終于到家了!
這個名叫河壩子的小村子,這會已是月色朦朧,雖然沒有城市的燈火闌珊為人指路,但是皎潔的月色依然照耀大地。
大兒子步福生走了,并沒有留在老家過夜的意思,畢竟人到中年,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他還有一大幫子事情要處理,而且明天還得上班,所以只得默默離開。
此時已是夜深,但步云生卻并沒有急著開鎖進門,而是站在前院中那顆水桶粗的老核桃樹下,默默的看著遠去轎車逐漸黯淡的燈光,直到再也看不見時,這才轉身走進屋里,獨留鄉野中家犬們的咆哮在空氣中繼續傳播。
待到犬吠消散,四周的各種蟲鳴鳥嚦又漸漸響起,而此時的步云生已經躺在床上和衣而眠.........
喔—喔-喔
隨著公雞高亢的打鳴聲刺破天際,蟲鳥歌劇瞬間散場。
雖然僅是5~6點鐘,太陽都還在偷懶,天還是灰蒙蒙的,但是鄉下的居民可從不懶床,這是源于土地里刨食的農戶很清楚,自己一定要比外邊的城市人辛苦很多才能獲得足夠的食糧。
因為四川山間的土地本就高度起伏不平,地勢曲折,想要在這里實現機械化農業生產是件異常困難的事,蜀道難可不是說笑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不可能,只是成本太過高昂。
所以,河壩子的村民直到現在,荏苒延續著祖祖輩輩們傳統了上千年的傳統手工勞動方式!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