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素心忙著做飯的時候,匡武海與匡吉也聊了起來。
“吉娃,昨天到縣里看的怎么樣了?有沒有想好養(yǎng)殖什么東西?”匡武海問。
“爸,原本我是計劃承包百畝左右山地散養(yǎng)雞鴨,后來不是有了四十萬嘛,所以我跟二爺爺商量多承包了一些山地,除了多養(yǎng)些雞鴨,我還準備養(yǎng)殖點珍稀禽類。”
“這次到縣里,碰巧遇上老同學家里做這個生意,于是我就在他那里預訂了一些,等承包的山地下來,雞舍鴨棚建好,他就給送過來。”
“準備承包多少?”匡武海繼續(xù)問。
“兩千畝吧,雞苗鴨苗大概上萬只。”匡吉回答道。
匡武海吃驚道:“這么大,承包費不便宜,咱們?nèi)齻人也忙不過來呀!”
“爸,錢放在家里也生不出錢,花出去才能賺回來。兩千畝雖大,可咱們做的是散養(yǎng),不用怎么管理,在村里招幾個人就行了。”匡吉說道。
匡武海想了一下又說道:“兩千畝山地光圍欄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要建雞舍和鴨棚,不知道四十萬夠不夠。”
匡吉胸有成竹笑著說道:“我大概算了一下成本,拋去承包費和雞鴨的費用,剩下的錢還能買不少樹苗。”
“買樹苗干什么,山上的樹多的是呀!”匡武海疑惑不解。
“爸,我說的樹苗可不是山上的松柏,而是咱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珍貴樹木,像黃花梨和金絲楠。”匡吉回道。
黃花梨和金絲楠與黑檀木同等級別,都是華國十大珍貴樹種。近幾年,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這些珍貴樹木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再加上生長年限太長,就造成珍貴樹木的價格飆升。
匡吉本來想種些速生經(jīng)濟林木,可想到承包山地的年限是三十年,種些經(jīng)濟效益低下的樹種不劃算,于是就決定種些珍貴樹木。
至于這些珍貴樹木是否適宜種在古神山,匡吉一點也不擔心,有靈木要決促進植物生長,他只擔心這些樹木生長的太好引起別人注意。
“我也聽說過這些樹木賣的很貴,可它們不都是南方的嗎,咱們能種活?”匡武海問道。
“爸,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數(shù)。”匡吉說道。
父子倆說著話,趙素心已經(jīng)把飯做好端了上來。看著匡吉大口吃著,她的臉上滿帶笑容。
“對了,吉娃,昨天你留給我們的酸棗還有沒有,我感覺吃了以后身體舒服許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趙素心忽然問道。
匡吉特意留下的酸棗因為沾染了一點生命能量,對改善人體機能有重大作用,趙素心吃了才感覺到身體有了變化。
“媽,那些酸棗都是在山上摘的,等有空我再去給你摘一些。”
沾有生命能量的酸棗肯定沒有了,不過匡吉準備在自己進階到凡人境中期后,用靈氣催化出一批酸棗,對人體也很有益處。
現(xiàn)在半晌不發(fā),匡來運肯定是在村委會。匡吉吃完飯便走出家門來到村委會。
剛進村委大院,迎面就碰上村會計匡建材。
匡建材與匡武海算是同輩,匡吉見面也要叫聲匡叔。他在三里五鄉(xiāng)也是個精明人,能打會算,而且以前還是高中畢業(yè),是個文化人,所以在村會計職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村里不說德高,至少也是望重之人。
“吉娃,聽村長說你要承包古神山兩千畝山地,真看不出來,咱們村還有一個大富豪啊!”匡建材笑咪咪說道。
“匡叔,我哪算什么大富豪,我要是有錢,早把古神山全包下來了。”匡吉打過招乎也笑著回道。
“吉娃,那么大一塊地,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到時候要招人可要先招咱村的人啊,知根知底的,用著也放心。”匡建村說道。
“那肯定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咱村的山地還得咱村的人管理才行。”
“有你這句就行了。你來找村長的吧,他在會議室。”匡建材滿意看著匡吉。
“匡叔,那您忙,我去找二爺爺說點事。”
匡吉與匡建材分開便來到會議室。
匡來運正在看報紙,看到匡吉進來,熱情招呼。
“吉娃,昨晚怎么樣,有沒有發(fā)現(xiàn)野豬?”匡來運緊忙問。
于是匡吉便把昨晚的事說給匡來運聽,又跟他說了閆夢哲交待的話。
“太好了,三兩天就能處理好,那村民們出行就安會多了,政府可真是咱們的救命恩人啊!”匡來運喜道。
“二爺爺,閆隊長他們可能這兩天就回來,您可要做好迎接準備。等這件事過去,咱們就把合同簽了,我也好早點施工。”
“行,我已經(jīng)替你看好一塊地了,那可是風水寶地,等武警走后咱們就簽合同。”
匡吉感激說道:“辛苦二爺爺了。”
兩人聊了一會已近傍晚,便結(jié)伴出了村委會回家吃飯。
夜已深,匡吉來到生命空間繼續(xù)修煉。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一有空,他便會在生命空間修煉一段時間。
小金也在修煉,趴在地上吸收絲絲靈氣,漸漸在口鼻處形成一個靈氣漩渦。外界的空氣質(zhì)量太差,遠不如在生命空間修煉效果好。
第二天,天氣依然晴郎。地里的玉米經(jīng)過幾天的炙烤,到了可以收獲的時候。
匡吉家里有輛農(nóng)用三輪車,吃過飯,匡武海便開車出了門。
匡吉和趙素心坐在車上,頭帶草帽,身穿長袖,一副武裝到全身的模樣。
玉米葉容易剌人,所以掰玉米時長袖衣服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匡吉家的地和二伯匡武河家的地緊挨,當車開到地頭時,匡武河和匡景已經(jīng)到了。
“二伯,景哥,你們早過來了呀!”匡吉下車打過招呼。
“我們也剛過來。”匡景與匡武海和趙素心打過招呼后與匡吉聊在一起。
“走吧,趁現(xiàn)在天還不熱先收玉米,到中午天熱就更難受了。”匡武河率先進了玉米地。
收玉米首先要把掰掉的玉米棒歸攏到一堆,然后用編織袋裝好再背出去,農(nóng)村人收玉米一貫如此。
不過聽說現(xiàn)在有大型玉米收割機,直接一步到位就能收到玉米粒,可神溝村太偏遠,沒有收割機愿意到這邊來。
臨近中午,兩家的玉米終于全部收完,三輪車跑了好幾趟才把玉米運回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