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故事第一階段結(jié)束了,下一部分的重頭戲是萬歷三大征。
這里算是一個總結(jié)吧。
努爾哈赤遇刺,但是因為漢奸佟養(yǎng)性的干預(yù),只受了重傷但是沒死掉。
首先,努爾哈赤起兵之初,經(jīng)常遭遇各種暗殺,這是真的。
那個時代女真各個部落之間互相仇殺起來,什么手段都用,很多部落首領(lǐng)都死于暗殺,這都是有記載的。
努爾哈赤很多次都是“未仆先知”一般逃過了暗殺。
其次,前面醞釀了這么久主角要殺努爾哈赤,但是最終卻沒殺掉,也許有些讀者會覺得失落,我估計會掉一些收藏。
但這其實是這本小說很重要的一個導(dǎo)火索。這一次“不成功”的暗殺事件,會導(dǎo)致后面的歷史線產(chǎn)生比較大的偏移,具體就不劇透了。
上面是小說的情節(jié),下面探討一下歷史。
歷史上,為什么李成梁一直對努爾哈赤的發(fā)展視而不見,甚至還經(jīng)常有意無意的幫助努爾哈赤?
這個問題到現(xiàn)在也沒個定論,也許永遠都不會有。
有人說是李成梁老糊涂了,我看未必,他可是活到九十歲才死的,如果五十多就老糊涂了,估計活不到這么大年紀(jì)。
也有人說努爾哈赤是李成梁的私生子,這也不見得,李成梁九個兒子,又不缺兒子。一個私生子就這么明目張膽的幫忙,難道不怕被錦衣衛(wèi)和東廠發(fā)現(xiàn)么?
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死于李成梁討伐一個女真部落的戰(zhàn)役中。之后,李成梁為了彌補愧疚心理,把那個部落的繳獲送給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有了自己的勢力,快速壯大。
這件事情發(fā)生在萬歷十二年,前文中也提到過。
這個時候朝廷中還有幾件大事,一是張居正剛死沒多久就差點被鞭尸,二是戚繼光被調(diào)去廣東,基本上是個閑職了。
這個背景可能對于解釋李成梁的動機很重要。
其實這時候,李成梁也是被言官彈劾著的,很多奏本都說這個遼東王太過跋扈,李家兵權(quán)太大等等。
因此作者有理由猜測,努爾哈赤是李成梁估計放養(yǎng)出來的,理由也是最新這一章里說的。
如果這個順著這個思路的話,也就解釋了后面的情況。
萬歷十九年,李成梁被言官彈劾的太厲害,主動請辭,萬歷也應(yīng)允了。
自從李成梁離開遼東之后,十年之間更易了八位遼東總兵,明朝在遼東的邊防一步步廢弛,與此同時,努爾哈赤也在加速崛起。
既然誰去遼東都不好使,最后繞了一圈還是只能李成梁重新接手。
李成梁重新回到遼東,遼東就平靜了。
雖然女真各個部落之間仍舊互毆,但是沒人敢騷擾漢人了。
一直到李成梁死后的第二年,努爾哈赤稱汗,建立后金。
李成梁死后第三年,努爾哈赤發(fā)布了“七大恨”公開反叛明朝。
第一恨就是埋怨明朝害死他的父親和祖父。
照理說,他應(yīng)該是很厭惡李成梁的,但是努爾哈赤并沒有毀壞李成梁在遼陽的故居,也保留了錦州城里萬歷給李成梁立的石牌坊。這個牌坊一直到今天還在呢
李成梁個人的目的是達到了,他順順利利的活到九十歲。
養(yǎng)出一只狼來,讓朝廷一直需要他們李家,避免李家落得一個張居正和戚繼光那樣的結(jié)果。
但是,這給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多大災(zāi)難,我就不用多說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成梁應(yīng)該千刀萬剮。
最后提一句,在這本小說里,作者不打算讓李成梁這么逍遙的活到九十歲然后壽終正寢。算是官方劇透吧。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