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先,太無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無適無莫。
混沌大概是最原始的狀態,加入萬物一定有終點和初始,那么混沌是最有可能的階段。
嚴琭也開始慢慢意識到,越發增強,不止是力量的累積,還有境界的駕馭。
在科學流的世界觀中,物質決定意識是雷打不動的真理,因為如果物質不是根本,那么機械力量的存在基礎就沒有了。
但是嚴琭所托生的世界,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既然存在托生,就會有轉世,有轉世則必有靈魂,或是記憶、知識、理念等等意識形態流傳的東西,以獨立思考的人格形式存在。
“靈魂”只是一個稱謂,它的本質是知識、記憶等等意識流的綜合體,或許叫改變,或許形態會有所不同,但是本質是不會變的。
這就代表著科學流并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力量,換種說法就是,科學的世界觀并不是唯一的真理,亦可以說,這個世界的所有真理都只能應用在各自的領域范圍,不能逾越。
三一合元,六一合氣,都無形象,窈窈冥冥,是為太易,元氣未形。
漸謂太初,元氣始萌,次謂太始,形氣始端,又謂太素,形氣有質。
這就是靈的本質。
也是嚴琭開發出來的靈性造物的存在基礎。
但是嚴琭一直以來都走錯了一條路,他把靈性造物當成是具象化的手段。
誠然,具象化是“幻想力”能夠具備攻擊性的重要手段,在嚴琭夢獄世界尚未成熟的時候,極大的豐富了他的戰斗方式。
而且,這也是嚴琭個性晉升到“幻想力”的重要標志,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夢”個性,而是具備“力量”屬性的“幻想力”。
但是幻想力能夠具象化,其本質,還是“靈”。
就像那些具象化出來擁有靈性的斬魄刀,它們能有情緒,能戰斗,能像生物一樣成長,都是因為“靈”。
靈,是屬性,并不是物質。
類似于“氣”與“空氣”的區別。
空氣是物質,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真實存在。
氣是修行中一切不可思議變化的理論基礎,可以真實存在,也可以是虛神,它既不是物質,也沒有形體,更像是虛實之間的轉化。
用科學流的世界觀來解釋,可能太過抽象。
但是用修行界的世界觀就很好理解。
十五區修仙,修的是什么?
是氣。
復謂太極,質變有氣,氣未分形,結胚象卵,氣圓形備,謂之太一。
元氣先清,升上為天,元氣后濁,降下為地,太無虛空之道已生焉。
道既無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氣之根本也。
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氣本一。
這就是修“氣”的基礎。
修仙先修氣,不明白氣是什么,就沒辦法修煉。要認同這樣的宇宙觀,才能以精神為主導,去感悟,而不是以物質為主導,去觀察。
這就是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不是說真傳真的只有一句話,而是悟通了,就差那么點撥的一句。悟不通,看萬卷書的理論,也還是在表面,學不到精髓。
修出了“氣”,才能有所謂“氣感”,進一步修行,方能有“靈”的屬性,這就是所謂“靈根”。
這些概念并非一家之說,修仙只是一種路子,所有修行的基礎大多相同,并不只局限于修仙。
而某些深夜不睡的“修仙黨”,不明白氣的理論,先天違背了順應元本,這是“修鮮”,趁著自己還鮮肉,抖一抖,反正早死早托生吧。
嚴琭在十五區最大的收獲就是學到了修行的內容,而到今天,他才真正有所領悟,算是踏入了門檻。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本質,是超脫,力量只是外在的假象。有些修行大能并不注重力量,但不能說他境界不高,可能這些“弱雞”大能反而更早的修成大道。
等到了生命本質得到蛻變時,層次提高了就相當于有了力量。
就好像再強壯的螞蟻,可以舉起幾百倍的力量,也敵不過人的一根手指,這就是層次不同。
嚴琭早些時候,一直以強用著深厚的力量底子,以此推著自己前進。
而與波羅斯的一戰,幾乎全程打醬油,他心里是承認的,若是沒有琦玉,自己早該輸了,身死道消的下場。
這就是境界不夠,強用力量,遇到了力量更強大的,那真是一點辦法沒有。
科學與修行是對立的兩大派。
但修行也是分陣營。
“個性”實際上就是血脈流的方法,靠著挖掘自身天賦,進步強大自己。
蜀山一脈則主要是修氣流,也就是俗稱的修仙派。
此外還有修真流,意為不修血脈、不修練氣,求真故我,全靠境界的提升,蛻變生命層次,這也是最難的一種修行手段。
所以常有氣真同修的,讓外界以為修真就是修仙,其實并非如此。
最后一種,最為奇特,就是祈神流。這個“神”可以是虛無的,也可以是精靈妖怪,或者大能強者。總之一切擁有強大力量的,都可以是“神”。
而祈神流派的修行方法就是堅定信仰,請求這些“神”的幫助,借“神”來強大自己,奉獻信仰或是滿足“神”的要求。也就是世俗流行的宗教,其實也就是祈神流修行的外殼。
之所以要分清這些,是因為嚴琭已經到了一個轉折的關鍵點。
前世的科學流世界觀,一直禁錮著嚴琭。
“物質決定意識”并不是空喊而已,當我們所接受的一切理論和認知都建立在這句話上時,那么當我們進入到一個修行流的世界,就會完全格格不入,甚至無法理解。
就好像你能想象一個既存在實體又是虛無,且沒有形態,又有千萬種形態的概念嗎?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空氣,或者腦海中冒出一團不斷變化的“橡皮泥”。
但是你能清晰地描述出你所“看到”的這個“東西”的內容嗎?
很難,甚至不能。
這就是世界觀的差異。不能理解。
所以嚴琭一直依仗的都只是“個性”的力量,因為“個性”是真實存在的,血脈流的修行,更貼合科學流的世界觀,而后幾種的修行方法,越靠后離科學流的世界觀越遠。
武學也好,道術也好,這都是練氣。
嚴琭接觸這些的時候,總是晦澀,甚至影響到了自己。
而慢慢的,嚴琭開始由修氣,接觸到了修真。
力量的形態體系也發生了變化。
“回家”的執念,就是尋找本真的過程。
但是這還不夠。
修行的過程就是要逐漸剔除科學流的世界觀,以精神心念來感悟。
經過邦古師范的教導和與琦玉的碰撞,嚴琭開始整合自己的“真性”,這才逐漸拜托迷茫,進入到“無欲”的狀態,創出了無s夢獄。
或許是琦玉的層次已經超過了嚴琭的理解,又或者是嚴琭仍然受科學流的世界觀影響,他無法解讀琦玉的強大,是怎樣一種形式的強大。
但有一點,嚴琭很清楚。
在他明悟了修行的本意之后,無s夢獄的下一階段就是超脫“無欲”,清虛玄妙之境界四焚天夢獄!
為此,嚴琭需要與琦玉真正的搏命一次!而不是此前的切磋!
嚴琭需要真正感受一下,琦玉的強大到底是什么,來指引他下一步的道路!
兩人相約一周之后,待嚴琭消化完這次所得,傾力一戰,生死各安天命。
s怕自己晚上沒空碼,先趁中午,犧牲了午睡的時間碼一章,晚上有空的話,再補。
s2我來教大家修仙啦啦啦這是真的修行道理呦,我可沒有胡說嘛,能不能修成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崩就崩吧,寫自己想的故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