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府。
當薛寶釵和薛姨媽從薛蟠口中知道了賈玝的成績,都是面帶喜色。
對著賈玝,薛姨媽面帶笑容的囑咐道:“玝哥兒啊,你考了大宛縣第二,可得回信給京里,讓老太太她們也高興高興。”
“姨媽說的是。”賈玝頷首回應。
“玝兄弟,四月份就是府試了,金陵應天府的知府賈雨村聽聞乃是京中二姨父舉薦的,于情于理,你都應該是要去拜會的。”
很快從縣試的那點喜悅中掙脫出來,薛寶釵這時候對著賈玝聲音悅耳道。
開始不太熟的時候,薛寶釵習慣稱呼賈玝為玝弟,現在熟悉了些,薛寶釵倒是習慣稱呼賈玝為玝兄弟了,好似這樣更親切似得。
明白薛寶釵的意思,賈玝點了點頭道:“寶姐姐說的是,若有機會的話,我是應該拜見的。”
大周地方是省府縣遞減。
大周縣令普遍七品官。
知府一般是四品或者從四品,而金陵應天府和神京順天府比其他府地位高。
應天府知府從三品,順天府知府正三品。
大周省政權最初是由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組成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軍事。
而到了永平時期,大周設立了督撫一職,正二品,為一省最高。
賈雨村能以免職之身做到應天府知府,背后是賈政動用賈家在金陵人脈的結果。
“媽媽,今天五郎還得到了什么褚家、方家人的邀請呢,說是參加什么十里桃林的文會。”大口吃著茶,薛蟠想到了方唯,不禁有些愁緒道。
如此佳人卻不能得,真是可惜……
面露一驚,薛姨媽問道:“可是那與我們賈史王薛共列江南十三家的褚家、方家?”
賈玝點了點頭道:“回姨媽,是的,褚家的褚方達得了大宛縣案首,方家的方唯得了縣第一。
想來二人應該是念及我老師的名號,才邀約于我。”
“玝兄弟,你太謙虛了,就算不念及齊山先生的大名,以玝兄弟的詩才也是足以參加桃林詩會的。”薛寶釵輕聲道,小杏眼中流露出贊賞與惆悵的神色。
薛寶釵也是才情皆有的,對同齡的賈玝的詩才,自然是敬佩和贊嘆的。
只是同為金陵四大家族,薛寶釵見賈家有賈玝這等少年英才,薛家卻是無出色的男子,不禁又有些惆悵。
“寶姐姐謬贊了,江南多文杰,我那幾首詩還算不得什么。”賈玝笑了笑,不以為然似得。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這首《青松》可謂是道盡了松之高性,若是這都不能稱為好詩,這江南之地除了前人之作外,也就沒幾首好詩了。”薛寶釵語氣真摯道。
訝然了下薛寶釵會如此看重,賈玝隨后正色道:“詩詞乃是怡情養性的,好男兒當志在四方、乘風破浪,達則兼濟天下才是正道。”
聽賈玝有大志向,薛寶釵更是覺得賈玝非凡人,語氣柔轉道:“姐姐祝玝兄弟萬事如意。”
舉杯與薛寶釵,賈玝道:“借寶姐姐吉言。”
話語落下,賈玝一飲而盡,一股說不出的灑脫洋溢。
見一貫端莊的妹妹和賈玝談得來,薛蟠也覺得高興,只覺得日后有賈玝幫忙說話,自己或許可以少幾句數落。
至于薛姨媽面色不顯,心中卻是有些糾結。
對賈玝這些天表現出來的性子,薛姨媽是頗為喜歡的。
只是賈玝目前的地位,還達不到薛姨媽心中乘龍快婿的標準。
更何況,薛姨媽早已有心送薛寶釵參加選秀。
在薛姨媽眼里,她女兒寶釵是一等一好的,才情、容貌不比她姐姐王夫人的女兒元春差。
“得提點下寶釵才是。”想到選秀的日子快了,薛姨媽心中暗道。
………………
三月九日。
賈玝和陳河結伴,一起到了金陵應天府下長寧縣的東郊。
東郊,桃花塢。
長寧桃花塢乃是褚家產業,綿延數里,待三月桃花盛開,粉妝一片,乃一美景也。
幾乎每年三月,褚家都會在此舉辦文會,廣邀青年才俊。
進入桃花塢后。
看著四處桃花盛開,爛漫多姿的極美之景,賈玝心情都不禁好了不少。
“五郎,聽說今日文會,會有江南百美中的白圓圓、柳長兮、唐雨景三位佳人來,你可有把握詩壓群英?”
看了看四周來往的青年才俊,發現他們抱團不帶自己二人,陳河有些賊眉鼠眼的感覺,快速在賈玝耳邊低聲問道。
“文會不是只討論詩詞的。”賈玝沒好氣的低語回道。
據賈玝所知,每年的桃林文會談論的涉及眾多,詩詞、文章、趣事……以及朝政!
在和幾位世交子弟交談的時候,褚方達和方唯注意到了賈玝這個年輕的小少年。
神色一動,褚方達就是帶著幾位世交,走了過來,對著賈玝打招呼道:“五郎,你可算是到了,這次文會缺了你這位風流神京的賈五郎可就是少了幾分熱鬧了。”
“褚案首言重了。”賈玝不卑不亢道。
“給五郎還有子建兄介紹下。”褚方達以主人自居。
“這位是廣德趙家的趙子軒。”
褚方達話語落下,在褚方達左邊第一位的看起來十**歲的青年就是和氣道:“早就聽子峰說過五郎有奇才,果真是有少年才俊之姿。”
子峰,趙子峰,賈玝好友之一,也是出身廣德趙家。
“諸多才俊前,玝也算不得什么。”賈玝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模樣道。
趙子軒乃是廣德趙家二房的嫡子。
趙家是五百余年的世家,在江南十三家中都是前列的。
江南十三家,乃是甄石桓賈趙秦褚史王方曹以及歐陽、薛。
甄家雖然排第一,外人美稱江南王。
賈家雖然出過三位國公,曾經煊赫一時。
但真的比起來,現在的底蘊都已經是不如趙家了,甚至可以說賈史王薛的底蘊是在江南十三家墊底的。
哪怕是幾十年前,江南十三家排名時候,其他八家也是盡可能讓甄賈王史這些‘新興權貴‘排名靠前一點,免得給外人造成他們這些江南世家太囂張的印象。
在皇權鼎盛的時期,太囂張的世家可不見得有好下場。
比如隋唐時期的五姓七望。
即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這五姓七望可謂是威風一時,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暗恨同時,又有些無可奈何。
例如唐初的官員修訂《氏族志》,開始居然把崔氏列為第一大姓,列在皇族李氏之前,因此把唐太宗差點氣個半死。
后面唐太宗親自下令改皇室李姓為第一,皇戚族長孫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
可縱使五姓七望抱團下,一時讓皇權都無法奈何,但在一代又一代或明或暗的打壓下,五姓七望不可避免的衰弱了。
直至現在雖然五姓還在,但其形成的五姓七望的利益集團早已經分崩瓦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