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尚則愛,群棄則惡。潛書卿牧
..................
水路縱橫,必須以水路為主,水上無利刃,就等于后方隨時都會被人給侵略的一干二凈。
南攻北,需強騎!
北下南,需水師!
一南一北的格調基本就這樣定了下來,當然了,步兵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淦.....”
孫策有點猶豫,他其實更矚意的是廬陵或是平都,在他看來,平都、廬陵他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攻打下來。
見孫策猶豫,顧雍也是在意料中,孫策畢竟不是他的父親孫堅,孫堅自微末起家,在荊州南征北戰,闖下偌大的威名,何等戰役他不曾經歷過?
但是孫策就不同了,接替其父的位置,大大小小的戰役幾乎未曾經歷過,就算這一次打下宜春,城池未曾拿下之前,孫策的心里還是藏著猶豫。
直到攻下宜春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氣。
人都是順著自己的本能而行,都想做自己曾經做過的,并且成功過的事情。
其余人如此,孫策眼下也是如此。
“主公,兵行詭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成果。”
“只是.....”
“沒有什么可是,主公莫要在猶豫,今時情況,不得不如此,更何況,若有人走水路偷襲主公,主公無善戰人馬應對,豈不是讓人笑話。”
“少主,元嘆所言不差。”
祖茂作為這幾個人中效忠孫氏的時間最長的老人,跟隨著孫堅南征北戰,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
祖茂的武藝并不能稱作一流,但他領兵作戰的經驗卻是格外的寶貴,就如同時下的長沙,缺少的就是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將。
“借助水道,且率兵直攻新淦。”
“善。”
顧雍的話,落在這些縱橫沙場多年的老將耳朵里面,恍若平地驚雷,慢慢看向顧雍的眼神變得有點不同。
他們開始正視顧雍....
管中窺豹.....
雖然顧雍提出來的策略,他們都能想得到,但顯然不如顧雍這般神思敏捷,起碼,看顧雍的樣子,顯然不是很早就想出來的,匆匆忙忙的神色,就深知,攻打新淦只不過是剛想出來的。
事實的確也是如此,得知孫策攻下宜春后,他就立即想到放棄其余各縣,攻打新淦!
“茂叔,可行?”
從未有過水戰,難免孫策心中會忐忑不安。
“可!”
祖茂信心萬倍,不過是區區的新淦而已,頃刻間,他就把新淦給攻打下來。
“如此,茂叔此戰交付給茂叔處理。”
“程普、韓當聽命!”
“末將在!”
“爾等協助祖茂在最快的時間內拿下新淦!”
“末將領命!”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縣衙內,顧雍反復品味這句出自于史記內的話,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卻讓顧雍陷入深思。
這句話講的乃是當初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并車閴轡。上曰“將軍怯邪“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
“叔弼看人之準,令人贊嘆。”
良久后,顧雍不由的感慨道,望著坐在帥位上的孫策發號施令,顧雍深感欣慰。
能聽進去的話的孫策,才是他們的主公,孫策的更改無疑是好的。
跟隨孫策的人,深怕孫策步入其父孫堅的后塵。
父父子子皆是如此,豈不是無藥可救了?
“接下來就要勞煩元嘆,快速的安定住宜春。”
“諾!”
豫章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然而在臨湘城內,孫氏卻與陳歡坐在一起,在月夜下談論一些事。
至于在孫氏身邊,則是跟著一**歲的少年,與一六七歲的小女娃,皆眼巴巴的望著坐在其母對面的陳歡口皆稱叔父。
他們只知眼前的人是他們父親的結義兄弟,藏有經天緯地之能。
“嫂夫人。”
“叔弼坐吧。”
孫氏開始聊家常,聊一些當初她與其姐共同嫁給孫堅為妻的事情,事無巨細,講到了其姐生了孫權不過半年的時間就離去的事情后,再過一二載,她就為孫堅生了一女兒。
生活的瑣事,看似很煩躁,但煩躁中未嘗卻是說不盡的溫馨,隨著孫堅的功名越高,威望越高,孫氏卻開始擔心了....
每天過著心驚膽顫的日子,最后....
如她所擔心的那樣,她的丈夫戰死沙場了....
自丈夫戰死沙場后,她就默默的扛起了家里的一切大小,她深知丈夫的責任要落在大兒子的孫策的身上,外事她無法相助一二,但起碼家里面的事情,不該讓孫策繼續擔憂。
女人能撐起半片天,在困難的時候,獨屬于女人的韌性展現無遺,咬著牙撐住莫大的壓力,就似無事人一般,這等能耐,陳歡也由心佩服。
“叔弼,這些日子來辛苦你了。”
人在做,人再看。
陳歡看似并未做多少事,但在孫氏的眼里,陳歡功不可沒,三言兩句的喚了吳郡顧氏的麒麟兒顧雍,填充長沙的軟肋,并且在最快的時間內安定住長沙郡,并未造成多大的損失,外患悄然無息的被消除掉。
好似春風潤物細無聲....
“嫂嫂言重,既答應兄長,豈能不盡全力。”
肺腑之言,誠懇至極...
孫氏也深知若非是其夫孫堅與陳歡乃結義兄弟,他大可在南陽宛城當一閑云野鶴,游蕩在山林中,坐看風起云涌。
這樣的生活多么的舒適,何必卷入其中的風風雨雨。
“若公孫瓚.....”
孫氏問了一個不知該不該的問題,總而言之,眼下就只有她與陳歡二人,不該問的也脫口了。
“亦是如此。”
沒有任何的區別。
陳歡回應的很是坦蕩,心中無愧,清澈的眼睛與孫氏對視,孫氏心中有愧,低著頭不敢與陳歡對視。
此行出山目的卻是簡單,為的只是兄弟情義,為的只是當初那份的信任。
人待我如此,我待人該如何?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