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rg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也就是,人的禍福,是由個人的心念和行為造成的結果。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而人在生活中的各種境遇,并不是單純的偶然。
而是,往昔善惡軌跡的再現。
連祥子自己都不敢相信,日夜守候在身旁,為他端屎接尿的人。
竟是三月前,自己和娟子在下山,用石子打傷手的那個矮個子逃兵。
他們四人,按照祥子交代,來到了南山寺。
確實,寺院不問來路地收留了他們。
哥兒幾個幫寺院收完了莊稼,見山下沒啥動靜。
于是,便準備回家。
寺院,便慈悲地給了他們充足的盤纏。
然而,矮個子卻決意留在寺院出家,法號緣空。
祥子的腿,送來的當晚,就被方丈師父給接好。
在緣空的悉心照料下,已經能柱著拐杖下地。
這天下午,趁著天氣涼爽,祥子在緣空的陪同下,來到了山門外。
崖上隱隱的松濤,坡下銀鈴脆響的溪水,還有坡頂的兩塊牛大的青石,一切竟是那么的熟悉親切。
祥子的腦海,不由的再次跳出了娟子的身影。
仿佛她還在溪里,孩子般開心地,擺弄著沙坑里的黑魚。
時而,又坐在了那塊大青石上,白潤的腿,依然泛著淡淡的銀光。
“郭居士!郭居士!”緣空的喊聲,把祥子從幻覺般的回憶中拽了回來。
他擰身沖緣空友好地笑了笑。
緣空有些喘息的攆到跟前,:“方丈了,你腿沒好利落,不能走太多的路。”
祥子輕輕拍了下他的肩膀,笑著:“不打緊,我感覺好多咧。”
著,心地坐在了大青石上,也示意緣空坐在他身旁。
緣空的腿短夠不著,只好爬上石頂又扭身坐在上面。
祥子沖他溫和地笑了笑,:“這些日子,可辛苦你咧,我都不知怎樣感謝你。”
緣空不以為然的擺擺手,:“可不能這么,是您給我們指了明路,我又在這里出了家,您才是我的大恩人。
為您做這點事不算啥,千萬莫感謝的話。”
祥子長長呼出一口氣,若有所思地:“要咱倆,還真有緣。”
緣空欣喜地點頭道:“是的,是的。”
祥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地,問道:“一直想問你哩,四川那么遠,咋就到新疆來當兵?”
緣空見問,懊喪地一拍大腿,:“嗨!別提了!我那個老表,噢,就是被你差點兒弄斷胳膊的那個。
他家妹子,讓鄰家的狗扯爛了腿。
他氣不過,就同我商量著,弄來一塊豬肉。里面藏好了魚鉤,把肉扔進院,又將魚線拴在了墻外的樹上。
沒多大功夫,就聽狼狗“吱嚀,吱嚀”地叫個不停,樹上的魚線扯得溜緊。
我兩個高興得,像是得著寶貝似地,跑回了家。
誰知,那晚狗就死了。
鄰家兒子,是縣保安隊的隊長,狼狗是他從省城弄來的。
不知是誰多了嘴,是我兩個干的。
他家兒子帶了幾個保安隊,就來敲我家的門,我兩個慌忙翻墻跑了。
在竹林里躲了一天,聽要拉我兩個去給狼狗抵命。
我兩個不敢回家,就來迪化的二道橋子,投奔他的表舅。
哪想,才到迪化,就被抓了兵。”
祥子輕嘆一聲,伸手在緣空的背上輕撫了一會,:“那你咋不和他們一起回家哩?”
緣空由惆悵轉而欣喜地:“我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家里也沒啥人。
來是要一同回去的,可在一次師父講解《地藏菩薩愿經》時明白了,若是我能認真念佛修行,將來往生成佛。
我的父母和過世的親人,不管在那一道受苦。
都能借我往生成佛的功德利益,而脫離惡道升天享福。
我想,父母去世了,自己連一天孝心都沒盡過。
只有一心念佛往生,才能報答他們的恩情。”
緣空著,剛毅的目光,在祥子的臉上悄然地掃過。
祥子感覺心頭為之一震,對這位自己兩歲的師父,從內心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
同時,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父母的處境。
一種前所未有的大膽想法,在他的腦海里油然而生。
晚飯后,祥子一瘸一拐地來到方丈室。
見有幾個居士正向方丈請法,便悄然地倚在門邊,靜靜地聽了起來。
只見一位中年男居士,躬身問道:“請問師父,為啥只有念佛法門,才是現在人,修學成佛的唯一途徑呢?”
法師面貌慈祥而又威嚴地:“成佛法門無量,通通須要做到,業盡情空方能了脫生死。
否則,縱有所得,依舊不能了脫生死輪回。
當今世間,舉目窮盡,亦難見一兩個,能修到業盡情空的境界。
唯有念佛一法,只要真信切愿,至誠念佛求生極樂。
縱有通身業力,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即所謂,帶業往生。
一生西方,則了生脫死,超凡入圣,永不退轉。
此法,所以有此殊勝妙果,仗阿彌托佛四十八愿慈力加持。
是自力和佛力共鳴的結果。”
聽了法師的開示,幾個居士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
另一個居士又接著問道:“都念佛法門,萬修萬人去,又首先要發菩提心。
我一直弄不清,到底是該咋樣念佛咋樣發心?”
法師慈悲地唱聲佛號,接著:“萬修萬人去的秘訣,就是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堅持到底,不被外面境界干擾,不受外面環境的影響,一心專念阿彌托佛,我們就成功了。
這就是《佛阿彌陀經》所的一向專念。
至于發菩提心,藕益大師解釋得非常之好。
只要對念佛法門有信心,有愿有行。
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那就是無上菩提心。
這個世界,一切人事物,跟我都沒關系。
不要放在心上,就行了,你就成功了。”
接著,有位中年婦女,面帶難色地:“我也天天念佛,盡量讓自己的心保持清靜。
可是,一遇到事就生煩惱。請問法師,可有法子對治?”
法師:“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心生煩惱時,要立即把心安住在一句佛號上。
再回光返照想:我是阿彌陀佛世界的人,怎么能跟世間人一般見識?
這樣,就會回嗔作喜。
接著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高高興興地念。
世間的事,不去多理會,不要非爭個你長我短不可。
像這樣就是智慧中人,這是自己得安樂,自己得自在。”
法師略微頓了一下,表情莊重地:“果真生死心切,唯恐墮入三途惡道受苦,無量劫求出無期。必然這句佛號,長念不斷;
果真痛念無常,如救頭燃。
時時作臨終想,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
果真真心切愿,念念求生凈土,一刻都不愿停留。
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
一位年長的老太太,顫顫巍巍地向法師行了禮,聲音有些沙啞地:“師父呀,我拜佛求佛保佑幾十年了,總覺不靈驗,一切照舊。
該不是因為我的業障深重,得不到佛菩薩的護佑吧?”
法師慈悲地沖她微微點點頭,:“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但你要求的如理如法,才會靈驗。
學佛人要緊的是修清凈心,心地真真清凈了,你的光明是金色的。
金色金光,魔就不能犯。
身具足功德福德,再有諸佛護念威神加持,你在菩薩道上,一定是一番風順。
這是求佛保佑,求佛加持的不二法門。
你要求佛菩薩保佑,這樣求法就正確了,這是如理如法的求。
一定得諸佛護念,善神擁護。
這個方法是因他力而顯自性,二十五位菩薩是他力,阿彌陀佛愿威神也是他力,一切諸佛護念亦是他力。
接他力顯自性,從有念入無念,這是念佛法門真實妙處。
你要仔細揣摩認真去做,自有妙不可言的好處。”
幾個居士見時辰不早,便紛紛向法師行禮道謝,退出了屋。
祥子還在仔細地嘰嚼著法師的開示,只聽法師聲音洪亮地喊道:“進來吧!”
祥子懵愣了一下,慌忙拐進了方丈室。
法師雙目微閉,盤腿端坐在蒲團上,像個泥塑的佛像一般。
祥子哆嗦著要行禮,只聽法師聲音平緩地:“免了吧!坐下話。”
祥子沖法師深深地鞠躬行禮,淺坐在一邊,目光怯懦地瞅了法師一眼。
像是鼓足了勇氣似地:“師父,我要出家。”
法師,像是入了定似的紋絲未動。
沉悶了好一會,祥子才又大著但子,提高了聲音,:“師父,我要出家,請您給我剃度。”
又靜默了好一會,法師才微微地睜開眼。
聲音平和地:“你的佛根很深,但出家的因緣還未成熟。
你在世間,還有事情要做。等機緣成熟,你自是佛門中人。”
祥子,焦急地還要問個究竟。
但未開口,法師便及時攔住:“阿彌陀佛,一切隨緣。
你須安心養傷,日后我還有事相托。”
聽法師這么,祥子也就不好再啥,便茫然疑惑地出了方丈室。
到底是年輕力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祥子就能打拳練武了。
養傷的那段日子,可把祥子給悶壞了,他整日除練習走路睡覺外,唯一能讓他心里,感覺稍微有點甜味的,就是在娟子曾經坐過的大青石上,靜靜地坐一會。
想一想,和娟子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也奇怪,只要他一人靜靜地坐在這里,娟子的影子,便像活了似的,在他腦海里清晰地出現。
就連第一次抱娟子上炕的那一幕,都絲毫不落的浮現在眼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