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貞觀大閑人 正文 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后

作者/賊眉鼠眼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皇帝親征,大軍行止由皇帝一人而決。

    所以牛進達哪怕窩了一肚子的惡氣,也必須先向李世民稟奏后,才能指揮大軍攻城。

    六千余守軍的大行城,守將出了昏招,派出三千守軍意圖偷襲唐軍前鋒,結果被牛進達率部全殲,大行城內只剩下三千多守軍,攻破這座城池并不難。

    牛進達的請求被快速傳遞到中軍帥帳,很快李世民便回了旨意,允許牛進達率部攻城,旨意后面又補了一句,攻破城池后,允全軍將士屠城三日。

    大行城是座小城,守軍六千余,百姓人痘有數(shù)萬,幾萬人的小城若被唐軍連屠三日,恐怕到時候城內連條狗都不剩,說是“屠城三日”,實際上李世民的意思根本就是讓這座城池雞犬不留。

    靺鞨部落的背叛和突襲,唐軍不知損失了多少將士和糧草,已令李世民出離憤怒了,所以才會下這道雞犬不留的命令。

    牛進達也憤怒,對李世民的軍令毫不猶豫地執(zhí)行,一聲令下后,兩萬大軍剛吞掉出城偷襲的三千敵軍,馬上便扛起了云梯,山崩海嘯般向大行城墻沖去。

    兩萬將士裹挾著被突襲后的怒氣,向大行城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這一次的城池攻守之戰(zhàn)尤為激烈,唐軍將士悍不畏死前赴后繼,而大行城的守軍似乎也明白一旦唐軍破城后,全城軍民將會是怎樣的下場,守城時也是奮不顧生,雙方在城頭陷入激烈的拉鋸戰(zhàn),往往唐軍府兵剛剛從云梯攀上城頭,守軍便一窩蜂沖去,拼了命將唐軍擊殺,甚至迸同歸于盡的念頭逼軍一同栽下城頭。

    攻城之戰(zhàn)剛開始便陷入白熱化的激烈狀態(tài),牛進達瞇眼看著城頭的戰(zhàn)況,忽然扭頭望向身旁的傳令官。

    “中軍后方戰(zhàn)勢如何?那股突襲咱們的雜碎可被殲滅?”

    傳令官道:“突襲的敵軍共計四萬人左右,其中被我軍殲滅了一萬余,剩下的三萬人馬已撤退,陛下和幾位將軍正在安頓將士!

    牛進達點點頭:“好個雜碎,有膽子叛我大唐,此事過后,終歸有個下場的,……去中軍向陛下稟奏,請陛下調撥一些投雷手過來,攻城的火候差不多了,大行城即將被我軍拿下!

    傳令官匆匆而去。

    一炷香時辰后,一千投雷手趕來。

    靺鞨騎兵偷襲后軍時,整個大營全亂了,投雷手也在混亂中各自分散,直到靺鞨騎兵撤退,李世民和李績等人整頓全軍,下令全軍各自歸建,被打散的投雷手這才匯聚一處,重新形成建制。

    當牛進達看到一千余整齊列隊的投雷手時,目光里更多了幾分篤定,對這座大行城,牛進達今日志在必得。

    簡單一道命令,投雷手們一聲不吭地朝城墻飛奔而去。

    城墻下方的護城河早被唐軍將士用土袋填平了,投雷手跨過濕軟的土地,列于城墻下,任由城墻上氣急敗壞的守軍不停將箭矢射到他們身上,因為投雷手身上穿著厚重的板甲,箭矢對他們幾乎毫無作用,而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守軍并沒有太厲害的諸如拋石機之類的守城武器,他們能做到的最大傷害便只有弓箭了。

    鼓聲驟然變得急促,一千余顆冒著青煙的震天雷密密麻麻扔上城頭,仍是熟悉的一陣轟隆爆炸聲,城頭的馬道上頓時被炸得千瘡百孔,殘肢遍地。

    第二輪冒著青煙的震天雷飛上城頭時,下面的唐軍將士已搭好云梯,朝城頭攀爬,這一次再沒有任何敵人敢冒頭守城了,唐軍很順利地爬上了城頭,當驚恐的守軍發(fā)現(xiàn)城頭再聽不到爆炸聲時,唐軍將士已有千余人爬上了城頭,朝箭樓方向沖去。

    大勢已去,無法挽回,守軍拼了命的廝殺,可攀上城頭的唐軍將士越來越多,僅僅三千余的守軍無法抵擋潮水般涌上城頭的唐軍,當某位不知名的府兵在箭樓下一刀斬下守軍將領的頭顱,并拎著守將的頭顱在城頭上四處傳示時,守軍的士氣頓時全線崩潰,唐軍勢如破竹,從城頭順著石階殺下甕城,并打開了西城門,門外守候的萬余唐軍將士蜂擁而入。

    遠處,牛進達看著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麾下將士如虎狼如羊圈般進入城內,不由興奮地一拍大腿。

    “來人,速去中軍陛,大行城破矣!”

    ***********************************************************************

    中軍帥帳,接到牛進達捷報的李世民神情并沒有太大的喜悅。

    大行城只是一座小城,拿下它只是遲早的事,可是今日被靺鞨騎兵突襲,唐軍吃了一個大虧,李世民只覺胸中一股逆血不停翻騰。

    大敗之外的肖,實在無法給一軍主帥的他增添太多光彩。

    此刻帥帳內君臣各自歸座,李世民陰沉著臉,聽著隨軍長史文吏稟奏今日的戰(zhàn)損情況。

    “……靺鞨騎兵從我軍后方發(fā)起突襲,后隊五千余押運糧草的將士猝不及防下戰(zhàn)損三千余,運糧的民夫死傷近萬,后來靺鞨騎兵朝中軍移動,一路擊殺我軍將士五千余,后來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大將軍率部緊急馳援,在靺鞨騎兵未造成更嚴重的后果時,將靺鞨騎兵攔截在我軍后方,果斷動用陌刀營之后,靺鞨騎兵的攻勢終于暫緩,此戰(zhàn)斬靺鞨騎兵九千六百余人,傷者兩千余,已被我軍看押!

    “……靺鞨騎兵突襲我軍后方時,大行城守軍趁勢出城而擊,被瑯琊郡公牛進達率部于前鋒大營全殲,牛郡公全殲守軍后馬上發(fā)起攻城,一個時辰后大行城破,我軍戰(zhàn)損兩千余,守城敵軍被全殲,大行城已在我軍掌握之中。”

    “……此戰(zhàn),我軍總共戰(zhàn)死將士一萬一千四百余人,民夫近萬人,傷者一萬余,最重要的是……”

    隨軍長史看著李世民越來越陰沉的臉色,嘴唇囁嚅了一下,終于還是繼續(xù)道:“……最重要的是,靺鞨騎兵突襲時針對的是我軍后方的糧草,糧草被他們燒毀了近千車,我軍將士和民夫奮力撲救,搶下來的糧草終究不多,所余者只有兩百余車,只夠我軍……兩日所用。”

    李世民聞言臉色頓時浮上幾分青灰色,兩頰泛起一絲不降不正常的潮紅。

    帳內諸將屏氣息聲,不敢吱聲。

    良久,李世民冷冷道:“下一批糧草何時可至?”

    “下一批糧草目前還在營州,離大行城近千里路程,預計最快也要十日后才能到。”

    李世民闔上眼,深吸一口氣,身軀不易察覺地輕顫幾下,緩緩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靺鞨部落為何敢叛我大唐,諸卿可知?”

    帳內諸將無人答話。

    最后還是那位長史說話了。

    “稟陛下,我軍拿下受傷的兩千余靺鞨騎兵,從中找到了一位小部落的首領,經過審訊和通譯之后得知,今日突襲我軍的靺鞨部落并非粟末部,而是其余的六部,其中以安車骨部為首,六部總共湊齊了四萬兵馬!

    李世民聞言垂頭看著身前的地圖,緩緩道:“若是粟末部并未叛我大唐,安車骨等六部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通過粟末部的地盤,南下對我軍發(fā)起突襲的?”

    “安車骨等六部行軍并非神不知鬼不覺,他們六部合軍之后,首先便直指粟末部,將粟末部上下屠戮一空,然后才南下!

    李世民闔眼,臉上不降的潮紅之色愈發(fā)明顯了,神情卻冷漠如故。

    “好,粟末部未叛我大唐,好b是朕今日聽到的唯一一個好消息……”李世民身軀忽然椅了一下。

    諸將皆驚,一旁的常涂急忙上前道:“請陛下先歇息,老奴請軍中太醫(yī)來……”

    李世民抬手,無力地擺了擺:“無妨,咱們接著商議……”

    “粟末部不曾負朕,朕絕不負粟末,傳令派出斥候,全力尋找粟末殘部,朕要保護他們,幫他們恢復部落生機,無論狄夷或是中土百姓,朕獨待之如一……”

    諸將凜然遵命。

    李世民此刻的臉色已越來越灰敗了,這一場大敗,仿佛已抽空了他的精血,生機在他身上緩緩流逝而去。

    “……我軍糧草,真的所余不多了么?”

    長史猶豫了一下,道:“若是就近籌糧,再將大行城官倉糧草充入軍中,然后組織將士們上山挖野菜,打獵……種種手段加起來,可夠我軍三日所用,若是減免三軍將士用量,勉強可支撐五日!

    李世民凄然一笑:“下一批糧草還在營州,距此需十日,我軍卻只剩五日余糧,難道果真是大勢已去,天不佑朕,這次東征注定跟隋煬帝一般大敗而返么?千百年后,后人如何評價朕的這次東征?”

    帳內英國公李績忍不住道:“陛下,臣以為眼下要務,首先是保證三軍將士不能斷糧,二十萬大軍若是斷糧,后果非常嚴重,至于東征,這次不行咱們便下次再來,高句麗遲早會納入我大唐版圖,陛下不必憂懷,早收晚收,它終歸是咱們的囊中之物……”

    一向沒個正經的程咬金此時也神情凝重地道:“李老匹夫所言有理,臣覺得咱們必須馬上撤兵,否則若軍中斷糧很可能引起將士嘩變,那時可就麻煩大了,若現(xiàn)在撤兵往西,再下令營州糧隊日夜兼程往東趕路,兩軍相對而匯,五日差不多能碰頭,軍中的糧草便接濟上了,到了那時若陛下雄心未滅,咱們再打回來便是……”

    程咬金說完,帳內諸將紛紛贊同附和。

    李世民默默苦笑。

    說什么接濟了糧草再打回來,程咬金這話只當是安慰自己罷了,數(shù)十萬大軍進退,進則還罷了,若是退了軍,哪里那么容易再打回來?今日退兵,根本就是東征之戰(zhàn)的結束了。

    兵者,死生之大事,所謂“死生”,不僅僅是兩軍交戰(zhàn)的傷亡,更重要是糧草的接濟,從古至今,無論將士對主帥如何歸心,沒了糧草都不行,很快就會大營嘩變造反,沒有哪位主帥的人格魅力大到讓將士們寧愿餓著肚子跟敵人廝殺,愛國之心是建立在填飽肚子的基串上的。

    帳內君臣皆是一生戎馬之人,對李績和程咬金說的話自然都認同,連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論對東征之戰(zhàn)如何看重,沒了糧草便斷了一切希望,再拖下去,將士們若嘩變了,損失的可就不僅僅是東征這辰役的失敗,很有可能禍延整個李唐江山。

    人性是復雜的,斷了糧草的人在這個年代根本就不是人,而是轉瞬變成了一匹狼,誰都敢咬,誰的反都敢造,而且戰(zhàn)斗力異唱人,吃著朝廷的糧草,那是為朝廷而戰(zhàn),若是沒了糧草,則是為自己的生存而戰(zhàn),兩者的動力完全不一樣。

    良久,李世民長長嘆氣:“便依兩位將軍所言,今日便拔營西進,眷與營州糧草取得聯(lián)系,催他們日夜兼程……”

    權衡利弊之后,李世民終于艱難地做出了這個決定。

    此刻李世民的臉色已經很不正常了,臉頰青灰里帶了幾許潮紅,仿佛彌留一般,奮力地燃燒自己僅剩的生機。

    “還有,我王師入高句麗以來攻下的城池全數(shù)放棄,并且馬上搜尋附近城池以及民居的糧草,總之,一切能吃的東西全部帶走,至于靺鞨六部……”

    李世民頓了頓,遺牙道:“靺鞨六部叛我大唐,此仇朕必報還!留待日后,朕當親領大軍,橫掃扶余以北,教他千里無人煙,赤地無牲畜!”

    李世民說完,帳內諸將紛紛松了口氣。

    諸將皆是領兵多年的老將軍,他們生平打過無數(shù)的勝仗,唯獨東征高句麗一戰(zhàn)打得束手束腳,一身本事發(fā)揮不得,說到底還是李世民個人的原因。

    這位天可汗陛下近年來被四面八方的贊頌聲沖昏了腦袋,愈發(fā)覺得自己戰(zhàn)無不勝,果真是天命所歸的真龍?zhí)熳,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漸漸地養(yǎng)成了驕縱自恃的壞毛病,從東征開始,李世民便一直在犯錯誤,李素等臣子無論進諫多少次,李世民都毫不在乎,導致這一戰(zhàn)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無疑出在李世民自己身上。

    “……三軍將士每日所配糧草減半,徐徐后退,沿途所經城池全部屠戮,全力搜集糧草,遼河邊上,前隋東征陣亡將士的頭顱骨憨觀記得收攏起來,帶回長安好生安葬……”李世民的神情明顯已不對勁了,可他仍強抑著情緒緩緩安排撤退事宜。

    諸將紛紛領命。

    剛剛交代完畢,帳外忽然傳來一道慌張的聲音。

    “斥候稟奏,高句麗泉蓋蘇文集結平壤大軍十五萬,朝我大行城方向出發(fā),三日后即將到達!

    李世民一怔,接著大怒,猛地站了起來。

    “好個賊子,爾竟欺我大唐無人耶!”

    “來人,整頓三軍,給朕將他,將他……”

    話沒說完,李世民面色青紫,忽然仰天噴了一口濁血,在帳內諸將驚駭?shù)哪抗庾⒁曄,筆直地倒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桦甸市| 承德县| 汉中市| 紫金县| 新昌县| 揭阳市| 繁峙县| 泰宁县| 西藏| 桑植县| 高邑县| 嘉祥县| 勐海县| 河东区| 平舆县| 云南省| 肃宁县| 道真| 大同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仪陇县| 永寿县| 澄城县| 竹山县| 庆元县| 曲沃县| 新邵县| 遵化市| 遂宁市| 灌阳县| 平阴县| 怀安县| 葵青区| 谷城县| 固镇县| 囊谦县| 宜阳县| 唐山市| 衡阳市|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