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闊別大半年的月碧居,桃夭和柏舟皆很是興奮,蕭霏也不例外,仿佛連之前旅途中積累的疲勞也在瞬間消散了。
蕭霏吩咐桃夭和柏舟先下去洗漱一番,自己由著兩個二等丫鬟服侍著去了凈房。
洗漱完,換了一身簇新的衣裙后,蕭霏去了書房,見著自己不在的日子里,書房還是一塵不染,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手從書架上抽了一雜記,她就倚在窗邊看起書來……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天色變得昏暗了下來,丫鬟們早就悄無聲息地在書房內點起了燭火。她們都熟知蕭霏的性子,既沒有勸她早點休息,更不敢隨意打擾她讀書。
書房內靜悄悄的,只有書頁偶爾翻動的聲音……直到一個青衣丫鬟來到了月碧居。
“姑娘,”一個二等丫鬟挑簾進屋,行禮稟告道,“夫人派人過來了。”
蕭霏放下手中的書冊,循聲看去。
那青衣丫鬟也屈膝行禮,恭聲道:“大姑娘,夫人請您過去正院用膳,要給您接風。”
接風?蕭霏眉心微蹙,大哥是王府世子,今日回府都沒有人為他辦接風宴,自己這王府嫡長女怎么也不至于尊貴過大哥吧?
蕭霏沉吟一下,對那青衣丫鬟道:“你回去回稟母親,這接風宴有些不妥,大哥與我一起回府,卻過大哥給我辦接風宴,不合規矩。”
青衣丫鬟以為這一趟是再簡單不過的差事,不過是請大姑娘去正院用膳而已,卻不想竟然得了這么一個回復。丫鬟素知方氏的性子,心中有些忐忑,但還是還能應聲退下了。
既然被打斷了,蕭霏也沒有再繼續看書。她看了看天色,就命丫鬟去廚房傳膳。
蕭霏的份例是五菜一湯,當熱騰騰的飯菜上桌后,蕭霏才略略動了幾筷子,就有丫鬟來稟,夫人來了。
蕭霏忙放下筷子,起身相迎。
方氏來是帶著一身怒氣來的,她沒想到她不過是想給蕭霏辦一個接風宴,蕭霏竟然會如此折她的面子。
可是當她看到蕭霏這簡單地五菜一湯時,心火又眨眼間熄了。女兒在外吃了那么多苦,總不至于讓她回了王府,連一頓飯都不能好好吃吧。
她嘆了口氣,對蕭霏道:“霏姐兒,別多禮了,快用膳吧。”
蕭霏還是行了禮,然后到:“母親可有用晚膳,不如在女兒這里用一些吧。”
方氏當然還沒有用膳,雖然正院里還有一眾姨娘庶女等著給蕭霏接風,但這些人又哪里重得過女兒,方氏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坐下來與她一起用膳,只遣了一個丫鬟回去讓姨娘們可以退下了。
蕭霏重規矩,食不言,寢不語,這一頓膳用得靜悄悄。
待用過了晚膳后,方氏就拉著蕭霏去了內室體己話,她看著蕭霏有些消瘦的面頰,面露擔憂地道:“霏姐兒,你這一回真是嚇死我了。幸好你福大命大。以后萬不可如此任性,獨自悄悄跑去王都了!”
方氏心里嘆氣,最近他們母子三人實在是時運不佳,自己被奪了誥命,兒子蕭欒因著與百一戰讓鎮南王生厭,而女兒獨自上了王都,又讓鎮南王發了好大一通脾氣……還氣沖沖地跑到明清寺來質問了她一番。
“母親,是我錯了。”蕭霏乖順地認了錯。
當時她并不覺得去王都有什么問題,可一路上的艱辛,再加上在王都時大嫂淳淳教誨讓她明白這世道并不是書里所寫的清平盛世。
想起當初,蕭霏的心情還是有些微妙,有些復雜,有些感慨。
當時的她是為了母親千里迢迢去了王都,又何曾料到會有今日的變化。不過好在,自己是在變得更好!就如同古人所:賢師良友在其側,詩書禮樂陳于前,棄而為不善者,鮮矣。
總歸是自己的女兒,方氏又如何舍得教訓女兒,無奈地搖頭道:“你這孩子……”想起不爭氣的蕭欒就知道黏著那個什么翩翩,再看看蕭霏,方氏不由得再度嘆氣:這兒女真是上輩子來討債的!
看自家姑娘被方氏訓斥,桃夭忙機靈地奉上了熱茶,試圖轉移方氏的注意力:“夫人,大姑娘,奴婢吩咐廚房泡了些安神茶。”她們這些奴婢也不好做,普通的姑娘家犯了錯在生母跟前撒個嬌也就過去了,偏生她們的大姑娘性子耿直,一是一,一向不善變通,也不屑變通,也只得她們這些奴婢有時候幫著圓個場面。
方氏頓時面露心疼之色,忙道:“霏姐兒,你快喝吧,這一路辛苦你了。”著,她皺了皺眉,又想起另一樁事來,“霏姐兒,母親不是讓張嬤嬤去王都接你嗎?你怎不同她一起回來?”
最初,鎮南王命護衛帶著藍嬤嬤一路北上找人的時候,方氏還沒有從明清寺里回來,而藍嬤嬤被蕭霏遣回來的時候,是蕭霏被南宮玥哄得言聽計從,不愿隨她回南疆。方氏當時便急了,又急急地把自己的心腹張嬤嬤派了去。
張嬤嬤做事素來穩妥,方氏以為這一次必不會出問題,沒想到,居然又輕易的被打發了。
桃夭心里“咯噔”一聲,暗道不妙。
沒等蕭霏回答,方氏就不滿地繼續道:“是不是你大嫂攔著你,不讓你回來?”
方氏想是這么回事,這個南宮玥肯定是故意把蕭霏留在王都,想要以此來牽制自己!果然是個刁婦!蕭奕原被自己哄得服服帖帖的,一向視自己為母,一定是在王都待了這么幾年,就被南宮玥的枕邊吹得忘了自己撫養他多年的恩情。
方氏想覺得就是這么回事,不禁數落道:“霏姐兒,你那個大嫂啊,就是面善心惡,看著一副慈眉善目的,其實滿肚子壞水。霏姐兒啊,你以后可要心你大嫂,千萬不要和她太親近了……”
蕭霏眉宇緊鎖,出聲打斷了方氏:“母親,背后論人是非就不對,更何況是惡言相向!母親,您怎么可以這么大嫂?”大嫂明明那么好!
蕭霏理了理思緒,耐著性子道:“母親,大嫂賢良淑德,聰慧明理,以前你們許是有些誤會……”這“誤會”二字蕭霏得有些艱澀,母親和大哥、母親和大嫂何止是“誤會”!
方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兒竟然為了南宮玥這么對自己話!方氏只覺得一股怒氣直沖腦門,想也不想地又道:“霏姐兒,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大哥和你隔了一層肚皮,你大嫂又怎么會真心對你?無論你大嫂在王都跟你了什么好話,那都是在蒙騙你……你想想我是怎么被奪去誥命的?我又怎么會在明清寺受苦一年……”
方氏氣,只顧著發泄自己的情緒,卻沒注意到蕭霏的眼神更加失望了。
原來母親去明清寺是受苦,并非是為南疆百姓祈福!
再想起當初皇帝那道命母親去祈福的圣旨,蕭霏這才恍然大悟……以前的自己果然是睜眼瞎吧。皇帝明明是在以此教訓母親,可是自己卻傻得信了,真以為是母親自愿請旨去明清寺祈福。
蕭霏的表情中透出了一絲苦澀,看著還在滔滔不絕地斥責大嫂的母親,覺得對方真的是好陌生,好陌生……
“母親,大嫂從未在我面前過您的一句不是!”蕭霏緩緩地,幾乎是一字一頓地道。
方氏心中一沉,終于意識到不妙。女兒何止是為南宮玥好話,她分明是被施了什么妖法,整顆心都偏到南宮玥那邊去了!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方氏怎么也忍不下這口氣,直覺地又想訓女,一旁的齊嬤嬤見狀,飛快地拉了拉方氏的袖子,方氏總算勉強冷靜了下來。
想著蕭霏的性子,方氏斟酌著語句道:“霏姐兒,日久見人心。我也不多什么了。今日你一路勞頓也累了,趕緊休息吧!”
是啊。日久見人心……可就怕有的人捂上自己的眼睛不愿去看,不愿去想。
蕭霏深深地看著母親,點了點頭。
方氏壓抑著心頭的怒火走了,一回到自己的屋子,她終于克制不住地爆發了出來,砰鈴啪啦地就是一陣亂摔,下人們知道方氏在氣頭上,能躲的都趕緊避開了。
這南宮玥剛入門就給了她一通沒臉,偏偏蕭霏又處處向著南宮玥,這讓她如何不氣,如何不惱?
“齊嬤嬤,”方氏怒氣沖沖地抱怨道,“你那個南宮玥對霏姐兒是灌了什么**湯!?霏姐兒居然寧可信她也不信我這個做母親的!她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我還能害她不成!”
“夫人的是。”齊嬤嬤沉聲道,“世子妃此人確實不簡單啊。區區南宮府二房的嫡女卻搶了長房嫡長女的風頭,一路做到了搖光郡主,還深受帝后、太后的寵信,這手段必然是旁人不可及的。這一回,世子妃也跟著回了南疆,奴婢實在擔心……”擔心大姑娘從此就被世子妃給籠絡住了!
齊嬤嬤就算不下去,方氏也想到了。以女兒蕭霏那不懂得轉彎的臭脾氣,不無可能!還是自己太大意了,沒料到蕭霏竟然會跑去王都……這一回自己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方氏的拳頭緊緊地攥了起來,冷靜之后,她的心思變動得極快,若有所思道:“霏姐兒性子倔,這事恐怕還不好辦……”
齊嬤嬤不敢附和,心想:大姑娘何止是倔,簡直就是犟得連幾頭老牛都拉不回頭。只是有些話方氏能,她們這些奴婢卻是不得的。
“一定要想想辦法才是……”
這一夜,方氏睡得很不安穩。
自己如珠似寶養大的女兒居然讓人輕易就給哄了去,讓方氏如何能安心。
輾轉反側了大半夜,方氏第二日早早就醒了。鎮南王昨日歇在了一個新開臉的妾那里,早上特意過來與她一同用早膳。
用過膳,方氏正服侍著鎮南王用茶,就有丫鬟來稟,世子爺和世子妃進來請安。
鎮南王喝了一口茶,略帶贊許地道:“這南宮氏倒是個懂規矩的。”
方氏的面色一僵,倒是聽懂了鎮南王的言下之意。以自己現在這尷尬的身份,南宮玥堂堂從一品郡主之尊,就算不過來晨昏定省,旁人也挑不出錯來。就好比公主郡主下嫁,都不需要給婆婆立規矩一樣。
方氏心中暗惱,若不是自己的王妃誥命被奪,怎么落到如此地步。
只是,好不容易才哄得鎮南王把她接回府里,現在千萬不能亂了分寸,不忍則亂大謀!
不多時,蕭奕和南宮玥就被人引了進來。
鎮南王會在這里,蕭奕并不意外,從以前便是,無論鎮南王晚上歇在了哪里,早晨十有**都總會來方氏這里一趟。
向兩人請過安后,蕭奕就提出要帶南宮玥云阜山崗。
鎮南王的臉色有些復雜,隨后,便點點頭道:“你既回來了,也是該去向你祖父祖母一聲了。”
話間,蕭霏和其他幾個庶女也陸續到了,在聽聞他們要去云阜山崗的時候,蕭霏忙道:“大哥大嫂,我隨你們一起去吧。”
南宮玥看了一眼蕭奕,含笑道:“好啊。”
方氏臉色一變,云阜山崗那里是蕭家的祖墳,葬的并不止有老鎮南王和王妃,還有蕭奕的生母大方氏。蕭霏要去向祖父祖母掃墓倒沒什么,可若是與蕭奕他們一起去,那豈不是要去大方氏的墓前充當孝子孝女?這怎么行!
方氏正要出言反對,鎮南王先一步道:“霏姐兒也該去一趟。”
蕭霏屈了屈膝,應道:“多謝父王。”
于是三人一同先行告退。
馬車早早就已經備好,在二門候著,因南宮玥初來,她的朱輪車還沒有制好,于是就與蕭霏一同上了一輛黑漆齊頭平頂的馬車,蕭奕騎馬隨行。
一行人輕裝簡行,很快就出了鎮南王府。
阜山崗是一處距離駱城外三里多的山丘,蕭家的祖墳如今由老鎮南王的一些舊部自愿留在此當守陵人。
世人喪葬都很講究風水,蕭家當然也不例外,更別鎮南王府乃是南疆的土皇帝,蕭家的祖墳自然也是這一帶風水最好的,若非那阜山崗上一道道林立的墓碑,這附近看起來倒更像是一處風景宜人的莊子。
南宮玥一行人抵達時,那些個老兵和其家眷已經在莊子口候著了。
南宮玥、蕭奕和蕭霏下了馬車后,先和那幾個老兵聊了幾句家常,然后就在他們陪同下朝山丘走去。
蕭家的祖墳自然是不同于王都外雜草叢生的西山崗,阜山崗上所有的墳墓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連那些墳頭的松樹都被精心修剪過。
蕭奕走在最前面,一邊走,一邊與那老兵聊祖父聊往昔,而南宮玥與蕭霏在他身后并肩而行。在老兵的引領下,他們先到了老鎮南王和老王妃的墳前。
幾人依次跪下,給老鎮南王和老王妃磕頭上了香。
蕭奕嘀嘀咕咕地對著墳頭給老鎮南王介紹南宮玥這個孫媳,那自吹自擂的口吻把南宮玥都給逗得忍俊不禁,而蕭霏卻是理所當然地在一旁連聲附和,讓蕭奕也難得給了蕭霏一個好眼神,覺得這個妹妹總算識人的眼光還是有的。
一直待了一盞茶的時間,他們這才離開,去了大方氏的墳前。
蕭霏跟著蕭奕和南宮玥一同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心中為了母親慚愧不已。
上過香后,蕭奕又在大方氏的墳前幫南宮玥好生吹噓了一遍,只夸得她是世間絕無僅有的好媳婦。
南宮玥站在一旁,心中暗暗地道:母妃請放心,我一定會陪著阿奕,好好照顧他……
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