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天,高雄從印度給我打過來一個電話。
他:“你一定猜不到我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我在做什么。”
我想了想,:“你在某個女人身上。”
高雄嘆息了一聲,:“在你心中,我就那么不堪?”
我:“難道你不是這樣的嗎?”
高雄沒有再分辯下去。
他:“告訴你,我在參加拉里先生的出家儀式!
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砍黾遥俊
高雄:“是啊。他現(xiàn)在正在被人拔光頭發(fā)!
高雄:“他退出商業(yè),洗手不干了!
(二)
后來我才知道,拉里先生先生一直是一位很虔信的耆那教徒。
他在從事商業(yè)活動的同時,已經(jīng)做了年的居家修行者(居士)。他在每日的日常生活當中一直嚴格地遵守著教義的規(guī)定。比如,每天只吃兩頓飯,比如,每天只喝兩次水。
他在商海里浮浮沉沉,但這一點,他堪稱持戒精嚴,從來沒有動搖過。
拉里先生先生出家的那一天,是他的6周歲生日。高雄來是接到他的邀請,衣冠楚楚地前去出席他6歲的生日宴會的。
拉里先生先生在給高雄寫的郵件里:“來吧,我們做了1年的朋友,而我只有一個6歲。”
拉里先生:“你來的話,一定能看到一些讓你終身難忘的東西。”
高雄那段時間正在開始和蘇的戀愛,兼之生意上的事務(wù)繁多,他來是不想去的,看了這個郵件,最后決定還是去了。
結(jié)果,他真的看到了令他難忘的東西:拉里先生就在這個慶祝的宴會上,當眾宣布,他從今天開始出家。他從此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空衣派”耆那教僧侶。
他當時是這樣的:“我已經(jīng)活了6年,嘗試過了很多大家認為人生必做之事,生兒育女,經(jīng)營事業(yè),享受人生,這些我都做過了,F(xiàn)在,我對俗世的生活已經(jīng)沒有興趣了。”
他:“我從自己的一生,真切地認識到,所謂的生活,就是4時的躁動不安,不論追求什么,內(nèi)心永遠得不到安靜!
他:“回顧我度過的這6年,我該盡到的人生義務(wù)都盡完了,該承擔的人生責(zé)任也都承擔了。現(xiàn)在,孩子們也都長大了,到了可以接過人生重擔的時候。因此,我把我的事業(yè)和家產(chǎn)都交給我的兒子和我們的大家庭!
他:“來,這件事情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但我想告訴大家,我退出俗世生活,并不是為了逃避困難和問題。我這樣做,是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
他:“如今,我的公司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的經(jīng)營問題和丑聞。我身體也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可怕的疾病導(dǎo)致我心灰意冷。我也沒有老糊涂,頭腦依然清楚明白。家庭也非常和諧,沒有爭吵和變故!
他:“我不希望出家的這個決定引來混亂的猜測!
他:“這是一個人為自己的生命所做的最后決定。它完是我個人的人生追求問題!
當他完之后,他就示意家里的仆人,當眾燒掉了他原來的名片和一套西服。然后,他就平靜地就坐于他的宗教導(dǎo)師身邊,開始接受儀式。一個多時之后,他的頭發(fā)拔光了。(注:耆那教出家的時候,頭發(fā)是要一根一根拔掉的,不用剃刀。)
之后,他的導(dǎo)師對來賓們發(fā)表了歡迎拉里先生加入僧侶行列的講話。他勸導(dǎo)眾人,要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要保持信心和自制,因為這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必經(jīng)之路。
他:“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只有放下,才能獲得平和,而這種平和是不可能僅從閱讀經(jīng)文中得到的。它需要親身力行!
(三)
就這樣,那個曾經(jīng)名叫拉里的印度大商賈,從此消失于我的視野了。
他退出了。他不是因為害怕困難和問題才退出的。
就如同我此刻萌生退意,并不是因為遭遇了挫折和困難。
高雄從新德里帶回了拉里先生給我寫的最后一張卡片。他在經(jīng)過土耳其轉(zhuǎn)機飛回加拿大的時候,把它從伊斯坦布爾寄的機場寄給了我。
卡片上只寫著一句話。那是耆那教《奧塔拉哈亞納經(jīng)》上的一句話:“最難的是放棄你自己。”
我就是因為拉里先生,而知道了耆那教。
(四)
我也和你們一樣,信仰過科學(xué)。一直以來,無論是人文科學(xué)還是自然科學(xué),我都在如饑似渴地學(xué)習(xí)。
但是,我從中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它們均不能解釋生從何來,死后何往,不能解釋我們?yōu)楹卧诖,為何會有共同的前世記憶,不能指引我,如何才能?zhàn)勝生老病死的碾壓,如何才能將你,救出短壽與備受痛苦折磨的不幸命運。如何才能改變以前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如何才能改善命運,如何才能救度廣大無邊的無可奈何與身不由己。
所有的那些科學(xué),它們迄今為止,尚未提供可信的、可以驗證的答案。
后來,我又寄希望于超世間知識的宗教。
以前,我也和你們一樣,認為宗教就是迷信,是麻痹人民的精神工具,是反科學(xué)的,只有愚夫愚婦才會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可能相信這些沒有依據(jù)的幻想和囈語的。
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觀點,其實不是我天生的。是后天教育灌輸?shù)轿翌^腦中的。它并非我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在高中畢業(yè)后的歲月當中,我涉獵了好多種類的宗教,從你們聽過的,到從未聽過的,以致于很多身邊人都認為,我將來有志于做一個宗教研究者。比如,韋格,他人就是宗教比較學(xué)的研究者,他給了我大量的幫助,指引了我入門的路徑,他認為,我和他一樣,是想從事宗教方面的人文研究。他很想發(fā)展我成為他的研究生,傳承他的衣缽,和他一起,在研究的路途上繼續(xù)深入。就像中國學(xué)界的泰斗季羨林先生那樣。
但是,我對宗教感興趣的動力,卻并非想要開展學(xué)術(shù)研究。我是想找到救拔你,救拔我們,救拔所有生命于生死困厄的答案。我對學(xué)術(shù)研究以及由此帶來的名利,根沒有興趣。認識吐火文,能解吐火文的經(jīng)典,知道拜火教的皈依,又有何益?所有的這些淵博,都無法阻擋那輛卡車把你撞飛,都無法阻擋你償還命債,都無法消除你身受的萬般痛苦,都無法改變我們在生死沉浮中的無助和不自由。
所以,我心里很清楚,雖然是跟隨韋格老師入門的,但最終,我們會分道揚鑣。
宗教對于我來,就是一張藥方。能把藥方倒背如流,能夠解釋所有藥物的藥性、來源、產(chǎn)地、治療案例,這都不能治愈我的疾病。唯有找到正確的藥方,服用下去,讓藥方里的藥物,滲入生命的內(nèi)部,和生命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夠治愈疾病。宗教對我來,也就像是一張菜譜,看著菜譜,知道所有菜的典故、制作流程、廚師家史,都不能讓饑餓的人吃飽。唯有照菜譜把菜做出來,吃下去,才能解決饑餓的痛苦。
學(xué)術(shù)研究之無用,就在于看菜單、看處方,卻不親自食用。
我不會走上那條道路。
(五)
來《求道》這一章,有較多章節(jié)是記錄你去世后,我的宗教探索的。
但是,受制于吾國特有的敏感機制,實在無法在簡體中文的版中更多提到這方面的探索與跋涉。
在這一卷中,我只會提到若干種比較不太敏感的宗教。窺一斑而見豹吧。
關(guān)于宗教,很多人是有誤解的。
何為宗教?宗,就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意思。教,是教育、教化(通過教育而實現(xiàn)行為的轉(zhuǎn)化)的意思。
宗教的意思,就是對于人生最重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轉(zhuǎn)化。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最根的、最基礎(chǔ)的教育。
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過不好每一生。
拉里先生在6歲的時候,領(lǐng)悟到了這一點,及時停止了一切無益的身心勞碌,走上了求正確三觀的道路。
他的斷然決定,對我來,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啟示。r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