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結婚之后,我們一起飛往東亞,去拜謁了位于康切拉里地區的、規模最大的那個瑪爾斯神廟就是我曾經在《ntraveller》雜志上做過專輯宣傳的那個神廟。rgX
在我們的過去世,它叫作戰神廟,供奉的是當時威震天下的不敗之將,傳他是下凡的天神,降臨那個戰亂仍頻的年代,就是為了消滅所有的戰爭,統一天下,還太平盛世于各族人民。
他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促成了太平的到來,扶持了一個圣明的君王登上了統一國家的王位。
他保持了一生勝無敗的輝煌戰績,最后以壯烈的方式,與敵軍領袖一起,同歸于盡。
事隔多年,瑪爾斯廟的面貌又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它不再是一個兩進帶影壁的院落了。它被大規模地擴建,現在擁有七進寬敞的院落。原來的兩進院落,處于整個新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圍繞古老的兩進院落,人們又加修了華麗的大門和大殿,還有回廊曲折、花團錦簇的偏殿,還有流水潺潺、游魚嬉戲的花園,還有歷代名人題詩題字的碑林區,還有一個巨大的3d沙盤,在上面可以看到當時的各國戰爭局勢圖。我在沙盤上看到了令我怦然心動的地點:黃桑峪口、崔家集、臨水鎮、燕塘關、懷州府、卡諾湖、尼肯風口、蘇隆…還有,溪源古戰場與黑水河(無定河)。
我站在沙盤前,感到咽喉被命運之手緊緊地掐扼著。
你緊緊握住我的手,摟著我的肩膀,堅定地站在我的身后。
(二)
以前,我作為唯心來當壁畫修復志愿者的時候,這還是一座古老荒涼到幾乎坍塌的遺跡,院落里到處都是蛛和灰塵,梁柱傾斜,墻垣倒塌,戰神塑像只能模糊地看到一個身形的輪廓,面目早已被歲月的風霜磨平,看不到戰神過去的長相了。
1幅壁畫也被掩蓋在后世的多次粉刷和涂畫層下面。那面墻體上,最表層的涂抹,是一條大紅字體的簡體中文標語:“計劃生育是我國堅定不移的國策!”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心地鏟去這一層標語,在下面看到了一幅宣傳畫,內容是推行土地改革,批斗地主的訴苦大會,依稀可以看到很多人聚集在一個祠堂模樣的建筑里,圍著一個祭拜用的平臺。一個地主脖子上掛著打了黑色大叉的紙牌子,垂頭喪氣地彎腰站在那里,被身后的幾個民兵揪住胳膊,面前有幾個頭上纏著白羊肚手巾的農民模樣的人,在揮舞著拳頭,臉上露出悲憤的表情,控訴著地主的罪行,有一個控訴者手里,還緊緊握著一光芒閃閃的**著作。
這幅宣傳畫是用油彩畫上去的,油彩的品質并不太好,所以,剝除這一層的涂畫,花費了那個暑期大部分的時間。
在這幅油彩畫的下面,是一個青白色外墻的表面,上面有巨大的四個黑色正楷字:耕讀傳家。
想必在土地改革之前,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農耕大家族的公共祠堂。也許,這是當年嶺南王崔承志后裔的一支。
從這個時期的外墻上來看,這里可能還兼具了家族私塾的功能,家族的子弟們在祠堂里上學,接受四書五經的教導。
在祠堂外墻的下面,更古老的涂層,是一道明黃色的外墻,和如今皇宮的御用明黃色一模一樣。但由于庭院規模過,看上去不像是皇家的庭院或者行宮。考古學家判斷,它是當時的一座佛寺。果然,在外墻上的紅外線探索,發現明黃色的外墻上,依稀寫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字樣。這里還曾經做過凈土宗的佛教寺院。從各種跡象來看,這里的香火一度非常鼎盛,并圍繞寺院,形成了繁華的定期廟會,寺院外的街道,也發展成為城市里最繁華的商業街。
戰神的塑像始終存在于佛寺和祠堂的同樣位置,一直保持著戰神廟建立年代的位置,沒有進行過搬遷移動。
在祠堂時期,塑像位于祖先靈牌供奉的正堂中央,與層層疊疊的祖宗牌位彼此相對。
在佛寺時期,塑像位于佛寺前部的左偏殿,是作為伽藍護法神供奉的,就好像如今很多的佛教寺院里,在偏殿供奉著財神和關公的塑像。
在佛教寺院時期之間,似乎還有證據表明,這里做過當地的城隍廟。城隍爺和地獄變相圖的立體雕塑群像,和戰神雕像一起,共同被供奉在大殿上。城隍廟是古代中國最普及的公共場所之一,數量之多,完和孔廟、土地廟相當。城隍廟的主要功能,是以各種圖畫和塑像教育人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這里,民眾可以很方便地看到,犯了哪種過失,死后就會在地獄遭受何種慘烈的痛苦。城隍廟也經常被地方縉紳和氏族長老用來裁斷地方及族內的民間糾紛,相當于一個民間的調解仲裁中心。
城隍廟時期,這里也是廟會的中心,各路攤販在城隍廟會日會云集在這里。有野史記載,那時候,想要考取武舉的舉子,考試前都要來這里參拜戰神,祈求戰神的保佑。而被征兵前去打仗的士兵們,出發前也要來這里參拜,祈求戰神保佑他們神光護體,刀槍不入,能夠平安地從戰場上歸來,與家人們團聚。
你就是這座瑪爾斯廟供奉的吉諾戰神,你就是那個自己粉身碎骨、萬劫不復,為天下人換來了太平的杰出將領。
如今,你和你深愛的女人一起,攜手回到了這里,站在你當年自己的塑像面前。
我們站在摩肩接踵的參觀游客人流當中,并肩仰望著古老的塑像,參觀著那1幅現在已經得到了精心保護的古老壁畫。
許多各國的游客從我們身邊經過,但根沒有人注意到我們。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我身邊的你,就是這座神廟的當事人,就是壁畫場景的在場者。
人流,猶如滔滔江水一樣,從我們身邊川流不息而過。
(三)
在壁畫前,你告訴我,這次戰役的名字,叫作吉里迷戰役。吉里迷是戰役發生的地點。你指著畫上那個面目焦糊的北胡將領,對我,他的名字叫做蒙吉納。
你很欽佩這個勿吉將領,但是很遺憾,為了盡早終戰,不得不殺了他。
你讓我看你的脖子。
我驚訝地發現,在你的咽喉皮膚上,真的有一個很細的紅點,紅點看上去像是一個微的出血點,但卻是鑲嵌在皮膚中的,并沒有真的出血。
你,當年你一槍扼斷蒙吉納的呼吸時,他的槍尖也正好刺到了你咽喉的皮膚,在皮膚上刺出了一個很的血點。
這個血點,如今痕跡猶在。
我看著你皮膚上的這個紅點,心里不出的萬般感慨。
你告訴我,在吉里迷戰役開始之前,你感到頭暈目眩,暈眩到無法進食,暈眩到劇烈嘔吐,在馬背上難以保持平衡。你一度以為自己將會舊疾復發,無法進行完這場戰役,可能要功敗垂成。你在心里拼命地祈禱上蒼,憐惜蒼生的痛苦,給你一個機會,去加速戰爭的死亡。上蒼好像是聽到了你的聲音。在蒙吉納率領殘部逃跑過來,到達設伏圈附近的時候,暈眩突然自行停止了。于是,你才有了機會,和這位猛將,進行了壁畫上描繪的這場生死惡戰。
你一直相信,如果當時你內心沒有要舍棄自己的一切,拯救天下蒼生的堅定心愿,你可能在第一次復發舊疾的時候,就已經夭亡了。你深信自己那時后來的壽命,都是為天下蒼生的救度而活著的。
(四)
在瑪爾斯廟里,你的親切感沒有我的親切感那么強烈。
因為在兩個過去世里,你都沒有到訪過這個地方。
在作為吉諾戰神的一生里,你生前從未想到過死后會被尊為戰神,在各地廣泛供奉,絕沒想到還會有戰神廟這種東西的存留。你也從來沒有見過戰神廟的樣子。
在作為指導的一生里,你也從未聽過戰神廟。那時我還沒有長大,還沒有讀完大學,還沒有對考古發生強烈的興趣,也還沒有來到這里發現壁畫,沒有成為壁畫修復的志愿者,沒有遇到過盧曉光。
所以,在那一生里,你一直到死亡,也從未聽過戰神廟的存在。
我少年時曾在你為我購置的歷史書里讀到過戰神廟,但那時,我也沒有真正地見過它。
在作為琴兒的一生里,我年老時在回燕塘關和清川省親尋根的旅行中,在謝雙城兒子的陪同下,來拜謁過這座戰神廟。
我兩個過去世里都曾經站在這個庭院的中央,百感交集、心如刀絞地注視過這1幅壁畫。
所以,我更有不盡的滄桑和悲涼縈繞在心頭。
悲欣交集,無以言表。
而你,是茫茫人海中唯一懂得我的心境的人。
(五)
世間哪有什么偶然的邂逅?
所有的邂逅,都是我們遺忘了根源的久別重逢。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