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唐朝地主爺 正文 第九十章 查倉(2)

作者/星空沒有云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九十章   查倉()

    滄州城東邊常平巷里,常平倉外,擠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但是,他們都只能站在巷里遠遠看,卻沒法靠近常平倉,因為倉庫大門口,站滿了兵丁護衛。

    門口掛著三面紅色大旗,一旗寫山東道副總管,一旗假節巡撫使,另一面旗寫按察使,監察道。三面旗外,還有還有一面不起眼的旗,寫了滄縣縣令的字。

    三大官員同至,都是緋服加冠,縣令老爺也在旁邊陪笑,老百姓那見過這么多大官,知道肯定有熱鬧看了,竟都放下手頭的活計,賣蔥兜蒜的都一心一意的圍觀起來。

    讓百姓驚奇的是, 三位大官外加縣令,那是天大的組合了,可現在卻好像在等一個人似的。是誰敢讓這三大紅衣官一起等待?

    自然是徐大刺史了。

    “秦縣令,這徐刺史怎么還不來?莫不是糧庫中出了問題?”一名官員不耐煩的問道。

    秦時趕緊賠罪:“大人莫怪,徐刺史已經在路上了,可能遇到了什么妨礙,應該馬上就到。”

    秦時心里一面罵那三名高官,他們等了一盞茶功夫不到就催催催了。一面不住嘆息:唉,我那個老師啊,學識,品性,事,什么都好,都強,可就是這早上起不來床。有點瑕疵。

    “這都什么時候了,災民后腳就到了,當地主管卻不見人影!”話的人姓孫,是山東道副總管,在徐清這種刺史面前,自然有面子,有官威。

    長安來的那個巡御史張了張嘴巴,卻沒出話來。還一個監察道的官,見御史不話,便也眼觀鼻,鼻觀心了。

    其實,秦時這一次冤枉徐清了的。他早就來了!

    只不過在路上的時候,看見山東道的那一對人馬。他們在滄州城內敲鑼打鼓,還拉著大旗,十分囂張。再看那騎著高頭大馬的孫副總管,更是不得了,一身緋服官威無邊,那一個金冠,鑲著金、佩著玉。

    徐清再看看自己身上,除了三十個響當當的銅板,在沒有其他金屬。關鍵是他的官服已經顯得四分陳舊了,騎的馬也是一匹老馬,歪著嘴,瘸著腿。

    再看旁邊,別人有巡攔,打鼓的,敲鑼的,拿牌的,舉旗的,若是抬個箱子,不定比人家結婚熱鬧呢!而徐清身邊,五個護衛兵丁,老實巴交的,也不威武也不帥,墨鏡都沒有一副。

    這行頭,這排場,太寒磣了。掉面子的事不干,徐清馬頭一轉,回去了。翻箱倒柜,發現自己還有一身行頭沒穿過——洛南縣伯!

    換了衣服,叫了一大批隨從,一來二去,于是就晚了時間。

    孫副總管又等了會兒,來回踱步幾次,看那些個百姓伸著頭看,覺得面子有失,便又會秦時道:“秦縣令,麻煩你再去催一催。時間緊迫啊……”

    巡御史也道:“大災之時,糧食比黃金還重要,還請秦縣令擔待一番。”

    “是……”秦時暗暗苦笑,我不答應又能怎樣?抬腳便往外走要去找徐清,卻在這時,百姓后面一陣敲鑼打鼓,又有人高喊道:“洛南縣伯,滄州刺史徐大人到~”

    “什么?滄州刺史竟然是縣伯爺?!”兩個個紅衣官心中大驚,這爵位可不比官位,不是有大背景大功勞,誰能得到?什么叫大功勞?就是讓皇帝也稱贊的功勞!只有長安來的巡御史卻不驚訝,心中甚至暗喜,果然是他!

    大唐文宗,徐清!

    徐清踏著官步下了馬,站定往常平倉門口一打量,見三位大官,馬上急步走來笑道:“三位大人而來,下官未能遠迎,實在罪過。”

    看徐清的服飾,果然是爵爺,三人忙道:“情況緊急,來不及通知爵爺,倒是我們唐突了。”

    徐清也道:“哪里哪里”。

    “我等奉皇上之命,至各州縣巡察賑災準備情況。滄州是接收災民的,故而來看看準備得如何就。”巡御史道笑道:“還請徐爵爺配合。”

    徐清:“一定一定”。

    “閑言少敘,”山東道孫副總管卻冷言冷語:“我們還要去別處。”

    “不如請三位到府里歇息,下官也好匯報情況。”徐清殷切一下。“不必了。”孫副總管冷聲道:“常平倉近在眼前,徑直前往里頭驗庫!”其余兩個紅衣官對徐清使使眼色,意思是與我們無關。

    常平倉內,劉騰之子,劉宿打開鎖頭,兩名民壯將沉重的艙門推開。

    便見里頭一摞摞糧袋碼放的整整齊齊、巍然如山,到處纖塵不染,井井有條。用鼻子一聞,絲毫沒有霉氣,潮氣,是糧食散發出來的清香。

    巡御史和監察官互看一眼,點點頭,劉宿躬身讓到一邊,幾位大人探頭進去,跟在身后的督糧屬吏捧著賬冊,一邊唱著存糧數,一邊點著倉存米袋,讓三位紅衣官過目。

    孫副總管命人從庫里隨便抽取了三四十袋米,然后都打開,倒在地上。白花花的稻米傾瀉而下,不摻任何雜質,亦沒有陳腐之糧。取了一捧在手里端詳,潤滑反光,送一粒到嘴里細細咀嚼,新鮮!

    巡御史是長安那邊特選出來的,于糧食這方面可是行家,他隨即檢查了五個倉庫,個個都是這樣,便知道滄州這倉庫的狀況出奇的好。

    好到令人難以想象……

    贊許的望一眼身材有些瘦削徐清,心道:這個年輕爵爺確實有事啊。

    監察道的紅衣官問道:“爵爺是怎樣做到的?”

    “下官只是照章辦事。”徐清恭聲道:“并沒有特別的地方。”他雖然語氣淡淡的,但心里爽得不能自已。就是這種裝逼的感覺,試過才知道……

    “官是……”監察官解釋道:“一些糧倉里常見的陋規,在你這兒沒看見。”

    “既然是陋規,自然沒有再存在的必要。”徐清繼續裝逼道,卻沒想到氣得山東道副總管七竅生煙,卻偏偏挑不出毛病來。

    半天時間,他已經清點了一半的糧庫,發現里頭的存糧,比規定數還多的多,應對兩次災民都綽綽有余!

    讓人怎么找麻煩?

    “很好,徐刺史少年老成,可謂能吏。”巡御史看看另兩位道,“我對滄州情況很滿意。”

    “官也一樣看法。”那監察官也點頭道:“一般州縣對常平倉的態度是保倉。其實能把保倉做好,就已是很不錯的了。但徐刺史追求的卻是盈倉,可見徐刺史之實心任事。”

    “不錯。”巡御史點頭道:“只有常平倉充盈起來,一旦這樣的逢上災年,方可確保賑災之急用。”

    齊副總管卻悶聲道:“災民們住的地方都準備好了么?”

    徐清道:“已經準備好了。”

    于是有吏員走上前來,帶三位大人出去。

    這時,劉宿悄悄走上前來,誠心誠意道:“徐大人,之前家父的事我都知道了,如今看來,是徐大人救了我一家啊!”

    “徐大人,今后有用得著人的,人必然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用你赴湯蹈火。”徐清平淡地道:“我只要你把這倉守好了,不要有老鼠就好……”

    “人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走家父老路了……”劉宿話里,似乎還有什么沒盡的。

    徐清道:“還有事?還有事就行了。”

    “大人,這常平倉,和應急倉清理出兩千石陳糧,還好得很……”劉宿完,看著徐清。

    “哦,你子……”徐清笑了笑:“你想販糧,拿去吧,得了錢和官府怎么分,你心里有數就行了。”

    劉宿趕緊應承道:“是是是……”

    出了庫門,三個大官讓徐清帶去看安排災民的住宿區,卻只見徐清搖搖頭,拿著一登記簿來道:“州安排災民,與尋常不同……”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徐清將滄州分散災民的辦法了一遍,然后把登記簿給他們看。

    三人拿起來翻看,見登記簿上寫:“留田灣莫大家,空房一間,租期二月,定金三十斤米,官府給定。余款百斤。”

    徐清道:“還有好幾十,未能一一帶來。”

    “哼,簡直胡鬧!”孫副總管哼了一聲:“徐刺史是打算趁我山東遭災,大發你滄州的財?”

    徐清不爽,針鋒相對道:“胡!什么你的山東,我的滄州,我們都是為皇上做事,為百姓某福!”

    “呃……”孫副總管一時語噎,又道:“那,徐刺史用我山東之民,服你滄州之役,豈能有理?”

    “吃我滄州之飯,為我滄州出力,有何不可?”

    “山東遭難,自當大方接濟,何以想盡辦法用我民力,實在不仁!”

    “哼!若是孫副總管眼紅,那我滄州不接受災民入境就是!”

    巡御史出來勸道:“二位大人消消火……災民之事,向來是安民為重,只要徐刺史能安撫百姓,不管他是以工代賑,還是免費周濟,都行嘛……”

    “哼!”孫副總管轉身不理會徐清,徐清也不再嚷嚷。那巡御史把徐清拉到一旁,輕聲對徐清道:“爵爺,我一路走來,看過許多州縣,只有爵爺的糧食最多最好。想必爵爺用了非常之法,既然如此,住宿之事,爵爺能有非常之法,也是可行的。望大人不要在意孫總管的話,官回京在皇上面前為大人請首功。”

    “多謝大人,我不在意的……”徐清回道:“不知災民何日就該入境了?”

    “馬上就來,最多明天晚上。”巡御史道。

    送了三人離開,徐清叫劉宿運著二千石陳糧去山東,囑咐只在周圍售賣,不可入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沐川县| 广东省| 宣化县| 海口市| 浦县| 金溪县| 临清市| 华坪县| 呼图壁县| 长海县| 元江| 崇礼县| 扶沟县| 同心县| 马公市| 锦屏县| 牡丹江市| 共和县| 永福县| 安庆市| 五河县| 南昌县| 甘孜县| 新龙县| 德州市| 龙岩市| 漳平市| 双柏县| 志丹县| 大余县| 溧阳市| 苏尼特左旗| 新化县| 安义县| 葵青区| 东山县| 石景山区| 庆云县| 贺兰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