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馬蓉蓮二人,弄到了一份學子家的住址,然后逐個進行走訪調查。rg
一些學生父母聽行都司來的司樂,要對江州城私塾索賄進行調查,他們當然再高興不過了。于是一個個紛紛將他們遇到的事情,部訴苦似的傾訴出來。
三天時間,兩人走訪了近百戶人家,這些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女,遇到的情況基上與郁雅婧那天了解到的一般無二,有的甚至更加惡劣。
至于私塾里還有沒有其他的內幕,這個對她們來并不重要,只憑著手里的證據,足足可以掀起一場轟然大波。
而且這事情,嚴重的一點,可以送到京城的通文上。但是兩人當然不能這么做,要做的話,也得等徐茂先吩咐之后,再有下一步的行動。
回到知州衙交差,兩個喝著徐大人親手倒的茶,心中一陣激動。
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徐茂先笑看著兩人:“你們辛苦了。晚上我要請客,好好款待你們兩位功臣。”
兩人居然有些羞澀地笑笑,薛瑩瑩道:“能為徐大人辦事,我們絕無怨言!
那表情,挺有韻味的,好像是不論徐茂先提出任何條件,兩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包括暖床這樣的要求。
薛瑩瑩能有今天,徐茂先功不可沒。而馬蓉蓮,要不是徐茂先當初讓常婉兒調她進荊州太常府,現在想進入行都也是一場空夢。
所以兩人對徐茂先吩咐的事情,一向不折不扣地執行。
知恩圖報這種美德,在這兩個女人家身上,體現得比男人還要有誠意。
次日下午有個公示堂議,徐茂先像往常一樣,正點到達堂議室,幾個正在交頭接耳的官吏,紛紛停止了話。
鄧義杰和寧不凡兩人也是面帶微笑,因為最近官府那邊的公務,開展得十分順利。尤其是招祿商賈這塊,新城規劃的建設,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江州城力打造湖廣第二大城的目標,就在他們這代人手里,慢慢付諸于實現,這對誰來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盡管這個計劃的發動者是徐茂先,如果這個計劃實施成功,他鄧義杰也是功勞不少,畢竟他掌管著州令衙這攤子事。
堂議的時候,分管文教的左州卿滕海,突然提出德齋私塾先生索賄案一事,引起了所人的強烈的關注。
滕海拿出了馬蓉蓮和薛瑩瑩這幾天走訪的調查結果,將證據拓印數份,發放到每位內參和旁聽官吏的面前。
江州德齋私塾索賄案,突然如一塊石子擊在平靜的湖水起,泛起陣陣波瀾。而馬蓉蓮她們的調查走訪結果,更是令人目瞪口呆。不論是誰,聽到這種現象,都會感到震驚。
鄧義杰也不例外,他拿著這些材料看了看,臉色有些不好。
徐茂先自然借題發揮,在堂議上大發雷霆。
一個為人師表的私塾先生況且如此,他們教出來的學子會是什么樣子?簡直是敗壞風氣,誤人子弟。他們的行徑與那些貪官污吏有什么不同?
只能用更加惡劣來形容!
徐茂先是摔著杯子在堂議上表態,這樣的事情,堅決制止,情節嚴重者追究其刑責。徐茂先二話不,當場就下掉了這個文教司郎中。
連自己下面的人都管不好,留著這個郎中估計也沒什么用。寧不凡的臉色霎時就變了,徐茂先繞來繞去,又繞到自己頭上了。
這個方家偉正是寧不凡的人,兩人是多年至交,關系匪淺。
因此,寧不凡就黑著臉了一句:“徐大人,我不贊成這么做,光憑這些證據就下掉一個郎中,難免讓人心寒,是不是研究研究再做決定,畢竟我朝的用人方針里有功過相抵一,如此做法是不是太武斷了點?”
文教司方家偉跟寧不凡關系不錯,這事徐茂先早就聽人了,他看著寧不凡淡淡地道:“那么寧大人認為該如何處理?是通過內參們表決,還是讓督察府的人介入?”
徐茂先這句話,讓寧不凡的臉上的表情很精彩,青一陣紅一陣白一陣。
現在徐茂先掌管著知州衙,他是一把手,不管是由內參表決,還是督察介入調查,后果沒什么兩樣。
只不過后者恐怕更嚴重,方家偉是什么人他寧不凡不知道?現在的官吏有幾個干凈的,不查則已,一查準有事。而且查下去,恐怕死得更慘!
寧不凡打了個寒顫,看來徐茂先早有準備,手里應該是有了不少證據,于是他不話了。只能咬咬牙,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多年的朋友被革職查辦。
其實,對于德齋那些私塾先生索賄的事情,寧不凡不是不知道,但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再,又誰敢向他堂堂一個左州卿索賄?活膩歪了?
沒想到這樣的事情落到徐茂先手里,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對于方家偉來,徐茂先摔了一盞茶杯,對他簡直就是一場飛來橫禍,來順利的仕途,突然背了個大罪名,被革職查辦了。
人人都,當官的人到中年有三大喜事,可他到頭來換了一場悲劇。
滕海根據這些證據,迅速展開了調查,很快在江州所在各類私塾中,針對私塾先生索賄一案,進行細致的篩查。
一旦發現有向學生索賄情況的私塾先生,輕則革去功名,重則移交刑部處理充軍。
在江州城針對私塾先生索賄案調查的同時,禮部多次請示知州衙,然后在州太常府,儀制府,行都司太常院都大篇幅地發文此事。
其實,這只是一種極為平常的現象,在大明大大的地界中,可能普遍存在,但是一直沒能引起重視。而某些人或者學子,都從心里有一種意識,覺得給私塾先生送點孝敬錢,以感謝對自己的栽培。
也許他們當初就沒有意識到,正是他們這種感激,慢慢地促漲了攀比之風。而某些居心不良投機份子,便在這方面打起了學子的主意,向一些學子家人索要點什么當作補償。
時日一久,便形成了一種風氣。
相反,這種現象,在翰林院和秀園里反而少見,倒是一些娃娃私塾,他們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愿,巧立名目,大肆斂財。
你找各種理由收入雜費也就罷了,偏偏還發展到安排個座位,居然也要用錢財來買的事情。有人更甚之,動不動就以各種名義,發請柬讓學生父母去道賀,送紅包。
若有不到者,便在班上找各種理由和借口,挖苦打擊學子的積極性,給學子造成一種心里負擔。對于這種人,徐茂先恨不得當場斬了他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