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 大司農曹先建是前時期的官員,作為大時期為數不多的技術官員,他在國崩塌之后被留任前朝留下來繼續在新朝任職的官員有很多,但在朝堂之上混得還算得意的卻沒有幾個,蘇開榮首屈一指,再往下數,就算是他了至于地方郡守,那就另當別論了
曹先建現在過得還算快活,在前,他這是一個冷門衙門,一年上頭,經費是沒有幾個的,但要背的黑鍋不少,一旦有什么歉收啊,洪災旱災減產什么的,這大帽子自然就會甩到他的腦殼之上
好在就算在那個時候,不管是皇帝也好,還是朝臣也好,對這個老老實實背鍋,不爭不搶的大司農還算映象不錯,背鍋背得極好,所以也就一直當了下來
太平軍迅速破了京城,京城中的官員們基上沒有一個跑脫,在一番清洗之后,被留下來的大司農曹先建又當上了大明的官兒,心中雖然忐忑,但慢慢的卻發現,他這個衙門似乎又點熱起來的征兆
首先就是錢多了起來,在每年的預算之上,他一般是不敢開口爭的,但撥給他的經費卻著實不少,當然,政事堂給他的這些錢也不是讓白給的,條件就是要讓他研究出產量更高的農作物來為此,還專門在京城外給他撥了一大片土地
在大明當官沒多長時間,曹先建就發現,與前朝大不同的就是大明官員的作風他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效率不管做什么事,那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這讓他更是憂心忡忡,他當了多年的大司農,對于農作物還是頗有研究的,但要弄出產量更高的農作物,這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辦到
培育出更好的種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他是不敢反駁的,以前他就是一個受氣包,現在他也默默的做好了再次背鍋的準備不過拿了錢,自然還是要認認真真的做事的
召集了麾下的一些農官,又從民間找來了一些極有經驗的農夫,兢兢業業的干了起來,大明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種麥子,高梁,粟等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先派出人手去各地收集各種各樣的這些種子,然后心翼翼的種下去
每一年在收獲的時候,曹新建都會盯在田頭,讓人挑選出最好的種子,第二年種植的時候,便將這些種子種下去,然后周而復始他甚至將不同地區的這些作物交叉授粉,希望能夠有意外的收獲
連續數年,他只拿錢,卻沒有成果,來惴惴不安的他,卻并沒有等來猜想中的訓斥或者黑鍋,每年錢照給,而且隨著國家的財政來好,他這個大司農衙門拿得錢也來多
這讓他倒是先不好意思起來干起活兒來,倒是更有干勁了大司農麾下,官兒不多,更多的都是從各地舉薦而來的老農,曹先建手里錢多了,這些人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薪餉,干活兒自然也就更有勁
比起曹新建來,這些來自各地的老農更加的純樸一些,雖然大司農衙門給他們準備了還算不錯的房子,但這些人,卻寧愿搭著窩棚住在這些實驗田邊上,倒是像照顧兒女一樣在照顧這些作物
好在第四年之上,大司農衙門培育出來的種子,在京城下轄的一個縣試種獲得了成果,畝產量比過去上浮了兩成原一畝地產四百斤的土地,在第四年,赫然收了五百斤
雖然每畝只多了一百斤,但如果將種子推廣到國的話,那每年多收的莊稼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消息傳來,曹先建喜出望外的同時,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白花錢,連續三年光投入沒產出,大司農衙門已經壓力很大了
而更讓曹先建沒有想到的是,皇帝單獨召見了他
這是大明建國之后,皇帝第一次單獨召見他
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召見之后,皇帝還請他吃了飯,不僅是他,還有他麾下的農官以及那幾十個從各地來的老農,皇后,政事堂首輔都出席作陪
巨大的榮譽讓曹先建一直都處在一種恍惚的狀態之中,直到回到家里,還沒有完回過神來,最后留在腦子里的只剩下四個字
那是皇帝的
“再接再勵”
因為有了成果,所以大司農曹先建從那以后在朝議之上腰桿子便硬了許多,而撥給他的款項也愈發的多了起來,有了這幾年培育種子的經驗,眾人是干得更起勁了這兩年,又推出了好幾種作物的新種子
而今天,是皇帝第二次單獨召見他
大司農可不是六部九卿這種顯貴,但這一次陛下從虎牢回來之后,卻將召見他排在了極前面,這讓曹先建覺得壓力很大這兩年雖然也推出了新種子,但效果卻并不明顯是不是陛下不滿意了呢?
“曹大人今年六十開外了吧?”秦風很隨和地問道,這位大司農干得還是很不錯的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較之前幾年有了明顯的提高,眼前這位功不可沒而這個人干活勤懇,人又低調,很合秦風的胃口
沒有想到是這樣一個開場白,曹先建有些愕然,又有些尷尬
“回陛下,臣今年五十有二!”
“啊!”這一下秦風就很尷尬了,看著這曹先建的模樣,怎么也有六七十歲的模樣,竟然還只有五十出頭,想了想終于明白過來,眼前這位可是大司農,雖然他算得上是大明的高官了,但這位高官,卻經常泡在田間地頭,行走在鄉野之間,風吹日曬的,外表比實際年齡就顯得大了不少
“曹大人真是辛苦了事情是要做的,但還是要保重身體,你可是我大明的寶貝呢!”
聽到皇帝這么,曹先建鼻子不由一陣發酸,兩眼都有些模糊起來,雙腿一軟,已是又從椅子上滑了下來,”臣得陛下看重,托以重任,自當竭盡力,雖九死而不悔”
沒想到一句話讓這位老臣反應如此之大,秦風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趕緊示意樂公公去將人扶起來
“農為國之根,俗話得好,家里有糧,心里不慌啊大司農這幾年,所立下的功勛,可不必那些沙場縱橫的將士們但還是要多保重身體,有張有弛,才是應有之道嘛!朕還指望著你為我們大明培育出更好的作物來呢!”
“臣慚愧,這兩年一無所成”曹先建的聲音都有些哽咽起來
“不不不,朕很清楚,培育一種更好的作物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急不得,聽大司農現在正在想方設法收集齊楚之地的種子?”
“是,臣想著,有更多不同的種子,便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或許能培育出產量更高的作物來”曹先建道
“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秦風微笑,”這事兒,可以讓商務署幫你想想辦法,他們麾下的商隊行走各地,順帶著幫你帶一些種子回來,也不費事”
“多謝陛下”
“嗯,今天找你來呢,是另外一件事!”秦風看了樂公公一眼,樂公公立即便將好幾個瓷罐,還有幾個壇子拿了出來,一一擺在了曹先建的面前
“陛下,這是?”看了一眼面前的瓷罐,曹先建問道
“這是海事署從海外帶回來的一些種子,有幾種,朕覺得關乎國計民生,所以找你來看一看”秦風笑道
曹先建一聽此言,立刻便打開了罐子,心翼翼的挨個倒了一些出來,仔細辯識一番,臉上卻露出茫然的神色,一樣都不認得啊!
秦風走了過來,指著排在第一位的瓷罐,道:”這一種,是棉花的種子朕最看重的就是這一樣樂公公,將寧則遠帶回來的棉花和棉衣拿上來”
一團軟綿綿的白色微泛黃的東西,被送到了曹先建的手中,在手中輕輕一捻,曹先建臉上立刻便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在摸了摸那件棉衣,臉上的異色就更濃了
“陛下,這是御寒之物,比我們現在的絲絮填充的棉衣,肯定要保暖得多”
“就是如此”秦風道:”這玩意兒如果能在我大明境內廣泛栽種,那對于大明百姓來,可就是大大的福音了這東西,寧則遠也問過,喜光,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最怕的就是陰雨潮實你拿回去育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臣記得了”曹先建心翼翼的將種子收集起來
秦風又走到幾個壇子面前,從里面掏出一樣東西,在手里掂了掂,”這樣東西,被稱作番薯,對土地沒有什么太高的要求,聽種在哪里都能長,而且產量極高,我們大明現在絕大部分地方是不缺糧了,但不見得未來不缺,至少,我們剛剛打下的秦國土地,那里就很缺糧,這玩意兒種出來,一來可以作為輔糧,二來就算是人不吃,還可以喂牲畜嘛!這個難度應當不大”
隨著秦風一個個的給曹先建介紹,什么甜菜種子啦,卷心菜種子啦,辣椒種子啦等等,零零總總十好幾樣,就都是一些疏菜了,皇帝的重視程度就大大降低了能弄出來更好,弄不出來,似乎皇帝也不太在意
一下子便多出了十幾種新作物,讓曹先建覺得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一些,特別是前幾種,想要反一個新作物的習性摸熟,接下來一兩年,大司農衙門恐怕是有的忙了
不過對于大司農衙門來,忙才好啊,現在的曹先建也有一點的野心了,要是他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好的種子,弄出新的作物,那大司農衙門在朝廷中的份量,可就來重了
自己,也可以挺胸凹肚上朝下朝了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