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莊那場戰事過去了足有兩三個月,契丹入寇中原,前后兩次南進,算上中間休戰的那半年多,這場戰事已經打了接近一年半的時間。uukla
契丹這頭北國蒼狼也疲憊了,耶律德光率領著八萬契丹鐵騎,押著從中原劫掠來的無數金銀財寶,緩緩北撤,似乎準備回到塞外舔噬傷口。
杜重威盡起定州二十萬大軍,在契丹軍身后遙遙北進,收復失地。
這場烽火眼看就要熄滅下來,河北的黎民百姓或許又有幾年的安定日子可過。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來耶律德光率領的八萬契丹虎狼之師已經撤到虎北口(注1),眼見就要出關,不知發生了什么變故,忽然之間又調轉馬頭,轉身又重新撲向中原。
得到探報后,杜重威大驚,一時摸不清楚契丹軍的來意,急聚眾將議事,李風云也列席會議。
軍議明顯分成兩派,一派激進主戰,一派持重主退。
主戰的一方認為如今已經集中了二十萬大軍,其中騎兵也有一萬五千多,而契丹軍只有八萬鐵騎,加上一些新降軍也才十一二萬,實力不如晉軍。而且此時,將士士氣高昂,一舉收復河北之聲,喧囂其上,這時再退,實在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此時正應與契丹軍針尖對麥芒,揚大晉之國威。
就算不主動攻擊契丹軍,也該扎營駐守,豈能將剛剛收復的國土轉手讓人?就像檀州之戰一樣,消磨盡契丹人的銳氣。銳氣一盡,契丹人自然不得不撤回北地。
而主退的一方則認為當河北之地多為平原,適合契丹騎兵作戰,而晉軍雖有二十萬之眾,但大多是步卒,對上騎兵來就吃虧。雖有一萬五千騎兵,但分屬數家諸侯,而且戰力參差不齊,原不及契丹騎兵精銳。從整體戰力上來看,晉國最多只能與契丹相齊而已。
而另一方面,這二十萬大軍,是由見過戰陣,與契丹鐵騎血拼過的將士組成,可以是晉國的精銳所在,如若戰勝還好,但若是戰敗,在契丹鐵騎的追擊下,能撤出多少人來,實在難,很有可能一戰而軍覆滅。
這些精銳之師若是就這般部折損在這里,中原的形勢就會立刻急轉直下。河北之地盡落敵手不,河南、河東也會岌岌可危。
這中原還哪有能力再湊出三十萬勤王之兵?
勝,只能傷其皮毛;敗,則有亡國之險。
何去何從,幾乎不需要多考慮。必須退,擇險要之地防守。契丹騎兵耐久戰,相持一久,契丹人必定退兵。
雙方爭吵得很激烈,各有各道理,讓人感覺委實難以抉擇。
李風云戰功雖高,但資歷卻淺,這種場合是容不得他話的。
不過就李風云的心來,他是主戰的。他的心性如此,即便是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所想到的也是進攻,而不是防守。
歷數李風云歷次經歷的戰事莫不是如此:
第一場戰事,在那個無名村莊中,他想的是如何伏擊殺了那近五十名契丹鐵騎。
第二場戰事,在那個山坡上,萬般危急之時,他想到的是如何偷襲敵軍主帥蕭遠奇,如何利用馬群,馬踏契丹鐵騎。
第三場戰事,在鎮州城外,他作勢圍著四座城門打轉,調動楊光遠的兵力,直接導致了鎮州東門大捷。后來又奇襲南門,殺散那堵住南門的一千仆從軍,只可惜杜弘璉不許他們進城,這才導致后來的損失慘重。
第四場戰事,是鎮州城墻之戰,他死戰不退。
第五場戰事,是西出鎮州求援之戰,更是沒有退路。后來在樹林中伏擊楊光遠的大將楊瞻,直殺得楊光遠的騎兵徹底沒了士氣。
第六場戰事,是忻州之戰,他率領數十名高手,喬裝成契丹仆從軍,計斬蕭遠楚,挽救了危在旦夕的忻州城,并逆轉了形勢,大勝契丹。
第七場戰事,更是李風云得意之作,獻計劉知遠,火燒耶律安端的糧草大營,導致耶律安端的大軍徹底潰敗。挫敗了耶律安端的西路軍。
第八場戰事,奇襲斜陽道,從背后進攻楊光遠的大將楊瞻,大敗楊瞻,間接導致了鎮州大捷。
第九場戰事,火燒馬家口,以股兵力引開敵軍重兵,偷襲得手,導致后來耶律麻答登錄黃河北岸失利,鄆州北津大捷可以與李風云火燒馬家口是分不開的。
第十場戰事,就是偷襲耶律麻答的軍營,攪動契丹軍軍心,導致炸營,大敗耶律麻答。
第十一場戰事,便是潛入陽崗,僅憑他一個人燒了半個糧草大營,并刺探到了契丹軍佯裝后退,實欲圍殲晉軍的圖謀。拯救了三十萬晉軍。
第十二場戰事,就是張家莊之戰,一人單騎殺入重圍,救出了皇甫遇三千兵馬,后來更是單騎突入契丹軍,萬軍叢中追殺耶律天德,直殺得契丹軍聞風喪膽。
這樣的李風云,有怎么可能接受退兵的決議?
如果是李風云,他會盡可能想辦法重挫契丹鐵騎,而不會是靠死守耗走契丹大軍。
只可惜杜重威畢竟不是李風云,他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就比如他在鎮州城,明明可以重挫楊光遠,打破楊光遠的包圍,卻偏偏選擇困守愁城一樣。
這場軍議,直吵到日落時分,杜重威才最終接受了退守的決定,命令各營將士,即刻準備,次日起營退守定州。又商討了一番各部撤退事宜,軍議草草結束。
軍議結束后,杜重威將李風云留下,道:“風云賢侄,很失望,對吧!”
李風云頭,道:“當今的局勢哪有他們的那般不堪?此地的地形也非他們的那般多我軍然不利。只要運用得好,這一仗未必就會輸。千里奔襲,必撅大將軍。契丹軍來勢甚猛又快,如果能選擇好伏擊地,未必不能打一場大勝仗。”
杜重威嘆了口氣道:“帥怎會不知這個道理?風云,你道剛才軍議中那些主戰的人,就真心想戰?那些主退的人真的是想保存這二十大軍的實力?”
李風云一愣,問道:“難道不是?”
注1:虎北口,今北京密云東北古北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