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了口氣,馮道道:“臣強主弱,臣不畏君,從古至今,有幾個能落得好下場的?”
想了想,李風云有些不服,道:“這件事,我不得不為,皇上現在死不得,皇上若是在此時遇刺身亡,這中原立刻便要分崩離析了。uukla我又如何對得起跟隨我征戰四方的將士,他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
馮道怒道:“從古至今,白流的血便少了嗎?你若有曹操那樣的野心,老夫也就懶得你,偏偏你只有董那般的愚蠢。
你知不知道,你這是把自己立出來給天下人做靶子,給別人做梯子。今天早朝,你知道有多少彈劾你的折子?足夠把你淹沒了!連老夫也不得不附議要彈劾你!
“子問心無愧!”李風云爭辯道。
“誰去管你問心有沒有愧?”馮道冷笑數聲,“董當年便問心有愧了?別人要的是一個借口,一個道義,懂嗎?道義。
你敢向皇帝射箭,表明你不畏君。
你麾下的兵馬,未得虎符,擅自出兵,表明風云衛視國家法度如無物。偏偏你又挾大勝契丹之戰,威名冠蓋天下,與當初的董何其相似?只是你來沒有行廢立之事。
你以為只有那些大臣在攻擊你?錯了,皇上此時也一定對你很不滿。一只不受他控制的猛虎臥于榻側,你認為他會安枕無憂?
他希望你此時學郭子儀,主動交出兵權,老老實實做你的定國侯,老夫問你,你做得到嗎?
當初董入長安,雖然也風光了一陣,但最后得益的是誰?是袁術,是袁紹,是曹操。
你這顆人頭好大呀,不知將來誰能取之!”
一通痛斥,直將李風云得啞口無言。
真是這樣嗎?他可是真救了皇帝石重貴的性命呀!君王便真這般無情,眾臣就真這般無恥?
若真是這般,他辛辛苦苦,四方征殺又為哪般?為了老百姓嗎?
李風云比誰都清楚,老百姓的嘴是跟著那群士紳變的,士紳什么,老百姓就會什么。他將滿朝文武都得罪了,那天下士紳能對他有好印象么?士紳他是十惡不赦的惡賊,誰又會認為他所做的一切是為國為民?
這就像一個笑話,當年董廢掉劉辨,將看上去比較聰明賢良的劉協立為皇帝一般,也許他當初真的是想要當伊尹(注1)、霍光(注),可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伊尹、霍光,更希望看到的是王莽(注),因為只將董變成王莽,才能有漢光武帝,才有云臺二十八將。
李風云沒想到弄來弄去,竟然將自己弄成了董,這世上的事,真有什么道理可循么?
長嘆一聲,李風云知道馮道所的話都是真的,人心啊,永遠是世上最難捉摸的東西。只要需要,黑的可以便成白的,指鹿為馬著可以得大義炳然,擲地有聲。
“也許這朝堂真不是該我呆的地方!”李風云輕聲道,一番雄心壯志突然間顯得那般可笑,一時間心灰意冷。他可以對付一個人,也能對付一群人,但是他無法與天下人為敵。
“你以為你走了,他們就會放過你嗎?愚蠢,幼稚!你已經摻和進了這場游戲,從古至今,你見過哪一位失敗者能夠身而退的?而且,你已經顯示出你有逐鹿中原的這個資格。手中又有《歸藏經》,不除掉你,誰能安枕?”李風云從來沒有見過老師過這般嚴厲的話。
“他們能拿我怎樣?”李風云冷笑一聲,“只我李風云一個人,想要殺現在的我,可不是那么容易!
“你走了,你的那些部將該怎么辦?”馮道皺眉道,“你認為皇上和滿朝的文武大臣會放過他們嗎?你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何嘗不是?他們的存在,反襯了那些大將的無能。”
“愿走的便走,不愿走的就由他們去吧!”李風云垂下頭。
“哈哈哈哈,可笑!”馮道忽然笑了起來,“你真能眼睜睜看著你的那些部將,那些朋友被人一個個以莫須有的罪名干掉么?你能逃的得掉,你認為他們也有事逃得掉么?”
“那你我該怎么辦?”李風云發起怒來,瞪著馮道問道,“這也不成那也不成,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
一陣長久的沉默,周圍的氣氛變得教人異常的難受。
“也許還有一條路!瘪T道緩緩地道,雙目炯炯。
“什么路?”如同溺水的落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李風云緊張地望著馮道。
馮道走到門口,打開門四處看了看,又心地掩上門,低聲答道:“既然大家都希望你走那一條路,都希望你成為董,那你就遂了他們的意,做那董又有何妨?誰董就成不了曹操?”
李風云心中一驚,這個念頭以前他不是沒有起過,不過也只是想想。他萬料不到不問世事,和塵同光,只掃自家門前雪的馮道馮老師,居然會勸他造反。
“是皇帝讓老師對我這般的么?”李風云狐疑地問道。
馮道搖搖頭:“那個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做事又猶豫不絕的皇帝,怎能得到老夫的忠心!
“那老師為何又要勸我……”李風云疑惑不解,“老師應該看得出,我并非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并無什么雄心壯志。”
“不,你是!”馮道道,“也許你還差一身為梟雄的雄才大略,不過這不是問題。你有許多優你自己沒有發現。
首先,你有號召天下的威望和氣運。
你現在戰功赫赫,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兩次契丹入侵中原,起關鍵作用的不是劉知遠,也不是杜重威,更不是李守貞、高行周之流。若不是你的存在,大晉恐怕早就亡于契丹人鐵蹄之下了。
所以,你可以讓天下人歸心,正所謂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李風云苦笑道:“老師你恐怕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般事,能做到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如何不能?”馮道笑道,“風云,你莫要看了你自己,老夫當初第一眼看到你,就覺得你不是一個普通人,否則,老夫也不會一定要收你為弟子。老夫忍辱負重這么多年,為的是什么?
老夫若是一個貪圖名利之人,當初又何必從契丹人手中逃回中原?
老夫這一生所圖,不過只是想要尋找一位明主,重整我華夏河山罷了。連老夫都認定了你,天下還有誰會否認你?難道你懷疑老夫的眼光不成?”
李風云張大嘴巴,他沒想到,事情竟是這樣。
注1: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輔助商湯滅夏朝,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被后人奉祀為“商元圣”。
相傳,太甲不遵守商湯的大政方針,胡作非為,伊尹曾將太甲放于成湯墓地桐宮,他與諸大臣代為執政,史稱共和執政,并著《伊訓》《肆命》《徂后》等訓詞,講述如何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直到太甲改悔,伊尹才重新親自迎接他回宮主政。
注: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東平陽人。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他沒有兒子;艄庥h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無道的理由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并重新立武帝曾孫劉病已(后改名劉詢)繼承帝位,即漢宣帝。
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廢立天子之事,從此后人合稱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
霍光功高震主,為后來的家族滅埋下了禍根,他死后兩年,霍家因謀反被族誅。
注:王莽,(公元前46年1月1日-公元年1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王莽篡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此處不做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