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哥哥,你對郭威將軍那番話,就不擔心他向劉知遠告密么?”告別郭威后,蘇語儂有些擔憂地問道。
“不會!”李風云呵呵笑道,“郭威不是那種人,就算他向劉知遠告密了,他空口無憑,劉知遠老謀深算,也不會因為那番話來征伐我們。
而且,劉知遠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強大,這一點,劉知遠他很明白。他不會再這個時候跟我們鬧翻。他還指望靠我們風云衛為他擋住遼國的兵馬呢!
劉知遠應該清楚,相比起我們,李守貞對劉知遠的威脅更大一些。
等到劉知遠騰出手來,想要對付我們之時,也是幾年以后,那時我們應該已經在易州、定州站穩了腳跟。”
“唉!”蘇語儂嘆了口氣,道:“真不明白,這些人為何總喜歡殺來殺去,不打仗難道不好么?”
李風云知道蘇語儂的心腸其實很軟,笑了笑安慰她道:“我們所做的,不就是要讓以后這種沒有什么意義的仗少打一些么?假如沒有了皇帝,大家還爭什么?”
“咱們風云衛能成功嗎?”蘇語儂眨著眼問道。
“誰知道?”李風云哈哈大笑,“很多事情,總要做過才曉得結果。不過,我相信,就算我們不能成功,遲早有一天,總有人能夠成功的。”到此處,李風云胸潮澎湃,揮鞭策馬急奔。
忽然,眼前人影一閃,數丈外的驛道中間閃出一人,衣袂飄飄,白襟勝雪,臉上蒙著一層薄紗,秀麗的臉龐隱約可見。
“唏律律”李風云急忙強扯住馬韁,將戰馬硬生生提了起來,止住去勢。
“永固宮主?”李風云急忙跳下馬來,施禮道:“宮主怎么會在這里?不知你找我有何事?”
“師弟,看不出來,你的能耐還真不啊!”永固宮主冷笑一聲。
李風云有些莫名其妙,摸著后腦勺問道:“宮主,不知是否有什么得罪之處,還請明示!”永固宮主畢竟是李老爹的外甥女,而且武功高強,李風云雖對她的行事有些不滿,但也不愿招惹她。
“得罪宮?宮可是不敢承擔!”永固宮主冷聲道,“你連耶律德光都殺了,還有什么不敢得罪的嗎?”
李風云一陣語塞,難道永固宮主是怪他殺了耶律德光,壞了她恢復后唐的好事?這段日子,從各方面匯集來的消息,李風云早已經猜到永固宮主耶律德光必然有勾結。甚至永固宮主與耶律阮、述律平都有勾結。
不對,既然永固宮主與耶律阮、述律平都有勾結,那么就算李風云殺了耶律德光,永固宮主也沒有必要因此親自來責問他。永固宮主志在取天下,李風云的存在對她也是不的助力,她怎會連這點心胸也沒有?
想到這里,李風云笑道:“宮主莫要開玩笑,區區一個耶律德光,也值得師姐特地走這一趟,不知宮主來找風云,究竟是為何事?”
“虧你還記得有宮這個師姐!”永固宮主神色稍霽,“宮問你,當初在泰山之巔,你曾答應將《歸藏經》的譯交一份給宮,是不是?”
“的確有這件事!”李風云答道,“可是,我譯出《歸藏經》后,就立刻派人將譯送到了永固宮在鄆州的懷素軒,難道譯并未送到宮主手中?”
永固宮主搖搖頭,道:“不錯,《歸藏經》的譯的確送到了宮手中。但是,送來的并非完整的譯。李風云,你竟然敢欺騙宮!”
“不是完整的譯,這怎么可能?”李風云驚詫道,“《歸藏經》的譯,我共送出了四套,宮主那里一套,遼國那里一套,軒轅臺一套,還有大漢皇帝劉知遠那里也送了一套。我李風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這四譯都是完按照《歸藏經》一字一句翻譯的結果,我李風云未曾刪減或者增加一字,更沒有更改一字。
藏軍谷中還有一部原始譯文,宮主可隨我回藏軍谷,或者去其他三處,借來譯對比一下,看我李風云可有虛言。
宮主,你應該知道我李風云,幾年前,我李風云還是胸無點墨,不過才認識幾個字,這些年雖學了些東西,但對風水堪輿之術卻半點也不知。我雖然譯出了《歸藏經》,但對《歸藏經》內容卻是半點也不懂,只不過是生搬硬套的結果。
就算我有心刪掉一部分,也不知從何刪起。”
“難道這子的是真的,他真沒騙我?”見李風云得如此肯定,永固宮主心中有幾分狐疑。頓了頓,永固宮主問道:“既然你你沒有刪掉一部分,那為何《歸藏經》譯中沒有氣運引導之物的制造方法?”
“氣運引導之物?那是什么東西?”李風云呆了一呆,似乎在回想《歸藏經》的內容,旋即釋然道,“原來宮主的是這個,難道那氣運引導之物還有專門的制造方法嗎?難道世上的道人術士都不會造這氣運引導之物嗎?
這個我還真不清楚,原的《歸藏經》中也沒有提及這氣運引導之物的制造方法,所以,我也不知。宮主,我也不能瞎寫呀!”
李風云這句話倒是不假,《歸藏經》中的確沒有氣運引導之物的制造方法,因為這氣運引導之物某中程度上來,甚至比《歸藏經》中提到的聚集氣運的龍脈更為重要。另有秘法制造,這秘法,只怕早已經失傳。
如果《歸藏經》中同時記載了這氣運引導之物的制造方法,那豈不是意味著,同一系龍脈,可以有多枚氣運引導之物?畢竟布置龍脈艱難,但制造氣運引導之物卻容易得多。如果是這樣,假如風水堪輿之真的有效的話,這多枚氣運引導之物被多人得到,那豈不是會弄得華夏大地長期四分五裂?
實際上,氣運引導之物從古至今,都只會有一件。
傳中,黃帝一統天下后,鑄造九鼎為氣運引導之物,歷經近三千年后,九鼎終于在戰國末年的戰爭中毀于戰火之中。
幸虧那時氣運引導之物的制造方法還未失傳,所以秦王嬴政以和氏璧為材,歷時數年,積天下奇人異士終于打造出新的氣運引導之物——玉璽。
秦王嬴政就是憑著這顆玉璽,聚集天下氣運于一身,這才一統**,成就不世功業,成為始皇帝。
為了避免其他的人造出其他的氣運引導之物,為保大秦萬年江山,秦始皇下令毀掉記載制造氣運引導之物的秘籍和記錄有這氣運引導之物的所有書籍,殺掉當初參與制造玉璽所有術士和參與人,這便是傳中的焚書坑儒。
所以,實際上世上已經沒有人能再制造得出另一件氣運引導之物了。
也正因為如此,西漢末年,玉璽被磕碎了一角,導致氣運有所泄露,也只能用黃金鑲嵌那破碎的一角,也無力再重新造出一枚新的氣運引導之物。
這些事,還是李風云從公孫無憂嘴里掏出來的,是真是假,李風云也不知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