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監丞秦高業捧著處罰監生范弘道的申祥,大跨步進了禮部前堂,官僚機器自帶的繁文冗節慣性似乎消失不見,讓秦監丞很順利的把申祥交上去了
秦監丞沒有回國子監,就留在了禮部等結果,順便為自己的前程活動他相信不會等多久,范弘道肯定就不是是國子監監生了,而是一個被革除監生功名的廢人!
此時此刻,感覺大仇得報的秦監丞嘴里忍不住唱出了幾句戲詞,這很不莊重,但不如此不能表達他心中的喜悅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那么多人都搞不定的范弘道,最終還是在自己手里被辦了
同一時間在國子監內,李祭酒在秦監丞離開后,便把大門外的太監請了進來無論如何,此人是司禮監那邊派來的,不能慢待了
這太監進了公房便問道:“咱乃司禮監隨堂太監、掌內書堂事陳公跟前聽用的王安,今日奉陳公之命特來問話,范弘道為何不見?”
李祭酒回答道:“昨日范弘道回到監中,動手毆打他人,被關押于繩愆廳,故而今日不能前往內書堂”
王安王太監嗤笑一聲,“國子監里有數千人,平常動手的事只怕并不少見,何獨范弘道受到如此重懲?”
李祭酒無言以對,王太監又很坦率的:“范弘道之所以下獄,我看是有心人推動的吧!”
這句話的沒錯,李祭酒繼續無言以對
王太監繼續嘲諷:“范弘道為民情愿去敲登聞鼓的事情,咱已經聽了,方才大門外的萬民傘,咱也已經看到了這樣的人卻被迫害,你們文官也真不講道義!”
聽到王安對文官開地圖炮,李祭酒想站在文官的立場上解釋幾句,但王太監揮了揮手:“這種事咱也管不了,但奉命而來總要見范弘道一面,見完就回去復命,李大人給個方便”
這點要求,李祭酒當然攔不住,就讓差役領著王安去了繩愆廳牢房王太監站沒有進去,就站在牢門外,對范弘道:“你有什么想的嗎?”
范弘道答話:“別無他言,請你回去后轉告陳公,此乃揚名之機也!”
揚名之機?這指的是什么?王安王太監也是很聰明的人物,稍加思索就明白了范弘道的意思
在輿論鄙視鏈上,太監集團處在文官集團下風,是屬于被鄙視的對象,輿論上大部分時候都是被打臉的形勢
范弘道這樣一個深得民望、還鬧出了很大動靜的人,該是正面典型,卻因為政治原因反而遭到文官集團的“迫害”,如果有太監站出來捧他,豈不就相當于反過去打文官的臉?想想就挺帶勁
王太監在關系上相當于是陳炬的干兒子,對陳炬性格當然十分了解,非常注重個人形象的陳干爹肯定愿意借此機會展示一番正直高義,而且這樣表現對陳干爹完沒有任何壞處
等王安走后,李祭酒非常不滿的對范弘道喝道:“你的所作所為,讓官很難辦!”范弘道只能道歉:“給老大人添麻煩了”
李祭酒又很不理解的:“京城這么大,你為何一定要回到國子監?”范弘道則答道:“因為這里讀書人最多”
聽到這個答案,李祭酒愣了愣,然后若有所悟,甚至還很不文明的罵道:“老夫當祭酒,真是倒了八輩子霉!”
這年頭沒有后世那些媒體,輿論傳播主要靠人群,更具體的主要靠兩種途徑,一是讀書人多的地方,二是女人多的地方
而在京城,讀書人最密集的地方是哪里?就是聚集了數千監生的國子監,雖然大都比較撲街,但再撲街也是讀書人圈子里的
難怪范弘道從大興縣南城分署掛冠而去后,明明可以找別的地方躲風頭,卻偏偏跑回國子監惹是生非,看重的就是這里有輿論發酵能力!
更別范弘道在國子監有特殊地位,這里有無數監生將范弘道視為監生代表人物,所以這里天然就是他的輿論主場!
李祭酒想同頭大,這范弘道不知道攪動了多少方面風云,送萬民傘的南城百姓,至今還沒有出手的申首輔,掌管內書堂的司禮監太監,肯定會極力聲援范弘道的數千監生,被罵到暫時閉門謝客的御史們,隱藏在秦監丞背后的那些高官
真不知道方方面面的勢力攪和在一起,最后會攪出一個什么結局李祭酒忽然又記起了前任祭酒羅萬化向他交接官印時候過的一句話:“這范弘道是京城最大的攪棍!”
官僚機器的特有的拖延慣性再次失效了,僅僅過了一天,國子監監丞秦高業呈交的申祥就被禮部批復了
現在需要秦監丞做的就是,拿著禮部批復回到國子監,光明正大的把范弘道開除當然秦監丞是非常樂意做這件事,但他也不是沒有顧慮
秦監丞很知道范弘道在國子監監生群體中的象征地位,擔心自己這樣回去開除范弘道,引發數千監生不滿后,產生一些傷及自己的后果畢竟國子監里人員太密集了,又都是讀書人,鬧起事來肯定不輕省
所以秦監丞又找到禮部,由禮部出面從巡捕營借了一百官軍,副武裝護送秦監丞去國子監萬一出現什么群體**件,也好當場壓制
做好了萬預案的秦監丞帶著禮部批復,也帶著一百官軍,信心十足的回到了國子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