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參謀們原的算盤,他們當時的腦子里其實只有一個想法,無論如何都必須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絕對不能放棄陸軍之前獲得的戰果。他們在內閣中提出的南進戰略,進攻歐洲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這場快要把日徹底拖垮的侵華戰爭繼續下去。他們需要東南亞資源產地的新鮮血液填補日已經枯涸的血管,讓他們的戰爭機器能夠繼續運作,打完這場對中國大陸的征服戰爭。
法屬印度支那就是那些參謀計劃中選擇的第一塊跳板,不光是因為她的地理位置特殊,更重要的是日政府對歐美國家對日態度的一次大膽的試探,或者想要看看歐洲國家的容忍底線。這是日人一戰結束之后,第一次向歐洲國家的勢力范圍伸出爪牙,最后結果如何,將會直接影響日政府對后續戰略的制定和審核。所以日陸軍方面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為南進計劃關系到了陸軍的核心利益,絕對不能允許失敗。
面對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一開始日陸軍其實心里還是有些犯怵的。世界上最強陸軍,無敵的歐陸雄師,這是法國陸軍一直以來在日人心中的印象。法國的先進軍事技術和戰略戰術思想,在日陸軍士官學校課堂里被教官反復宣講,日軍隊一度對法軍癡迷成風,不光是步兵戰術,就連裝備和服裝配飾都充斥著濃重的法國風格,甚至還有的軍官直接帶起了法軍式樣的無檐便帽,儼然一副歐洲強軍的模樣。不過一戰的血腥慘烈戰場,巨大的損失和愚蠢的戰術,讓法國陸軍的光環變的黯淡無光,反而是戰敗后崛起的德國,因為漂亮的制服和鐵血的風格成為了日陸軍少壯軍官追捧的對象。
但就算是軍隊里的法國熱已經退燒。但是與日相比,法國依然無比強大,哪怕是在歐洲戰場上法軍丑態百出,但是歐洲最強陸軍的印象早就根深蒂固的刻入了陸軍將領們的思想。這可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絕對不能拿來和中國相提并論,如果發生矛盾,最好從外交途徑解決問題,那是最理想的結果,不到萬不得已,應當盡力避免與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發生軍事上的沖突。這是陸軍高層和內閣制定的行動準則。并且以明確的書面命令下發到了執行單位手中。
但是隨即國際形勢突然發生了改變,法國在歐洲戰場上遭遇到了一連串的慘敗,還未等日人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德國陸軍已經在巴黎的街頭閱兵了。法**隊失敗的實在太慘太快,這讓日政府產生了一系列的誤判,他們覺得自己之前的計劃似乎過于謹慎了,法國的強大根就是假象,這個國家實際上外強中干。
于是日政府對于法屬殖民地的態度又是一變,不光派出了態度強硬的軍方和外交談判組。而且還調派了第五師團的武裝部隊駐守在了中邊境線上,除了切斷中物資流通的目的,更是一種對法國人的武力展現。日方面此時試圖從軍事和外交兩個方面向法國維系政府施加壓力,逼迫法國的殖民地當局就范。同意那些他們之前根連提都不敢提的非分條件。日要求法國開放南北部的機場和港口,并且允許日軍在法屬印度支那領土上駐軍和通行。
日外長松岡洋右給法國駐日大使發去的政府外交文件,法國政府根就沒有做出任何的明確回應,只是要求當時的法國駐日大使安里盡其所能與日展開交涉。其實就是讓他想辦法能拖就拖。當時的法國政府里,貝當和雷諾兩派正在忙著進行內斗,哪里有空閑的精力去管半個地球外的殖民地的事情。
安里倒是非常老實。他開始和松崗兩個推開了磨,一來二去之后松崗也明白了,跟這個法國大使沒啥可以談的,對方根沒有得到法國政府的授權,和他扯皮完就是在白白浪費時間。松岡洋右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立即提議把突破口放到法國殖民地當局的頭上,日可以直接與殖民地當局簽訂協議,而且計劃一旦法國殖民地政府屈服,陸軍必須立即出動,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北部要害區域,造成既成事實,這樣等到法國政府想要反悔,也可以有足夠的打官司的余地。
況且目前看法國國內的局勢應該也撐不了多久,德國陸軍正在長驅直入,已經占領了法國大半的領土,一旦法國向德國投降,那么就什么問題都沒有了。在松崗看來,日與德國結盟是板上釘釘毫無疑問的事情,只要得到德國的支持,那么這些歐洲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地,日政府完可以予取予求。
結果就在日方面正在做著訂立三國聯盟,大日帝國獨霸亞洲的美夢之時,法國巴黎突然傳來了日軍人刺殺德國元首的消息。日方面著實被嚇得不輕,這可真的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要是因此引發德國與日之間反目,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于是日政府和外交部門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政府展開交涉,并且力以赴彌補雙方因此事產生的矛盾,盡可能的挽回事件后果的工作上。對于法國殖民地的談判就又被暫時凍結擱置在了一旁,日外務省覺得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再刺激德國人了,如果此時觸動法國殖民地,不定會讓德國人產生日試圖搶奪德國戰利品的印象,這樣顯然會加深兩國之間的誤會。
日近衛內閣也覺得外務省之前的判斷和工作都有失誤,陸軍方面的行動也有些魯莽,按照國際上的慣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的問題確實應該詢問一下德國人的意見,雖然法國還未正式向德國投降,但是此時德國一定已經把法國的殖民地看成是自己的勢力范圍,日不能過于草率的行動,貿然得罪那位強大的歐洲霸主。
最終日的特使與德國的元首閣下見了面,雖然雙方在交涉過程中有一些理念和意見上的沖突,但是最后的結果還是讓日感到欣慰的,德國同意不再繼續追究此事,而日只需要對德國做出一些賠償,雙方可以繼續保持往日的良好關系,而那位元首閣下也親口答應了大島浩,他會仔細考慮兩國進一步聯盟的問題,
這讓日內閣上上下下都為之長出了一口氣,不過近衛文麿很清楚,德日雙方的關系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恢復到幾個月之前那樣,他也看出來了,這位年輕的德國元首閣下應該是個比希特勒更加難纏的領袖,哪怕最終不能成為盟友,也絕對不能讓他變成日的對手。
在此次事件中德國方面表現出了相當的克制,沒有將事件的影響更加擴大化,而是選擇了盡力封鎖消息,掩蓋事情真相,日當然也要投桃報李,不但嚴厲訓斥了參謀部的情報負責人,撤職了幾個大佐,強令退役了一打參謀,兩個法國班的直接責任人更是在參謀部后院的籃球場上面對天皇御苑的方向當眾切腹謝罪,參謀部第二部部長土橋少將親自用手槍為那兩個少佐介錯,現場莊嚴肅穆,邊上圍了一圈兔死狐悲的日軍官佐。
等到事件塵埃落定,日人回過頭準備繼續解決法屬印度支那的問題。德國元首閣下對日要求獲得德國支持的提議沒有當即做出回復,大島浩給東京的報告里表示,那位元首還在氣頭上,此時絕對不能給對方施加壓力,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還是再緩和一段時間,等到時機成熟之后,再與德國外交部門交換這方面的意見,相信德國方面不會為了法國而拒絕日這個盟友的要求。
這時候日已經慢慢察覺到了德國一旦獲得歐洲戰場的勝利,將會積聚起何等可怕的力量,日國內民眾對日和德國聯盟的呼聲,隨著德國國防軍的節節勝利,愈發的高漲起來。日此時再次掀起了一股德國熱,這位年輕英俊的德國元首的畫像成了書店的暢銷商品,各種外包裝上帶有德國圖案的商品也比同類商品銷量好得多。德國大使尤金奧特將軍成了日上層交際圈的紅人,每天宴會邀請不斷,天天醉生萌死酒池肉林的,過得是分外的開心。
而法屬印度支那那一邊,日方面開始加大了施壓的力量,雖然他們還未得到德國的保證,但是他們相信那只是時間的問題,日陸軍決定必須盡快解決掉這個棘手的問題,因為他們知道,第五師團實在是有些堅持不下去了。
這個師團是日陸軍的主力,已經被編入了南方軍的序列,這是日陸軍專門為了實施南進計劃而組建的精銳兵團。現在第五師團卻被卡在了南寧,更讓日人感到頭疼的是,他們還沒辦法替換控制區的駐軍,別看欽州港到達南寧的直線距離連一百公里都不到,但是那一片都是起伏的山巒,道路彎彎曲曲只能從山間穿行,那時候的道路條件可不想二十一世紀,修路只能順著原始的地形走,實際從欽州到達南寧,至少要多出四倍路程。
如果不能打通一條更順暢的補給路線,換任何部隊上來都要陷入和第五師團一樣的困境。最佳的處置方案就是通過法屬殖民地進行物資補給和兵力調動,因為有滇鐵路和滇公路做骨干,還有設施更加齊的海防港做后盾,加上南地的糧食和農產品,就算是供應四五個第五師團這樣的兵團都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就要看,法國人答應不答應了。
謝謝大家的支持,繼續月初求月票,推薦和點擊也都要。
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