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第九裝甲師是從原的第四輕裝師升級而來,也是西線開戰之前最后一支升級為裝甲師的輕型裝甲部隊。第九裝甲師的前身第四輕裝師,在三九年被編入了李斯特屬下的第十四集團軍,參加了德國對波蘭的入侵。
當時這支只有五十七輛坦克的輕裝師,是所有參戰的裝甲部隊里實力最弱的一支,但是這支的裝甲部隊,卻在胡比基博士(這位中將有著博士頭銜)的指揮下,參加了圍殲波蘭克拉科夫集團軍的戰役,配合著友軍在一個星期里就將這支波蘭重兵集團消滅殆盡。
波蘭戰役結束之后,德軍開始了新一輪的擴軍備戰,在四零年一月德軍統帥部將其升級為標準裝甲師,在原有輕裝師的基礎上增添了大量坦克與裝備,等到它在法國戰場上再次登場時,已經是一支擁有一百五十三輛坦克的主力裝甲師了。
當時第九裝甲師歸屬在馮博克將軍的b集團軍群麾下,加入了對比利時的進攻序列,并且參與了敦刻爾克戰役,隨后被調入克萊斯特裝甲集群,在法國戰役中作為德軍中路的突擊主力一路向南沖擊,最終兵臨里昂城下,要不是統帥部及時勒住了韁繩,它或許會就這樣一直沖殺到馬賽港。
畢竟原是輕裝師的底子,當時第九裝甲師的裝備還主要是輕型坦克,其中以舊型號的一型和二型坦克為多,差不多占據了師坦克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在法國戰役結束后,第九裝甲師緊接著參加了英倫戰役,在戰前總算完成了一部分裝甲車輛的更新。
一號坦克已經被證明無法應付現代條件下的戰斗,這種鐵皮車除了速度之外已經沒有了任何可取之處。第九裝甲師原保留的三十輛一號坦克都被淘汰,同時被淘汰的還有三十輛二號坦克,這差不多是當時師內二號坦克數量的一多半,而隨后替換下這些裝備的是三十八輛嶄新的三號坦克以及二十二輛四號坦克,只不過后者都是裝著短身管七五炮的初期型號。
當時有一大批裝甲部隊在等著升級,而新型坦克的產量極為有限,所以只能優先補充參加第一波英倫登陸的裝甲單位。第九裝甲師能夠得到加強,還是看在它此前建立起的功勛份上,不信可以轉頭看看和它同一集群的第八裝甲師,到現在還拖著一百多輛8t坦克在丹麥境內晃蕩。
康拉德上尉彎下腰,從砂石路面上撿起一件意大利軍官制服,用力抖了抖上面沾染的塵土。
“是個空軍少校,很不錯的紀念品。”上尉掏了掏制服的口袋,隨后把制服隨意的疊了疊,回轉身扔給了從炮塔側門探出身來的裝彈手。
“馬丁!營部開始向前沿挺進了,二連三排已經與意大利步兵交上了火。”副連長多爾曼上尉從指揮坦克的炮塔里探出腦袋,大聲的向連長報告到。
“是么,營部的命令是什么?”康拉德低頭翻看著從少校制服口袋里掏出的文件。
“蓋斯勒中校祝賀我們成功占領意大利軍用機場,讓我們留一些人在這里等候與步兵交接,連隊主力加快速度向既定目標前進,就是這些,沒有其他什么交代了。”多爾曼半個身子探出了車長指揮塔,大聲的向上司回答到。
裝甲兵上尉此時頭戴著黑色船型戰斗帽,上身只穿著一件白襯衫,敞開的領口上松松垮垮的拴著根黑色領帶,袖子高高挽到了手肘,汗水浸透了他的前胸與后背。
從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來到平原,隨著海拔與維度的降低,氣溫也開始迅速的上升。德國裝甲兵們很快發現,他們漂亮的秋季制服已經穿不上了,波河平原晴空萬里陽光明媚,很快坦克車內的溫度很快就與夏季相仿,官兵們就光是坐在那里都會不斷的往外冒汗。
當天的氣溫差不多有三十度左右,在理論上應該是相當的舒適宜人,但是對于剛換上秋冬裝的德軍來,這就變得有些尷尬了。統帥部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的失誤,幸運的是對于部隊戰斗力的發揮并沒有造成什么影響,在得到一線部隊的反饋之后,后續的部隊都已經攜帶上了夏裝。
裝甲一連是師輕型坦克數量最多的單位,除了連部排裝備有兩輛三號之外,其余四個輕裝排里一水的都是二號坦克。這個輕裝連的優是行進速度非常快,野能力很強,對道路的要求比較低,火力雖然偏弱了一些,但是對付普通步兵單位完沒問題,所以常常被賦予一些前出火力偵查與快速穿插突擊的使命。
這一次作戰中,三十三裝甲團一營一連被分配在營的右翼,繞過維羅納外圍向著城市東面包抄,斷絕市內守軍的退路,并且阻擋可能來自與東面的援軍。
實話這個任務對于一個輕型裝甲連來講似乎有些重了,但是眼下第九裝甲師能夠動用的兵力有限,而且誰都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部隊的行蹤應該已經暴露,此刻必須一鼓作氣奪取戰略上的優勢位置,不留給意大利人絲毫做出應對的時間。在大局面前沒有任何道理可講,戰士只需要遵照上級的指令來行動。
從山口進入平原之后,德軍一路上經過了很多意大利村莊,德國裝甲部隊根就沒有功夫去占領這些村落,這是留給后續步兵們的任務。
鐵甲洪流沿著意大利發達的平原公路絡奔騰向前,引來了不少好奇的意大利村民的圍觀,他們一連茫然的看著這支鐵灰色的軍隊,心底里還在琢磨著這是從哪里開來的大軍,怎么制服和平日里看到的如此不同。
等到這些意大利村民明白過來這些是德國人之時,原野灰色的制服已經充滿了他們的視野,德軍的部隊已經覆蓋了周圍整片區域。
意大利人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些侵略者,雖然他們此前的豪言壯語還在耳邊回響,但是眼前德軍展示出的實力是如此強大,意大利人可不是傻瓜,大部分人當即就熄滅了武裝抵抗的想法,想要作死大可以去投河上吊,這時候攻擊德軍只會白白送掉自己的命,而且還可能會連累到鄰里與鄉親。
倒也不是沒有血氣方剛的意大利農夫,但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他們根就沒有武器,有的只有父輩留給他們的草耙和銹跡斑斑的鐮刀,拿著這種玩具般的東西,怎么可能與武裝齊備的正規陸軍對抗。
隨即這些意大利人就發現,德國人似乎只是一心趕路的樣子,除了要求從村里的水井補充一些淡水,并沒有對沿途的村落進行什么騷擾,這和羅馬電臺里宣傳的內容有些不太一樣。
近些年意大利的經濟形勢來差,雖然墨索里尼聲稱意大利政府已經消滅了赤字,同時宣布當年的財政開始有了結余,但實際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意大利政府的財政負擔都轉移到了普通民眾的頭上,比如意大利農村中下階層的日子,并不像法西斯黨手冊里宣傳的那樣好過。
意大利的土地兼并情況非常嚴重,特別是肥沃的波河平原,因為長期的反復耕種,耕地的品質已經嚴重下降,現在只能依靠大量的化肥和農藥,才能維持正常的產量。
為了改善財政赤字,意大利里拉持續貶值,以至于農業成也相應的逐年增長,很多農夫經營不善只能無奈的宣布破產,從原的地主變成了租賃耕地的佃農,近兩年像這種失地農民在意大利農村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正在飛速的上升。
此刻看到德國人一副兵強馬壯的模樣,很多意大利農夫心里打起了自己的算盤,這不定是一個機會,讓他們擺脫眼前這種貧困的日子。
于是,就在德軍入侵意大利九個時以后,第一批意大利帶路黨出現了。
ps:第一章奉上,下一章會晚一,大概在十半左右,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體諒。
謝謝。(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