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軍巡邏隊準時離開了岸邊,斯韋恩巴赫分隊也開始了最后的行動準備。黨衛(wèi)隊員們在岸邊的空地上展開了充氣橡皮艇,隨后用攜帶來的壓縮氣鋼瓶,給這條制式裝備打足了空氣。
34式橡膠沖鋒艇是德國戰(zhàn)斗工兵的制式裝備,分為大型和小型兩個型號,眼前這條是大型的,一次可以裝載十名全副武裝的德軍士兵。
一般情況下德軍喜歡使用三人小型橡膠艇,因為體積小方便攜帶,同時小型目標比較容易隱蔽。這次因為要保證行動的速度,不在渡河過程中浪費太多時間,所以才選用了可以一次運送十人的大型橡膠船。
斯韋恩巴赫分隊總共有八名隊員,三名士官與五名上等兵,所有成員都至少曾經(jīng)參加過一到兩次的實戰(zhàn),這放在此時的國防軍里也是比較少見的。
黨衛(wèi)隊員把鼓鼓囊囊的行李袋扔進了橡皮艇,隨后橫挎著各自的武器,按照順序飛速登艇。
機槍手把機槍架上了船頭,體格最強壯的四名隊員奮力劃動木槳,滿載著黨衛(wèi)隊特種部隊的充氣艇離開了岸邊,隨后逆著緩慢流動的布格河水,向?qū)Π兜脑粕剂诛w快的劃去。
------------------------------------------------------------------------------------------
“長官,紅隊回復,行動已經(jīng)開始了。”遮陽棚里,通訊兵向馬克斯中尉報告到。
“一切都會順利的,因為上帝一直都在庇佑著我們。”中尉疊腿坐在鋪滿地圖和照片的折疊桌邊,手指飛快地在其中一張地圖上劃了個一個圓圈。
--------------------------------------------------------------------------------------------------
“你們兩個把船藏好,其他人把衣服都換上。”斯韋恩巴赫一邊命令著,一邊飛快解開黨衛(wèi)隊皮大衣的紐扣,露出了里面灰褐色的軍服。
黨衛(wèi)隊員們從行李包里取出準備好的蘇式大衣和軍帽,然后把替換下的德軍服飾放了進去。
“把東西都藏到灌木叢里去,四個小時之內(nèi)沒人會經(jīng)過這里。”上士從部下手里接過一頂藍色大檐帽,隨后端端正正的扣在了腦袋上。
長筒馬靴與深藍色馬褲,棕綠色的毛呢大衣加上藍頂大檐帽,這就是此時蘇聯(lián)內(nèi)務部隊的著裝。
斯韋恩巴赫的大衣領子上佩戴著少尉的方塊銜章,袖子上縫著紅色軍銜袖標。四零年時蘇聯(lián)內(nèi)務部隊的軍銜基本已經(jīng)和陸軍統(tǒng)一,兩者之間只存在很微小的區(qū)別。
他們攜帶的武器當然全都是蘇聯(lián)制式的,四條莫辛納甘30型步槍,兩支托卡列夫手槍,以及三支PPD34/38沖鋒槍。
PPD34是紅軍目前的裝備庫里,最先進的一款單兵自動武器,著名槍械設計師瓦西里.捷格加廖夫的一個經(jīng)典之作,這支武器的缺點是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研磨切削而成的,雖然擁有優(yōu)良的性能,但是極端不利于大批量的加工。
因為對零件加工的精度要求比較高,所以產(chǎn)量一直都提上不去,從三四年到三八年這四年時間里,這支槍總共只生產(chǎn)了五千零八十四支。
PD34的價格比較昂貴,一九三八年時大約是八百八十盧布一支,相當于當時的八十多塊美金。而一直以價格昂貴著稱的湯姆遜沖鋒槍,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也才賣到七十美元一支。相比之下德國的MP40簡直廉價,只需要二十四美元就能拿走。
綜合以上那堆缺點,這支槍差一點就在三九年被紅軍裝備部強制退役了,幸虧蘇芬冬季戰(zhàn)爭爆發(fā)了,結(jié)果給了這支槍一個轉(zhuǎn)機,為了對抗芬蘭軍隊配備的索米沖鋒槍,蘇軍開始對手上的PPD34加以改進。
改進后的PPD40簡化了加工程序,采用改進了的七十一發(fā)彈鼓,結(jié)果當年的產(chǎn)量直接飆升了十倍以上,不過性能方面就遠比不上原本精工細作的PPD34了。而早期生產(chǎn)的那批PPD34,大都配發(fā)給了人民內(nèi)務委員會下屬的邊防軍和內(nèi)務部隊,幾乎成了這些部隊的標志性裝備。
斯韋恩巴赫沒有攜帶其他的武器,只在腰間佩著一支陸軍制式的托卡列夫手槍,因為他此時扮演的是蘇聯(lián)內(nèi)務部隊的指揮軍官,所以袖子上沒有國家安全總局的盾劍徽標,當然也不會佩帶國家安全軍官慣用的納甘左輪手槍。
全身上下收拾停當,檢查后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漏洞之后,斯韋恩巴赫用流利的俄語大聲下令:“全體列隊!”。
訓練有素的特戰(zhàn)隊員立即進入了角色,他們用俄語相互招呼著,遵照蘇軍的訓練條令在堤壩上排成了橫列。
“立正....稍息!”斯韋恩巴赫開始仔細檢查起每個部下的軍容。
“很好,同志們。”上士對手下的偽裝很滿意,他大步走到了隊列前頭。
“現(xiàn)在出發(fā),我們還有挺長一段路要走。”他大聲喊道。
-------------------------------------------------------------------------------------------------
“從堤壩到目標所在的村子之間相距十五公里,如果他們途中能夠找到交通工具,情況可能會好很多。”寇爾少尉皺著眉頭說到。
此刻黨衛(wèi)隊少尉寇爾已經(jīng)認命了,他之前所受的教育與訓練,都在反復強調(diào)著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黨衛(wèi)隊的榮譽即是忠誠。如果中尉的決定讓他感覺有問題,他可以在事后向上級提起申訴,但在命令明確之后,他能夠做的只有是服從。
“營部還沒有回復,長官。”看到中尉的眼鏡片反射出一片白光,通訊兵急忙搖著頭大聲報告。
“我們還有時間,我相信斯韋恩巴赫一定可以辦得到,他就是人們所說的那種擅長創(chuàng)造奇跡的男人。”馬克斯中尉站起身,他掃了棚子下的眾人,隨后大步走出了遮陽棚。
狼人營下屬三個突擊中隊,每個中隊滿編是一百七十五人,其中包括了連部附屬單位和一個由六輛卡車組成的摩托化運輸排。
第三中隊這次只出動了分屬于兩個排的五十七名官兵,其余的人繼續(xù)留守大本營,現(xiàn)在村子里儲存著大量的后勤物資,是留著讓整個中隊過冬用的,此時波蘭中部已經(jīng)進入雪季,據(jù)說今年冬季會特別寒冷,接下去兩個月將是最難熬的時節(jié)。
黨衛(wèi)隊特種作戰(zhàn)營的常服和普通黨衛(wèi)隊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左臂上多了一枚銀色的合金制盾章,上面的浮雕圖案是一條正在仰頭長嘯的灰狼。盾章下端的空白處雕著羅馬數(shù)字IX,也就是黨衛(wèi)隊第⑨突擊大隊的番號。
因為不屬于武裝黨衛(wèi)隊編制,理論上他們不允許穿著陸軍式樣的灰綠色野戰(zhàn)軍服,不過狼人們也沒有什么怨言,因為他們在作戰(zhàn)時穿著的,是特制的三色斑點迷彩作戰(zhàn)服。
黨衛(wèi)隊對迷彩服的興趣,應該是受到了意大利黑衫軍的影響,意大利人在迷彩服的發(fā)展歷史上,走在了整個世界的前面。只不過歷史上此時,黨衛(wèi)隊只裝備了塊狀迷彩,現(xiàn)在因為元首閣下的存在,直接就拿出了三色德斑。
如今還未到雪地迷彩登場的時候,這種環(huán)境下德斑仍然能夠發(fā)揮作用。
穿著斑點迷彩作戰(zhàn)服的黨衛(wèi)隊特戰(zhàn)隊員,正在野戰(zhàn)炊事車邊排著長隊,領取剛剛煮開的熱咖啡。在這種天氣里能夠喝上一杯熱水都是享受,更別提一杯用純正的南美咖啡豆煮的咖啡了。
“同志們的士氣很旺盛,長官。”一名留著八字胡的年輕中士走到中隊長面前,嘴里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過濾嘴香煙。
“耐心點,阿罕布拉中士。”馬克斯笑著拍了拍中士的肩膀。
“去通知其他班長,阿罕布拉,讓大家到帳篷前集合。”
“遵命,是要行動了嗎?長官!”阿布拉罕興奮的問道。
“耐心點,中士,耐心點。”馬克斯的臉上保持著微笑。
---------------------------------------------------------------------------------
“停下,原地休息兩分鐘!”斯韋恩巴赫站在十字路口,抬著頭查看豎立在道旁的路標。
原本黃色的波蘭語指示牌被人用白色油漆涂掉了,然后用俄語重新寫了地名。可能波蘭人當時在這上面寫過什么刺激紅軍的標語,斯韋恩巴赫隨便數(shù)了數(shù),那塊鐵皮上面至少有二十個彈孔。
“真是難以置信,走了幾公里別說卡車,竟然連一輛馬車都沒有遇到。”班副摘下軍帽給腦袋扇著風。
“這里本身就地廣人稀,一天遇不到車都很正常。而且情報上說,布列斯特市政府征用了大量民間的交通工具。”斯韋恩巴赫從衣襟內(nèi)掏出一張微縮地圖,抬頭看了看太陽。
“我們的方向沒有錯,再往東南方向走三公里,翻過前面那道矮坡,就可以看到目標村落了。”上士說完把地圖揣回了懷內(nèi),然后從后腰上解下了水壺。
“快看,那邊有車過來了。”克倫特中士指著右側(cè)的公路喊道。
“把它攔下來,這下至少可以節(jié)省我們一半的時間。”斯韋恩巴赫大聲發(fā)令,隨即身先士卒站到了公路中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