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帝君者“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耶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誦念圣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兇為吉”,亦可“功行圓滿,白日升天”。
天尊在道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其一般形象為頭戴冕旒“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于七寶芳騫林中之九色蓮花寶座,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焰,簇擁寶座。天尊天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也有手持水盂、桃柳枝,足躡蓮花,圓光照耀等相顯現。?由于他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尋聲赴感,救苦救難,每月三、九日降臨人間,普救眾生。人類在危難之時,只要念誦天尊圣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
如果對于天尊的了解,還有神職,有《漂放蓮燈集·放生咒》曰:“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難化為塵,尋聲救苦解救羅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難度眾生。”
“太一尋聲救苦天尊主煉仙魄”和“太一救苦天尊隨形赴感,尋聲救苦天尊應念垂慈。”道經還稱東極青玄上帝即化太乙救苦天尊,又應化十方,而為十方救苦天尊。有十方救苦天尊的職能,稱: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惡者標于黑簿,考察無私。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位列離宮,尊居午位,執掌火醫地獄,威專烈焰之權,杳杳冥譴,莫破幽之燭,茫茫苦梅,難逢濟險之舟,生死殊途,輪目不免。”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位列兌宮,尊居酉位,執掌金鋼地獄,威司考掠之權,詮量功德,了無毫發之私,報對冤仇,備極再三之間,善篇有記,罪積無差。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居坎宮,尊居子位,執掌冥冷地獄,權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鐵,欲出無門,劍生萬樹之傍,實觀有懼,眾生無賴,五苦難逃。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位列艮宮,尊居丑位,執掌鑊揚地獄,威張煮潰之權,七情六欲,難逃業境之分明,五體四肢,最苦風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惡攸分。”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宮,尊居幽府,執掌銅柱地獄,威專履足之刑,辯明善惡,如日月之無私,注判姓名,若風雷之莫測。凡有眾生,難逃六道。”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位列坤宮,尊居泉曲,執掌屠割地獄,威權刀割之刑,無偏無黨,賞刑罰于多劫千生,難理難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轉,功德定分。”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位列乾宮,尊居陰府,執掌火車地獄,威司運轉之權,設衡石而考功過,平等無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當,無私無曲,不順不逆。”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執掌昔掠地獄,威張熾盛之權,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獄之經由,人人戰栗,凡積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時,九地輪目,三途往返。”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執掌羅豐之府,權衡憲法之嚴,有生有死,兩分而入之機,無黨無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時所造,此際何逃。”
太乙救苦天尊在地府的法身名叫“鬼王”?,其圣號稱為“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甶孑大帝”。
太乙帝君走到近前道:“紫旭仙人,你能在此見到吾真身,證明你已經到一定地步,吾長居泥丸太乙宮,與這宮入一寸二分之堂,號帝君府堂。四周有四面宮殿,八面廳堂,上下三層各有神真帝君住守,此地乃最下一層。”
此時只見帝君下了坐騎,九頭獅子在一旁匍匐地上,搖頭晃腦,打量四周。太乙帝君與上寶真人見禮完畢,坐上帝臺,上寶真人坐下首。此時的帝君身穿紅云花衣,外套青云霞袍,手拿柳枝,頭戴蓮花冠,足踏彩蓮花,足穿青云鞋,慈眉善目,神氣周靈,頭頂彩色園光,光中萬億天尊神人,巡聲救苦,旁邊現身金童玉女二人。
張玄楚上前道:“拜見太乙帝君,不知道子我有什么可以學習的?”
太乙帝君道:“修行之士,須要精神氣。精才耳潤肌澤,神則面澤目清,氣則音響體輕。夫人修行欲三者之其備,則定心絕念,內存空洞,運氣降升,無有停得,保固仙靈*,還元不泄。先正心,咽氣七七四九口,大和其津,神想安居,心如明月照身,外氣氣無運,大力上行泥丸,積精不泄,隨氣上升,修仙之士久久長生,則九竅通明,四肢強健耳。”
張玄楚道:“果然是好方法,那什么是長生不死。”
太乙帝君道:“?長生不死者,有生而不死,謂之長生。有死不死長生者,生而煉之也,不死者返生也。人欲要長生,藥欲長青,松柏子葉是。丹煉太盧,心定神是。欲不死藥,當服三黃,地黃,黃精,甘菊是也。丹煉太一,守腎煉氣是,此乃修者不死之法。”
張玄楚道:“修煉之人,水火之法尤為重要,什么是水火之法。”
太乙帝君道:“生神水曰,神水之生,非華池之津液,謂真氣滋養澆灌之水也。北方有滄海,滄海生玄龜,玄龜吐真氣,真氣化神水,神水生腎中。故神水者,氣之根元,由人呼吸以出入,一呼出一寸,一吸入一寸。人能少語、少思、少勞動,則一時生一尺。人睡一時亦生一尺,但夢寐之間亦有勞動魂神耳。晝則無思安定,守之以流,夜則無夢靜念而生。今修行者,半夜定念端坐,上吸天池,下涌地脈,久久行之,*無窮,長生不死之道,始於此也。上吸天池灌曲江,下涌地戶則不饑渴,能營周百脈變化凡軀矣。
運真火者,非心火也。蓋北方有水,水中生火,火生北方陰之穴也,光射太陽,取之有法焉。雙曲兩手兩足緊握,令力通于內,繞腰交過會于下丹田,其火如龜蛇之動,上盤下旋,如火焰升騰,自然出腎,夾脊骨,循風府,上頸,入口,出鼻,透天門,入泥丸,自然溫溫如火之相逼,則汗淀淀以出,長生不老久久飛升也。其余應驗皆神仙之妙也。”
張玄楚道:“我聽神水有那玉液,玉液之法是何,又有何秒用,與仙為何也在乎。”
太乙帝君道:“有玉液,有金津,是乃神仙一處心,有行龍,有伏虎,萬千變化五行根,走任督,過二脈,周天旋轉有真精,后上前,前下行,風火雷電來不息,是靈元,是金丹,行走萬遍氣萬千。練玉體,聚金仙,自古神仙在其間。
玉液口中糧,不死有為方,常常來鍛煉,成仙過此堂。”
張玄楚道:“原來如此,太乙帝君果然厲害,紫旭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多謝太乙帝君指點迷津,不然的話之我不知道還有走多少彎路。”
太乙帝君道:“吾來此沖忙,沒有何物于你,就將我在元始天尊前講之道行,印于你識海中,此乃《太乙救苦護身秒經》常常讀研誦唱,吾乃長期伴隨左右,巡聲救苦,大悲大慈,無量壽福。”
完只見帝君手一指,一道彩色光飛入張玄楚身體元神中,張玄楚瞬間離開泥丸宮,來到識海中,見到遠方有一把斬仙飛刀,飛刀下有一龍。又叫其它地方有無數光,每一光子一個神人,涌滿識海到處都是,又見有九條光龍,在識海上空飛舞,又叫五方五帝在四周,下有六十甲子神真,還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四方,中心地有一部大書旋空識海之上,那是《丹景道經隱地八術》,字大一丈,高萬刃。
來到后面同樣見到《太上伏魔神咒》經,字大一丈,高萬刃。
在來到后面,看到了另一經《太乙救苦護身秒經》字大一丈,高萬刃,在下面看不清楚,但心看所有字又看得真真切切。張玄楚閑來無事,開始誦讀真經。
《太乙救苦護身秒經》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
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牽纏。異類尋情。難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尋情。唯望至尊。觀心慈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