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五千虎豹騎竟然被敵軍一千騎兵殺的慘敗如此,我領兵以來,從來沒見過如此廢物之人。”
曹仁聽聞了呂布匯報了情況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再怎么算也沒有算到,呂布竟然會慘敗如此。
聽完曹仁的話,呂布氣的七竅生煙,雙手握拳,咔咔作響,臉上青筋盡顯,可是他還是有些理虧,只恨恨道:“將軍請息怒!實在是情報有誤,冉閔有一千騎兵不假,但是趙云忽然也率了兩千騎兵增援,故而有此一!趙云的領,曹將軍定然知曉,不消末將多!
呂布的辯駁,讓曹仁愣了一下,接著有些懷疑地問道:“此言當真?趙云竟然有兩千騎兵?袁胤不是和我,吳銘麾下只有那一千騎兵嗎?從哪里又冒出來兩千精騎的?”
在他印象中,若是能將自己的五千虎豹騎殺的潰散,即便是有趙云和冉閔統領,一定是精銳騎兵才可以。
“或許,依末將猜測,吳銘定然是藏兵于他處,故意示敵以弱,令將軍判斷出了差錯,才能達到這樣出其不意的效果。”
曹仁斜眼看了呂布一眼,冷哼了一聲,“五千虎豹騎竟然還抵不住敵軍三千,還敢在此大放厥詞,還不與我退下!”
呂布冷哼一聲,一甩衣袖,轉身離開,心中暗暗咒罵道:曹仁匹夫!若不是我家在許都,豈能容得了如此羞辱!
曹仁長嘆一聲,自言自語道:“這呂布竟然如此三番兩次敗于吳銘之手,到底是這天下無雙的呂布徒有虛名,還是冉閔、趙云等皆是他的克星?為今之計,想要再追襲吳銘,實屬不易。不如先在壽春站穩腳步,將這里的情況一一報與丞相,等丞相定奪。呵呵,不知劉表如今是否能從吳銘嘴里撕下一塊肉!”
南陽郡,新息縣。
月前,曹操曾秘密派遣使者,送信給荊州劉表,許諾擊敗吳銘后,將幫助劉表共同進攻孫策,討還被孫策占去的荊南四郡。而條件就是讓曹仁假裝于蔡瑁在南陽對峙,等到機會合適之時,曹仁遣大軍襲擊壽春,再向合肥方向進攻;而蔡瑁則從新息縣出兵,進攻廬江。
劉表聽到這個條件,大喜過望,自然無不應從,這樣不但能得到荊州所有郡縣,還能得到廬江郡,甚至,還能趁機攻占揚州其他郡縣。
此時蔡瑁剛剛領兵出了新息,而在之前一天,他已經令先鋒魏延率先領軍一萬,先向廬江郡廖縣進攻。
“子柔先生,不知此時文長將軍是否可以拿下廖縣?”
隨蔡瑁一起出兵的正是蒯良蒯子柔,他建議蔡瑁讓魏延為先鋒,先去攻打廖縣。
“將軍勿慮!廬江郡此時應無甚兵馬,文長將軍此去定然能拿頭功。”蒯良笑呵呵答道。
“子柔先生,吾還有一事不明,既然可以立此大功,為何要讓魏延那狂傲之輩去取?”蔡瑁語氣之中對魏延頗有不滿。
“成大事者,何須在意這功勞!文長武藝兵法嫻熟,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讓他為先鋒,若是能勝,他自然會記住將軍的提拔之恩,之后一定會對將軍唯命是從,收魏延之心能為己用,勝得一城池百倍;若是其敗,則能壓制其狂傲之氣,繼而,將軍若是能勝,豈不是讓其對將軍信服?”
蔡瑁聽完,終于解了心中疑惑,哈哈一笑道:“子柔先生果然妙論,瑁佩服!”
魏延大軍一路疾行,終于在當晚趕到了廖縣,而此時廖縣只有寥寥幾百縣兵,看到魏延大軍忽然從天而降,哪里敢抵抗,不到一個時辰就打開城門,投降了魏延。
魏延取了廖縣后,不由得哈哈大笑,“此番吳銘在廬江必然沒有什么防備,若是只取一個廖縣,顯不出某的領,看我一鼓作氣,拿下整個廬江郡,定讓爾等無言以對!
魏延令大軍原地休整了幾個時辰后,立刻馬不停地向安豐進發。安豐同樣也沒有遇到什么抵擋,魏延再次向前進發,再下雩婁縣。此時魏延來興奮,他一邊令人向蔡瑁傳去捷報,一邊再次向廬江郡的重鎮六安奔襲過去。
魏延率大軍一路疾行,走著走著,忽然覺得地勢有些異樣,大軍行到了一處山道上,連忙問左右:“此山是什么山?”
“回將軍,此山名曰霍山!
魏延連忙喊道:“速傳探馬前來回話。”
這時,一騎飛馳而來,見到魏延后,連忙下馬!盁o需多禮,我且問你,前方六安城中兵力如何,現在是否什么異動?”
“回將軍,現已探明,六安城中,有守軍約五千人,有吳銘新提拔的校尉俞驍把守,此時正在城中守著,專等我軍前去!
聽完探馬的回話,魏延總算舒了一口氣,接著問道:“這俞驍是何人?”
“回將軍的話,俞驍是阜陵城中的一個教授武藝的武師。”
探子的話,讓魏延差點忍不住笑岔氣,“武師?區區一個武師,也敢在此領兵守城?看來吳銘一定是無人可用了!來人,傳令,加速前進,一定要在蔡將軍趕到之前攻下六安!”
收到魏延的命令后,大軍立刻加快了行進速度,雖然他們經過了連續幾日的急行軍,心中都有些怨言,但是畢竟已經連下幾城,有此功勞,也算有些動力。
大軍正行著,忽然從兩側山上傳來了廝殺吶喊聲,接著從山上滾下來許多巨石,瞬間讓魏延麾下大軍遭到了滅頂之災。魏延心中暗道不好,可是想要撤退已經來不及了。
“都不要慌亂,立刻重整陣型,準備迎敵,膽有敢撤退者,殺無赦!”
魏延的怒吼,讓原四散的荊州軍慢慢恢復了陣型,但是死傷已經頗為慘重。這時候,山上的大軍已經大喊著沖了下來,魏延情知此時敵軍居高而下,并不適合一戰,可是他不甘心失敗,便勒令大軍迎向兩側的伏兵。
埋伏的自然是俞大猷率領的五千大軍,當冉閔讓其統領這廬江郡的五千降兵后,他便開始重新整頓訓練,并教授大軍新的攻防之術。僅僅過了一個月,這批大軍便改頭換面。當聽魏延領大軍來犯廬江,俞大猷心知此時壽春鏖戰的吳立仁無力再來救援,而自己手下的將士又不足,便私下決定先讓魏延攻下幾城,輕慢敵軍之心。而大軍便在六安城外的霍山埋伏起來,再令六安城中百姓,穿上吳軍鎧甲,日夜在城墻之上搖旗吶喊,以為疑兵。終于讓魏延不疑有他,直接進入了俞大猷的埋伏之中。
魏延看到亂軍之中的俞大猷,不得有怒從中來,心中暗想:擒賊先擒王!若是能先將那員敵將斬殺,敵軍必然自亂。一念及此,魏延拍馬舞刀,向俞大猷殺去。
“敵將休得猖狂,魏延在此!”(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