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威如此勸慰,卻絲毫不能降低劉琦的擔憂,他看向蒯良,有些不安地問道:“子柔先生可有良策助我破敵?”
“公子請放心,我軍只要深溝高壘,閉門不出,周瑜或者孫策便拿江陵沒有一點辦法,可謂穩固至極。”
蒯良的話,有些敷衍,自然不能讓劉琦的擔心減低多少,可是此時他只能將希望部寄托在這江陵的防御和江漢之水上,又或者孫策會知難而退,放棄繼續攻打荊州。
正在這時,忽然有一守兵前來報告:“報大公子,有一人自稱夏口守將甘寧,求見公子。”
甘寧?劉琦自然沒有聽過這樣的名字,他有些疑惑地問向左右:“汝等可曾聽聞甘寧?莫不是孫策兒派來的奸細?”
這時,蒯良回答道:“公子有所不知,夏口原守將張允手下確實有一大將名喚甘寧,后來夏口被周瑜用計奪取,張允便向主公上表,這甘寧私通周瑜,獻了城池。”
劉琦一聽,不由得大怒道:“果然是奸細,竟然還敢來江陵,莫不是還要賺我不成?來人,將那奸詐之徒直接斬訖來報!”
“公子且慢!”蒯良一聽劉琦竟然什么都不問就要將甘寧斬殺,驚得他趕緊叫停。
“子柔先生為何不讓我速速斬了如此人?”
劉琦有些不悅地問。
“雖然張將軍奏報是甘寧私通周瑜,可是這卻是張允一人之言,若是其中有什么隱情,公子若是不問仔細,豈不是冤殺了一員大將?況且屬下聽聞這甘寧并不是一個無信義之輩,還望公子能聽他解釋后再做定奪。”
蒯良完,劉琦才反應過來,他有些尷尬地看著蒯良,“若非子柔先生,劉琦險些釀成大禍。”
劉琦讓人將甘寧帶過來之后,甘寧詳細明了夏口之戰的情況,他跳船之后得知夏口失守,便連忙趕往江夏,可是還沒到江夏,便聽聞蔡瑁已經棄了江夏,逃回襄陽。甘寧心中擔心,不敢直接回襄陽,聽劉琦在江陵,便想先到劉琦帳下效命,將功贖罪。
“甘將軍這一路竟然如此多的波折,實在令人唏噓。甘將軍放心,我定當奏明父親,細其中緣由。”
甘寧下去后,劉琦身旁只有王威還在那不肯走,“王將軍莫不是還有什么話?”
王威想了一會,接著對著劉琦一拜,口中稱罪道:“請公子恕末將之罪,末將才敢明。”
“王將軍有話直,我恕你無罪!”
“大公子若是真的上表為甘寧辯解,其禍不遠矣!”
劉琦有些莫名其妙,臉色一變,高聲斥道:“王將軍為何這樣不吉利的話?”
“公子恕罪,那張允原是和蔡瑁有深交,而蔡瑁乃是蔡夫人之弟,襄陽城中,兩人能左右主公行事。若是公子上表細述張允之過,蔡瑁必然會深恨公子,若是蔡夫人在主公面前吹些枕邊風,公子豈能自保乎?”
劉琦被王威的一番話唬得一愣一愣,他清楚地知道,在劉表娶了蔡氏之后,他在劉表的心目中的地位就來低了,若是真的如王威所言,那不等江陵城破,他就無法自保了。雖然劉琦不想爭奪什么,可是他卻一直被蔡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一點,他自然清楚知道。
“王將軍所言極是,若不是王將軍及時提醒,我幾乎不知道會自取其禍。”
“公子即使要收留甘寧,也不能重用,只能等到他確實立下大功之后才能提拔,這樣才能封住張允蔡瑁之口,主公才會對公子刮目相看。”
劉琦便聽從了王威的建議,暫時封甘寧為軍司馬。甘寧自然不知其中緣由,心中氣惱,卻又無處發泄。
自然,不論是孫策,或者周瑜,都不可能放棄攻打荊州。如今荊州就快要悉數攻下,他們怎么可能放棄?孫策此時正在和眾文武一起商議進攻江陵之事。
“江陵城難攻,不知諸位可有妙計助我破城?”
這時寇準起身答道:“雖然江陵難破,但是聽聞江陵守將卻是劉琦,劉琦此人懦弱無能,劉表令其為主將,乃取禍之道。”
孫策點了點頭,可是還是有些擔憂道:“雖然劉琦無用,但是聽聞他麾下蒯良頗有智謀,王威用兵有方,有此二人輔助,江陵難破。”
周瑜站了出來,不以為意道:“主公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王威雖能用兵,但是其威名不顯,將士誰肯服之?蒯良雖有智謀,卻并非忠信之輩,未必肯用心為劉琦所謀。江陵,早晚必屬主公!”
聽完周瑜的,孫策哈哈笑道:“知我者公瑾也!”
新野,吳立仁行軍大營。
“如今,我軍占據鄧縣,襄陽已經近在眼前。只是襄陽可不比其他許多城池,如何攻下襄陽,是當務之急,眾將若有良謀,但無妨。”
吳立仁自然不想放棄襄陽,但是他卻也不敢輕易出擊,襄陽城高難破,這是眾所周知的,更何況他如今的兵力甚至沒有襄陽城中的多,宛城還有文聘數萬大軍在自己后方虎視眈眈。
“主公,如今襄陽已經做好十足準備,若襄陽上下一心,必不可破。不如暫時罷兵,等有更好的時機,再一鼓而破之。”
樊玉鳳首先起身,表明了自己的意見。吳立仁循聲望了過去,看著趙云此時正在苦苦思索,好像又不是很贊成樊玉鳳的觀點。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對著吳立仁道:“主公,末將以為,如今劉表正在覆滅之際,若是就此罷兵,等其獲得喘氣之機,必然更難圖之。不如趁著現在我軍士氣高昂之時,一鼓而滅之。”
吳立仁不知道他們兩人是不是故意唱反調,只是呵呵一笑道:“樊將軍,趙將軍,汝二人之言都有幾分道理,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吧!”
趙云和樊玉鳳互相看了一眼,接著又一起坐下。
“主公,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孫策已經進逼江陵,我軍若是不能牽制在此,孫策必然無法其功。到時,他豈肯讓出江夏于主公?若得不到江夏,此戰損兵折將,但無所獲,豈不可惜?”
王守仁自然也不會同意撤退,但是如今的形勢,想要功,必然要繼續增兵。正在這時,忽然有探子來報。
“報主公,湖陽楊奉、單通忽然放棄城池,向西撤退,現在不知其蹤。”
聽到這個消息,王守仁點了點頭,“楊奉既然已經逃走,那便少了一路威脅,主公可令徐晃將軍領軍前來新野,令其抵擋文聘。主公大軍移駐鄧縣,對劉表施加壓力。”
以不到兩萬大軍想要攻下襄陽,這無疑有些癡心妄想,“可是,即便如此,襄陽如何破?”
“襄陽城難破,自然不可一蹴而就。主公可下令戚繼光將軍力配合周瑜水軍進攻江陵,若是江陵破,則便可與孫策大軍前后夾擊襄陽;劉表自然不可能棄江陵于不顧,到時候必然會分兵救援,彼時襄陽城中自會空虛;主公再調陳煦將軍前來支援,到時候只要尋得一絲良機,襄陽破之有望矣!”
王守仁的意思,也就是圍城以后,坐等良機,可是如今形勢不明,襄陽到底是否會有什么變化,也未可知。若是圍到最后,也無法找到進攻的機會,大軍在此遷延日久,輜重糧草難以為繼,下邳和合肥也有可能遭到曹軍的偷襲,這無疑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歷史上的襄陽之戰歷來都是艱難的,襄陽確實是一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城市。故而歷朝歷代都是十分重視襄陽的防御,在元滅宋之戰的時候,襄陽更是前后交戰了數十年,才終于被攻下。
“若是尋不到良機,又當如何?”吳立仁自然不想冒這樣大的風險。(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