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讓與趙忠算計姜麒之時,做為大漢百官議事的大殿德陽殿,如今已經聚集了所有洛陽城中千石以上的文武官員,官員中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將官、校尉,個個錦衣玉袍威風八面,在場之人可謂隨便咳一聲,大漢都要抖三抖。rg
接替楊賜太尉一職上位的弘農鄧盛,他一直追隨何進的步伐,如今見時辰已到,當先沉不住氣咳嗽一聲道:“遂高兄這陛下怎么還沒有來,著都什么時辰了!
一聽鄧盛話,這原還議論紛紛的官員都停止了聲響,分立兩旁無論文武都將注意力轉移了過來。
“等著吧,既然陛下沒有來,自然有事,不用心急、、、”面對鄧盛的焦急,何進卻任然懶散的在哪里眼觀鼻、鼻觀心的悠然自得,那派頭又有誰會認為他是下等的屠夫出身。
見何進無反應,位于下首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也提醒道:“遂高兄,可著眼看易陽侯率領的大軍就要抵達都亭了,這樣等著也不是個事吧!”
“是啊,遂高兄,著鎮北將軍年少,脾氣又不是太好,再加上現在手握重兵,要是有所誤會可就不太好了!”接替張濟坐上司空位子的原大司農張溫,也趕緊附和著道。
雖然坐上了三公的位子,但張溫依然敬慎微,畢竟穿了著三公的位置,就是為皇帝做錯事情輪流背黑鍋的人而已,如今能在這個位置上坐上半年他已經十分知足了。但作為司空,今天他還是有責任要提醒,不然出了問題他可逃不掉。
“周陽兄也是如此認為的嗎?”大將軍何進任然不為所動,不過卻開口詢問起從頭到尾一直沒有過話的袁逢。雖然現如今何進在朝中可以和十常侍分庭抗禮,但他很清楚袁家在朝中的實力,更何況袁逢現在還是司徒。
當然之所以如此詢問,何進主要是擔心馬上回朝的姜麒一直都有些搖擺不定,而且作為世家出身的姜麒,真的很有可能看不起他的出身卑微,轉隨投靠最大的世家袁家,畢竟著千百年來門戶之見,是不可能三言兩語就的清的。
不過相對于何進的擔心,袁逢卻抬了抬眼懶洋洋的道:“我等作臣的怎能胡亂猜測陛下意圖,既然陛下沒有來自然有道理,如若有事陛下自然知道通知我等!
“至于鎮北將軍即將回歸之事,陛下不是早已下詔讓其在都亭等候嗎?我等又何必著急,更何況鎮北將軍能有今天也是陛下所賜,相信姜易陽自己會處理好的,在下倒是想奉勸各位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好,等著吧!
在官場打滾幾十年,袁逢自然知道什么叫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道理,更何況姜麒與之并沒有太大交情,如今情況很可能是陛下要敲打敲打姜麒,他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聽到袁逢的話,也沒人再好為姜麒話了,何進也是微微一笑后又開始閉目養神起來。
當然在百官中還是有為姜麒鳴不平的,其中就包括曾經與之并肩作戰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鉅鹿太守郭典、因為姜麒等上書逃脫牢籠的議郎盧植,還有覺得對姜麒有愧的議郎蔡邕等等。
而他們中最感悲憤的還數幾個議郎,常年身居官場的他們都知道,或許皇帝馬上就要卸磨殺驢、鳥盡弓藏了。
、、、、、、、、、、、、、、、、、、、、、、、、、、
相對于朝廷的禁默,數里外的都亭卻十分熱鬧,此刻都亭外已經聚滿了迎接凱旋之士的熱情百姓,他們中有迎接親人的、有看熱鬧的、有路過的、有維持秩序的,林林總總鋪天蓋地。那熱火朝天的架勢,仿佛一下將冰冷的冬季都驅趕走了一般。
迎接隊伍中,一專門的區域有著一伙十分扎眼的隊伍,在那里有排列整齊的數百輛馬車,車旁還執戈帶戟,聳立著許多漢軍甲士。這些甲士攜盔戴甲警示四方,有此可見此隊人馬的特殊。
在著并排而停的一輛豪華馬車上,此刻正坐著一名驚世駭俗的少女,她雪白的衣裙應承著烏黑的秀發,在紛紛攘攘的雪花中仿佛精靈一般美麗。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乖巧的精靈,在看到天空劃過一道蹤影后,突然毫無形象的在車轅上跳了起來。伴隨著她的跳起,車上、身上的風雪不斷灑落于泥濘的官道之上,消失不見。
隨即便聽少女口中不停喊著:“來了、來了、、、母親哥哥來了!”
“哪里、哪里??”聽到少女的話,一旁排列著的馬車紛紛撩開車簾探出頭來,看向空無一人的官道。
當先出車的姜母看了看官道遠方并沒有半點動靜,這才回頭趕緊拉著女兒凍得冰冷的手道:“憐兒眼花的吧!看你冷的,快進車里烤烤火,著大冷天的別凍壞了”,完姜母還不免有些不解的眺望了下洛陽方向。
她們姜家一行來到都亭快半個時辰了,但卻一直不見漢軍蹤跡,而且別回京的漢軍,就是那不遠處的都亭軍營中,除了轅門處站崗的哨兵,哪里還有半點人影。要不是還有著數量眾多的執金吾衛在此值勤,姜母都要懷疑兒子是不是今日回京。
想著姜母看向她們旁邊正圍在一起烤火的百姓,隨后心中升起些許不憤,前些日子著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回朝時,那是百官出迎場面何等奢華。可著怎么到了自家兒子卻如此凄涼,雖然兒子官職沒有車騎將軍大,但大漢誰不知道自己兒子是平亂的第一功臣。
就在姜母胡思亂想之際,姜麟兒一把掙脫母親拉著的手,指向天空提醒道:“女兒沒事!阿母難道沒有看到那空中的白雕嗎?那獨一無二的白雕可是哥哥馴養的、、、、、、”
隨著女兒的提醒,姜母定眼順著指向看去,那萬里長空中還真有只大鳥。眼見兒子的白雕到了,那兒子肯定不遠了。
想著兒子即將回來,姜母剛才的苦惱之情隨即拋之腦后,連忙對著旁邊剛剛關閉車簾的馬車喊:“還真是!母親、父親真的是阿難的白雕,阿難該要到了!”
就當姜母話落之際,原那些還悠閑自在埋頭玩雪的上百頭駑馬、戰馬紛紛不安起來,隨著戰馬不安,大地慢慢開始抖動。
伴隨著顫抖,轟隆隆的雷鳴聲接踵而至,在雷聲的映襯下天邊飄來一片烏云。
還在人們呆呆的疑惑間,震天的號角帶著蒼涼聲遠遠的響起,聽到號角聲剛剛還安靜的都亭守軍突然騷動了起來,還好回了幾聲戰鼓聲后便又沒有了反應。
那蒼涼的號角此起彼伏,足足響了一刻鐘方才停歇,那聲響之大遠在數里外的洛陽城都清晰可聞。
號角一響,正在皇宮大殿沉思的百官當即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西涼的叛軍打來了,還好他們中有與姜麒并肩作戰過的皇甫嵩在場,不然不定這些個養尊處優的大員,會有幾個被嚇成老年癡呆也不一定。
都亭外隨著號角停歇,天邊那道云彩來近,直到這時人們方才看清原來是回京的漢軍到了。
不過看到著一幕的所有人都不相信來的這些真的是漢軍,不為別的,此刻映入眼簾的漢軍哪里有他們記憶中的半點模樣。
在出征之時很多都來送行過,那時的漢軍光是個站隊都是歪歪斜斜,兵器鎧甲更是丟三落四,根就沒有個兵樣。當時的漢軍與其是兵,還不如是一群剛剛換上漢軍戰袍的匪類。
而如今回京的這支漢軍就不一樣了,那整潔的軍容、鮮明的旗幟,特別是在行進中清脆的馬蹄、整齊的腳步聲,不禁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甚至那陰森槍林間的殺氣使得膽之人背生冷汗。
此刻人們方才知道為何姜麒帶領的漢軍會打勝仗了,如此精銳的漢軍不打勝仗,還有什么樣的軍隊能打。
人群中,姜麟兒忍不住激動的拉著年邁的祖母跳著叫喊道:“祖母快看、快看!那為首騎白馬的就是哥哥!”,她那蹦蹦跳跳的樣子一下完沒有了大家閨秀的模樣,不過盡管如此,如今卻沒有人指責她,包括一向對子女要求都十分嚴格的祖母。
“看到了、看到了,是我的好孫兒回來了!北唤雰和熘淖婺父呤,此刻也不顧及一旁眾多的族人,雙目含淚的啼哭道。
盼了這么多年,今天他們姜氏一族的大旗終于飄揚在了大漢的最頂端,此刻不但是她,就是作為族長的姜群也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口中不斷的重復著‘好’字。在此一刻歡樂屬于姜麒,屬于姜氏一族。
終于在離人群一里處狂奔的大軍停止了腳步,與剛才的張揚,瞬間軍陣變得鴉雀無聲寂靜的可怕,除了士兵均勻的喘息聲以及戰馬的嘶鳴,場中再沒有了聲響。
在這短短的一刻中,漢軍完美的演繹了什么叫動若脫兔、靜若處子。
大軍中為首身著光亮鎧甲、面帶紗巾的姜麒打馬步出軍陣,抽出寶劍平舉于胸時朗聲道:“軍聽令,向默默守候我們的家人行禮、、、、、”
‘唰、、、、、、’隨著姜麒聲罷,身后所有士兵整齊劃一的將手中寶劍抽出,隨即模仿姜麒的模樣平舉于胸,目光齊齊看向人群,今天他們第一次行了姜麒剛剛制定的軍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