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忠等勾結太平道人者,去年還因功封侯,早被朝公詬病,眼下又拿此事,還要封比三公的車騎將軍,今要沒人反對,那十常侍就真的是無法無天了。rg
有了甄舉帶頭,就不滿劉宏聽信讒言的眾清流自然附和,哪怕是彈劾姜麒的桓典、劉岱等御史也反對張讓提議。
見滿堂皆不同意趙忠領兵,哪怕有些心動的劉宏自然也打消了此念頭,隨后問起近臣光祿大夫趙融:“趙愛卿,你覺何人領兵合適?”
領過軍的趙融自然知道兵家無事,不過他也不敢毛遂自薦,隨后看向張溫道:“陛下!互鄉侯張司空為人正直,有氣節,而又曾任職司隸校尉,熟悉三浦一帶及軍中將官。如今臨陣換將軍心不附,張司空任車騎將軍再合適不過。”
聽到趙融之言,低調的坐在三公之位的張溫差點沒罵人,心想著低調也是罪。
可張溫郁悶好像遲了,有資格取代姜麒的并不多,三公九卿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哪怕現在為司空,張溫只管水利、營建之事,但三公中就數他掌過兵,看起來再合適不過。
“陛下,微臣久不掌兵,如若輕赴恐怕會誤國的。”被舉薦了,苦著臉的張溫也不得不起身推辭道。
“朕思來百官中,確如趙大夫之言,張愛卿再合適不過,如今國難當頭,張愛卿可否為國分憂?”張溫八面玲瓏、進退有度,劉宏自然知道,而且其久在高位,有威嚴,也不怕震不住驕兵悍將,似乎正是合適之人。
“陛下,臣記得好像張司空與易陽侯交好,如若他去接任應該不會出現亂子。”張溫雖然在朝中算中立,但其不與中官為伍,何進很清楚,眼下讓一個沒有野心之人去接管大軍,他也挺支持。
看到劉宏殷切的目光,再聽著大將軍何進的附和,張溫雖然想拒絕,但又不敢,只有委婉道:“陛下,易陽侯新勝,微臣去奪取其帥印,恐怕將士不服。再言微臣軍事未有功,到時將帥不和,恐生亂事。影響平亂大局呀。”
“朕之旨意,誰敢不服,如若愛卿擔心,朕賜你假節,可先斬后奏!”朝中爭論許久,劉宏已經有些厭煩,見為三公的張溫也不痛快應諾,不免有些不悅道。
既然話以如此,張溫還敢如何,他知道劉宏幾天心情和不好,要是不答應治個抗旨不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最后衡量中,唯有不情不愿的唱諾了。
得見張溫領旨,劉宏松了口氣,心想終于解決了件事,當即下詔:‘司空張溫,領車騎將軍、持假節,以袁滂為副將,繼續征討叛軍,務必盡快殲滅殘寇。’
有假節,那就算有生殺大權,算是待天子巡守一方了。只是最后聽到要求其盡快完成平亂之事,就苦著臉,張溫當即有些欲哭無淚了。
旨意下達,百官依次出殿,看著被百官簇擁著離開的新貴張溫,一直凝望遠方的太祝令劉洪嘆了氣,搖了搖頭。
“太祝為何嘆息?”當劉洪邁步離開之時,一個聲音留住了其腳步。
“太史令還未離開?”循聲一看,原來是同為屬官的太史令單飏,劉洪一禮道。
“今日之事,太過重要,老夫在檢查紀錄走遲了些。”太史令單飏拍了下手中書簡道。
“也不知后世看到單太史的記錄會如何!”劉洪凝視那卷書簡許久道。
“今日眾臣都在彈劾易陽侯,劉太祝以為此事能治易陽侯罪否?”作為太史,單飏責任是傳遞事件于后世,哪怕不偏移,但他也不想將姜麒寫成奸臣。
“太史聽了坊間關于易陽侯的傳聞了嗎?”劉洪并沒有直面回答,反而聊起了最近的熱門話題。
“知道,不過此事不能入正史。”單飏頜首道。
“老夫常常于靈臺觀星,去歲一顆異常明亮之星出現,并伴于帝星旁,隨后帝星紫氣更勝。可近日老夫卻發現此星昏暗無比,帝星紫氣也似有渙散之態?”劉洪聲道。
“劉賢弟是,陛下今日親自毀了國之柱石!”劉洪坦言,作為太史單飏雖不會記錄鬼怪于史冊,但在著讖緯之學盛行的年代里里,驚訝后不免四處看看聲回應道。
“不錯,雖然可以看出陛下并未有殺易陽侯的決心,但著詔書一下,易陽侯恐不會再為帝國賣命了。”劉洪惋惜道。
“這是為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有委屈,想來易陽侯也不會一蹶不振的。”單飏道。
“非也,老夫看過易陽侯面相,其人正直、有傲骨、有俠義,如此之人忠時可以為國拋頭顱,可一但被傷害,定意志消沉,終身不再回頭。”劉洪道。
“那易陽侯乃雙刃劍也,會不會反噬我大漢!”單飏擔心道。
“應該不會,從面相看其人好義、有氣度,并未有人之態,甚至可能會以德報怨也不一定。”劉洪道。
“哎,此刻老夫知道賢弟為何嘆息了,失去如此忠臣,卻是朝廷之過也!”明白劉洪之憂,單飏不免也隨之哀聲而起。
“或許這便是我大漢的命吧!”劉洪同哀道
可惜無論劉洪和單飏如何嘆息,今日之事已成定局,哪怕單飏后來將今日定位轉折點,留在史冊,但那也不過讓后人同嘆息一聲而已。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傳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篤信修道煉丹,一次遇到八個鶴發童顏的老翁,拜他們為師,習道與煉丹。
丹煉成后,尚未服用,輒聞漢武帝譴人來捕。八公告劉安,其已得道,可即時服丹成仙。於是,劉安與家人服下丹藥,成仙升天。所余藥器置於中庭,雞犬舐啄,盡得升天而去。
雖然劉安成仙,著只是道家流傳之成仙傳,但卻暗喻一人得勢后,其有關系之人隨之得勢的道理。
在大漢朝,有一家便是很好的詮釋了這句成語。隨著姜麒突然名震天下、邑食萬戶,默默無聞數百年的姜家隨之翻了身。一時間哪怕沒有刁奴橫生,但欺行霸市之舉卻屢見不鮮。
商行、賭館、妓宅。洛陽城中只要賺錢之事,近年來就沒有少了姜家的身影,再加上姜麒與大將軍何進、袁家等世家交好,就連張讓都指點管家,自己的產業盡力不要與姜家交惡。
可花無百日紅。不怕你平時叫的歡,現在終于拉清單了。
當天子收姜麒帥印、削邑八千戶后,樹倒猢猻散,姜家之前的保護傘一時間統統收起。
圣旨才下達不過一個下午的時間,姜家賭場被搗亂,妓寨被打砸,商鋪通通貼上了封條。什么囤積居奇、偷稅漏稅、強買強賣、藏污納垢等等,五花八門之事都來了。
就連姜麒幾個倒霉的舅父都在沖突中吃了虧,特別是其舅父姜喜,見自己名下的賭場出事帶著族兵報復,結果被執金吾衛逮了個正著。
要不是新上任的執金吾甄舉留了份薄面,當即大事化的打了三十大板便放走,恐怕待到其被廷尉府下獄,那就不死都要脫皮了。
著家族突然蒙難,最為罪魁禍首之母,剛剛當了幾天美陽君的姜母,自然成了族人的出氣筒。哪怕沒有被指指點點,但埋怨之話卻是聽了不少。
著要不是還忌憚著其有爵位,姜麒罪名又還沒下來,不定她以被憤怒的的族人們趕出家族也不是不可能。
著都患難見真心,著人都是自私的,不管之前自己得到的是否是正當的,但當被觸碰到利益的時候,還能記住感恩的真的很少。
特別是地位高之人,那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轉眼間原在族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姜麒,被打下了神壇,就差帶著尖尖帽批斗了。
山雨欲來,連續數日,洛陽滿城八卦的焦點也幾乎都在圍繞著姜麒,很難相信,不久前的英雄,就這樣變成了反賊。
如今的洛陽姜麒的什么都有,但大多數的輿論導向皆,姜麒此次砍頭都是輕的了。
謠言來恐怖,原剛剛過了些好日子的姜母,也在族人的埋怨、輿論的壓力中日漸消瘦。如今除了不敢再踏入烏堡,她更害怕第二天一早就聽到了兒子人頭落地的消息。
要不是還有個共同進退的妹妹,不定她都去西涼找兒子了。
當然也不能姜家族人見錢眼開,誰家遇到此事,多少都會出現自私之人。
也難怪埋怨,經過暴風雨似的打擊,姜家旗幡幾乎一夜消失、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家主姜群也算有魄力,當機立斷,破財免災,城中的產業更是幾乎半賣半送的轉讓了出去。加上左右打點,此次損失以超過數千萬錢。
不過錢財損失是,做為家主,姜群還能承擔壓力。可外面的瘋傳,卻也讓姜群不敢一味的維護女兒、孫子。
從打聽到的消息姜群知道,只要自家孫子一但定罪,夷三族絕對板上釘釘。父族、母族、妻族,他們一家誰也跑不掉。
以至于近日族人紛紛出逃,姜群也沒有半分阻難,就算各安天命吧。
只是就此認命,那也是不可能的,姜群很清楚,姜麒是姜家崛起的希望,他才沒有族人的目光短淺。
哪怕三個嫡子都不支持,但快耳順之年的姜群,卻做出了人生中,或許是最后、最重大的決定。此次就算傾家蕩產,姜家必須保護姜麒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