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兩旁,古樹參天。
與其說是道路,不如說是一條被踩踏出來的小徑。
令人驚奇的是,在馬車行駛的前方,無論是高達數十丈的巨大數木,還是野蠻生長的高過車輪的雜草,統統都自然地讓開了道路。
于是,原本只能兩人并肩而行的小徑,頓時拓寬為可供四車并駕而驅的寬敞大道。
松軟的泥土,被無形的力量夯實、蒸騰、加固,變得易于行駛。
馬車緩緩行駛,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野獸聞風四散。
無論是食肉還是食草的野獸,早在車隊行駛之前,就自覺地避開了,仿佛遇見了真正的君主,那凌駕于眾生之上的力量。
這就是巫術。
來自遠古先民們摸索出的,掌握自然的力量。
巫術,便是人族先民們最早駕馭萬事萬物的嘗試。
林正陽,無疑掌握了這種偉大的力量。
“擬像之術,用在這里,輕易便能制造一條寬敞的大道;驅獸之術,輕易便能驅使野獸,使之降服···········無怪乎巫師位比貴族,有此能為,自然凌駕于凡人之上!
“我今天方才知道巫師之顯貴。”
馬車之中,林正陽正坐著,面前的一方木案上,擺著清水壇、黏土。
在此之上,是一副繪制精美的半成品陶土地圖。
隨著他的意念,施加了符咒的黏土,被無形之力添加到地圖上,一條微縮的陶土道路。
他在這車內施法,對應在外的,便是那驚人的場景。
所有在這里模型上的變動,都會如實地反應到外間。
此為擬像之術,一種古老的巫術。
它有很多別的名稱。
其原理就是象形。
即先民所謂偶像觀。
先民們認為,通過塑造相似的形狀,可以用來模擬某些事物運動,并且掌握其本質的力量。
以此為基礎,誕生了巫術。
模擬太陽升起落下,來掌握太陽循環的力量,以此達成永生。
所謂“存想日月,駐顏不死”的方術,究其本質,同樣起源于此。
這可以算是巫術的起源之一。
由此可以演化出驚天動地的神通。
這是林正陽創新的巫術,在沒有道路的地方開辟新的道路。
原本這種巫術是用擬像或者象形的方式來操縱自然。
以往也有巫用來開辟道路,只是那種臨時捏土人的方式就很粗糙了。
這一類的巫術,塑造的形象越是接近,效果就越明顯。
舉例來說,要是沒有這個做得很精致的沙盤模型,要想做到同樣的效果,需要耗費的法力起碼是如今的十幾倍甚至上百倍。
越是相似,越容易操縱,很簡單的道理。
但是,它的用法并不僅僅如此。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用以施加詛咒,賦予活力,驅逐不詳,斷釋邪惡……咒術法力,千變萬化,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所謂斗法,便是考驗的這種基本功還有應變能力。
巫術,可以說是所有術法的起源。
無論是叫做巫術也好,還是當下流行的左道旁門異術,或者闡教的玉清正法,究其本質源流,都是相似的,都來源于上古先民們對于自然的摸索。
馬車在前面停了下來。
一條大河橫在面前。
寬約十丈,水光瀲滟,自上游而下,這條大河完全阻斷了道路。
“巫,前面有大河攔路!
有人來回報。
雖說隔著簾幕,但林正陽依然可以聽出他的舉動,知道他很恭敬地低著頭。
他的耳力,可以精確感受到方圓數十里內任何一粒灰塵細微震動,每一片樹葉震動的次數,每一點細微的氣流旋轉流向················由此在心中勾勒出一副沒有色彩的黑白畫面。
這是這個神通漸漸被他開發出來的應用。
即便此刻失去了視力,他依然能夠用耳力代替。
神通,便是這種如同神明一般、常人難以想象的能力。
“不用擔心!
清冽好似泉水一般的聲音隨后從車內傳出。
莫名的,就給人以安定感。
“嘩嘩嘩——”
水流聲緩緩響起。
令人驚呆的畫面出現在眼前——河水被分開了!
好似真正的簾幕一般,這條河,往兩面分開,高高地往上,好似一左一右兩片正在卷起的簾幕,又像是正在被掀開的蓋子。
“這,這是·········”
饒是一路上已經見識過巫術的侍衛們,還是這般驚訝。
就在他們的面前,那水簾之中,依稀可見一些樣貌奇特的怪魚,掙扎著、游動著,卻絲毫不能躍出水面。
水簾掀起之后,留下了河谷。
就在此時,車內傳來了那個聲音:
“繼續趕路!
“是!”
一行人繼續趕著馬,從河谷走過去。
河底原本應該是濕潤的淤泥,此刻卻變得干燥、夯實,一如這一路來的那般。
··········
“怎么還沒等到?”
等得不耐煩的兩只狐貍,已經趴在樹上睡了有一會兒了。
從早晨等到晚上,又從晚上等到天明。
它們已經在這里等了一旬了。
“會不會,根本沒有從這里走?”
撥弄著從死人身上搜出來的干糧,一只狐貍問著。
“這不可能,這里是姜國去往中土的必經之路,只要那小子打算前往朝歌,就一定會經過這里。”
“我們有比干的心血喂養的蟬鳴蠱,只要靠近就會鳴叫,絕不會認錯。”
不知從何處摸出來的一個布袋子,被打開了,里面爬著一只好像蟬一樣的金色蟲子,有著半透明的三對金色翅膀。
“涂山娘娘說了,這個月內,比干之子,會動身去往朝歌!
“聞仲確實算是盡心盡力了,把人送到了這么偏遠的小國,又故布疑陣,讓我們找了這么久。”
“要不是從闡教門人那里探得了消息,我們都還不知道有這么回事呢!”
雪中,寒風呼嘯著,將兩只狐貍的交談聲壓過,帶去遠方。
森林之中,一路開辟遇山開道,遇水分水的車隊里,林正陽正側耳傾聽。
“闡教,截教……”
早在幾年前,林正陽就開始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聽風之術。
聽風之術不同于天聽這門神通,是一種巫術。
顧名思義,聽風帶來的遠方的聲音。
這是一種能夠讓人聽到遠方城市聲音的巫術。
與此同時,他還學習了百獸語言。
這些都是成為大巫的基礎。
每個大巫都是在基礎之上,更深層地領悟神通的。
有了神通未必是大巫,但大巫一定有神通。
林正陽借助聽風和獸語,從南來北往的飛鳥口中打聽天下大事。
當然,偶爾遠方的疾風也會帶來一些有用的消息。
比如這時候,他就在聽那兩只狐貍的交談。
那兩只狐貍的妖氣,隔著這么遠都能聞到,而且還有血腥,非常醒目,尤其是對于一個巫師而言。
和非人打交道的巫師,假如不能辨明怪異來歷,針對性做出應對,那么死了也是白死……畢竟大部分巫師都還是人,而人,是很脆弱的生物。
“繞遠一點,希望能夠避開這兩只狐貍,不然的話,就只好動手了。希望不會那么不湊巧!
就新出師的巫師而言,對付普通妖物是沒問題,但這次來的未免有些過了。
口吐人言的妖物,已經成了氣候,遇上了也是挺危險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