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到陸平明教的那個重要人物呂師囊在金陵,不由大吃一驚。吳青無不擔憂地道:“從種種跡象來看,王家公子丟失一案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怕是有人設下的大圈套、大陷阱,明教定是有什么圖謀,我們要心行事啊!”
劉建站起身道:“事不宜遲,我們必須要抓捕那個呂師囊,審出公子的下落!吳捕頭、李捕頭,你們速去帶人包圍他們下榻的酒樓,拿下呂師囊!”
陸平連忙阻止道:“劉老千萬不要急,此事干系甚大,非比尋常。我們現在帶人去抓那呂師囊,定會打草驚蛇,得不償失啊!”
劉建雙目一瞪道:“有什么事情比起找到公子還要重要的!”
“是不是大宋國運也比不起那個嬰兒!”一個話音傳了過來,接著一身粗服'yi的李京山走進亭子里,一屁股就坐在石凳上面。
劉建此時正惱有人打斷他呢,剛好見到是李京山,新仇舊恨一起上來了,不由道:“好你個李京山,你什么大宋國運?”
李京山不理會他,看向外面陰沉沉的天道:“看樣子要下雨了,唉!”
吳青見到劉建像是要爆發,忙插嘴問道:“李兄,你大宋國運的意思是?”
李京山抬眼道:“昨夜我見到呂師囊后,心中奇怪,于是跟蹤他們至金陵客棧。結果還真發現了一件大事,你們一定沒有想到!”他神秘一笑:“原來昨晚和呂師囊在一起的那個白衣中年是明教教主,就是所謂的明王;
!”
眾人確實大吃一驚,但是也是高興不已,吳青喜道:“想不到明王也在,這樣的定可以查出公子的下落,不定可以一舉把明教鏟除,消除所有的魔頭、賊人!”
李京山輕聲一笑,又道:“還有一個更是震驚,我見到了兩個番僧打扮的人和明王聚聊,我更是奇怪,這明教難道和西域吐蕃有什么瓜葛嗎?但最后聽到明王老是蕭大人什么的,我突然醒悟過來!
陸平心中一動道:“是契丹人?”
李京山嘿嘿笑道:“不僅是契丹人,還是契丹的大官呢!是由契丹的南院宰輔親自委派的,至于他們來金陵的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劉建冷哼道:“你既然都聽到他是契丹南院所派,難道還不知道他們的目的?”
李京山仔細地看了看劉建道:“喂,老頭,你怎么一直和我不對頭?那兩個契丹人和明王在屋子里就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能他們要做什么!不過我好像隱約聽見今日未時在南門接人,然后就回中京。你這群契丹狗會接什么人?”
吳青和李武石對望一眼道:“難道是公子!”
陸平皺眉道:“有可能是,但是我實在想不通契丹人為什么要劫走王家公子。不過現在沒時間想那么多了。吳捕頭麻煩你知會通判大人一下,調兵士嚴查南門,并加強東、西、北門的警戒。李捕頭,你帶領衙役、壯士、兵丁、弩手們從金陵客棧布防,一直連到南門!劉老,也麻煩你和江南東路的廂軍、路軍的將領們知會一下,借一些身手不錯的將士來,麻煩你了!”
李京山不解道:“不就幾個人嗎?用得著這么大陸聲勢嗎?”
陸平肅然道:“契丹大官來到金陵,定不是那么簡單。我們雖然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陰謀,但面對的是明教和契丹人,總要準備齊全才行!”
李京山一笑道:“哈哈,這京官果然威風啊。好!我也去給你們作打手去!”
陸平頭道:“這樣也好,大家快準備一下吧!”
吳青和李武石齊齊領命,快步走了出去。劉建也站了起來道:“老夫和江寧的幾位監軍們已經好久沒有來往了,看來這一次要老夫親自去一趟了!
陸平向劉建道:“真是麻煩劉老了。”
李京山見到沒有其它人了,對陸平道:“契丹是不是有個叫耶律乙辛的?”
陸平一愣道:“不錯,此人以前是契丹的宰輔,總領契丹軍國重事,只手遮天,無所不能。連契丹的太子和皇后都是死于他手,可想此人是多么狠毒了。元豐初年的時候契丹王知道了這事,把他誅殺了。怎么,你問這個干什么?”
李京山哼了一聲道:“原來是這樣,這兩個契丹的大官來這邊好像就是為了這個人,難道他要接的人就是耶律乙辛?哎!當時他們話不清楚,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
陸平一笑道:“耶律乙辛早死了,定不會是他了!彼牧伺睦罹┥降募绨虻:“別管這些了,我們也去布置一下吧,等到下午收網的時候不能跑掉一個人;
!”
李京山搖了搖頭道:“算了,這事還是由你這個官去做吧!老子現在該去消遣消遣了,等到下午的時候我看有沒有時間幫你!
陸平叫道:“你要去哪?”
李京山嘿嘿笑道:“當然是金陵最溫暖的溫暖鄉了……你還真信啊?我還沒有到白日宣yin的地步,去喝酒解解悶!
陸平不覺得失笑,正想坐下,忽然聽到有人跑進來道:“大人,驛站有急件到!”
陸平雖覺得奇怪,拿來一看,原來是刑部的急件,他忙拆開簡封,坐在石椅上。這信是刑部公文,急調陸平回京,要求放棄王安石公子失蹤一案,所有先前被派出的官員、兵士們全部回京。
其時朝中發生了很大改變,大理寺查處葛聚鹽案時由于有各方面的壓力,致使每項調查都淺嘗輒止,加上江南士子的聲援,所以拖了近兩個月沒什么進展,大理寺卿蘇諸慶為了避免朝廷大臣找他麻煩,干脆來個重病臥床。
但是司馬光可不管你病不病的,直接讓都察院會同大理寺監理,三天必須定案!結果“重病之中”的蘇諸慶只好出來審案,找了幕僚寫了一份近五百頁的審理筆錄,最后定案為:今查鹽場鹽案一事,非葛聚所擔當,屬jiān商誣告,不足憑信。然葛聚能不足判大郡,得不足服大州,雖未聚斂,亦非檢。故臣以為罷聚判江寧府一職,以昭天下!
其實呂公著本意就是要得到江寧府這個位置,好方便自己安插人進去,這下葛聚下臺了,他也沒心情再要求好好清查了,直接在朝廷附議,并提出了判江寧的人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