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的問題搞定了。rg
蕭偉和梁歌、劉軍商量把這個賣部的股份捋了一下,親兄弟明算賬。
劉軍的父親就是做生意的,所以從劉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劉軍列了一下單子:
蕭偉、劉軍、梁歌、陸萍每人一千,李勇沒湊上來錢,不過李勇表示可以幫助梁歌經(jīng)營打下手,所以也就算上了一份。
這樣算下來原始的股東就是五個人。蕭偉想著想,覺得梁歌是具體負責人,需要具體管理的,總的有所體現(xiàn)。最后蕭偉提議梁歌算成兩份。
程素素和趙曉東人家是投資比較多的,但不參與具體的經(jīng)營也沒有話權,除了給付銀行貸款利息以外,每人再分的百分之十的分紅。剩余的百分之八十分成六份,梁歌兩份,其余的每人一份。
對于這個方案大家都沒有意見,倒是梁歌提出自己一份就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干點活怕啥。蕭偉和劉軍堅持要給,是這才能體現(xiàn)多勞多得,并且也符合市場的規(guī)矩。看著蕭偉和劉軍這么堅決,梁歌也就勉強同意了。
談妥后,劉軍又簡單的寫了個協(xié)議,算是把事情固定下來了。
下面就該考慮具體的人選了。
雖然是梁歌是具體負責人,可她畢竟還是在校學生,總還是要呆到畢業(yè),不可能現(xiàn)在就輟學的,要不然給梁歌的家人也沒法交代。所以還是要再找個人具體在賣部具體負責,也就是需要找個店員的。
具體到這個店員的人選,商量了一下,最后覺得還是陸萍的姐姐陸穎合適。一則她現(xiàn)在閑賦在家還沒有正式工作,正好可以幫忙。二則陸穎的脾氣很好,人也老實,正好和梁歌的性格對路,還是陸萍的姐姐有什么事業(yè)好溝通。
商量好了,劉軍就和梁歌去和陸萍姐妹倆溝通去了。其實這事對陸穎來正是求之不得,在家呆著閑的發(fā)慌,能出來干點事情比什么悶在家里強多了,何況還能掙一份錢,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所以事情一拍即合,陸穎當即答應,立馬投入了角色。
現(xiàn)在賣部是萬事俱備了,梁歌覺得還需要取一個好聽的招牌名字。雖以前賣部也有名字和招牌,但那畢竟是以前人家用過的名字,梁歌不喜歡,既然已經(jīng)改換門庭了,就應該把名字也換了。
換個什么名字呢?蕭偉和劉軍正在考慮的時候,梁歌道:“我看就不用考慮了,既然使我們星河干的,那就叫星河不好嗎?”
蕭偉和劉軍一聽覺得有道理,星河這個名字挺不錯的,干脆就叫“星河店”,既響亮又雅致。
梁歌行事歷來雷厲風行,既然已經(jīng)都定下來了,第二天就開始張羅把舊招牌卸了下來,開始做新的招牌,并且把店從里到外整個又粉刷了一遍,讓店看起來煥然一新。
用梁歌的話,這叫新人新氣象,一切要從新開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