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鐘還不到,一二三連就已經在操場上集合好了。
孫玉民正打算自己去每連點二十人出來比試,卻聽到不遠處正來觀戰的區壽年邊走邊在喊:“玉民,軍座聽了你的考核方法后,很是覺得新奇,他想幫忙點幾個考核的士兵出來!
“當然可以,張軍長和壽年兄愿意代勞,孫某求之不得。”
孫玉民怎么會不給他二人面子,讓傻熊和周善軍跟自己從一二三連選人,總擔心他倆會顧忌到面子,故意選一些成績比較拔尖的,這樣一來,自己肯定是看不出他們各連的真實水平,F在讓張義純和區壽年兩個誰都不認識的人來選,自然是再好不過。
戴存祥、董文彬和李天喜聽到這話后,臉都鐵青了,三人早在兩三天前就各自偷偷摸摸地約過傻熊、周善軍,讓他們手下留情,這一下被張義純他們橫插一杠子,都泡湯了。
上午比試的是投彈。一條白灰畫成的線是起始線,投彈手不能觸碰和超過它,三個裝稻谷的筐擺在白線四十五米左右的地方,筐后十米左右還有一條和起始線一樣的白線,這是條分界線。這次考核,將每個人投擲三枚和手榴彈同等重量的教練彈。投彈手有兩個選擇,要么把教練彈投進筐子里,要么投過五十五米線。投進筐子一枚教練彈記兩分,投過五十五米線記一分。每連派二十人,每人三枚手榴彈,理論上最高可以得到1分,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誰都不會妄想做到這一點。
張義純選的是一連的人,他對戴存祥的部隊印象很深刻,他是真的想看看這個連的人能強悍到何種地步。按他的思維,投彈是個力氣活,只要是塊頭大,就肯定能投得遠,成績自然就會好,所以他從一連選的是個子。
當一二三連被挑選出來的人,列隊站到了起始線后面后,董文彬和李天喜倆人差點沒樂得笑出聲來。區壽年選的是三連的兵,雖然也選了幾個個子,可是也選了幾個大個子,總體來比較均勻;孫玉民選的是二連的兵,他甚至都沒去隊列里選,直接拿著二連的花名冊,點出了二十人?刹还芩麄兌耸窃鯓犹舫鰜淼,總歸是有個子大個子,不像一連都是一溜的個子。
這不是變相的把這一項比試讓給二連三連嗎?李天喜和董文彬二人感激地望向了張義純,雖然對他這個人沒什么好感,但是人家這么“幫忙”,不表示一下,豈不顯得二連三連不大氣。
兩人都以為這場比試是自己連碗里的菜,都不懷好意地看向了戴存祥,以為他會愁眉苦臉,可是出乎他們的預料,戴存祥沒有半分垂頭喪氣的樣子,反而臉上還帶著些許微笑。
還能笑得出來?這是怎么回事?難道他早早地就打算放棄投彈這項考核比試?
董文彬和李天喜倆人對視了一眼,又搖著頭一起把視線看向了考核現場。
起始線很長,三個連可以同時進行。一連第一個出場的是個個子,而二連和三連出場都是塊頭最大,力氣最大的大個。
二連和三連的倆人采取的是同樣的策略,稍一助跑,兩枚教練彈就甩出手的時候,旁人就知道有了,肯定是能過五十五米線了,一點懸念都沒有。這樣一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連的個子吸引。他助跑的距離顯然要比那兩個大個子要長,可即使是這樣,他甩出的手榴彈還是離五十五米白線較遠,只是陰差陽鎮地,擦著筐子而過,差點落到筐子里,惹得眾人一片嘆息。
張義純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惋惜,他饒有興趣地看著一連那個個子士兵。孫玉民亦如此,別人或許沒看出來,但他一眼就看明白,這個士兵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投過五十五米,他的目標就是那個筐。
二連三連的兩個大個子又接連甩出兩枚手榴彈,都輕松地過了五十五米線這意味著第一人,他們兩個連各取了三分。一連的個子并沒有因為別人三枚都投完了而著急,他還是用了較長的助跑距離,手榴彈被他高高舉著,沖到白線前一步時,胳膊突然掄了個圓,一個墊步,整個人都似要扔出去般,被他甩出的手榴彈拋出了一個完美的拋物線,落到了四十五米外的那個筐中。這精準的一投把董文彬和李天喜的眼珠子都快驚出來了,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好在個子士兵依法炮制的第三枚手榴彈又稍稍偏出,他二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第一輪下來,一連分,二連三連都是3分。
張義純和區壽年都是行家,看的想的都比人多,他們并不會因為這個士兵所得的分數低于別人,而去看他,相反,剛剛投彈的三個士兵中間,他們欣賞的反而是他,一這個個子士兵所擲的手榴彈雖然不是很遠,但精準度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除去進筐的那枚,另兩枚也是在筐周邊一兩米的范圍內。要知道手榴彈可不是子彈,它的殺傷半徑是七米,換句話來讓,如果是在戰場上,這三枚手榴彈都是直接命中目標范圍的。
連著進行了七輪考核,雖然二連十八分和三連十七分都高出一連的十四分,但是李天喜和董文彬都笑不出來,自己連隊里力氣大的都已經先投了,剩下的除去還有三四個人能投過五十五米線,其他的士兵都沒有這個可能性。而一連的反而是投勇,雖然有兩個士兵既沒有過線,也沒有進筐,但是剛剛投完的兩個士兵一人投進了兩枚。
李天喜和董文彬兩人算是看明白了,投彈這一項戴存祥這個騷雞公早就抱定了必勝的想法,如果選到塊頭大的,那肯定是投五十五米線,如果選到的是個子,那就是要的精準。雖然現在一連還落后二連三分、三連兩分,可按這個趨勢下去,超是遲早的事。特別是他們倆看到,每每一連的士兵投彈的時候,孫玉民眼睛里都透著不一樣的光彩,這讓他們二人羨慕不已:什么時候老大看我二連、三連時也能有這種光彩呀。
到還剩下最后兩名士兵時,一連的四十五分已然遠遠超過二連三連的二十三分和二十四分,就算讓這兩名士兵不投或隨意丟一下,都已經改變不了一連實際已經贏下這一局的結果。
董文彬和李天喜灰頭土臉地,低著頭站在各自的隊伍前,一言不吭。
反倒是戴存祥話了,他指著一連剩下的兩名士兵道:“你們兩個不要投到筐里,都給我把手榴彈扔過白線去!
這句話簡直是**裸的打臉,要知道即將要投彈的兩個一連士兵是身材最為瘦弱的,讓投四十五米都是在為難人,可戴存祥卻是要讓他們投五十五米,這十米雖然看起來不遠,可是對于一個人的極限來,這就是天塹。
果然,戴存祥的話一,這兩個士兵臉上都露出了為難的形色。
“連長,我們投筐子行嗎?”
一個士兵怯怯地問了一句。
“不行!”
戴存祥的語氣很堅決,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
“連長,你知道的,我們倆從來沒有投過這么遠。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倆六枚手榴彈,只要有一枚落在筐外,任你處罰!
“不行!”
戴存祥丟出的還是這兩個字,這話的時候,他甚至看都不看這倆士兵一眼。
“我你們兩個磨嘰什么呢?讓你倆投五十五米,又不是讓你們去死,扭扭捏捏地找抽嗎?”
話的是黃偉,他雖然現在是新兵連連長,但他仍還是一連連副,這次考核他自然也會很關注。
他們幾個的對話落在張義純和區壽年的耳里,可算是把他們給徹底震驚了。聽他們的口氣,好像投進四十米處的筐是信手拈來的事情。而且,這個連長顯然不滿意他們只能投得準,還要求他們投得遠,他居然在考核現場練起兵來。
這是什么連隊?這是什么軍官?這些士兵又是怎么練出來的呀?
張義純和區壽年的內心幾乎同時冒出了一堆的疑問,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孫玉民。哪知道,他就像是個局外人一樣,面上帶著絲絲笑容,看著戴存祥、黃偉和兩個即將要投彈的士兵,壓根就沒有介入他們之間的舉動。
二連三連的兩個士兵使盡了吃奶之力,也沒有把手榴彈扔過五十五米線,倒是三連最后那個士兵蒙了一枚到筐中,最后兩個連的成績是二連二十三分,三連二十六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一連最后兩個個子身上,看著他們超長距離的助跑,然后掄臂墊步,把整個人和手榴彈都甩了出去。
在空中不停旋轉的手榴彈帶著眾人的目光,將將地落在了筐和白線中間的地上。兩個人連著的三枚手榴彈,最終都沒有過線,離五十五米線最近的一顆絕對不超過半米。
兩個一連的士兵都顯得很沮喪,倆人不僅垂頭喪氣,甚至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紅。
回到隊列時,倆人都還不敢看戴存祥,擔心他會過來斥責。
他確實是過去了,但并不是責罵他們,反而是給了倆人一人一個擁抱,還有在他們耳邊的輕語:“好樣的!是我一連的兵!”
投彈考核依然是一連完勝,先前還神采飛揚的董文彬和李天喜二人如同斗敗的公雞一般,一直低著個頭,連把部隊帶回都是底下的排長做的。
從早上的武裝奔襲考核,到這次的投彈,張義純和區壽年可是在看眼里,一連明顯超出其他連隊的水準,讓二人艷羨不已。
他們哪里會知道幾個月之前的一連,還是一支從偽軍中投誠過來的連隊。那時的他們有的只是懶散、偷奸;、詐傷詐病、好吃懶做,軍事訓練哪項都是三個連墊底的,把戴存祥和黃偉逼得沒有辦法,甚至是出了個喝糞水的主意。也正是那段時間的整治和嚴格訓練、管理,也正是戴存祥和黃偉倆和幾個骨干身心的投入,才會有今日這支如同鐵板一樣的連隊。
回孫玉民屋的路上,張義純又提出了要換一連的要求,這次他的籌碼是一整個團,連帶著武器裝備的團,他道:“玉民老弟,你的支隊還在組建中,正缺少人馬和武器,這樣吧,我調給你一個團,只要你把一連給我。”
對于這樣大的誘惑,有幾個人不動心,連跟在一旁的丫頭和陳萊倆都不停地拉著他的衣襟和衣袖,想讓他答應。
劉文智和鄧東平亦是如此,倆人的眼睛里是滿滿的渴求,期盼著他能夠答應。
“張軍長的好意玉民心領了,我知道,你并不是看上了一連,只是想著幫襯兄弟一把,才會愿意將一個團的人員和裝備相送。”孫玉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個提議,不過他并不是正面推托,反而是給足了張義純的面子,他接著道:“原玉民應該欣然接受張將軍的建議,但是我知道,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很好,更何況都身處敵后,攢一個團的家當著實不易,玉民豈能坐享成人之美,這份心意我領了,但是這份重禮萬萬不能接受。”
他的這番話既拒絕了張義純的非份之想,又把他的這個非份之想成是替別人著想,算是給張義純戴了頂高帽子。
若放到一年前,孫玉民是不可能出這樣的話來,這期間的改變劉文智算是看得一清二楚。隅居大別山腳的一年時光,孫玉民算是真正的褪盡鉛華,洗去了身上的桀驁。
如果沒有這一年時間的沉淀,就絕對不會有現在幾近完美的孫玉民,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楊樹鋪**團。
和劉文智一樣,鄧東平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從椒縣境內跟隨孫玉民開始,他就沒后悔過。雖然耗費了一年的時光在這偏僻的山里,但是他知道,這個地方終究不是孫玉民的歸宿。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現在風也來了,云也現了,他也應該去完成他所背負的使命了。
這次陳萊沒有跟著孫玉民的身邊,站在操場邊上,看著孫玉民和張義純他們的背影,臉上突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個笑很純真,不摻雜任何東西,就像當年光華門里,陳蕓看著孫玉民的笑容一模一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